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2020-12-21 騰訊網

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本報記者 李向娟 何金 通訊員 康慶平

經過300多年傳承,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制香技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春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中,永春香產業堅持傳統,同時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拓展市場,走出了一條多元轉型的新路子。

持續創新 開發新品

驅車進入永春縣達埔鎮的香都產業園區,這裡,制香企業密集,空氣中流動著香料特有的芬芳氣味。記者走進當地香產業的龍頭企業——興隆香業,只見一排排正在晾曬的香,依次排開,色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

公司負責人林文溪告訴記者,這些年,一批中小制香企業脫穎而出,加快轉型升級,整個產業進入工業化大廠房的發展階段。

林文溪是印尼歸僑後代。由於對國際市場比較熟悉,從試製雪梨香等「花香」,到開發無煙、持久的「金香」,再到「艾草香」等功能香、養生香,林文溪瞄準創新,與福建中醫藥大學合作,把傳統工藝和現代創新相結合,開發出一批具有保健等新功能的燃香系列產品,為興隆香業的發展打開了空間。

「創新類產品豐富後,內銷市場也在全面打開。現在,公司的內外銷比重達到6∶4。」林文溪說,國外疫情過後,公司將組織營銷團隊,將檀香類產品推向美國和歐洲市場。

專注於「烏沉香」的永春達埔彬達制香廠則已有望打開歐洲市場。歐盟客商一單就向永春香企訂購600噸用於抗疫的「錐形香」。隨著彬達產品通過SGS等相關檢測後,將進入歐洲市場……

為了發展保健香、養生香,彬達制香廠聯合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證實「烏沉香」的功效,如殺菌、淨化空氣等,並結合科技創新,開發運用於汽車、家居等領域的產品,如車載用香。

永春不斷推動香業市場多元化。「從傳統的朝拜用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方向轉型,如開發目光投向空氣清新劑、蚊香等。就養生香而言,養生香以往多用的是香囊或薰香,而現在轉型為固態的香珠,便於把玩。」林文溪表示,今後還可設計成各種掛飾、書籤,甚至可製成香磚等,這樣就可實現日常生活中無處不飄香。

堅守傳統 注重傳承

在推進產品創新,實現香品多元化的同時,永春也堅守傳統制香技藝,注重傳承,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蒲慶蘭香室」主人蒲良宮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香」的傳承人,蒲氏代代相傳聞香、品香、配香、制香技藝。

蒲良宮說,他自幼學藝,至今仍堅持運用古法工藝手制燃香。蒲良宮繼承了很多祖傳的老物件,有用於稱量名貴香料的小桿秤,還有先輩在東南亞如越南開分號時用過的印章。香室除了一臺香料粉碎機,再無任何大型機械設備。

「手工香一點即燃,機器做的不易點燃。」蒲良宮說。在他看來,工藝繁複的制香技藝,是永春篾香傲視群芳的秘密。蒲家祖傳香方採用天然香料和中草藥配製而成,品種繁多,按香型可分為奇楠香、沉香、檀香、蘭花香等上百種,按形制則可分為竹籤香、盤香、塔香、香囊、香粉等。祖傳的「草本蘭花香」,要用到36種原料。

蒲良宮說,一款好的香品,不是短時間就能調製出來,有時候需要兩三代人的反覆調試,才能做出經典的香。祖傳的尋香之旅,還要一代一代走下去。

如今,他的兩個兒子都繼承了「蒲慶蘭香室」的工作。在泉州一所高校任教的大兒子蒲海星,正在校園普及制香技藝和香道表演,而小兒子蒲星宇留在永春,幫助父親打理生意,在電商平臺將「蒲慶蘭」的產品銷往全球。

彬達制香廠則把目光瞄準文化創意園,從2011年開始就籌建融工業旅遊、宗教文化、養生文化、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香文化創意園。

「我們建設文創園區,以『一脈香傳』為主題,把歷史中沉澱下來的香人、香技、香藝、香事,通過多種形式展現給大家,淋漓盡致地展現中國香史的一點一滴。」彬達董事長曾建全說。

多方扶持 香飄四方

如今,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下的永春香產業,正在綻放出新的發展活力。

目前,永春縣已建成1200畝中國香都香品產業園,擁有制香企業近300家,聯發、彬達、興隆、金豐等重點香企年產值均超億元,從業人員達3萬人,2019年實現年產值85億元,已發展成為永春縣特色產業。

如何把香產業打造成百億產業?近年來,永春出臺扶持香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推動公共平臺建設。同時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永春)香文化博覽會暨第二屆國際生態香產業發展推進會、福建省制香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及大師級鬥香賽。引進臺灣等地的先進設備,藉助電商平臺推動海內外銷售,「永春香」已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80%。國家燃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也落戶於永春。

下一步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永春縣有關領導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永春香產業將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要求,出臺香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延伸產業鏈,實現上下遊企業聯動,並推動產品線上線下營銷相結合,做大香品市場,形成香產業發展集群。

具體而言,支持「香都雲都」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鼓勵香原材料種植。推廣「香企+種植戶」和「香企+基地」發展模式,成片種植香料、中草藥植物等制香原材料。同時,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帶動傳統制香小作坊、個體農戶共同發展,引導傳統制香小作坊、個體農戶承接龍頭企業訂單,形成產業鏈協作。

相關焦點

  • 泉州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原標題: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經過300多年傳承,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制香技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春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中,永春香產業堅持傳統,同時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拓展市場,走出了一條多元轉型的新路子。
  • 探訪福建永春香道館:達埔神香擺進泰國大皇宮,插進韓國青瓦臺!
    在經歷了數次朝代更迭之後,蒲氏後人的一支輾轉來到福建泉州永春縣達埔鎮的漢口村,並在那裡開始了中國篾香最早的製作販賣歷程,中國香都也從此誕生(河北保定清苑,廣東江門新會,福建廈門翔安和泉州永春,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制香基地)。
  • 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
    以烏沉香為代表性產品的永春香高度契合了這種時代潮流,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產品從傳統的朝拜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家居香的方向轉型。永春香的營銷模式也相應轉變,全面進入新零售時代。擁抱新消費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永春中國香都產業園的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廠區內晾曬的香品在冬日暖陽的照曬下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 全國「心香杯」鬥香賽在「中國香都」福建永春成功舉辦
    為加強與全國制香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之間學習交流、研討展示香產業發展成果,共同弘揚發展香文化及產業,2020年12月15日-18日,全國「心香杯」鬥香賽系列活動在「中國香都」福建永春達埔鎮舉行,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香都」在國內外的品牌效應。
  • 香的盛宴!永春舉辦全國「心香杯」鬥香賽系列活動
    舉辦本次全國「心香杯」鬥香賽,旨在弘揚中國傳統香文化,普及推廣天然、環保、文明和健康的制香、品香、焚香理念,豐富和提升大眾的文化生活內容和質量,也為全國制香企業和香文化愛好者搭建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建立起香產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也將會進一步提升「中國香都」的影響力。
  • 永春老醋「釀」出新維度
    引入現代科技,營造新產業生態,力爭實現從一個醋產業到一個百億發酵產業集群的蝶變永春老醋「釀」出新維度東南網12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通訊員 康慶平 葉國強)>永春老醋又名福建紅曲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也是我省的傳統特色食品產業,素有「中國紅曲醋看福建,福建紅曲醋看永春」之說。
  • 全國300 多人在永春鬥香!「心香杯」鬥香賽系列活動在「中國香都...
    近年來,永春縣加大扶持香產業聚集發展力度,助推永春香從朝拜香向養生香發展,從家庭作坊走向規模企業,香文化產業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方向,相繼建成了兩期總面積 1400 多畝的 " 中國香都 " 香品產業園,目前已有 21 家企業入駐,其中 18 家企業已經建成投產。
  • 福建永春:香企業招工優惠政策釋放紅利
    2月21日,位於泉州永春縣達埔鎮境內的中國香都產業園區,彬達制香廠的潘師傅夫婦細看著鎮出臺香企業招工優惠政策,對照相應的條目,很開心地告訴記者。據悉,2月18日,該鎮出臺香企業招工五條優惠政策:永春籍外出務工人員返回達埔香企就業的,2020年按其社保個人繳交額的一半給予獎勵,半年結算一次,或者一次性給予半年獎勵1000元;對新就業的永春籍員工
  • 快過年了 「中國香都」制香人迎來一年最忙的時候
    中國香都福建永春制香忙。受訪者供圖年前 香銷量增長五成輕輕抖動竹籤,十幾分鐘下來,整個屋子就會變成香粉瀰漫的世界。粉色、黃色……制香車間裡,工人們膚色已與香粉的顏色融為一體。1993年,永春大力發展制香行業時,林文溪毅然辭去待遇豐厚的工作,回到家鄉創辦企業,重新打出「興隆」品牌。而今,「興隆」香業在永春已是數一數二的龍頭香業,林文溪也從當年初出茅廬的制香工人變成了制香名人、制香產業的領軍人。年根近了,永春的制香人也迎來了一年最繁忙的時候。
  • 【千年非遺在永春】永春養脾散製作技藝
    >「永春人」,每天為您推送最新最全的永春各類資訊。如果說大人們不太樂意小孩子吃零食的話,那麼對於「敲芽糕」總是一個例外,因為敲來芽糕,就著養脾散吃,會是小孩子的一帖良藥。「又香又甜,吃了還想吃。」小孩子們也樂意接受。那時的鄉村和諧的一幕屢屢上演。轉眼間,脆脆的打鑼聲幾乎不再能夠聽到,吃盡好東西的孩子們也漸漸對如此簡易的甜點——「芽糕」失去了興趣,然而養脾散卻始終是一帖良方。
  • 遊子懷念的永春古早味~~老醋豬腳
    用正宗永春老醋燉煮出一鍋酸爽可口的醋豬腳永春老醋的酸爽加上土豬肉的鮮讓這道菜色澤鮮豔酸中帶甘夏日裡也能大口吃肉一碗酸味十足的醋豬腳這也是閩南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念想的家鄉味道無論何時何地,想起來都會滿嘴盈香可惜遠在外地的遊子很難能夠品嘗到家鄉的這道熟悉的美味
  • 探訪中國香都,制香場面震撼,工人月入過萬!遊客:這錢不好賺
    離開中國茶都福建安溪去永春縣達埔鎮的時候天已經黑了,雖然只有60公裡左右的路程,但還是需要破例開一次夜車。走夜路不是我們自駕遊的風格,但這次趕夜路的目的就一個——為了第二天一大早去看篾(miè)香製作廠開開眼。
  • 福建永春桃溪溼地公園試點建設穩步推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泉州市訊(記者郭紅燕) 福建省泉州市正在進一步完善國家溼地公園永春桃溪溼地公園建設和保護管理,全力把桃溪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他們的做法有,一是強化有效管護,持續開展受損溼地修復,重點做好棲息地修復,建立健全溼地公園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護責任,加強日常巡查與督導檢查,提升管理水平。
  • 永春彬達香文化創意園 「一脈香傳」展傳統香文化
    彬達香文化創意園位於中國香都——永春達埔彬達制香廠區。創意園以「一脈香傳」香文化為主題,利用視覺和嗅覺功能,在物理空間、精神空間、藝術空間裡穿梭的創意之作,融合工業旅遊、宗教文化,養生文化、休閒娛樂於一體,以永春香史、傳統工藝、香文化藝術貫穿全園,設有傳習堂、現代制香車間、天然曬香場、香料製作場、香文化學堂、香道表演廳、香品展示廳、品香廳、沉香藝術品廳、香料茶水區、香文化展區、琴棋書畫多功能廳、DIY天然香坊、香料生態園等
  • 福建:永春蘆柑迎來豐收季
    StartStopStartStop11月21日,2020年中國永春蘆柑文化旅遊節開幕。新華網發(林楷煜 攝)時下正值永春蘆柑成熟期,在「中國蘆柑之鄉」福建省永春縣的達埔、下洋等鄉鎮蘆柑園裡,一顆顆黃澄澄、沉甸甸的蘆柑掛滿枝頭,吸引各地遊客前往採摘,體驗豐收樂趣。作為永春縣傳統名優特產與農業生產當家品種之一,永春蘆柑以其果形碩大端正、色澤橙黃、皮薄汁多、脆嫩香甜等特點,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
  • 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組織專家教授赴永春縣調研紅曲醋產業
    2020年4月14日,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玉明高工邀請了福建師範大學黃祖新教授等一行赴永春縣就紅曲醋產業進行考察調研。中共永春縣委常委劉永強、永春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局長廖志偉、副局長林榮川以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
  • 推進現代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百香果成福建致富果
    眼看著百香果變成農民的「致富果」「黃金果」,成為脫貧致富的「拳頭」產業。傅祥玉感慨萬千,百香果變成致富果,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自2017年以來,福建百香果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強。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全省百香果種植面積達30萬畝,產量3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60億元人民幣。
  • 永春達埔鎮傳統制香工藝:篾香世界裡的樂與憂
    永春達埔鎮制香有300多年歷史,被譽為「中國香都」,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制香基地。一支竹籤、一些香粉,是如何製成篾香?記者跟隨制香師傅,體驗傳統制香工藝——篾香世界裡的樂與憂  19日,記者來到以制香聞名海內外的「香都」永春縣達埔鎮,鎮上隨處可見永春篾香的蹤跡。
  • 永春麻粩:金黃色「小香蕉」
    撇去常見的花生瓜子不說,諸般茶配中最叫人歡喜的,莫過於永春達埔的麻粩。這種脆生生的小吃以大米、花生等為原料,咬一口嘎吱作響,表皮還能拉出一段長長的糖絲。或許是因為它身上的甜蜜太契合新年的氣氛,麻粩也成了閩南人家的新年必備——單吃、佐茶兩相宜。  尋常食材華麗轉身製作麻粩雖費一番功夫,原材料卻是尋常易得。
  • 港商陳少煌2000萬元全資建設永春六中西區綜合大樓
    港商陳少煌2000萬元全資建設永春六中西區綜合大樓 2020年11月30日 16:26   來源:福建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