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掙多少才算中等收入群體? 標準其實有很多...

2021-01-19 21世紀經濟報導

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月入多少才算是「中等收入」?政府終於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明確回答!

來源丨新華社

近日,國家統計局給出明確具體的數據:3億人為中等收入群體,佔世界30%,用數據回答了「世界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的內涵。

該標準是按照世界銀行中等收入標準為年收入2.5萬-25萬元人民幣而定的。換算下來也就是說只要月收入2083元,就算中等收入群體了。

不少人感慨:「終於不拖後腿了!」但也有很多人發出以為,這標準從月收入兩千到兩萬都能算,跨度有點大。

其實,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在國內外都沒有完全統一,是不是真的屬於「中等收入群體」各國各機構都的標準均有所不同。

若干個國際標準

若干個算法和數據

1、世界銀行:以貧困線(日人均收入1.9美元)為參照系,提出日人均收入介於10至50美元或10至100美元的人為中等收入群體。

2、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米蘭諾維克和伊扎基在2002年分析全球收入不平等時,把巴西年平均收入和義大利年平均收入作為全球中等收入群體標準的下限和上限,以世界銀行2000年購買力平價轉換,把每人每天收入10~50美元作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

3、布魯金斯學會的經濟學家卡拉斯在201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研究報告中提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每人每天收入10~100美元為中等收入群體。

4、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的研究報告提出,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每人每天收入10~20美元。

5、2015年10月,瑞士信貸的一篇報告指出,中等收入群體特指個人財富(不是年收入)位於一個範圍區間的一群人。以美國的5萬-50萬美元為基準,以IMF版本的購買力平價進行匯率換算,個人財富在2.8萬—28萬美元的中國人,是中等收入群體的一員。

換句話說,一個中國公民所擁有的房產、股票、存款等資產,加起來只要個人財富在17萬-176萬元之間,就是中等收入群體的一員。那麼根據這個標準,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高達1.09億人,總數高居全球第一。超過高於美國和日本的9200萬人、6200萬人。

國內標準

1、1月7日,中國社科院社會政法學部、中國社科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舉辦新時代國家治理高端論壇,並發布《中等收入群體的分布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

該報告指出,將家庭人均收入中位數的76%~120%,視為中低收入群體。打個比方:你和你老婆月入合計2萬,如果你高於7500元即為中等收入群體。

根據上述報告,按總人口計算,中國大約有4.5億多人口屬於中等收入家庭。如果將中間收入群體、中上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相加在一起,則大約有6億人口屬於中等收入以上。

2、艾瑞諮詢2017年發布的《中國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報告》中,將中等收入人群界定在月收入8000至50000元人民幣。

學術界標準

在學術界更普遍使用的中等收入群體相對標準,是以收入分布的中位值或平均收入為基線,下限設定為50%至75%之間的一個點,上限設定為1.5倍至2.5倍之間的一個點。

感性標準

1、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經說過:「中等收入,我認為每月一萬塊左右。基本的有車有一套房子,這套房子不一定很大,這車不一定很好,但是一定要有,這樣的話就算中等收入了。」

2、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曾對中等收入群體提出過三個問題:

第一,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結婚,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第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大前研一認為,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有任何一個為「是」,你就不算中等收入群體。網友們可以自己想想。

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比例逐年上升

在1989年至2015年長達26年的時間裡,按照世界銀行關於中等收入群體每人每天10~100美元的標準計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例從0上升到44%;

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關於中等收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萬元至45萬元人民幣計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例從0上升到20%;

而按照收入中位數76%~200%定義中等收入群體,則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例一直在37%至50%徘徊。

(本文不代表21世紀經濟報導觀點)

21君

你心目中的「中等收入標準」又是怎樣的呢?來留言跟21君說說吧~

百萬讀者都在看……

「賭王」兒子何猷君火了!靠的是智商!其父財富曾達80億美元

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鬼?一幅漫畫讓你秒懂!

最新漏洞!千萬別點這個,否則你的錢或被盜刷...

本期編輯 黎雨桐

21君

老鐵們,給21君點個讚再走唄~

相關焦點

  • 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北京如何建設「兩區」?權威回應
    問題一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大約佔常住人口的55.8%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表示,優化分配結構,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北京《規劃建議》中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擴大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利於提高城市發展活力,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挖掘居民消費潛能,有利於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利於凝聚核心價值觀。
  • 中等收入標準出爐,年收入超「這個數」就行,達標人數已有4億人
    因此,自己在心裡也拿捏不準,自己的收入放到全國,就能能排到什麼收入標準。今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原副主任王一鳴在出行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大會時稱:我國中等收入人群目前已達到4億。這則消息一經發出之後,不少人開始議論起來,中等收入究竟是多少收入,4億人裡是否有自己?那麼月收入多少,才能算是中等收入?
  • 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下一步還將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從具體舉措看,包括以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行動計劃,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等;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水平;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中等收入群體的保障力度。
  • 持續釋放增收紅利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下一步還將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從具體舉措看,包括以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行動計劃,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等;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水平;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中等收入群體的保障力度。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為共同富裕夯基
    順理成章,背後就需要一個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老百姓的收入上不去,擴大消費肯定難以為繼。而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才會有共同富裕,根本上看靠的是擴大就業。國民消費水平的均衡提升,體現共同富裕的成色。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 月收入達這個數,才算中產家庭?已有3320萬戶達標,你在其中嗎?
    收入更高的「中產家庭」成了大家努力的目標。而中產家庭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中產家庭越多,國家的生活就越富裕。那在我國,月收入多少才算「中產家庭」呢?根據胡潤研究院2019年11月19日發布的數據報告,截至2018年8月,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家庭數量達到3320萬,該數據顯示了中國目前的人均財富狀況。
  • 30歲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中等標準?
    那麼作為最早的一批90後,應該要有多少存款才能算是中等水平呢?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存款總額達到了72.44萬億,如果是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的話,那麼全國的人均存款差不多是5.17萬元,也就是說理論上90後的存款要達到5.17萬才算正常,如果要達到中等以上標準,那麼理論上至少也要10萬以上的存款才算。
  • 國內中等收入群體要擴大?人社部:未來2億技術工人的收入將提高
    今年12月18日,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為了更好地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舉辦了一場關於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的發布會。在這次會議裡面,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副部長湯濤在發表講話時表示:「為了促進我國國內2億個技能勞動者順利的轉變為中等收入團體,國家在擴大內需方面也將會為其打造一個堅實的基礎。」
  • VR全景業務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有很多人會這樣問董老師,董老師,你做VR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呀,其實我就特別想回復他一句,我掙多少錢跟你有什麼關係,我掙多少是我自己的本事,你做都不做還想掙錢這不是開玩笑嘛?還有很多說:董老師我跟你一起做VR吧,讓我一個月多增加點收入,其實我也想說,想做VR是可以,但不是跟我一起做,要做就自己做,沒有必要一起,什麼東西都要跟別人一起,那自己又處在何地呢?
  • 月收入超過「這個數」,就算是中等收入?已有1.4億家庭達標!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月工資就等於月收入嗎?估計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小編想要告訴大家,工資就是工資,和收入完全是兩碼事。工資指的是企業給你發放的勞動報酬,而收入的組成,卻不僅僅只是工資這麼簡單,路邊擺攤的人,他們賺到的錢算是收入,那些炒股的人,他們賺到的錢也是收入,但你能說這些錢是他們的工資嗎?這些年來,網上的很多數據都是以「工資」為標準來統計的,實際上,月收入才是最能體現人們生活標準的。
  • 中國有多少人月收入在1萬以上?權威數據揭曉:竟才「這個數」
    所以目前對我國收入進行劃分,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低等收入、中等收入、較高收入和高等收入。目前我國有很多人都是處於「中等收入」階段。去年1月,國家統計局確定了該標準。據了解,「低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不到2000元的人群,「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 - 5000元之間的人群,「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5000 - 10000元的群體,「高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群體。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深,扶貧政策的不斷落實之下,人們都覺得生活水平比以前改善了很多。總感覺身邊的人收入都挺高的,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它」成關鍵
    2020年「版本」的收入標準已經出爐,按照最新的國際標準:人均國民總收入在4000多美元至1.25萬美元之間的國家,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2019年我國的國民總收入超過14萬億美元,年末14億總人口來看已經成功達到1萬美元左右,隸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
  • 馮仕政:解決中等收入陷阱,著力點不在經濟在社會治理上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8月26日,人大國發院國家高端智庫「名家講壇」第16期在線上舉辦。本期主題是「中等收入陷阱與社會治理問題」,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馮仕政在直播中表示,中等收入陷阱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但從根本上是一個社會治理問題。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2016—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快於同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降至28.2%,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的偉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加堅定了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
  • 6億人月收入僅1千 月收入1000元意味著什麼?中國人均年收入是多少?
    5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提到「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引發關注討論。李克強說,「怎麼樣保障那些困難群眾和受疫情影響新的困難群眾的基本民生,我們應該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月收入僅1000元,用李克強的話說,「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這6億低收入人群,他們分布在哪裡?如何解決他們的收入提高的問題?
  • 月收入少於「這個數」,就屬窮人行列?14億人口,多少人符合?
    畢竟,辛辛苦苦一個月就是為了那一天的開心。所以工資對於大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工資的高低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因為工資的多與少直接決定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質量。 由此很多人十分好奇,月薪多少就不算"窮人"呢?究竟多少工資才算是"高"呢?多少工資才能讓大家滿足需求呢?
  • 墨西哥的「中等收入陷阱」之困
    從國際社會看,「中等收入陷阱」並不是一個新奇的經濟社會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等國家。世界銀行2017年曾經公布了一個經濟體劃分的標準,人均GDP在1006美元至3955美元屬於下中等收入經濟體;人均GDP在3956美元至12235美元屬於上中等收入經濟體;人均GDP超過12236美元則屬於高收入國家。墨西哥是拉美經濟大國,經濟發展水平在世界上處於中等偏上的位置。
  • 「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算中產階級?財富超這個數就行?
    要月入多少錢才算得上中產階級呢?事實上,雖然我們經常提到「中產階級」這個詞,或者經常在新聞中聽到這個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中產階級」的具體定義是非常模糊的。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官方的參考數據,很多研究對「中產階級」有不同的定義。關於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能算作中產階級?國內經濟存在巨大差異。
  • 史蒂芬·羅奇:中國不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3月27日發表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的文章稱,有五個關鍵理由可以駁斥所謂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判斷。首先,「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根本不存在。這是朗特·普裡切特和勞倫斯·薩默斯對125個經濟體在1950年至2010年的表現進行嚴謹的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
  • 本地開一家這樣的冰淇淋店,一個月可以掙多少?
    在如今的餐飲品牌中,冰淇淋一直都是人們喜愛和認可的品牌,市場上各種的冰淇淋很多,如果在本地開家冰淇淋店,一個月可以掙多少?這種話題是很多創業者考慮的問題,如果你用心經營冰淇淋店,月收入其實是可觀的。本地開一家這樣的冰淇淋店甜蜜友約冰淇淋以操作流程,制定標準化量度,加上新穎時尚的風格設計,讓消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達到消費者對連鎖品牌一致性、完整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