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王雪蓮是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呼吸科一名90後護士。從2日4日早上9點收到通知要出發支援武漢到進入隔離病房展開工作已有一段時間,王雪蓮似乎並沒有好好地睡過一覺,說不清是緊張還是擔憂。
出發武漢前她一再告訴自己不能哭,但卻沒能控制住,海南西部中心醫院給了她最強大的後勤保障;科室裡的同事給了她太多的鼓勵和幫助;家人和朋友的不舍與支持……想說的感謝太多。
「我們要全力以赴,幫助患者走出病毒肆虐的寒冬」
2月4日19:30分,王雪蓮和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安全抵達武漢機場。
2月5日,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微風中帶著些刺骨的寒冷。當晚10點半,手機微信群發來緊急通知,「立即集合,前往方艙醫院工作。」
雖然作為一個從事醫療工作多年的醫務工作者,入艙前王雪蓮還是有些感到緊張、焦慮。「我們的防護能做到位嗎?」「工作的流程能儘快熟悉嗎?」「和病人的溝通會有問題?」一系列的問題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
時間不等人,王雪蓮還是迅速穿好防護服,與同事們互相檢查沒問題後懷著緊張的情緒進入方艙醫院。
第一次進入方艙醫院,看到患者那一雙雙渴望幫助的眼眸、看到醫護人員身著笨重的防護服穿梭在各個區域,王雪蓮就更加堅信自己奔赴前線的決定無比正確。「我要和小夥伴們全力以赴,幫助他們走出這個病毒肆虐的寒冬。」這是承諾也是決心,王雪蓮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漸漸消退,開始思考如何有效開展工作。
當晚,江漢方艙醫院先後接收了800多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病人進艙後王雪蓮和護理隊員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排床位、測生命體徵、詢問病人基本信息填寫記錄、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導……
一晚上來回穿梭在艙內做著這些看似瑣碎的事,不知不覺已是凌晨三點,雨越下越大,此時武漢的氣溫也下降到2度,沒有棉褲,也沒有羽絨服,只穿從海南帶過去的衣服加防護服的王雪蓮凍得直打哆嗦,這天氣對於海南姑娘來說是種極大的考驗,王雪蓮很害怕自己和同伴們承受不了這嚴寒的天氣而掉隊。
「最後沒有一個人掉隊,大家都很好,我們就是不倒翁,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王雪蓮告訴記者,當晚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9點鐘,很慶幸,經過十一個小時奮戰,沒有一個人出現感冒現象,她們也真正領悟到了在疫情面前永不服輸的精神。
「防護服很珍貴,但你們的生命更寶貴」
查房、發放口罩、指導正確佩戴、詢問病情、測量生命體徵、採咽拭子……28歲的王雪蓮跟往常一樣忙碌穿梭在病床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
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的6小時,王雪蓮還是需要時刻集中注意力,看似輕鬆的日常工作,卻因穿的防護服變得不那麼容易。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嚴實的口罩、勒緊的護目鏡常常讓她笨手笨腳、呼吸困難,但她早已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狀態。
有一天,當王雪蓮準備給一位患者採血時,一向和善的患者突然大叫了起來:「護士,你離我們遠一點,千萬不要靠近我,你的衣服破了,太危險了,你趕快換了再回來。」
王雪蓮十分驚訝:「哪裡破了?」邊問邊四處查看自己的防護服。最後,發現是防護服右肩上裂開了一個小洞。
王雪蓮看裂開的口在肩上面,考慮到防護服那麼缺,加上還有十幾分鐘就換班了,於是她考慮先做完工作再脫出來,可是患者還是「不依不饒」。
「防護服很珍貴,但你們的生命更寶貴,你們對我們負責,我們也要對你們負責,這個病區雖然都是輕症患者,但你這樣實在太危險了,你們海南的醫療隊千裡迢迢過來幫我們,我們不能害了你們啊。」說完,患者立馬去總臺拿了膠布交給巡邏的警察幫王雪蓮把洞口粘補上。
「粘多一點,再粘多一點,把洞口補上……」此時,王雪蓮已經無法抑制眼眶中的淚水,她知道,這些病人真的把她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在為她著想,替她擔心。
「護士,我明天要出院了,謝謝你,冒著風險從海南那麼遠的地方過來支援武漢,在我情緒低落的時候,是你們給我們加油鼓勵,讓我重拾信心……」當天工作快結束後,一位李姓患者跟王雪蓮說,她明天就出院,怕明天王雪蓮來了看不到她,還叮囑王雪蓮,疫情結束後一定要打她電話,她要請王雪蓮去吃武漢的美食,去看武漢的美景。
王雪蓮認為自己只是做了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也是最應該做的本職工作,卻換來了最真切的關心,最誠摯的感謝。真心換真情,防疫心連心,疫情面前,王雪蓮說自己深深體會到了愛的力量。王雪蓮計劃,等到疫情結束,她一定跟同事們出去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一起打雪仗,堆雪人。(記者符武月 編輯王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