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林秀
關於三個箍咒的事情,咱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緊箍咒給了悟空,金箍咒給了紅孩兒,禁箍咒給了黑熊精。
現在的問題是,這三個人為何能獲此殊榮呢?
或者換個說法,憑什麼他們三人能被觀音菩薩高看一眼呢?
#1.
拋開其他事情不說,咱們看看紅孩兒與黑熊精之間的一個共同點。
紅孩兒是少年得志的妖王,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可他有一個品質必須被人高看。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已經明白了。對,就是紅孩兒的孝道。
紅孩兒抓了唐僧,他首先想到的是,接父親過來一起吃唐僧肉。
吃唐僧肉這件事對與不對是另外一回事,但他有好吃好喝先想到父親,真是難得的孝順之子。
再說一下黑熊精。
黑熊精偷袈裟是為了慶祝自己的生日。然後他對兩個朋友提起這件事情時這樣說:「後日是我母難之日,二公可光顧光顧?」
兒子的生日,母親的難日。黑熊精給自己祝壽,不說是生日,而說母難日,真妖界中難得的孝子。
再說一下孫悟空吧。
都知道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現在許多人罵人不孝順還這樣說,難道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不過,孫悟空也是一個尊崇孝道之子。孫悟空一出生,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
這四方就是天地自然,也就是孫悟空視之為生身父母,所以才有此一拜。
通過這樣一番分析,我們就已經明白,觀音菩薩對於尊崇孝道之人非常重視。即使他們都曾經犯過很大的錯誤,即使他們都曾經剛強難伏。
犯了錯誤,都可以改,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剛強難伏,可以用箍咒對他們進行調教。
也就是說,對於尊崇孝道之人,觀音菩薩絕不會放棄。那,孝道為什麼這麼重要,難道這其中蘊含著什麼天地之理嗎?
下面咱們就具體說說。
#2.
古語說,百善孝當先。
也就是說,孝道乃百善之首。
話是這麼說,可從來沒有人問一個為什麼。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其中的源流。
人與自然之間,最根本的矛盾是什麼呢?就是天道與欲。
古人也有許多大賢看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提出各種對治之法。其中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慾」。有人覺得,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別。但本質上,都是在解決人慾與天理之間的矛盾。
不過,無論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他們看似是在解決根子上的問題,但這只是人類甚至生命體根子上的事情,而不是從整個宇宙的根子上來解決問題。
我們知道,大自然只有贈與,從來不要回饋。而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自出生之後就開始索取,能回饋給自然的東西其實少之又少。
還是讓我們先從人類最初的本體說起吧。
人一出生,就是一個赤條條嬰兒。正所謂孑身而來。
剛出生的嬰兒,只有一個身體與靈魂,這個本體,就是由母體帶來的。
所以說,母體,正是嬰兒與天地自然聯繫的紐帶。
母親,把一個嬰兒從大自然中帶到世上來。實現了一個簡單的從無到有的開始。
所有的事物,都是從一個無中來。《道德經》說,無為萬物之始,有為萬物之母。
生命存在的意義,都是在踐行有無之間的無限循環。這個道理,正是萬物存在之理。違背這個道理,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那麼天地也會滅之。這就是孝道最原始的意義所在。
所以在各種佛經之中,出現了許多孝子孝女的故事。最典型的就是光目女救母。
光目女其實是地藏王菩薩的前身。她為了救母許下宏大誓願,也就是地藏王菩薩著名的「地獄不空,我不成佛」。
現在,我們對「百善孝當先」就已經從感知到理知了。
其他的善事我們當然也要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須臾不可離於道。
但孝道就不同了。孝道本身就是天然之道。無須任何理由,你要無條件去做。
有人會問,這難道不是愚孝嗎?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更需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才是孝道。
#3.
先說說什麼是不孝。
然後我們再來討論孝道是什麼?
不孝有三: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這也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出處。
咱們要說的是前兩孝。
阿意曲從,就是一味順從父母說好話,父母有錯也不指出來,這叫陷雙親於不義,此乃大不孝一。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意思是,父母總有老的時候,可是當父母老了,你卻沒有能力去贍養他們,或者有能力也不好好贍養他們,此乃大不孝二。
既然知道什麼是不孝了,那孝道就很容易理解了。其一,就是內心真正的尊重父母,但不一味盲從,讓父母能變得更好,這樣的家庭也最和諧。其二,就是不要總做啃老族。要有能力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
關於第二點,還需要重點說說。
有人一定會想,對呀,為了讓父母過上好生活,我就要加倍努力,讓自己有錢財,有地位呀。但這也可能誤入歧途哦。
就比如說黑熊精與紅孩兒。
紅孩兒作為號山大王,有了唐僧肉他知道去請父母來吃。可是附近的山神土地都被他搜刮的缺衣少食,這就違背了天道。
黑熊精用偷來的袈裟過自己的母難日,同樣也是違背了天道。
但有一點,他們的孝心都是真的。所以,此處恰恰是「百善孝當先」最好的體現。觀音菩薩原諒了他們之前的過錯,把他們一個收為善財童子,一個收做守山大神。
那過去善財童子和黑熊精做過的壞事難道就一筆勾銷了嗎?
當然不能。
正如光目女所說,願我自今日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光目女救了自己的母親,她要用無量劫去度所有的惡道。這就是她的因果。其實也就是地藏王菩薩的因果。
至於善財童子,他因為搜刮地皮,所以在以後無限的日子裡,要幫助所有人善理財物。
黑熊精也是一樣,他在紫竹林做守山大神,防止各種偷盜行為。
這些人犯過錯誤,只因為心中的孝道未泯,依然有重頭再來的機會。這從另一個角度,再次印證「百善孝當先」這個天理。
無論紅孩兒、黑熊精,還是孫悟空,他們心中的孝道都是真摯的。
但有一種假孝道需引起警惕,比如有些人,父母活著時候不孝順,死了之後大辦喪事,大修陵園,大造聲勢。父母在世時候你不好好盡孝道,父母死了大搞面子工程,還讓父母保佑你,這怎麼可能呢?
古往今來,尊崇孝道,社會就會安定。打破孝道,或者行假孝道,社會就會混亂。
許多帝王將相深諳其理,於是都把孝道作為長治久安之本廣為傳誦弘揚。而孝道最大的載體平臺就是家庭。因此,培育好的家風就成了一項長期重要的工程。
家風好則民風好,國風好。百姓安家樂業,是培育良好家風的開始,也是理想大同世界的基礎。
所以《禮記·禮運篇》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風林秀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