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古埃及文明是怎麼發源起來的?
在很久以前,西方人一直認為古希臘就是整個西方社會的文明的源頭,但是隨著對歷史考古的發現,人們認為比希臘歷史更加悠久的古埃及或許才是整個西方社會的文明源頭。
但是他隨著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深入考古,發現一個比古埃及歷史更加悠久的神秘文明,也就是蘇美爾文明,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當中。
特別是作者是撒迦利亞·西琴先生,他通過對蘇美爾的神話以及聖經,還有考古等證據在地球編年史。裡面就提到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想,或許這個神秘的蘇美爾文明,就是古埃及甚至是整個西方社會文明的真正發源地,甚至埃及神話的創世之神,太陽神「拉」,或許就是蘇美爾神話當中某位神的一個子孫而已。
那麼它到底為什麼有這樣的發現?首先埃及有一個省,因為靠著東邊的這個紅海就叫做紅海省,但是埃及人卻稱它為烏爾海,這個烏爾這個詞在聖經當中其實是非常出名的,因為聖經當中描寫過一個很偉大的城市叫做烏爾城。
那這裡就是先知亞伯拉罕的出生地,那麼這個亞伯拉罕也非常的厲害,它就是諾亞的子孫。當然這裡說的這個諾亞就是躲過大洪水,製作諾亞方舟的這個,諾亞亞伯拉罕在猶太教,還有基督教,還有這個伊斯蘭教這三個教派裡面它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說這三個教派都可以稱為亞伯拉罕諸教。那剛開始人們一直以為烏爾城只是一個傳說而已,但是沒想到後來經過考古發現,原來這個烏爾城就是蘇美爾文明當中的一個城市。烏爾這個詞在別的地方一直都沒有出現過,為什麼在埃及會稱這個紅海為烏爾海南,那麼這個只是巧合而已嘛。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對比圖,左邊這個是當埃及出土的一個類似於現代火箭的這樣一個壁畫。右邊是蘇美爾的文字,那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個從外形上面看起來,與我們現代的這個火箭都比較相似。
這個是蘇美爾的文字發音叫做「丁基爾」。首先它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詞,它是由下面的這個丁和上面的這個基爾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值。對於這個文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其實現在還有很大的爭議,但是撒迦利亞西琴先生認為這個詞就是飛船裡的英雄的意識,其實就是我們現代人口中的這個神的這個意識。
因為作者認為在遠古時期人們可能根本就沒有神的這種概念,比如說阿卡德人,他就把他們稱之為「伊陸(llu)」,意思就是非常高大的這個人。那麼蘇美爾人有沒有可能就是看到他們的神經常乘坐類似我見了這種飛行器,所以說才稱他們為丁基爾,也就是坐在飛船裡的英雄們。
那這個時候新來的觀眾可能說比較接受不了了,那突然說著這個埃及和蘇美爾,怎麼又一下子扯到現在的這個火箭還有飛船?因為根據蘇美爾神話和他們對天文的這種了解,作者的推斷是在非常非常遙遠的這種年代,那個時候整個太陽系都還非常的年輕一顆巨大行星。
從外太空就進入到我們太陽系,蘇美爾人把這個入侵者就叫做尼比魯,意思就是橫穿過來的星球。那後來也被稱為馬杜克,馬杜克也是他們神的一個名字。其實這個神馬杜克代表的就是尼比魯這顆星球。
那一會兒我們會再說,蘇美爾神話當中馬杜克和埃及神話當中的太陽神「拉」有什麼樣的關係?本來馬杜克和太陽系裡的行星都相安無事,但是有一天當太陽系外面的另外一顆星球飛過馬杜克的時候,因為引力的原因,馬杜克的運行軌跡就受到了影響。
然後他開始發生偏離,與太陽系的另外一顆行星,一顆叫做提亞馬特的行星的軌道就相衝突了。當他們倆接近的時候,馬杜克衛星就把提亞馬特是成了兩半,一部分被撞碎,從而形成了。現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那麼提阿馬特的另一部分和他最大的一顆衛星,則進入了一個新的軌道運行,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地球和月亮。
而馬杜克自身完好無損,並且它又被太陽的引力所吸引,所以說它變成了太陽系的第十二顆星球,但是它繞太陽系的公轉軌道特別的大,以至於它每隔三千六百年才會穿過木星和火星之間。
馬杜克本來是一個擁有生命的星球,在撞擊提亞馬特之後,一些生命的種子就轉移到了地球之上,從此地球上也開始出現了生命。
雖然說地球上的生命一直不斷的進化,但是在人類剛出現的這個時候,馬杜克上面的智慧生物已經取得了高度的文明和科技。蘇美爾人所說的這個丁基爾,那也就是從離賓度,或者是說。馬杜克這個星球上乘坐飛行器來到地球的外星人。
所以說這就解釋了很早之前為什麼蘇美爾人就對太陽系非常了解的這種原因。特別是這張圖其中這個部分作者認為根據這一點的大小位置來判斷,這就是古代蘇美爾人描述的太陽系平面圖,分別是太陽、水星、金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當然還多了一個我們從來沒有進過的星球,也就是尼比魯。
蘇美爾人似乎對複雜的天文知識一點都不陌生,他們知道宇宙是無窮大的,星星的數量也是無數的,而且對於星座的命名和確認,最早居然也是出現在蘇美爾,而不是人們一直以為的希臘。今天我們所認識的北部天空中全部的這種星座和絕大多數南部天。
控制這種星座都被列在了蘇美爾的天文石碑上,而且他們的排序也都非常的正確,並且那些名字我們現在都還在用,比如說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等等,都是由蘇美爾人命名的。而後來埃及的黃道十二宮的代表幾乎就和蘇美爾人的完全相同了。
另外人們在蘇美爾和古埃及的壁畫雕刻上都發現了這些圖形,都是一對翅膀中間一個圓,那翅膀當然代表的是飛行的意識。而中間這個圓,很多情況下它都被認為是我們口中的天堂,同時也是神所居住的這個星球。前面一期視頻中我們講到了埃及法老的重生,最後埃及法老就是乘坐類似於現代的飛行器去到神的這個星球。
那在他們的這個季度當中,就說在這個藍色和紅色的火焰燃燒起來之後,立刻就響起了一片。震耳欲聾的嘈雜聲,然後法老就開始飛往神的這個居住的地方。經過八天的飛行之後,法老終於來到了神的星球,從此變得長生不老。
那麼西邢先生就大膽地認為,埃及神話當中的這個星球,或許就是蘇美爾神話當中的尼比魯。因為基於剛才所說的這些天文知識和神話,包括在石碑上面的一系列的發現,作者就認為古埃及人和蘇美爾人都認為太陽系當中是有另外一顆超級星球的。
那麼這顆超級巨星就是蘇美爾神話當中的尼比魯,古埃及神話當中的永恆之星,也就是埃及眾神之王太陽神「拉」頭頂上的那個星球,它代表的是尼賓度,而不是人們一直以為的太陽。而且剛才我們說過,尼比魯代表的就是蘇美爾神話當中的馬杜克。
那有沒有可能說埃及神話當中?中的眾神之王,太陽神「拉」,其實就是蘇美爾神話當中的馬杜克。
大家如果喜歡,別忘了點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