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日記:靠代工,做不了「中國歐萊雅」

2020-12-13 贏商網

  3年估值20億美元,「國貨之光」完美日記(需求面積:50-100平方米)成功浪出了圈。

  惶惶當下,它獨享來自資本對美妝的寵幸,於近日拿下老虎基金領投,厚樸基金、博裕資本跟投的1億美元融資。與此同時,「考慮IPO」的風聲四起。

  上市傳聞雖已被否,但這個從天貓起家、借道社交流量爆紅的美妝國貨「獨角獸」,還在繼續撩撥著資本。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將「中國歐萊雅」之夢,深深寄託於完美日記身上。只是,在流量和資本裹挾下,嚴重依賴代工的完美日記,能築起多寬的「護城河」呢?

  「成為歐萊雅」,只是個噱頭?又有幾分勝算?

  01

  線上長出的美妝國貨「獨角獸」

  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創立的2016年,國內美妝市場尤其是線上美妝爆發,阿里、京東等平臺爭先搶食。

  CBNData聯合天貓美妝發布的《2017中國美妝個護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美妝線上渠道規模佔比從上一年的11.5%提升至16.5%,個護行業從6.5%上漲至8.8%。

  截至2016年底,包括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LVMH、上海家化等在內的全球九大美妝個護集團,已將旗下八成品牌引至線上,天貓是首選陣地。

來源/完美日記天貓旗艦店

  行業「春風」拂面,完美日記在2017年4月正式誕生,隨後進駐天貓開設旗艦店。彼時線上美妝國貨均以護膚為主,比如御泥坊、相宜本草、百雀羚、丸美、韓束等。

  完美日記聰明避開,先從入門級的彩妝切入。事實證明,這個idea是對的。

  2018年,完美日記首戰雙11,收穫「天貓彩妝第二、國貨彩妝第一」title。隔年再戰雙11,更是蟬聯當天「首個銷‌售額破億的彩‌妝品牌」,還一舉坐上雙11史上「首個登頂天貓彩妝榜首的國貨品牌」寶座。

  完美日記,完美出道。絕殺技能,除了「大牌同款」低價產品,還有社交媒體圈粉術,以及私域流量復購運營法。

  · 「大牌平價替代」的誘惑

  時下「翻紅」或崛起的國貨,老氣、土味形象全然不在,美妝亦不例外。顏值高了,入手門檻卻遠低於大牌彩妝。高性價比,甚得初學化妝或追求新鮮感的消費者歡心。

  「讓95後買得起」的價格優勢外,有著「中國歐萊雅」之夢的完美日記,還換了個方式與國際、大牌接軌:創始團隊脫胎於寶潔、歐萊雅等國際美妝集團,聯手迪奧、YSL、阿瑪尼、雅詩蘭黛等大牌的代工廠。

  「大牌同款」代工營造出一種「平價替代」的誘惑,同時可捕捉流行趨勢迅速上新。

  · 捆綁社交平臺收割流量

  天貓、京東這些常規引流與銷售渠道外,完美日記最擅長的是到小紅書、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社交平臺「無死角」收割流量。

  這一點,像極了靠營銷爆紅的「面膜之王」御泥坊。

  成立初期,完美日記主攻小紅書,散布睫毛膏、眼影、散粉種草筆記,聚起了首批「自來水」粉絲。攻下小紅書後,完美日記入駐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平臺,拋出海量以消費者為導向內容,營銷火力全開。

  

來源/公開資料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通過朱正廷、羅雲熙等新生代偶像代言,完美日記將品牌觸角伸向了飯圈女孩們。大量腰部以下的小眾KOL瘋狂刷屏,最終讓完美日記成了一個「全網」熱詞。

  它開始無處不在,粉絲也瘋狂。目前,完美日記小紅書品牌官方帳號擁有197萬粉絲,全平臺筆記超過25萬條,遠超歐萊雅、百雀羚等品牌。

  社交平臺上收割流量外,完美日記還擅長聯名圈粉。大英博物館、國家地理雜誌,甚至是李佳琦寵物狗都是它的聯名對象。

  今年3月,小狗盤、貓咪盤眼影在李佳琦直播間預售15萬盤迅速斷貨,正式開售的30萬盤也瞬間秒光,總銷售額達5000萬元以上。

來源/完美日記微博

  · 運營私域流量做復購

  完美日記收割流量的第二條路,是用微信個人號打造私域流量,留存用戶、提高復購。

  微信上這些「美妝顧問」,統一叫「小完子」,由專員運營,做美妝諮詢,順帶賣貨,就像「李佳琦加了你的微信」。通常,完美日記會利用撒幣、贈品等利益驅動的手段將流量導給「小完子」們。

  且「小完子」會真人出鏡,分享日常,或推一些限時秒殺、折扣等活動。曾有報導稱完美日記產品復購率達70%。

  

來源/天眼查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一波操作猛如虎,完美日記三年出圈,拿下4輪融資,估值從1億美元飆升至20億美元,甚至徘徊在了IPO門口。

  不僅如此,高瓴資本的張磊還對完美日記的創始人黃錦峰喊出了:「中國一定有機會誕生新的歐萊雅。」

  這個野心不小,卻讓完美日記激動不已。但嚴重依賴線上、依賴代工的它,靠著線下星星點點布於城市核心商圈的門店,配得上張磊口中這個未來名頭嗎?

  02

  線下歷險,野心何處安放?

  2019年初,完美日記在廣州正佳廣場落地首家線下門店,隨後迅速在廣州、深圳、成都、重慶、上海、長沙等一二線城市擴張,並立下「三年600家新店」flag。

  據了解,其線下店採用「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新零售模式,陳列產品均為試用裝。服務模式類似蘋果店,消費者選好商品,直接註冊會員、掃碼付款,再到收銀臺提貨。

  一來一往,不僅可將線上線下流量打通,還節省了排隊時間,提升體驗。

來源/完美日記微博

  掌舵完美日記線下店的馮琪堯,任逸仙電商新零售事業部總裁,是黃錦峰親自出馬挖來的。他曾任職於高絲、露華濃、歐萊雅、愛茉莉太平洋、上美等化妝品公司,積澱了超20年關於美妝線下店的運營經驗。

  在馮琪堯主導下,完美日記順利完成首年40+門店的開店目標,最高峰一天開了4家新店。截至目前,其微信公眾號數據顯示線下門店已達69家。

  根據商業地產頭條統計,69家門店中,有49家集中分布在南方一線城市和內陸新一線城市,合計佔比高達71%;二線城市12家,三線及以下城市僅有8家。

來源/完美日記微信公眾號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從具體選址來看,完美日記一般從城市核心商圈向區域商圈蔓延,佔據商圈內優質購物中心或商業街的黃金位置,位於一樓的門店超過七成。

  「網紅打卡點」是完美日記的單店角色之一,但這樣合適的一樓位置往往稀缺,加上門店打造、運營成本較高,如何繼續一路高歌尚屬後話。

來源/完美日記微博

  以去年9月開業的成都春熙路概念店為例,這家店有6層,面積達1000平米,採用鏡面天花板、RGB燈光、體驗長桌等設計元素,內置打卡點、產品展館、咖啡館、會員體驗中心等。

  相關資料顯示,這類門店打造成本接近一家奢侈品店,大概比同等定位品牌門店高兩倍。

  找鋪不易的另一難點是競爭激烈。前有與其同定位為單品牌店的瑪麗黛佳、林清軒等,後有大批美妝國貨品牌玩家以及新興集合店渠道玩家。

  近兩年,迅速崛起的花西子、橘朵、稚優泉、Girlcult、Hold Live、VNK等,同樣以極致性價比和營銷策略爆紅,與完美日記同臺競技。同時,它們還以「更輕」的方式切入線下——入駐美妝集合店。

來源/調色師微博

  與完美日記單品牌門店相比,這些美妝集合店SKU多、品類全、上新頻率更快、覆蓋客群更廣,面積相同的情況下創造更高坪效的可能性更大。

  以調色師為例,選品來自中、日、韓、泰、歐美多國,7大品類,單店SKU超6000個(完美日記SKU近千),覆蓋14-35歲年輕客群,還單設男士和獨家代理區域。

  高能級市場有限,完美日記與其他玩家「撞店」之事時有發生。風雲爭霸的上海,它與調色同進了環球港;在成都春熙路,又碰上了調色師的「兄弟」KKV,後者不久前剛在其隔壁開了首家獨棟門店。

  現下,越來越多的資本熱錢正湧入線下美妝國貨和美妝集合店,牌技、話梅HARMAY、NOISY Beauty、太平洋美妝紛紛發力不已。

  往後完美日記與它們狹路相逢的劇情將持續上演,「2020年門店200+、2021年400+、2022年600+」目標註定不易。

  另一方面,其嚴重依賴代工的產品模式,隨著規模擴容,弊端漸顯。去年,有消費者反饋,完美日記的一款唇膏套盒出現蓋子和內蓋脫落的情況,內蓋上印的還是瑪麗黛佳的標誌。

  雖然僅是個例,背後折射出的卻是其與國際大牌在產品力、研發能力上的差距,後者大都手握幾十上百項技術專利,這些是實實在在的品牌溢價。

  注重成分,早已成為消費者選擇美妝的理想標尺之一。可在這方面,完美日記獨有的競爭優勢並不明顯。相對於彩妝,其護膚產品質量、口碑均需往上提一提。

來源/逸仙電商官網

  完美日記顯然也注意到了這點,今年以來採取了兩大動作:

  · 與全球最大的化妝品OEM公司科絲美詩合作,投資近7億元打造自有的彩妝研發和生產基地,目前已正式動工,預計2022年正式投產,預計產值可達20億元。·

  · 多品牌戰略,母公司推出新品牌完子心選,產品線涵蓋護膚、彩妝、美容儀器、個人護理、飾品、美瞳等,目標用戶、品類、風格上區別完美日記;收購主打指甲油小奧汀,補齊不擅長的品類、豐富線下門店SKU。

  動作已出,成效幾何,有待商榷。唯一可確定是,想做「中國歐萊雅」,完美日記才剛剛開始。可大批准備圍剿它的「替代品」,會留多少時間給它?

  這似曾相識的「資本+流量」成長路徑,沒能撐起瑞幸,能給完美日記一個完美出路嗎?

相關焦點

  • 依賴代工的完美日記,能否成為「中國歐萊雅」?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將「中國歐萊雅」之夢,深深寄託於完美日記身上。只是,流量和資本裹挾下,嚴重依賴代工的完美日記,能築起多寬的「護城河」呢? 「成為歐萊雅」,只是個噱頭?又有幾分勝算?
  • 完美日記離「中國歐萊雅」還有多遠?
    自此之後,完美日記成了高瓴和張磊打造「中國歐萊雅」的重要載體:自A+輪就開始介入、連續進行了五輪投資,高瓴創投如今已經是完美日記最大的外部機構股東。 完美日記的增長之路也勢如破竹,成為「國貨彩妝黑馬」。在今年9月的新一輪融資中,完美日記的估值達到了40億美元,與半年前的20億美元、一年前的10億美元相比,實現了半年翻一番的幾何式增長速度。
  • 完美日記IPO,會成為下一個歐萊雅嗎?
    在天貓2019年6月發布的調查中,完美日記成為最受00後歡迎的國貨品牌第二名,僅次於華為。自成立以來完美日記便聲稱要做網際網路時代的歐萊雅。但這個光鮮的「中國歐萊雅」僅靠營銷突圍,時至今日都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產品更是被詬病。長此以往,完美日記又能走多遠。
  • 「做中國的歐萊雅」,完美日記憑什麼?
    「做中國的歐萊雅」 相較於國貨美妝 在初創完美日記時,黃錦峰就說到,「做中國的歐萊雅」。似乎,這條路已經往前邁進了一小步。就在今年的雙十一,完美日記在第一個小時PK過了歐萊雅旗下大牌,再次刷新紀錄。 2020年雙十一零點彩妝品牌大戰中,開啟尾款支付後的一個小時,天貓平臺數據顯示,在彩妝類目天貓旗艦店交易指數排行榜上,完美日記高居第一,成為國貨之光。
  • 「大牌平替」完美日記遭山寨,國產美妝強營銷重代工弊端漸顯
    一眾國貨美妝品牌瞄準年輕新世代,主打大牌平替、性價比的營銷標籤,藉助網際網路流量迅速佔領市場,銷量表現絲毫不輸國際一線美妝大牌。完美日記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在資本的寵幸下,完美日記在群雄逐鹿的美妝賽道跑出了黑馬的姿態——三年估值20億,創造了無數銷售奇蹟。然而,靠營銷堆砌「品牌」的打法開始被質疑為「偽命題」。
  • 「大牌平替」完美日記遭瘋狂山寨,國產美妝強營銷重代工弊端漸顯
    一眾國貨美妝品牌瞄準年輕新世代,主打大牌平替、性價比的營銷標籤,藉助網際網路流量迅速佔領市場,銷量表現絲毫不輸國際一線美妝大牌。完美日記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在資本的寵幸下,完美日記在群雄逐鹿的美妝賽道跑出了黑馬的姿態——三年估值20億,創造了無數銷售奇蹟。然而,靠營銷堆砌「品牌」的打法開始被質疑為「偽命題」。
  • 沒有研發之根的「完美日記」,與歐萊雅差在哪裡?
    礪石導言:完美日記的品牌願景是「打造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歐萊雅」,但歐萊雅的成功,不僅是品牌和營銷的貢獻,更是強大的科技與研髮結出的碩果。完美日記在依靠流量迅速佔領一部分市場之後,未來或許還有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補上研發的短板。
  • 完美日記母公司美股上市,「對標歐萊雅」的故事能講圓滿?
    其中完美日記的創始人黃錦峰,曾是御泥坊的COO,所以今日的完美日記與御泥坊的發展道路也非常相似。基於創始團隊的背景,逸仙電商誕生時就準確切到了網際網路營銷的風口,並找到了時下各種時髦概念——國貨之光、Z時代消費者的化妝品、「創新」的DTC模式。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彩妝市場的零售額前10名中,逸仙電商排名第5,是排名最高的中國公司。
  • ​完美日記母公司上市,燒錢模式能否打造中國的歐萊雅?
    靠燒錢、補貼來搶佔市場的模式,從網際網路行業開始蔓延至各個行業,傳統的美妝行業也躲不過這陣風。有行業人士甚至認為在該燒錢的時候應專心燒錢,而不應過早考慮盈利;但是完美日記仍然需要回答定價、研發和用戶黏性等問題。因為以花西子為代表的後來者,已經以更快的速度無聲地追趕。完美日記和花西子既是競爭者,也是中國美妝行業的同路人。
  • 寫在完美日記IPO狂歡之後:難成中國的「歐萊雅」
    在很多方面,完美日記確實摒棄了過去化妝品公司那套奏效上百年的運轉邏輯。現在,資本市場拭目以待想要看到的,是這個年輕的中國美妝品牌將以多快的速度追趕上它的學習目標歐萊雅集團。而很多KOL其實是由完美日記一手出資扶持起來的。一位主要服務於抖音平臺的MCN負責人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證實,完美日記早期挑選了大量「尚不成氣候」的KOL為其做產品種草推廣,幫助她們購買「抖+」(抖音平臺的付費推廣產品)來提升視頻的收看熱度,引得KOL們爭相為其帶貨。2017年3月,完美日記開設淘寶店, 8月正式登陸天貓。
  • 完美日記能長成中國的歐萊雅嗎
    它就是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這家公司迅速崛起,用 4 年的時間走過了不少企業十幾年都難以抵達的路程。它佔盡了網際網路創造的新紅利,但想要有更好的未來,依然要面對歐萊雅們面對過的舊問題。逸仙電商的彩妝用戶、KOL、投資人、供應商和員工們一起,拍下了高光時刻的合照。
  • 完美日記能長成中國的歐萊雅嗎?
    它就是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這家公司迅速崛起,用 4 年的時間走過了不少企業十幾年都難以抵達的路程。它佔盡了網際網路創造的新紅利,但想要有更好的未來,依然要面對歐萊雅們面對過的舊問題。紅利既得者完美日記背後的逸仙電商抓住了至少三個紅利。第一,中國彩妝市場的噴發。
  • 完美日記,還不完美
    作為當前彩妝界最炙手可熱的新星之一,完美日記已經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估值40億美元。投資界認為,上市後的完美日記有望在未來6個月內實現估值翻番。都說疫情期間最不需要的就是口紅,「彩妝無用」甚至成了女同胞的共識,但完美日記的新零售戰略顛覆了這一心智模式。它會是下一個中國的歐萊雅嗎?
  • 「完美日記」新一代美妝獨角獸
    喊熱了國潮美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完美日記。 疫情之下的2020年,堪稱國貨崛起之年。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人的購物車裡裝著的有八成都是國貨。 完美日記就是趁勢而起的一個典型代表。完美日記成立於2016年,值得注意的是創始人黃錦峰曾是電商面膜品牌御泥坊的COO。
  • 星空獨家︱完美日記,並不完美
    如果說完美日記還能夠憑藉口紅和貓貓狗狗眼影盤在彩妝垂直品類裡佔據一席之地,小奧汀也勉強能夠靠眼線液筆排在競品稚優泉的後面,那完子心選的銷售似乎就很不能打了。那逸仙電商又是如何打造的DTC模式呢,主要依賴以下五個方面:全渠道DTC營銷(靠天貓)高度數位化、社會化營銷(靠主播)數字驅動產品研發(依然靠主播)世界級供應鏈(ODM/OEM,貼牌或者代工)全面專注服務客戶(微信推送)
  • 用心做營銷,完美日記也是本「燒錢」日記
    尤其是「完美日記」,被很多人稱為彩妝界的「國貨之光」。2017年成立的完美日記,是逸仙電商主打的化妝品品牌,在短短三年內該品牌全網收穫近3000萬粉絲。受益於完美日記的熱銷,2020年11月,逸仙電商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在美上市的「中國美妝第一股」。然而頂著「國貨之光」光環的完美日記,真的對得起廣大網友的期待嗎?
  • 從卡姿蘭到完美日記,廣東人做美妝為啥那麼強?
    「中國化妝品業看廣州」,這句slogan是真不為過。在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的前十年間,寶潔、雅芳、歐萊雅等外國巨頭先後進入中國市場,對國貨品牌造成巨大衝擊。當時市場份額靠前的國貨美妝品牌,如大寶、小護士、丁家宜等,在這一時期先後被外資收購。廣州好迪打響了國產美妝日化市場的第一場破局之戰。
  • 從卡姿蘭到完美日記,為啥廣東人做美妝那麼牛?
    隔壁的花都區則以「中國美都」自居,去年6月發布新政,要為優質化妝品企業落戶提供10大優惠政策,立志追趕白雲區這位優秀的「鄰居」。靠代工崛起的美妝之城佔據全國化妝品業半壁江山,廣東美妝行業蓬勃的根基在哪裡?中國的化妝品行業,是在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漸發展起來的。
  • 完美日記還能完美多久?
    全文3879字,閱讀約需8分鐘文 | 張凱倫編輯 | 楊旭然1.面對內外隱憂,缺失技術和專利護城河的的完美日記,不敢輕易停下營銷補貼的步伐。2.完美日記能夠穩穩佔據中國美妝市場的銷量排行榜,除了資本的推動,還有高性價比定位和營銷。
  • 完美日記「國貨之光」下的陰影:重營銷輕研發缺乏護城河
    今年以來,完美日記已兩次傳出上市傳聞,儘管官方一再否認,依舊難以轉移市場對這家國產彩妝獨角獸公司身上的關注視線。隨著低價策略的持續推行,利潤空間也被緊緊壓縮,毛利率缺乏競爭力、缺少研發能力、代工品控問題等,讓完美日記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