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在英都鎮坂頭水庫邊上,一片蘆柑林隨著山勢起伏,鬱鬱蔥蔥,放眼望去,一顆顆泛橙的果實掛滿枝頭,壓彎了樹梢,一派豐收景象。誰也沒想到,幾年前還是一片荒廢的茶園,如今卻成了村民們眼裡的「香餑餑」。

開拓荒廢茶園帶動村民增收
21日清晨,村民林等便早早地來到果園,趕忙將熟透的蘆柑採摘下來。看著眼前掛滿枝頭的果實,林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們村之前是沒什麼集體經濟收入的,現在蘆柑的長勢越來越好,每個人心裡都很開心」。
這一片栽滿蘆柑的山頭,幾年前可不是這般景象。林等介紹,這片山地是屬於村集體,此前被承包給了群眾開設茶園,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茶園沒能經營起來,漸漸地成了荒地。2015年年底,村裡決定開荒茶園,於2016年種植了蘆柑。
「村裡很多人會過來買鮮果,也有附近村子的聽說果子熟了提前預訂,現在開始有點供不應求了。」林等樂呵呵地說,就在果園口,堆滿了一筐筐的蘆柑,還有少許村民正忙著將果子裝箱,為銷售做足準備。
滿山的果實帶給坂頭村的不僅僅是村財的收入,也為村裡的留守婦女、貧困戶提供了工作的崗位。林等便是其中之一。
「很高興村裡給我們提供這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在離家近的地方工作,一年能有不少經濟收入。」林等告訴記者,她今年已經68歲了,在果園裡就負責給果樹除草、施肥、摘果子。她的丈夫也在果園裡當管理,夫妻倆一年加起來有近2萬元的收入。
種植60畝蘆柑今年預計有6萬元收入
蘆柑果園就在坂頭水庫邊上,站在果園間的小道上,越過果樹往下一瞧,水裡倒映著湛藍的天空和遠處的山巒,風景一片獨好。樹叢間,幾隻肥碩的大鵝拍打著翅膀,努著脖子啄著土壤裡冒出來的野草。
乘興,記者體驗了一把採摘的樂趣,有些果子還帶著綠,但更多的是黃了的,一顆顆碩大飽滿,需要用專門的剪子剪下。
「這裡的溼度剛好,而且土壤是紅土壤,很適合種植蘆柑。」坂頭村黨支部書記蔡緒藝告訴記者,在種植前,他們還專門邀請永春種植蘆柑方面的專家過來考察,經過專家肯定後,依託新山林果場引入果樹。
「我們只種了一個品種,去年就開始結果豐收了。」蔡緒藝說,他們總共種植了60畝地的蘆柑,有1850株。去年只收穫了3500公斤,先給村民們嘗了鮮,都說口感還不錯。今年,蘆柑長勢又更好了,預計能收穫1.5萬公斤,村裡就打算嘗試銷售。「今年預計能夠有6萬元的收入。等到了第七年,年收益估計能到20萬元。」
據蔡緒藝介紹,村裡來年還打算擴大果園的種植,引進臍橙,目前還在與村民協商土地流轉問題。同時,為了不浪費這一片好山好水好風光,村裡還計劃在水庫邊上修建棧道和釣魚臺,並設置燒烤點,等果林發展好之後,可以讓遊客體驗採摘、垂釣的樂趣,帶動坂頭村的發展。(據海絲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