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唐僧與孫悟空師徒二人,一路西行,在荒山野嶺之中穿行了一整天。傍晚時分,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座寺院,名曰「觀音禪院」。師徒二人決定在寺院借宿一晚,第二天一早再趕路前行。
寺院的主持是一個頗有些道法的和尚,自稱已經有二百七十歲了。老和尚聽聞唐僧來自天朝上國東土大唐,便料定必有寶物隨身。於是故意使用激將法,孫悟空上當,主動向老和尚展示了佛祖如來送給唐僧的那套袈裟。
老和尚一見唐僧的袈裟,才發現自己百餘年來收藏的幾十件袈裟,簡直就是爛衣破布。對唐僧的袈裟愛不釋手,想據為己有。於是,藉口說想仔細觀賞一晚,將袈裟留在了自己手中。為了奪取寶物,老和尚心生邪念,在深夜時分,組織寺院的僧人,用木材堆積在唐僧師徒借住的禪房周圍,並故意放火,製造火災,想燒死唐僧師徒。
不料詭計卻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施展法力,唐僧入住的禪房沒有燒著,反將整個禪院其它的房屋燒得乾乾淨淨。晚上,寺院沖天火光,驚動了距離寺院二十餘裡開外的黑風山的黑熊精。
黑熊精原本與寺院的主持有些交情,見寺院「失火」,本意是趕來幫忙撲火,卻在無意中看到了老和尚房間金光閃閃的袈裟,也心生歹意,趁亂偷走了寶物。
第二天清晨,老和尚見陰謀敗露,大唐的和尚沒有燒死,反而將自己的禪院燒了個精光,袈裟也在大火中弄丟了,覺得無法面對眾僧,無法向唐僧,就一頭撞死在禪房的牆壁上。
為尋找袈裟,孫悟空順著蛛絲馬跡,一路找到了黑風山,並成功探明了正是黑風山的黑熊精,盜走了寶物。孫悟空大怒,來到黑熊精居住的黑風洞前叫罵挑戰。黑熊精第一次與孫悟空鬥了數十回合,不分勝負,便主動退回了山洞。第二次,兩人又交手了一整天,也沒有分出勝負。黑熊精被孫悟空鬥得筋疲力盡,乾脆緊閉洞門,任憑孫悟空如何叫罵,就是不再出來應戰。孫悟空在洞外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無計可施的孫悟空,只好奔走南海,找觀音菩薩出面相助。菩薩親臨黑風山,與孫悟空聯手施計,制服了黑熊精。孫悟空見到地上高喊求饒的妖怪,舉起金箍棒就準備往死裡打。觀音菩薩連忙制止,她對孫悟空說道,「我那落伽山後,無人看管,我要他去做個守山大神。」 菩薩說完,給那熊怪摩頂受戒,帶著一齊回了南海。
黑熊精本是荒山野嶺的小妖怪,若想成仙成佛,進入仙界,只能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奢望。誰知,時來運轉,一不留神,一步登天,鯉魚跳龍門,成功登上了仙界,並成為了大紅人觀音菩薩身邊的人,將來一定是春風得意、前程似錦。
黑熊精的成功,僅僅是一種機緣巧合嗎?其實沒有這麼簡單。那麼其中又有哪些秘訣呢?
觀音菩薩要找一個自家後山「落伽山」的守山大神,前提條件就是要有真本事,要鎮得住小偷、打得贏強盜,而黑熊精剛好具備了這個前提條件。他與孫悟空真刀真槍、不施陰謀詭計,大戰了一整天,都沒分出勝負來。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時,可謂是打遍天庭難遇對手的主,連有名的哪吒三太子,也只與孫悟空過了三十招,就大敗而回。由此可見,黑熊精自身的本領那是非常了得。這是他能夠被觀音菩薩看中的主要原因,也是黑熊精事業成功的關鍵所在。
觀音菩薩能替黑熊精求情,並選上他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黑熊精並沒有犯過原則性的錯誤。黑熊精趁亂偷走了唐僧的袈裟,只能算是臨時見利起意,順手牽羊的小偷小摸的行為,問題的性質可大可小,如果遇上重要人物求情,也就一筆帶過了。但是,如果黑熊精在黑風山,或吃人為生,或欺男霸女,或者像寺院的老和尚那樣,為了奪取袈裟暗害唐僧,那麼即使菩薩愛惜他的本領和才能,也不敢輕易替他求情,更不敢將他帶在身邊。畢竟,像觀音菩薩這樣的大人物,是非常愛惜和在意自己的名聲的。正如人生,原則性的錯誤,是永遠也不能犯的,否則一旦重大機會來臨,也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黑熊精的人生能步入觀音菩薩的快車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不逞一時的英雄,不與孫悟空反覆糾纏。他在與孫悟空較量了一番之後,知道不能輕易取勝,就採取保守策略,關閉大門,跳出事外,任憑孫悟空如何叫罵挑戰,就是不出來,躲在洞裡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既避免了自身遭受更大傷害,也避免了給惹不起的對手更大的傷害。如果黑熊精不能夠冷靜處理,經不住別人的辱罵,與孫悟空打得你死我活,最終斷胳膊少腿的,即使觀音菩薩看上了他,也去不成了,只能白白地浪費了大好的機會。其實正如人生,忍一時之氣,忍一時之怒,不逞一時之英雄,保護保全好自己,才有機會實現人生的理想和抱負,贏得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