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如果提起收入,這卻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收入多少,但是卻又十分好奇別人收入多少。如果收入低,說出來怕被嘲笑;收入高,又擔心被別人妒忌。因此,自己在心裡也拿捏不準,自己的收入放到全國,就能能排到什麼收入標準。
今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原副主任王一鳴在出行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大會時稱:我國中等收入人群目前已達到4億。這則消息一經發出之後,不少人開始議論起來,中等收入究竟是多少收入,4億人裡是否有自己?
那麼月收入多少,才能算是中等收入?
根據《2019年全國時間利用情況調查公報》顯示,針對不同的收入群體給出不同的劃分標準,其中低收入群體是指被月收入低於2000元;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2000元至5000元;高收入人群是指月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間,超高收入人群是指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
這組數據出來後,引起了網民的熱烈討論。許多網民質疑標準是否過低。實際上,國家統計局也對此作出了回應:中等收入不等於中等收入群體,月收入2000-5000元不是「中等收入群體」。上面提到的「中等收入群體」實際上是「中等收入組」的概念。
實際上,在不同的報告中,定義中等收入人群的標準是不同的。以世界銀行標準來看的話:日均收入1.9美元為低收入群體,那些人均日收入介於10至50美元或10至100美元之間的人為中等收入群體。
除了世界銀行對中等收入人群的定義標準外,瑞士信貸早在2015年10月提出了定義中等收入人群的標準。瑞士信貸指出,中國個人財富範圍從28000美元到280000美元不等的收入群體,美國以500000美元至500000美元為中等收入群體。
然而,在艾瑞諮詢2017年發布的《中國中等收入人群需求財務報告》中,中等收入定義為月收入在8000元至50萬元之間,這跨度稍微有點大。
據《新京報》報導,2019年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曾給中等收入群體的計量標準,其中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萬元至50萬元之間可以定義為中等收入家庭,按照這樣的計算標準,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在2017年就已超過4億以上。
換句話說,每個人的月收入在2777.78元到13888.89元之間,就算中等收入群體。對於這組數據,許多網民依然認為有點低,甚至有人認為,以這個收入水平,在一線城市都不夠租房。不過,也有人認為,中等收入家庭應該是普通三口之家,且無房貸車貸以及其他貸款,夫妻兩人工作收入穩定,則可以定義為中等收入家庭。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你們認為中等收入標準應該是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發表評論!
本文系卓爾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卓爾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