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全身肌無力,只有眼珠能轉動……這種罕見病的特效藥,終於進...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王雪飛

一大早,浙大兒院心內科副主任章毅英主任醫師微信收到了童童(化名)的視頻。視頻裡,這個3歲的男孩四肢有力,在院子裡歡快地走動、四肢有力,完全看不出曾經是一名肌無力的患兒。

章主任高興地說:「恢復得太好了,堅定信心繼續治療吧。」童童爸爸回覆:「一定會繼續治療,生在浙江省太幸運了。」

童童患的是龐貝病,又稱Ⅱ型糖原貯積症,這種罕見病發病率約1/40000- 1/50000,肌無力是典型的症狀。嬰兒期發病的兒童,因伴有心臟肥大及心力衰竭,基本活不過1歲。

2020年7月1日起,龐貝病正式納入浙江省罕見病用藥保障支付範圍,這意味著浙江省的龐貝病兒童終於能用上救命藥了。目前,國內僅有兩個省份將此病納入醫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女嬰全身肌無力

只有眼珠能轉動

龐貝病有兩種類型:嬰兒型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肌無力、心臟肥大、肝臟腫大和呼吸困難;成人型表現為全身肌無力及呼吸衰竭。該病需要終身治療,如規範用藥,多數患者就能像健康人一樣成長和生活。但龐貝病治療費用極為高昂,以10公斤體重患兒為例,一年治療費高達56萬元,且隨著體重增長,治療費用也會增加。

2018年之前,因為國內沒有特效藥物,嬰兒型龐貝病兒童只能抱憾離世,章主任親歷了4位龐貝病患兒離去,讓她極為心痛。隨著龐貝病特效藥進入中國,讓她親身感受到患兒的治療效果——從全身無力的狀態康復成一個個小可愛。據她介紹:「曾有一個6月齡的女嬰,入院時全身肌肉都鬆軟無力,心臟肥厚、心力衰竭,只有眼珠子能轉動,確診為龐貝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2月,特效藥終於進入浙江,這位患兒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心臟功能明顯改善,全身活動也明顯增多了。」她相信,隨著該病列入醫保目錄,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獲益。就在這幾天,一位福建患兒聯繫到浙大兒院,希望通過規範治療獲得新生。

章主任提醒各位家長,早診斷早治療對提高龐貝病兒童治療效果非常有幫助。如小嬰兒出現渾身無力、四肢鬆軟、嘴巴閉不牢的情況,或新生兒篩查心臟B超中發現心肌肥厚,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來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排查是否患有龐貝病。另外,如龐貝病兒家長計劃再生育,建議來浙大兒院諮詢,避免再次生育龐貝病嬰兒。

浙大兒院可診斷千餘種罕見病

家長不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期

據悉,約有50%的罕見病在出生後或者兒童期發病,浙大兒院是浙江省罕見病兒童患者最主要的診斷和治療醫院。目前,浙大兒院診斷的罕見病種類可達千餘種,如Prader-Willi症候群(小胖威利)、遺傳性高脂血症、巴爾得-別德爾(Bardet Biedl)症候群、勞-蒙(Laurence-Moon)症候群、William症候群、苯丙酮尿症(PKU)、肌營養不良、脊髓性肌萎縮症(SMA)、龐貝症候群、成骨不全(瓷娃娃)等。

浙大兒院黨委書記、浙江省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診治中心主任舒強教授說:「浙大兒院依託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出生缺陷診治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平臺,面向出生缺陷和罕見病防控需求,形成了教育-篩查-診斷-治療-預防-管理為閉環的多學科交叉融合中心。中心在兒童罕見病診療上頗具經驗,並建立了遺傳診斷平臺和多個遺傳罕見病 MDT 團隊,是國內為數不多能開展罕見病診治的專科醫院,能為罕見病兒童提供一流的診療服務。」

浙大兒院出生缺陷和罕見病MDT匯聚遺傳學、遺傳代謝、新生兒、內分泌、腎臟、呼吸、神經等內科學,以及新生兒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學等專家,能為罕見病兒童提供更多診療思路和方法,對出生結構缺陷(畸形)、遺傳罕見病提供多維度個體化治療,在國內外具有良好聲譽。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罕見病學組副組長、浙大兒院內分泌專家鄒朝春介紹,浙大兒院可通過尿篩查、基因篩查等診斷方法為罕見病病兒確診,並開展一些罕見病的非幹預性研究,通過科研促進臨床發展,只為給罕見病提供更好的治療。未來,浙大兒院將逐步建立完善我省罕見病登記、轉診系統及罕見病診治中心,解決罕見病診療困難的現狀。

浙江省罕見病用藥保障一直處於全國前列,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系統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罕見病病兒會得到更好的治療和保障。希望社會各界能加大對罕見病病兒的關注和支持,讓他們的未來更美好。

浙大兒院在濱江院區開設了遺傳罕見病名醫門診、出生缺陷罕見病多學科聯合門診。

遺傳罕見病名醫門診

門診時間:每周四、每月第一周周日上午

診療範圍:遺傳矮小和性發育不良;病態肥胖;先天性脂代謝紊亂(高脂血症);面容特殊;多發畸形兒等遺傳類疾病。通過早期診斷、早治療,預防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並協助作遺傳諮詢,做到優生優育。

出生缺陷罕見病多學科聯合門診

門診時間:可預約

診療範圍:先天性心臟病、多發畸形等不同出生缺陷及其他罕見病。通過呼吸科、消化科、神經科、腎臟科、內分泌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大會診,儘早明確診斷、制定幹預方案。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重症肌無力用藥的波折,幾乎體現了國內罕見病藥物所有的困境
    患者輕則眼瞼下垂,複試或斜視,眼球轉動不靈活,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四肢無力、吞咽困難,嚴重者可能會呼吸困難,發生危象。《中國國重症肌無力患者群體生存狀況調研報告(2014)》報告顯示,中國重症肌無力患者達65萬。根據《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數據顯示,中國重症肌無力年平均發病率約為7.40/百萬人(女性7.14,男性7.66),以此估算,中國每年約有10220人患病。
  • 眼珠「定住了」
    刷牙的時候,金師傅抬頭看鏡子,發現左眼珠定住在眼睛靠外側眼角的地方,不會轉動了,金師傅很是驚訝,趕緊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就診。經檢查,原來金師傅患上了眼肌型重症肌無力。武漢市漢口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高文勇檢查時發現,金師傅除了左眼球外斜位,向內收活動受限之外,還存在右眼瞼下垂。金師傅聽不太懂,高主任就讓他一邊看著鏡子一邊向他解釋,果然兩個眼睛不等大,右眼更小一點,眼皮有些向下耷拉著。
  • 罕見病用藥進醫保之難:病人有多少?都在哪裡?
    罕見病用藥進醫保之難:病人有多少?都在哪裡?從初中開始,她就有了存錢的習慣,有時是五毛一塊,有時是十塊一百,攢到今天終於湊夠了買艾而贊的錢。「我就想在有生之年能打上一針,體驗一下身體裡面有那種酶是什麼感覺。」能用上藥,能看到特效藥進醫保,是許多罕見病患者的共同願望。「我們也經常會覺得沒希望,但每次看到有其他的罕見病進入罕見病目錄,或者被納入醫保了,總會覺得更有奔頭。」劉金柱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 6.15重症肌無力關愛日 |「一人一故事"生命故事分享即興戲劇在京落幕
    中國罕見病聯盟主席李林康說,他的夢想是罕見病患者有病可治有藥可用。   北京愛力關愛中心名譽顧問許賢豪,現場分享了他對「夢想有力」的理解:我年紀大了,但是我盡我所能培養了一批醫學工作者,後繼有人,可以沒有遺憾了。
  • 打一針要70萬,這種藥為什麼沒入醫保?
    在有罕見病藥物陸續進入醫保目錄的當下,天價藥能否有所保障,頗受各方關注。 近兩年,已陸續有地方試點,山西、浙江等,均已將幾款高值罕見病要納入醫保。不過,類似的破冰也面臨著不小的輿論挑戰。 2020年6月24日浙江醫保局公布,兩款罕見病治療藥進入醫保,分別為阿糖苷酶α和阿加糖酶β。前者為龐貝病特效藥,後者可治療法布雷病。
  • 「一針70萬」:難以抵達的罕見病救命藥
    起因是近期網上的一則「求藥」信息,湖南省懷化市32歲的市民武仕平在網上求助,他1歲多的兒子小毅患有SMA,需要注射一種美國生產的、名為諾西那生鈉的特效藥,一針價格約70萬元人民幣。但有自媒體稱,該藥在澳大利亞僅售41澳元(折合人民幣約206元),巨大的價格差引發網友質疑。
  • 重症肌無力專家殷世榮: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有哪些?對我們有哪些危害?
    重症肌無力往往是指患者因為各種病因導致全身骨骼肌的無力,這些患者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素,也有可能是後天獲得性的自身免疫功能異常,因此神經肌肉間的遞質就會出現傳遞障礙。這些患者往往會出現肌肉沒有力量,容易疲勞感,在活動後感覺更加疲勞,休息之後能得到緩解。
  • 七十萬元一針的特效高價藥納入醫保,不合理
    很多媒體紛紛跟進,《上千萬救一個孩子, 或者讓他逝去》《200多元一針進口藥賣70萬,何其狠也 》,文章悲天憫人,認為不應該出現如此高昂的藥,市場監管部門負有天大的責任。普通人也紛紛跟著憤世嫉俗起來,討伐不應該有天價藥,比對外國才多少錢云云;亦有替藥企說話者,說這是市場行為,有高昂的研發成本、運輸成本等。
  • ...賣出百萬天價讓人焦慮,無藥可用又讓人苦惱!罕見病用藥之難怎麼...
    「天價藥費」在罕見病藥物中並不罕見。戈謝病特效藥伊米苷酶,年治療費用約為322萬元。一旦停藥,患者會因骨痛徹夜難眠,嚴重的會造成終身殘疾,甚至死亡;脊髓性肌萎縮症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年治療費用超過200萬元。
  • 廠家因故停產,罕見病「銅娃娃」特效藥一藥難求!患兒怎麼辦?短缺藥...
    罕見病「肝豆狀核變性」發病年齡以 8-13 歲居多,在中國發病率萬分之一,患兒一般被稱為「銅娃娃」。治療「銅娃娃」的特效藥「二巰丙磺鈉注射液」因某些原因斷貨了,商家表示暫停生產。這兩天,此消息在外地的肝豆病友群裡大量傳播,經媒體報導後受到廣泛關注。
  • 重症肌無力關愛日丨易誤診易復發 患這病怎麼辦?
    你能想像沒有笑容的生活嗎?吞咽困難、表情僵硬、四肢無力,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重症肌無力,是罕見病,也是難治病。6月15日是重症肌無力關愛日,社會呼籲給予重症肌無力患者更多關愛。近20年肌無力病情,終於得到控制「剛被確診時又驚又喜,終於知道自己得什麼病了,但能控制住嗎?」
  • 京東大藥房線上首發多發性硬化症特效藥 攜手諾華推動罕見病用藥...
    京東大藥房線上首發多發性硬化症特效藥 攜手諾華推動罕見病用藥加速入華 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對罕見病關注度越來越高, 2018 年多發性硬化就被納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相關藥物被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
  • 罕見病保障機制落地路在何方?
    比起寒冬時節,讓罕見病患者更難以接受的是,罕見病藥再次無緣今年的醫保談判。「想通過談判砍價來穩定藥價,這下好了,連談判機會都不給了。」法布雷病友會會長黃錚匯知曉消息後,發布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表示無奈。2015年3月,黃錚匯在北京做完了法布雷病全身專項檢查後,往日的平靜生活就已被打破。
  • 天價藥入醫保 會擊穿醫保大盤子嗎?
    在有罕見病藥物陸續進入醫保目錄的當下,天價藥能否有所保障,頗受各方關注。近兩年,已陸續有地方試點,山西、浙江等,均已將幾款高值罕見病要納入醫保。不過,類似的破冰也面臨著不小的輿論挑戰。2020年6月24日浙江醫保局公布,兩款罕見病治療藥進入醫保,分別為阿糖苷酶α和阿加糖酶β。前者為龐貝病特效藥,後者可治療法布雷病。
  • 罕見病與孤兒藥的關係,你真的了解嗎?
    而在這已知的七千多種罕見病裡,其中80%以上是屬於遺傳性的疾病,患者大部分是兒童。雖然不斷發現的罕見病病例為科學的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人類面對罕見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能做到的還是遠遠不夠。 那麼,孤兒藥是什麼呢? 說起孤兒藥,那不得不提罕見病(rare disease),也就是指患病人數少,發生概率還相當低的疾病。
  • 天價罕見病藥背後:兒子「撐破肚皮」去世後,女兒的肚子也大了
    周早英帶著孩子趕到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初步診斷為罕見病,建議她到北京協和醫院看看。 協和的醫生給出了最終診斷——戈謝病。這是一種罕見病,有藥,但價格極其昂貴,年花費過百萬,這是周早英一家無力承擔的。 手足無措的周早英,在醫院裡哭了兩天兩夜。
  • 只有70萬一支的特效藥才有用的罕見病,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種罕見疾病,它的治療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需要70萬元一支,而且患病的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兒童,瞬間引發了社會關注。這種疾病叫做脊髓性肌萎縮症。
  • 罕見病專家:診治問題要化整為零
    來源:第一財經罕見病專家: 診治問題要化整為零[ 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罕見病的種類會越來越多,現在我們只有首批的罕見病目錄121種。這121種當中,有些罕見病也不是100%全部有明確的治療方法。硬皮病患者要用的藥超適應證使用較為普遍,醫保無法覆蓋超適應證使用的藥物,甚至這些藥物在可獲得性上都較差。以北京康蒂尼藥業公司生產的吡非尼酮膠囊為例,這一用於系統性硬化症患者控制肺部纖維化不可或缺的特效藥物,獲批的適應證僅針對特發性肺纖維化。系統性硬化症患者若要使用這一藥物僅能自己從非正規的渠道超適應證購買。
  • 常見典型的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有哪些?
    2、全身無力也是其中之一。病人常感到嚴重的全身無力,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來,甚至連洗臉和梳頭都要靠別人幫忙。病人的肌無力症狀休息一會兒明顯好轉,而幹一點活又會顯著加重,好像是裝出來似的。這種病人大多同時伴有眼瞼下垂、復視等症狀。3、咀嚼無力症狀,牙齒好好的,但咬東西沒勁,連咬饅頭也感到費力。頭幾口還可以,可越咬越咬不動。吃煎餅、啃烤肉就更難了。
  • 罕見病SMA治療藥一針70萬?醫保局:處市場壟斷 正談判降價
    全球僅三種可治療藥物 在發達國家也屬高價歐陽春蘭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幾天前,她看到湖南懷化一位剛滿1歲的嬰兒生命垂危的「求藥」信息,而能救治孩子的藥品卻非常高昂。「這個孩子得了SMA,醫院推薦了諾西那生鈉特效藥,但該藥一針的價格竟然高達7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