鷹覓眼|毛大慶還是那個慶慶哥,優客卻已不是那個優客了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鷹覓房產

文/鷹覓君(ID:yingmi909)

2015年,那個萬眾創業烈火烹油的日子,毛大慶剛從萬科出來便成了資本追逐的「獵物」。

不同於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創業者,那時的毛大慶已經成名立腕,是所有人眼中真正的風雨戰神。與運氣、背景不太相干,毛大慶的履歷浸透著一個普通凡人負重登頂的掙扎和血淚,這正是資本最嗜好的口味。

創業前夕,毛大慶的首份商業計劃書是在徐小平家的餐巾紙上完成的,只有五六行內容。看似很輕率的準備,卻絲毫沒影響最頂級投資機構對毛大慶的一擲千金。

有一回專訪沈南鵬,他告訴我,紅杉很少投天使輪。而面對毛大慶和他的優客工場,一向以冷酷睿智著稱的沈南鵬,仿佛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出手就砸出了上千萬的天使投資。

就算投資界大神,你看也有靈魂出竅的時刻。

那時候,很少有投資人懷疑,一個針對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創業群體的創業模式能否成立。2019年WeWork估值泡沫破裂,才讓優客工場褪下了「皇帝的新衣」,一個古老的「二房東」模式現了原形,其獨立IPO已無可能,一眾投資機構被晾在了沙灘上。

老天爺似乎特別喜歡開這樣的玩笑,很多明明看起來觸手可及的抵達,到最後往往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幻滅。

現在,優客工場以SPAC形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看似為這些投資機構構建了出口,實際上也只是一道窄門。這和SPAC特殊的上市方式密切相關,之前已經有國內公司驗證了這一點。

國內首次嘗試SPAC模式的公司,是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該公司在迫切的融資需求驅動下,通過與美國OTCBB(場外櫃檯交易系統)上市公司Chardan China Acquisition合併,實現了借殼上市。

上市十多年來,公司股價一直萎靡不振,始終徘徊在退市邊緣,甚至在今年還因市值過低,被納斯達克交易所警告不符合上市規則。

走到今天的局面,除了奧瑞金的業績因素外,SPAC特殊的機制安排也導致股價難以有強勢表現。在SPAC機制中,殼公司投資者通常擁有普通股和認股期權組合,只要股票有看漲趨勢,這些投資者使用權證的認股行為,會導致股本和業績不斷被稀釋,從而對股價上漲形成阻力。

另外,對於直接上市的公司來說,承銷商在 IPO 結束後,通常會直接成為該股票的做市商,維持交易的活躍性。但是,通過SPAC形式上市的公司卻沒有這一支持。

所有通過SPAC上市的公司都註定了,要和這樣的命運做長期的抗爭:

股本不斷擴大,每股盈利持續被稀釋,成長性一直被攤薄,股票長期缺乏流動性。

這也是優客工場將要面對的殘酷現實。

優客工場自上市以來,股價一直處於陰跌狀態。截至上周五收盤,公司總市值為5.11億美元,這比當初與殼公司協商的7.69億美元,縮水了34%。

對於大部分投資機構而言,優客工場股價如果得不到強勢表現,出局就會變得困難,除非甘願賠錢。

賠錢出局也是一條出路。2018年初就有媒體爆出,有優客工場的老股東,按照110億估值打五折出售股份。一進一出兩三年內就產生了50%的虧損,這可能還屬幸運。在SPAC模式下,投資者即便願意虧損出局,也不太容易實現,因為缺乏流動性的股票根本無法支持大宗交易。

唯一能讓優客工場衝破SPAC桎梏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利潤的高速增長。在納斯達克市場上,那些擺脫了SPAC模式束縛,最後走出大牛行情的公司,靠的都是持續暴增的業績。

這對於優客工場來說,卻是一個看似渺茫的遠景。

從今年開始,優客工場正式開始輕資產轉型,未來將減少重資產空間甚至可以為零,盈利主要來自輸出品牌、空間設計和建造服務費,企業福利包差價,以及租金分成等。這些都不是能賺大錢的業務。

有業內人士評價,在輕資產戰略下,優客工場要實現利潤暴增,只有迅速擴大合作空間規模和入駐企業數量這一條路。

毛大慶在敲鐘儀式上也說了,希望能有儘可能多的辦公資源來與優客工場合作。

不過,不太幸運的是,其他現存的聯合辦公空間也在向輕資產轉型,它們正和優客工場一同爭奪合作資源;同時,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辦公園區也在規模分食這一市場。

優客工場現在正清理手裡的重資產空間,從去年底到今年中這半年間,公司總管理空間減少了8萬多平方米,而輕資產管理空間增加了5萬多平方米。

這意味著,公司以後必須要用增量輕資產獲得的營收和利潤,在迅速覆蓋掉減持的重資產所能帶來的收入同時,還要產生更多的利潤。這樣的時間差打法,需要極高的戰術精準度。

毛大慶需要領導公司一邊消化歷史負擔,一邊開拓新的戰場。就像毛大慶自己說的,未來是他的第二次創業。兜了一大圈,優客工場又回到了起點。令人擔憂的是,這依然是一個不太明朗的未來。

世界上其他一些採用輕資產戰略的聯合辦公空間,包括IWG、Industrious、Convene等等公司,有的成立或轉型時間早得多(最早的開始於2003年),有的管理服務理念更先進,有的科技元素更炫酷,但大部分直到現在還徘徊在盈虧的邊界。

這個行業想冒出一飛沖天的公司,不是寫幾個PPT那麼簡單。

優客工場的那些投資者們想要出局,恐怕將是一個遙遙無期的時間表。

好在毛大慶並不是一個肯輕易服輸的人,他特有的意志品質和視野韜略,不時讓反轉的戲劇性一幕出現在公眾視野裡。優客工場目前是聯合辦公行業裡的一員,但也有可能是多年以後的一個新物種。

記得沈南鵬曾經打過一個比方:

賽道和賽車手之間,絕對是賽車手最重要。因為賽道可能會變,而好賽車手會尋找新的方向。

在新賽道上,相信極具人格魅力並且一向越挫越勇的毛大慶,已經準備好了。

相關焦點

  • 優客工場毛大慶:打破人生的天花板
    來源:公眾號 戴爾商用客戶端解決方案 多年以後毛大慶博士仍然清楚地記得那次長跑和那位跑者她在終點線前對毛大慶說:你打破了人生的天花板!毛大慶博士聚焦於助力創新創業者的戰略方向,讓優客工場最終成為了一個城市創新的助推器。截止2019年9月30日,優客工場已經覆蓋了包括中國一線和新加坡城市,以及紐約在內的42個城市。業界不會小覷如此成就。就在2019年底的「北京孵化30周年總結大會暨專業孵化器高層論壇」中,毛大慶博士獲評「北京孵化三十周年·時代先鋒人物」。
  • 優客工場終於美國上市 毛大慶:要感謝一切的質疑與困難
    成立以來,優客工場獲得多次融資,2015年到2017年,優客工場每年都獲得了4輪融資,2019年4月,星牌集團旗下龍熙地產對優客工場追加投資逾2億。據不完全統計,優客工場目前共獲得總融資金額超過47億元。優客工場還合併無界空間、併購Wedo聯合創業社、收購洪泰創新空間、將Workingdom納入麾下。
  • 優客工場曲線上市:市值6億美元 Wework曾遭滑鐵盧
    毛大慶說,要感謝一切的質疑與困難。一個新物種的誕生過程中必然伴隨著質疑和無窮無盡的困難。培育一個新型平臺型服務機構是非常不容易的,質疑非常正常,困難亦如影隨形。特別是過去一年,優客工場遭遇了美國友商(Wework)的困境,國際環境的強烈波動,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從失敗者的角度,質疑是毒藥。
  • 從0做到1,優客工場毛大慶用長跑詮釋企業家精神
    毛大慶將優客工場和「雙創」定義為是伴生關係。「你都不能想像,這個項目的BP(商業計劃書)是在徐小平家的餐巾紙上完成的,大概寫了五六行。」毛大慶回憶說。徐小平是真格基金的創始人,也是最先知道毛大慶創業消息的第一批人之一。
  • 赴美上市前夕,優客工場多名股東和董事洗牌
    2017年,甘連舫與毛大慶同被胡潤百富評為「2017胡潤中國產業領袖」。甘連舫旗下的北京龍熙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熙地產」)則為優客工場第三大股東,出資額為99.22萬,持股比例為4.83%。歌斐資產旗下的上海歌斐榮澤投資中心則為優客工場第34位股東,出資10萬、股比0.49%。即將上市的曙光前,股東出走並不多見。
  • 終登納斯達克 優客工場上市未上岸
    以國內共享辦公空間數量而言,優客工場可以說是國內最大的共享辦公社區。據優客工場招股書透露,截至2019年9月30日,優客工場覆蓋全球42個城市,總管理面積60.86萬平方米,提供工位7.27萬個,會員總數為60.96萬。 優客工場,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其成立於2015年4月,創始人為毛大慶,後者曾任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
  • 優客工場(UK.US)以SPAC方式正式登陸納斯達克
    在完成合併後,合併後的公司或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仍是公開交易主體,A類普通股和權證已於11月18日分別以「UK」和「UKOMW」為交易代碼開始在納斯達克市場開始交易。在團隊搭建方面,合併完成後,先前已接替毛大慶CEO職位的聯合創始人何壯坤將擔任Ucommune執行長,優客工場首席發展官兼CFO張國文將擔任財務長,現優客工場首席戰略官王國航、營運長關心、首席技術官徐彬超、首席市場官吾震飛以及首席產品設計申江海將繼續擔任現有職位。
  • 優客工場流血上市的背後
    投稿來源:龔進輝11月24日,國內聯合辦公老大哥優客工場終於成功上市,一把手毛大慶如願嘗到了上市的喜悅。不過,他頭腦依然十分清醒,把優客工場上市當作二次創業的開端。的確,公司上市不代表走上人生巔峰,更何況優客工場是流血上市,勢必面臨更多嚴峻的挑戰。
  • IPO按下「暫停鍵」後,優客工場定了一個小目標:社區電商做到1億GMV
    毛大慶在會上宣布了「輕資產、重賦能」的戰略轉型,並透露2020年優客工場將力爭完成100個輕資產項目籤約,輕重比達約1:1;此外,2020年優客工場的社區電商業務要實現1個億GMV的小目標。毛大慶還順勢分析了聯合辦公未來的發展趨勢,包括產業鏈條化、功能多元化、收益複合化、運營輕量化、數據資產化。
  • 優客工場「曲線」上市毛大慶開創共享辦公第一股
    此前,優客工場宣布正式完成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業務合併,完成合併後的公司或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仍是公開交易主體,A類普通股和權證已於11月18日分別以「UK」和「UKOMW」為交易代碼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此次敲鐘也意味著,優客工廠耗時近一年的上市之旅,畫上了句點。
  • 優客工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聯合辦公第一股誕生
    截至11月27日收盤,優客工場股價下跌13.86%,報7.15美元,總市值5.32億美元,低於早前預估市值的7.69億美元。優客工場成於2015年4月由毛大慶發起成立。成立之初便獲得了由紅杉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隨後更是獲得了多輪融資。
  • 虧損不止、估值縮水8成,優客工場在割誰的韭菜?
    毛大慶但是上市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相反的,自從在2018年年末起,優客工場以及整個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優客工場總在管面積是56.17萬平方米,自營模式面積34.03萬平方米,佔比是61%。也就是說公司實際上主要業務還是做二房東。但只要稍微了解二房東這個行業的朋友就知道,當二房東租金成本高,招租壓力大。想要賺錢就得控制成本,提高入住率。
  • 「中國最大共享辦公社區」成功赴美上市,優客工場開闢全新發展局面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AcquisitionCorp.和中國領先辦公空間解決方案提供商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問鼎「聯合辦公第一股」。
  • 優客工場上市,是這個行業死亡的開始?
    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徐小平不忘談起毛大慶創業早期的故事,「我說大慶,咱們創業吧。我其實是說著玩兒的。創業有風險,大慶需謹慎。但大慶當真了!優客工場,誕生啦。」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2月14號的晚上,毛大慶和幾位基金公司的老友,來到了徐小平家裡。20多天之後,地產圈傳來了一個震驚的消息——毛大慶毅然辭去萬科北京區域執行長一職,投身創業。
  • 優客工場以SPAC方式正式登陸納斯達克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 Acquisition Corp.和中國領先辦公空間解決方案提供商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 優客工場勇於創新 讓城市與工作者生活更加美好
    優客工場就是這樣一位開拓者,在保留原有共享辦公空間的優勢上,推動城市創新。  優客工場勇於創新 讓城市與工作者生活更加美好  共享辦公空間的意義,從來不是在寫字樓裡出租買下一個區域、一個工位。  優客工場擁抱城市創新需求  優客工場聚多元社群生態 合城市創新力量  聯合辦公已發展到了以創新研發、生態構建為主導的階段。
  • 眾美集團聯手優客工廠拓展共享經濟新模式
    為進一步落實京津冀一體化戰略,響應政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日前眾美集團與知名城市空間及內容運營商共享際在北京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眾美集團董事長劉永凱與優客工場、共享際創始人兼董事長毛 為進一步落實京津冀一體化戰略,響應政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日前眾美集團與知名城市空間及內容運營商共享際在北京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優客工場(UK.US)今晚正式敲鐘納斯達克
    智訊財經AI快訊11月24日晚間,優客工場以SPAC方式正式在納斯達克敲鐘,交易代碼為「UK"。此前於11月18日,優客工場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併,在將優客工場社區推向公開資本市場,其A類普通股和權證已於11月18日在納斯達克以代碼「 UK」和「 UKOMW」進行交易。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截至發稿,優客工場漲2.64%,報8.95美元。
  • 借殼上市之後,優客工場還有更艱難的路要走
    作為中國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龍頭的優客工場,從2019年底遞交招股書以來,赴美上市的計劃幾次撞上「槍口」,加上疫情衝擊,最終借道SPAC模式,曲線上市。明明是一件喜事,其上市之後的表現卻讓全行業倒吸一口冷氣——目前市值5.01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其最高峰估值30億美元的六分之一。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不賺錢。
  • 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城市更新的意義在於城市的文化復興
    會上,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共享際創始人毛大慶在《城市文化復興的沉浸式體驗創新實踐》中表示,沉浸、代入、同理心、感知是在城市復興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城市更新、職住一體、IP孵化、複合空間未來趨勢便成為城市復興的過程中的主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