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努力中發揮持續領導力——訪國際勞工組織總...

2020-12-2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瑞士達沃斯1月22日電 專訪: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努力中發揮持續領導力——訪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

  新華社記者凌馨 應強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全球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的努力中,中國發揮著持續領導力。

  「中國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堅定支持者,在全球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中,在與其他國家分享(可持續發展)經驗方面,中國一直發揮著持續領導力。」正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的賴德對記者表示。

  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年會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助力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朝可持續發展目標前進。2015年9月,聯合國通過以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核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旨在消除貧困、消除飢餓、促進男女平等、應對氣候變化、加強可持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我們正朝前邁進,但我們的步伐仍不夠快。」賴德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減速,並出現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全球範圍的不平等,包括國家、地區之間及其內部的不平等,就是其中一個關鍵問題。「不平等問題不僅沒有解決,還越加惡化,阻礙了可持續增長的實現。」

  針對中國在可持續發展各項目標中的表現,賴德說,國際勞工組織讚賞中國政府成功的扶貧舉措及繼續消除貧困的承諾。

  賴德表示,為實現「保障所有人健康生活」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在醫保領域取得「矚目」進展;為實現氣候變化領域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絕對投資水平最高的國家」,也採取了「引人注目」的措施以減少碳排放;為實現「促進人人有體面工作」目標,中國政府付出「巨大」努力,成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使得過去10年間,中國失業率保持在相對較低水平。

  「在國家層面,中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已經取得很多成功,但中國仍表示,為全面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賴德讚賞說。

  賴德最後強調,若要如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都要承擔起更多責任,同時,需要更高水平國際合作來解決現有問題。

相關焦點

  • 共享全球抗疫經驗,推動發展研究合作——「國際人道與可持續發展...
    HDI-GOA項目在延續引導青年人建立國際人道與可持續發展知識學習和實踐的「服務—學習」迴環的同時,嘗試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可能持續發生影響的趨勢,推動青年人為世界面臨的各類危機應對和長遠可持續發展作出創新性應對貢獻。
  • 聯合國貿發組織詹曉寧: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持將進一步提升
    對政府而言,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行業多具有公共服務的性質,如教育、電力和電信基礎設施,私營部門參與投資較為敏感;由此導致向私人投資開放與監管之間的政策困境。就全球而言,最需要可持續發展投資的貧窮國家,恰恰是吸引投資最困難的地區。「要解決這三大困境,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不僅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更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準來制定發展戰略。」詹曉寧說。
  • 2020國際紡聯年會完美落幕 推動全球紡織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2020國際紡聯年會完美落幕 推動全球紡織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2020-10-28 14:52:37 來源:中國紡織報   北京時間10月22日,為期三天的
  • ...中國在外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訪開雲...
    新華社巴黎10月30日電 專訪:中國在外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訪開雲集團董事總經理讓-弗朗索瓦·帕盧斯新華社記者唐霽法國高端精品集團開雲集團董事總經理讓-弗朗索瓦·帕盧斯日前在巴黎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即將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開雲集團及旗下品牌提供了與全球企業交流溝通的平臺
  • 中國外長時隔15年後再訪挪威 確保中挪關係可持續發展
    雙方應儘快建立海洋合作與對話機制新華社報導,王毅向索爾貝格轉達中國領導人的親切問候。王毅表示,中國外長時隔15年再次訪挪,此行傳遞的主要信息是,中方珍惜兩國關係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願同挪方一道鞏固好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落實好兩國關係正常化時達成的重要共識,確保中挪關係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 聚焦棕櫚油最新研究 探討食品可持續發展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
    棕櫚油作為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重要原料,為促進現代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來,巨大的消費需求與有限產地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如何可持續的使用棕櫚油引發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12月2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共同主辦的「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期間,舉辦了「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本論壇由金光農業資源集團支持,論壇邀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就棕櫚油生產、應用、營養、結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後疫情時代國際棕櫚油市場形勢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析。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6 全文完)
    國際運輸便利化推動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二)積極推動全球交通治理體系變革   當前,全球交通治理體系面臨一系列新課題,迫切需要變革創新,為全球發展提供更好助力和支撐。中國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積極推動全球交通治理體系建設與變革,努力為全球交通治理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共謀全球交通治理。
  •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
    ,為促進現代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來,其巨大的消費需求與有限產地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如何可持續使用棕櫚油引發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12月2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舉行的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國內外的專家就棕櫚油生產、應用、營養、結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後疫情時代國際棕櫚油市場形勢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析。
  • 教育、女性與可持續發展論壇2020——「教育扶貧與女性發展」研討...
    論壇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教育、女性與可持續發展專家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承辦。中國積極促進教育公平,調整教育結構,堅持貫徹性別平等原則,男女受教育差距明顯縮小,婦女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比例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婦女和偏遠貧困地區女童等公平享有教育資源得到保障。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將繼續統籌國際國內資源,發揮民間交流合作與智庫優勢,開展更多交流活動,加強專題研究,為加快實現性別平等、促進全球婦女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受權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認真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參與全球交通治理,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為全面介紹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增進國際社會認識和了解,特發布本白皮書。
  • 《慈善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行動2020》發布:慈善力量助力可持續發展
    央廣網北京10月30日消息(記者車麗)《慈善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行動2020》報告及線上實時數據平臺日前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基金會中心網共同發布,多角度展示了中國基金會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簡稱「2030議程」)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慈善領域進一步助力加速進程的潛力。
  • 《2020富士施樂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
    近日,富士施樂5家在華企業聯合發布了《2020富士施樂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以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為編制依據,回顧並總結了2020財年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富士施樂有限公司、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富士施樂愛科製造(蘇州)有限公司、富士施樂採購諮詢(深圳)有限公司在研發、採購、製造、客戶使用以及對使用後產品進行再利用/再生利用的價值鏈各環節的主要CSR議題、舉措和成果,全面介紹了富士施樂在華企業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
  • 致力於全球可持續發展 富士膠片集團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致力於全球可持續發展 富士膠片集團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閱讀富士膠片集團可持續發展報告: 六大領域積極推進 邁向可持續發展社會富士膠片集團於2017年發布了公司CSR計劃《Sustainable Value Plan 2030(SVP 2030)》,該計劃根據《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  (一)助力共建「一帶一路」  (二)積極推動全球交通治理體系變革  (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六、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  結束語  前言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二)積極推動全球交通治理體系變革(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六、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結束語前言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認真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參與全球交通治理,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為全面介紹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增進國際社會認識和了解,特發布本白皮書。
  • 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關鍵時刻,中國採取積極行動。法國《回聲報》認為,這是推動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重要一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中國首席代表李雁說:「在環境保護和全球合作面臨困難的時刻,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這本白皮書的編寫背景和主要內容。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中國交通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 論壇回顧丨2020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日上午九點三十分,「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線上成功召開。這是繼2018年以來成功舉辦的第三屆時尚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主題論壇。該論壇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主辦,邀請了來自美國、瑞典與中國的時尚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就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 零售業自有品牌與可持續海產品發展報告2020
    全球調研機構 GlobeScan 在 2020 年對全球海產品消費的最新調查顯示,在過去的兩年中,全球 58% 的被訪海鮮消費者認為通過自己的消費行為保護海洋資源做出了努力;83% 的消費者認為應該保護漁業資源,以確保子孫後代的永續利用;31% 的消費者擔憂他們喜歡的海鮮品種將在 20 年後消失;65% 的海鮮消費者認為購買可持續的海產品對於保護海洋資源至關重要;同時,41% 的消費者在選購海產品時會留意生態標識
  • 可持續及韌性基礎設施標準助力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日訊 「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才能讓可持續發展有韌性,才能實現社會和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近日,在RealTech國際未來地產峰會(「RealTech2020」)上,中國設備監理協會秘書長助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張瑞傑發表了主題為可持續基礎設施標準及案例分享的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