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為何收走黑熊精與紅孩兒,背後竟隱藏了這個天道法則

2020-12-18 魚羊秘史

文:風林秀

關於三個箍咒的事情,咱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緊箍咒給了悟空,金箍咒給了紅孩兒,禁箍咒給了黑熊精。

現在的問題是,這三個人為何能獲此殊榮呢?

或者換個說法,憑什麼他們三人能被觀音菩薩高看一眼呢?

#1.

拋開其他事情不說,咱們看看紅孩兒與黑熊精之間的一個共同點。

紅孩兒是少年得志的妖王,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可他有一個品質必須被人高看。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已經明白了。對,就是紅孩兒的孝道。

紅孩兒抓了唐僧,他首先想到的是,接父親過來一起吃唐僧肉。

吃唐僧肉這件事對與不對是另外一回事,但他有好吃好喝先想到父親,真是難得的孝順之子。

再說一下黑熊精。

黑熊精偷袈裟是為了慶祝自己的生日。然後他對兩個朋友提起這件事情時這樣說:「後日是我母難之日,二公可光顧光顧?」

兒子的生日,母親的難日。黑熊精給自己祝壽,不說是生日,而說母難日,真妖界中難得的孝子。

再說一下孫悟空吧。

都知道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現在許多人罵人不孝順還這樣說,難道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不過,孫悟空也是一個尊崇孝道之子。孫悟空一出生,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

這四方就是天地自然,也就是孫悟空視之為生身父母,所以才有此一拜。

通過這樣一番分析,我們就已經明白,觀音菩薩對於尊崇孝道之人非常重視。即使他們都曾經犯過很大的錯誤,即使他們都曾經剛強難伏。

犯了錯誤,都可以改,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剛強難伏,可以用箍咒對他們進行調教。

也就是說,對於尊崇孝道之人,觀音菩薩絕不會放棄。那,孝道為什麼這麼重要,難道這其中蘊含著什麼天地之理嗎?

下面咱們就具體說說。

#2.

古語說,百善孝當先。

也就是說,孝道乃百善之首。

話是這麼說,可從來沒有人問一個為什麼。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其中的源流。

人與自然之間,最根本的矛盾是什麼呢?就是天道與欲。

古人也有許多大賢看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提出各種對治之法。其中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慾」。有人覺得,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別。但本質上,都是在解決人慾與天理之間的矛盾。

不過,無論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他們看似是在解決根子上的問題,但這只是人類甚至生命體根子上的事情,而不是從整個宇宙的根子上來解決問題。

我們知道,大自然只有贈與,從來不要回饋。而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自出生之後就開始索取,能回饋給自然的東西其實少之又少。

還是讓我們先從人類最初的本體說起吧。

人一出生,就是一個赤條條嬰兒。正所謂孑身而來。

剛出生的嬰兒,只有一個身體與靈魂,這個本體,就是由母體帶來的。

所以說,母體,正是嬰兒與天地自然聯繫的紐帶。

母親,把一個嬰兒從大自然中帶到世上來。實現了一個簡單的從無到有的開始。

所有的事物,都是從一個無中來。《道德經》說,無為萬物之始,有為萬物之母。

生命存在的意義,都是在踐行有無之間的無限循環。這個道理,正是萬物存在之理。違背這個道理,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那麼天地也會滅之。這就是孝道最原始的意義所在。

所以在各種佛經之中,出現了許多孝子孝女的故事。最典型的就是光目女救母。

光目女其實是地藏王菩薩的前身。她為了救母許下宏大誓願,也就是地藏王菩薩著名的「地獄不空,我不成佛」。

現在,我們對「百善孝當先」就已經從感知到理知了。

其他的善事我們當然也要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須臾不可離於道。

但孝道就不同了。孝道本身就是天然之道。無須任何理由,你要無條件去做。

有人會問,這難道不是愚孝嗎?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更需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才是孝道。

#3.

先說說什麼是不孝。

然後我們再來討論孝道是什麼?

不孝有三: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這也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出處。

咱們要說的是前兩孝。

阿意曲從,就是一味順從父母說好話,父母有錯也不指出來,這叫陷雙親於不義,此乃大不孝一。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意思是,父母總有老的時候,可是當父母老了,你卻沒有能力去贍養他們,或者有能力也不好好贍養他們,此乃大不孝二。

既然知道什麼是不孝了,那孝道就很容易理解了。其一,就是內心真正的尊重父母,但不一味盲從,讓父母能變得更好,這樣的家庭也最和諧。其二,就是不要總做啃老族。要有能力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

關於第二點,還需要重點說說。

有人一定會想,對呀,為了讓父母過上好生活,我就要加倍努力,讓自己有錢財,有地位呀。但這也可能誤入歧途哦。

就比如說黑熊精與紅孩兒。

紅孩兒作為號山大王,有了唐僧肉他知道去請父母來吃。可是附近的山神土地都被他搜刮的缺衣少食,這就違背了天道。

黑熊精用偷來的袈裟過自己的母難日,同樣也是違背了天道。

但有一點,他們的孝心都是真的。所以,此處恰恰是「百善孝當先」最好的體現。觀音菩薩原諒了他們之前的過錯,把他們一個收為善財童子,一個收做守山大神。

那過去善財童子和黑熊精做過的壞事難道就一筆勾銷了嗎?

當然不能。

正如光目女所說,願我自今日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光目女救了自己的母親,她要用無量劫去度所有的惡道。這就是她的因果。其實也就是地藏王菩薩的因果。

至於善財童子,他因為搜刮地皮,所以在以後無限的日子裡,要幫助所有人善理財物。

黑熊精也是一樣,他在紫竹林做守山大神,防止各種偷盜行為。

這些人犯過錯誤,只因為心中的孝道未泯,依然有重頭再來的機會。這從另一個角度,再次印證「百善孝當先」這個天理。

無論紅孩兒、黑熊精,還是孫悟空,他們心中的孝道都是真摯的。

但有一種假孝道需引起警惕,比如有些人,父母活著時候不孝順,死了之後大辦喪事,大修陵園,大造聲勢。父母在世時候你不好好盡孝道,父母死了大搞面子工程,還讓父母保佑你,這怎麼可能呢?

古往今來,尊崇孝道,社會就會安定。打破孝道,或者行假孝道,社會就會混亂。

許多帝王將相深諳其理,於是都把孝道作為長治久安之本廣為傳誦弘揚。而孝道最大的載體平臺就是家庭。因此,培育好的家風就成了一項長期重要的工程。

家風好則民風好,國風好。百姓安家樂業,是培育良好家風的開始,也是理想大同世界的基礎。

所以《禮記·禮運篇》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風林秀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觀音菩薩在唐僧取經的路上收服的7大妖怪,黑熊精第四,前面是誰
    我還記得,裡面出現了很多妖怪,其中有後臺的都被仙佛們收走了,只有星零幾個被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打死。比如下面這位強搶民女,抓走唐僧,號稱南山大王的豹子精。被仙或佛收服的妖怪中,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太上老君是第二多的,有青牛精和金銀角大王,而第一多的,乃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她一共收服了7個妖怪。
  • 觀音菩薩為什麼收黑熊精當守門神?這背後藏著個殘忍的幸童秘密!
    本期楊角風談西遊:觀音菩薩為什麼收黑熊精當守門神?這背後藏著個殘忍的幸童秘密!1、黑熊精跟金池長老的關係不一般我們看原著可以知道,黑熊精發現觀音院失火以後,是這樣說的「呀!這必是觀音院裡失了火!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時,與他救一救來。」所以黑熊精第一個念頭是去救人,可不是偷袈裟啊,所以這屬於臨時起意偷盜,不是專門偷盜!
  • 難怪黑熊精又黑又醜,卻被觀音欣賞看中?你瞅瞅他有什麼特長
    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可以說是唐僧師徒幾人西天取經的一個重要的引路人。觀音菩薩手中也有三個箍,金箍被觀音用來拿降服紅孩兒了,緊箍是束縛孫悟孫悟空的法寶;而禁箍是觀音菩薩身邊黑熊精的。據說黑熊精又黑又醜,他憑什麼實力能夠被觀音所欣賞呢?其實我們都小看他了,你看看他的特長是什麼吧!
  • 紅孩兒變身觀音菩薩,成善財童子,白素貞如法炮製,為何平安無事
    紅孩兒變身觀音菩薩,成善財童子,白素貞如法炮製,為何平安無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在盂蘭盆法會上,領如來佛祖法旨,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的有緣人。如來佛祖在觀音菩薩出發前,心中大喜,曾大大誇獎菩薩的神通法力:取經是項大工程,別的人即使想去,也可能去不得。
  • 黑熊精對唐僧肉不感興趣,卻為何獨愛袈裟?你看他門口對聯寫了啥
    黑熊精如何與眾不同呢?則是希望找到一人能與他探討佛法的奧妙,恰好,觀音禪院的金池長老,是個活了兩百多歲的高人,他深知佛法,能與黑熊精徹夜長談。  於是,黑熊精與金池長老交好。金池長老與他交談佛法,談論天下大事,他則教會金池長老一些長壽長生的秘訣,使得這個凡人長老活了兩百七十餘歲!  黑熊精不對唐僧肉感興趣,因為赤裸裸的唐僧肉擺在那兒,他沒有動手。
  • 黑熊精為何受觀音菩薩看重?除了武力和孫悟空相當,還有這個特點
    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黑風山黑風洞,這裡有一個佔山為王的黑熊精,對於黑熊精這隻妖怪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這隻黑熊精不同於取經路上的其他妖怪,他的最大目的並不是吃唐僧肉,而是有一個癖好,那就是收藏關於佛家的寶物。
  • 孫悟空:隱藏太深了
    文/瀟湘客孫悟空這個人,天不怕地不怕,不怕玉帝,不怕如來,更不怕唐僧,卻偏偏怕一個人,那就是觀音菩薩。但對觀世音,除了在平頂山蓮花洞一難背地裡罵過她一世無夫,在紅孩兒一難之後,孫悟空自始至終都是對觀音非常的恭謹,不敢有半點怠慢,而且背地裡也不敢說她壞話了,按照道理來說,觀音是如來弟子,法力也不如如來,為何孫悟空這麼害怕觀音而不畏懼如來呢?原來在觀世音身邊隱藏了一位大高手,孫悟空知道後就再也不敢對她造次。
  • 西遊記中妖怪為何總是吃不到唐僧肉?一個被袈裟耽誤的黑熊精
    西遊記中妖怪為何總是吃不到唐僧肉?西遊記 唐僧師徒四人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先看看西遊記中出現過哪些妖怪?黑風山的黑熊精,黃風嶺的黃風怪,白虎山的白骨精,寶象國的黃袍怪,平頂山的金角銀角,烏雞國的青毛獅子精,火雲洞的紅孩兒,黑水河的龍精,車遲國的鹿力大仙、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通天河的靈感大王,金晴山的獨角兕大王(他不是犀牛,是雷獸),女兒國的蠍子精,過了女兒國後的六耳獼猴,火焰山的鐵扇公主、牛魔王、狐狸精玉面公主,金光寺的萬聖公主、萬聖駙馬,木仙庵的凌空子、十八公、拂雲叟、孤直公、赤身鬼、
  • 西遊記中黑風山的黑熊精,輕易從小妖怪到大神仙,一步登仙有秘訣
    無計可施的孫悟空,只好奔走南海,找觀音菩薩出面相助。菩薩親臨黑風山,與孫悟空聯手施計,制服了黑熊精。孫悟空見到地上高喊求饒的妖怪,舉起金箍棒就準備往死裡打。觀音菩薩連忙制止,她對孫悟空說道,「我那落伽山後,無人看管,我要他去做個守山大神。」 菩薩說完,給那熊怪摩頂受戒,帶著一齊回了南海。黑熊精本是荒山野嶺的小妖怪,若想成仙成佛,進入仙界,只能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 孫悟空收服黑熊怪,為何非要逼著觀音菩薩變妖精?
    觀音菩薩問,你來幹啥。悟空說,我和師父在你的禪院借住,但是你受著人間煙火,卻容一個黑熊精住在隔壁,著他偷了我師父袈裟,屢次取討不與,今特來問你要。菩薩說你這猴子說話也太沒道理吧。既是熊精偷了你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討?悟空這裡有一層意思,就是觀音故意放任黑熊怪在觀音廟跟前幹壞事不管。或者說這個黑熊怪就是觀音故意安排試探唐僧師徒的。所以猴子上門興師問罪來了。
  • 為何觀音菩薩要收黑熊精為守山大神?
    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這裡讓孫悟空再次見識了菩薩的神通,他什麼都沒有講,菩薩都知道是自己賣弄袈裟引起的連鎖反應。緊接著,菩薩道:「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於你。也罷,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
  • 難怪紅孩兒能變菩薩,卻不認識觀音,你看看孫悟空手上寫了啥
    紅孩兒可是後來孫悟空請來了真正的觀音菩薩,這紅孩兒卻不認得,張口就問: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紅孩兒能變成觀音菩薩,可是遇到真正的菩薩為什麼就不認識了呢?可能有朋友認為,紅孩兒本身就不認識菩薩,只是道聽途書,隨便變了一個糊弄豬八戒,可是大家別忘了,豬八戒可是見過菩薩的,老豬投胎下凡後,曾經被觀音菩薩點化,專門等待唐僧好一起取經。如果紅孩兒隨便變化,那麼豬八戒必然會一眼認出,而不會上當受騙。可見紅孩兒是見過觀音菩薩的。那麼為什麼見到真的觀音菩薩,紅孩兒反倒不認識了呢?
  • 如來送給唐僧的袈裟,為何不能隨便穿,觀音菩薩跟李世民說了真相
    在取經路上,很多妖怪不僅盯著唐僧還有他包裡的袈裟,大家都好奇,如來送給唐僧的錦襴袈裟,為何不穿在身上?首先,我們看看唐僧這兩件法寶有什麼功能,一個是錦襴袈裟,還有一個是九環禪杖,當年如來佛祖是這樣介紹的:「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 黑熊精偷袈裟,為何觀音要收他做守山大神?你看他的真實身份是啥
    但是有一個妖怪,他跟孫悟空的武力相當、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說是孫悟空都奈何不了他,他就是黑熊精。這黑熊到底是何方妖怪呢? 觀音為何看中他,收他做守山大神呢?在原著第十七回中,唐僧與孫悟空來到了觀音禪院,說著說著就說起了這袈裟的來歷。我們知道,這袈裟乃是如來佛祖送給唐僧的東西。這樣一件寶物,很難保證讓人不起貪念。
  • 王一博眉心精準長痘,網友:紅孩兒成佛了!
    其中就有網友調侃說:「紅孩兒成佛了!」如上圖,王一博眉心正中長了一顆痘痘。從位置來看,這顆痘痘可以說非常精準了,不偏不倚,恰好居中。這讓人沒法不注意到這顆痘痘!在影視劇和各種壁畫中,成佛後的仙人一般眉心都會有一顆痣。於是乎,網友聯想到王一博曾經扮演的一個角色——紅孩兒。
  • 紅孩兒的父親是孫悟空,母親竟是這個鬼王?
    (蝸牛看西遊第1220期)文 牽著蝸牛散步網上有個段子流行很廣,認為紅孩兒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其核心證據便是老君會三昧真火,紅孩兒也會,偏牛魔王不會;牛魔王長了角,而紅孩兒沒長角。這一觀點在網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廣泛支持,但蝸牛持堅決反對意見。
  • 觀音菩薩有三個緊箍,孫悟空戴了一個,另外兩個給了他們
    大鬧天宮的時候,眾仙也隱約發現了老君是放水最嚴重,看出了孫悟空和太上老君的關係後,這一戰完全就是他們放水的結果,因為孫悟空背後的這個人讓所有人深為忌憚。砸壞了凌霄寶殿,連玉帝都只能去請如來。也正是這樣,如來趁機而入,把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開始謀劃了一場文化入侵的遊戲。
  • 唐僧三個徒弟,為何叫悟空、悟能、悟淨?看背後隱藏的秘密是什麼
    於是乎觀音菩薩便給八戒起了一個「悟能」的法號,就是希望八戒大徹大悟、能夠戒掉八種「違紀行為,」而悟能的意思在佛家看來便是「皈依法」的意思了。最後一人乃是流沙河的沙僧,他原本是天庭的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挑釁了玉帝的權威,所以被貶下凡間遭受飛劍穿心之痛。後來被觀音菩薩選中取經人之一,當即就起了一個名字悟淨,表面意思就是讓沙和尚保持一顆清淨的心。
  • 他把孫悟空打得三魂出竅,觀音為何要讓他磕53個頭?有何寓意?
    孫悟空雖早已看出紅孩兒的妖怪身份,但師命難違,只好繼續馱著紅孩兒。等他把紅孩兒扔到碎石上時,紅孩兒早已元神出竅,裹走了唐僧。孫悟空看師傅又被捉走了,便叫來當地的山神土地。當土地說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時,孫悟空大喜,自己和老牛可是結拜兄弟,紅孩兒還能不賣他這個面子?所以便大大咧咧地帶著豬八戒去火雲洞討要唐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