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投資報
作者:劉慶華
在距離廣安市區半小時車程的廣安市經開區前鋒園區,一排排廠房整齊劃一,這裡遠近的工人和周邊居民,時常會來到園區的廣安冠溢服飾工廠展區買衣服 ,「他們是給大品牌生產服裝的,品質肯定有保障。」
給大品牌做貼牌生產——廣安冠溢服飾的總經理宋建國,正一步步撕掉這個舊的標籤。他4年前從廣東沿海返回老家四川成立工廠時,初心便是創立自己的品牌。
宋建國十幾歲去廣東務工,一步步從服裝廠的流水線工人做到生產總監,現在他藉助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了自有服裝品牌,打通了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獨立發展之路,打造出了一批爆款產品,成為代工企業打造新品牌助推、行業升級的優秀樣本。
「這一整層廠房2000 多平米都是專門為電商預留的區域,直播間、客服工位、打包和售後,我的目標是用3年時間實現線上銷售破千萬。」廣安冠溢服飾的願景,與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扶持100個產業帶、帶動1萬億銷售額」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
廣安冠溢服飾總經理宋建國做品牌之路:
宋建國意識到,做代加工完全依靠品牌商下訂單,自主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且利潤空間很低。
今年年初,抱著試水的打算,冠溢服飾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了女裝「肖肖熊」和男裝「本說」兩個新品牌。
宋建國表示,希望用三年時間完成自主品牌的轉型。
從打工人到創業家
在冠溢服飾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生產線前忙碌著,機器上密密麻麻的針頭上下攢動,一件件衣服從這裡出產。創始人宋建國的辦公室在廠房五樓,記者到來時他正在打兵乓球,「鍛鍊鍛鍊身體。」他身上穿的,正是自家工廠生產的紅色格子襯衣,顯得年輕有活力。
宋建國十幾歲就去廣東打工,從最基層的服裝流水線工人做起,因為頭腦靈活、踏實肯幹,他一步步做到了美特斯邦威和小豬班納等大服飾企業的生產總監。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宋建國不僅學習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更吸收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為創業打下了基礎。
2016年,宋建國通過政府招商引資回到老家成立了廣安市冠溢服飾有限公司,在廣安市前鋒區、鄰水縣都建了車間,裝配了先進的雙軌全自動服裝吊掛系統和全自動電腦裁床生產線,招工200多人。宋建國說,將創業地點選在廣安,除了因為本地更好招工,成本更低,也想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
創立之初,冠溢服飾主要給安奈兒、小豬班納、以純等大品牌貼牌生產。工廠走上正軌,規模逐步擴大,但宋建國很快意識到,做代加工完全依靠品牌商下訂單,自主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且利潤空間很低。宋建國創立自主品牌的決心日益堅定,卻苦於一直沒有找到契機。
借力新電商推出自主品牌
近年來電商快速發展,對消費市場起到了巨大拉動作用,也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宋建國意識到,線上市場的開疆拓土關係到企業更長遠的發展。今年年初,抱著試水的打算,冠溢服飾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推出了女裝「肖肖熊」和男裝「本說」兩個新品牌。
從選擇面料到設計款式,從車間生產到市場銷售,這一次需要宋建國全流程把控。雖然工作更繁重,但他覺得更有幹勁。入駐拼多多後,新品牌旗下產品參加了平臺的秒殺活動,藉助平臺龐大的流量,最高峰時一款T恤一天能賣一兩千件。
「我們的想法就是以好品質、低價格打造極致的性價比,打造爆款,再通過規模化讓企業的各項成本壓縮,供應鏈優勢顯現,再進一步強化品牌。這也是我看好拼多多的原因。」宋建國透露,自主品牌的利潤是代工的好幾倍。
宋建國介紹,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也走了一些彎路,比如看見市場上什麼款式好賣就生產什麼,造成了不必要的囤積,後來才發現品牌還是要有精準定位。
「通過拼多多後臺數據我們發現,肖肖熊的粉絲中35-50歲的女性佔了50%以上,有部分消費者反饋衣服版型偏小,我們綜合用戶畫像決定修改新款版型,比如袖子設計得更加寬鬆一些,腰部適當修身,更好的匹配用戶的需求。」宋建國說,這些寶貴的數據,及時又準確,可以進一步提高產品更新速度,適應消費者需求。
記者在拼多多肖肖熊旗艦店看到,短短幾個月來,該店鋪已經吸引了5.3萬戶用戶關注。質量好、摸起來舒服、效果好,是用戶評價最常用的標籤。
用三年時間實現轉型升級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很多國外工廠無法正常生產,許多企業找到冠溢服飾下單訂貨,訂單都排到明年三月以後了。雖說不愁生意,但宋建國仍然用大部分精力經營電商,他將廠房五樓多達2000平米的區域劃為電商直播、客服售後等區域,準備迎接春夏旺季。
開店以來線上銷售近兩萬件對於整個工廠的產能來說佔很小比例,但宋建國仍然覺得超出預期。他告訴記者,工廠已經設計了90多個新款,差不多每周上兩個新款,測款之後再大量推。同時工廠已經儲備了20噸面料隨時供應生產,今年也將生產線改造升級為全自動化,可同步生產服裝20萬件。
記者觀察到,以最低成本培育新品牌,扶持優質中國製造企業,同時為用戶創造海量平價高質的商品,是拼多多近幾年持續聚焦的目標之一,也是其2018年上線「新品牌計劃」的內核。
在新的國際形式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拼多多在不久前公布了新品牌計劃的「升級版」:通過代工企業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子品牌打造、新銳品牌扶持、國貨老品牌再造等四種模式,未來五年將扶持100個產業帶,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1萬億銷售額。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在資源投入上包括為企業提供研發建議、大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還加入了百億補貼、秒拼事業群等,為產業轉型升級護航,為中國製造添磚加瓦,助力消費者好而不貴的品質生活。
對此,宋建國敏銳捕捉到了商機。「我是眼看著小豬班納從最初的代加工廠成長為一線品牌,我希望用三年時間完成自主品牌的轉型。」工廠目前一年產能是400萬件,這至少是千萬級的銷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