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代工做品牌 四川服飾企業新電商衝刺千萬銷售額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金融投資報

作者:劉慶華

在距離廣安市區半小時車程的廣安市經開區前鋒園區,一排排廠房整齊劃一,這裡遠近的工人和周邊居民,時常會來到園區的廣安冠溢服飾工廠展區買衣服 ,「他們是給大品牌生產服裝的,品質肯定有保障。」

給大品牌做貼牌生產——廣安冠溢服飾的總經理宋建國,正一步步撕掉這個舊的標籤。他4年前從廣東沿海返回老家四川成立工廠時,初心便是創立自己的品牌。

宋建國十幾歲去廣東務工,一步步從服裝廠的流水線工人做到生產總監,現在他藉助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了自有服裝品牌,打通了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獨立發展之路,打造出了一批爆款產品,成為代工企業打造新品牌助推、行業升級的優秀樣本。

「這一整層廠房2000 多平米都是專門為電商預留的區域,直播間、客服工位、打包和售後,我的目標是用3年時間實現線上銷售破千萬。」廣安冠溢服飾的願景,與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扶持100個產業帶、帶動1萬億銷售額」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

廣安冠溢服飾總經理宋建國做品牌之路:

宋建國意識到,做代加工完全依靠品牌商下訂單,自主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且利潤空間很低。

今年年初,抱著試水的打算,冠溢服飾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了女裝「肖肖熊」和男裝「本說」兩個新品牌。

宋建國表示,希望用三年時間完成自主品牌的轉型。

從打工人到創業家

在冠溢服飾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生產線前忙碌著,機器上密密麻麻的針頭上下攢動,一件件衣服從這裡出產。創始人宋建國的辦公室在廠房五樓,記者到來時他正在打兵乓球,「鍛鍊鍛鍊身體。」他身上穿的,正是自家工廠生產的紅色格子襯衣,顯得年輕有活力。

宋建國十幾歲就去廣東打工,從最基層的服裝流水線工人做起,因為頭腦靈活、踏實肯幹,他一步步做到了美特斯邦威和小豬班納等大服飾企業的生產總監。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宋建國不僅學習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更吸收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為創業打下了基礎。

2016年,宋建國通過政府招商引資回到老家成立了廣安市冠溢服飾有限公司,在廣安市前鋒區、鄰水縣都建了車間,裝配了先進的雙軌全自動服裝吊掛系統和全自動電腦裁床生產線,招工200多人。宋建國說,將創業地點選在廣安,除了因為本地更好招工,成本更低,也想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

創立之初,冠溢服飾主要給安奈兒、小豬班納、以純等大品牌貼牌生產。工廠走上正軌,規模逐步擴大,但宋建國很快意識到,做代加工完全依靠品牌商下訂單,自主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且利潤空間很低。宋建國創立自主品牌的決心日益堅定,卻苦於一直沒有找到契機。

借力新電商推出自主品牌

近年來電商快速發展,對消費市場起到了巨大拉動作用,也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宋建國意識到,線上市場的開疆拓土關係到企業更長遠的發展。今年年初,抱著試水的打算,冠溢服飾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了女裝「肖肖熊」和男裝「本說」兩個新品牌。

從選擇面料到設計款式,從車間生產到市場銷售,這一次需要宋建國全流程把控。雖然工作更繁重,但他覺得更有幹勁。入駐拼多多後,新品牌旗下產品參加了平臺的秒殺活動,藉助平臺龐大的流量,最高峰時一款T恤一天能賣一兩千件。

「我們的想法就是以好品質、低價格打造極致的性價比,打造爆款,再通過規模化讓企業的各項成本壓縮,供應鏈優勢顯現,再進一步強化品牌。這也是我看好拼多多的原因。」宋建國透露,自主品牌的利潤是代工的好幾倍。

宋建國介紹,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也走了一些彎路,比如看見市場上什麼款式好賣就生產什麼,造成了不必要的囤積,後來才發現品牌還是要有精準定位。

「通過拼多多後臺數據我們發現,肖肖熊的粉絲中35-50歲的女性佔了50%以上,有部分消費者反饋衣服版型偏小,我們綜合用戶畫像決定修改新款版型,比如袖子設計得更加寬鬆一些,腰部適當修身,更好的匹配用戶的需求。」宋建國說,這些寶貴的數據,及時又準確,可以進一步提高產品更新速度,適應消費者需求。

記者在拼多多肖肖熊旗艦店看到,短短幾個月來,該店鋪已經吸引了5.3萬戶用戶關注。質量好、摸起來舒服、效果好,是用戶評價最常用的標籤。

用三年時間實現轉型升級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很多國外工廠無法正常生產,許多企業找到冠溢服飾下單訂貨,訂單都排到明年三月以後了。雖說不愁生意,但宋建國仍然用大部分精力經營電商,他將廠房五樓多達2000平米的區域劃為電商直播、客服售後等區域,準備迎接春夏旺季。

開店以來線上銷售近兩萬件對於整個工廠的產能來說佔很小比例,但宋建國仍然覺得超出預期。他告訴記者,工廠已經設計了90多個新款,差不多每周上兩個新款,測款之後再大量推。同時工廠已經儲備了20噸面料隨時供應生產,今年也將生產線改造升級為全自動化,可同步生產服裝20萬件。

記者觀察到,以最低成本培育新品牌,扶持優質中國製造企業,同時為用戶創造海量平價高質的商品,是拼多多近幾年持續聚焦的目標之一,也是其2018年上線「新品牌計劃」的內核。

在新的國際形式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拼多多在不久前公布了新品牌計劃的「升級版」:通過代工企業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子品牌打造、新銳品牌扶持、國貨老品牌再造等四種模式,未來五年將扶持100個產業帶,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1萬億銷售額。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在資源投入上包括為企業提供研發建議、大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還加入了百億補貼、秒拼事業群等,為產業轉型升級護航,為中國製造添磚加瓦,助力消費者好而不貴的品質生活。

對此,宋建國敏銳捕捉到了商機。「我是眼看著小豬班納從最初的代加工廠成長為一線品牌,我希望用三年時間完成自主品牌的轉型。」工廠目前一年產能是400萬件,這至少是千萬級的銷售目標。

相關焦點

  • 不做代工做品牌四川服飾企業新電商衝刺千萬銷售額
    他4年前從廣東沿海返回老家四川成立工廠時,初心便是創立自己的品牌。宋建國十幾歲去廣東務工,一步步從服裝廠的流水線工人做到生產總監,現在他藉助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了自有服裝品牌,打通了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獨立發展之路,打造出了一批爆款產品,成為代工企業打造新品牌助推、行業升級的優秀樣本。
  • 未來5000家企業自創品牌將拉動1萬億銷售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0月22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給國外大牌代工做鍋子的廠商,貼牌尿不溼生產商,擁有一條龍設計研發生產線卻長期幫國外大牌代工的掃地機器人生產企業……今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代工廠老闆們齊聚上海,講述各自的創新成長曆程。記者了解到,他們是2018年拼多多首批「新品牌計劃」的受益者。
  • 從大牌代工變身電商爆款,《中餐廳》這家贊助品牌崛起靠什麼?
    僅僅是一款鍋具三件套,其在拼多多上一個月來的銷量,就快趕上三禾在其他電商平臺上很多熱銷款的總銷量了。擁抱新電商,國貨三禾的品牌簡史三禾能在拼多多上能迅速打出一片天地,與這家民營製造企業從品牌代工向自主品牌積極轉型的過程分不開。
  • 國內多個電商平臺上線服裝等外貿商品 幾元一件買嗎?
    某電商平臺出口轉內銷專區。截圖外貿企業訂單量大幅下降,有的被迫停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外貿企業上半年走得很艱辛,很多企業一季度訂單為零,還有一些企業二季度又陷入新困境,因為一季度還有一些2019年尾單,但3月份以後,隨著海外疫情的變化,新訂單接不到,面臨復工又停工的窘境。
  • 女裝品牌拉夏貝爾再度衝刺IPO 堅持全面直營
    這些企業包括浙江喬治白服飾、江蘇AB集團、江蘇雲蝠服飾、寧波凱信服飾(ODM型女裝加工企業)、貴人鳥、海瀾之家、卡奴迪路、浙江新澳紡織、華懋(廈門)新材料科技、泉州海天材料科技,皮革和鞋類企業則包括奧康鞋業和興業皮革。  然而同為隊友,命運卻各有不同。此後,主打職業裝定位的喬治白和高端精品定位的卡奴迪路這兩家男裝品牌均如願以償上市成功。
  • 了不起的國貨 | 國產老牌不甘做代工,在亞馬遜做出國際品牌,登上國際時裝周
    品牌重塑,出海新「生」02. 一雙安防手套可以有多高端?03. 不斷布局全球,做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品牌04. 未雨綢繆,疫情中變危為機為了給自家代工經營了多年的產品正名,重整品牌策略,捲土重來。經過3年的品牌重塑,2年多的跨境電商布局,從新手小白,成長為穩健運營的跨境電商企業——這家來自上海的國產安防手套品牌,通過海外市場,開啟了一條安防產品從未走過的高端、時尚的國際化之路。究竟是怎樣的魄力與策略,讓這家稱得上老牌的國貨產品,快速完成品牌重塑打造出新的跨境電商格局的呢?
  • ...品牌」白雪文具全線發力拼多多,借力新電商打造「中國的百樂」
    陪伴90後走過校園時代的「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如今借力新電商拼多多,繼續成為00後、10後的書寫工具首選。自2018年入駐以來,白雪文具已逐漸坐穩拼多多中性筆類目的前三名,如今,各種筆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月銷量接近千萬支,深受消費者好評。
  •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四川鞋企在困境中突圍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新冠肺炎疫情給大批中小微企業帶來了嚴峻挑戰。在四川,大大小小的製鞋企業就有3000多家,其中95%以上都是中小微民營企業,受疫情影響今年前6個月整個產業的產值下降達到50%左右,面對困境,很多製鞋企業開始想方設法尋求突圍。 在製鞋行業裡摸爬滾打多年的杜忠,十幾年來,把企業從小作坊做到了年銷售額千萬的代工廠,產品大部分出口美國。但從二月份中旬開始,為國外代工的90萬雙鞋訂單幾乎全部取消。
  • 「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全線發力拼多多,借力新電商打造「中國的...
    陪伴90後走過校園時代的「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如今借力新電商拼多多,繼續成為00後、10後的書寫工具首選。自2018年入駐以來,白雪文具已逐漸坐穩拼多多中性筆類目的前三名,如今,各種筆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月銷量接近千萬支,深受消費者好評。白雪文具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較早一批制筆企業,可以說,白雪的成長曆程就是中國制筆行業發展的縮影。
  • 服飾企業「渡劫」
    現在處於洗牌的過程中,一方面是企業倒閉,另外一方面一些新的品牌會出來。」疫情對服飾企業影響到底有多大?企業目前的生存狀態如何呢?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調研了國內33家服飾企業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數據,並且上溯到2018-2020三年來對比分析。
  • 沂水縣馬站鎮:電商企業8個月銷售額破千萬
    中國網山東臨沂12月14日訊(通訊員 李慧 劉志強 李戰龍)12月初,沂水縣馬站鎮傳出好消息,鎮內的電商企業——沂水縣一陸行電動車有限公司僅用8個月的時間,網上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一陸行電動車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早餐車、電動三輪、四輪小吃車、美食車的生產組裝與網上銷售的企業,主要採用B2B網上銷售模式,專業電子商務從業員工達30人。    據了解,馬站鎮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全面優化電商投資發展環境,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發展,著力叫響「齊魯驛站,千年商埠」品牌。
  • 不上天貓,不做京東,不開門店,一個優衣庫的代工品牌,憑啥一年10多...
    也歡迎更多對電商新零售感興趣的人,加入我們的會員組織,群內某個不經意的討論,就會讓你收穫頗豐。一家名叫lativ誠衣的臺灣服裝品牌,曾經是優衣庫的代工廠,但卻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靠著電商模式,成為了臺灣的「國民品牌」,每年的營業額高達十多億。這家企業究竟有啥魔力? 怎樣的成績驚到了我們?
  • 「IP資訊」港資品牌隕落,傳統服飾品牌怎麼了?
    根據最新的市場數據,中國服飾行業正悄然進化:電商品牌揮軍線下,奢侈品豪門親民降價,快時尚集團拓張放緩,本土品牌加速瘦身,而港資服飾品牌三巨頭則集體落魄!班尼路以2.5億元被低價拋售,堡獅龍的服飾利潤比去年同期暴跌75%-85%。
  • ...品牌竟一雙賣3.5元?曾年銷售額超一億元的鞋廠,如何「背水一戰」?
    從鞋到毛衫、玩具、手機,「東莞造」在國際市場佔有絕對的市場份額,但是東莞95%都是中小微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這裡聚集著大大小小500多家鞋廠,是名副其實的「鞋都」。年初雄心勃勃做品牌,如今賣起了地攤貨,外貿企業何去何從?
  • 外貿企業擁抱內需 電商平臺加速助力
    4月27日,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稱,拼多多將聯合東莞市引入超過1萬家優質東莞企業和品牌,包括家具、服飾、玩具、電子等在內的東莞各鎮優勢產業帶,將進一步直連平臺6億消費者,不斷拓寬內需新渠道。
  • 深度| 賣得比Zara貴,衝刺IPO,這家淘寶女裝能給國內服飾行業帶來...
    據深交所消息,一家專賣日系女裝外貿尾單的淘寶店日禾戎美正在衝刺創業板,擬發行57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募集資金超6億元,成為今年首個申請IPO的服飾零售商,若能獲批,該店將成為女裝「淘品牌」第一股,引發國內服飾行業的極大關注。
  • 天貓雙11哪些服飾品牌賣得最好?電商已成為品牌年輕化的試驗場
    對品牌而言,這短短一天不僅意味著年底衝刺全年業績的重要節點,同時也是對品牌零售供應鏈一次檢驗。 據最終數據顯示,天貓雙11總成交額達1682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無線成交佔比90%,物流訂單8.12億,通過支付寶完成14.8億筆支付,支付峰值25.6萬筆,是去年的2.1倍。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參加。
  • 完美日記:靠代工,做不了「中國歐萊雅」
    只是,在流量和資本裹挾下,嚴重依賴代工的完美日記,能築起多寬的「護城河」呢?   「成為歐萊雅」,只是個噱頭?又有幾分勝算?   01   線上長出的美妝國貨「獨角獸」   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創立的2016年,國內美妝市場尤其是線上美妝爆發,阿里、京東等平臺爭先搶食。
  • 中國泳裝產業名城困中謀變:發力瑜伽服、轉型跨境電商
    7月21日,七彩狐泳裝集團員工展示為南非客商訂製的瑜伽健身服飾。「疫情給企業關上了『一扇門』,又打開了『幾扇窗』。今年我們是『保七望九』,至少能夠達到去年訂單總額的七成,爭取恢復到九成水平。」洪建庫說,「我們正在新建一個5萬平方米的廠房,為下一步市場復甦、多元化發展做準備。」除外貿訂單外,瑜伽服等輕運動產品也成為泳裝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新增長點。
  • 奢侈品牌入華做電商為哪般?
    受益於智慧型手機在中國的迅速普及,國內的電商市場在近兩年來呈井噴式增長。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這個由被戲稱「千萬敗家女人背後的男人」馬雲打造的人造購物節,從11月11日零時起,不到12小時成交額超越了去年雙十一全天571億的記錄,最終銷售額達到了912億的新高,其中,移動端佔比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