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血液淨化中心創建已近30年,中心配備有世界領先的血液淨化設施,醫護人員技術精湛,能熟練開展各種血液淨化技術。多年來,始終嚴抓各種醫療制度的落實,注重醫護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依託華東醫院老年病學在全國的領先優勢,血液淨化中心在老年人急、慢性腎衰竭合併多器官功能障礙的血液淨化救治及綜合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使包括眾多百歲老人在內的垂危病人轉危為安,廣受病患和同行的好評。本次專訪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血液淨化中心的主診醫師嚴震文主任和其團隊成員,探究這支高度敬業隊伍的精神世界。
派兵出徵,勇闖抗疫前線
在平日裡,華東醫院血液透析中心就是人員熙攘的地方,也是醫療工作較為繁忙的科室之一,即使是春節,每天加班也已是常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血液透析中心的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就提交了到武漢前線抗疫的申請。在接到需緊急抽派護士馳援上海公衛中心的任務後,護士姐妹們再次積極響應,血透中心程倩秋護士長和吳曉萍護士義無反顧地接受了這項光榮的任務,並立即奔赴抗疫前線,參與新冠肺炎合併腎衰竭危重患者的救治。
「剛開始心裡是沒有底氣的。」程倩秋護士長在採訪中提到,「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臨特性未知的病毒,不僅要盡力救治好病人,而且還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能給組織上添麻煩,所以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但是,責任和信念給了她們積極面對和支撐下去的勇氣。悶熱的防護服、臉上的勒痕、防護鏡上的霧氣……,多少次專科的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操作治療需要她們完成, 這倆姐妹花竭盡全力,只為從死神手中搶救生命。
程倩秋護士長談到:「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患者,病情特別兇險,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需要我們時時刻刻守在患者身邊,除了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指標,還需監測體外循環建立後的機器參數、電解質和凝血等指標等等,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病情變化。」嚴震文主任表示:「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是考驗透析專科護士技術能力和緊急狀態處理能力的專項技能。在隔離區這個特殊的戰場上,程倩秋護士長和吳曉萍護士專業技術、體力和心理上都經受住了一次艱難的大考,這份滿分考卷真的來之不易,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重視專科人才培養的必要性,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時刻才能夠在前線保護好自己的同時,挽救患者的生命。」
嚴守陣地,落實防疫策略
在新冠疫情蔓延之初,血透中心的醫護人員就意識到了血透中心所面臨問題的嚴重性,因為每天大量的患者和家屬往來於血透室和住處,不僅被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而且一旦發生,可能立即引起血透室聚集性的疫情爆發。為此,血液淨化中心在第一時間就建立了完善的診療體系,保障患者在進入血透室之前,已經過充分的層層篩查,盡最大可能杜絕新冠肺炎感染,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疫情期間,院方和血透室都非常重視患者的宣教和防疫工作,建立了三道「來診關卡」,即「入院、入科、入病房」——從患者步入醫院的那一刻開始,到進入病房,再到進入透析室,整個過程需要反覆核實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個人史、接觸史等信息,必要時進行血液學、肺部CT等檢查。嚴震文主任感嘆道:「醫生、護士、病人、家屬、護工站在了同一條船上,切身體會到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
嚴震文主任表示:「華東醫院血液中心目前維持性透析治療的患者平均年齡約65歲,最長者達93歲,85歲以上老人所佔比例很高,在新冠病毒面前,他們是相對的「弱者」,他們是我們血液淨化中心必須高度關心的特殊群體。除了在防疫方面需與這些老人和家屬進行反覆交流外,還需要儘量保證治療的安全實施,以免因疾病或治療併發症而不得不住院,引起恐慌」。主任提到,在疫情期間,透析室無法按下暫停鍵,加之高幹搶救任務繁重以及兩位骨幹護士奔赴抗疫前線,科裡人員十分緊張,但我們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和患者及家屬的配合下支撐了下來。
醫務正在進行查房
設備先進,保障透析療效
華東醫院血液淨化中心的透析設備先進,全部為從德國引進的血液透析、聯機血液透析濾過和連續性血液淨化重症機等一流裝置,血透室不僅能根據各類患者的不同病症進行個體化治療,將其血液內的有害物質有的放矢地分離,進而「驅逐」出人體,而且通過最新的聯機血液濾過技術,能對患者實施更為安全適宜的「生理性透析」,從而避免了一般血透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對伴有皮膚搔癢、低血壓、頑固性心衰等更安全有效。
「血透室是高度依賴透析設備的科室,設備的安全性、先進性是透析質量的硬體保證,目前我們血透室可開展各種淨化治療模式,包括常見的血液透析濾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和連續性血液淨化技術等。」說到這裡,嚴震文主任面帶笑容地提及了她的患者們:「這些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作為感染的高危人群,應當更需要來自社會和家庭的身心關懷,很多老患者,我們彼此都十分熟悉。」記者在隨行過程中,不時有患者向醫護人員打招呼,氛圍其樂融融。
血透中心的進口先進設備
注重管理,獲得長期生存
嚴震文主任表示:「血透患者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比如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其維護至關重要,可延長通路有效使用時間,從而保障透析的充分性。因此,可以通過患者自我維護,宣教、定期超聲檢查等多種手段,來減少血管通路相關併發症,如內瘻出血、狹窄、血栓形成等引起內瘻失功的因素。此外,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透析患者發熱的鑑別診斷也要仔細」。「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異常也是透析病人的嚴重併發症,是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強防控尤為重要」,嚴主任說。
隨著透析技術的改進,透析患者長期生存且有良好的生活質量是透析治療的目標。嚴震文主任表示,「血液透析不僅要重視透析充分性,除了上述血管通路的維護和糾正骨礦物代謝紊亂以外,還需要重視透析患者的飲食營養管理、容量血壓管理、貧血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等等,我們希望能持續性提高透析患者生存、生活質量,讓透析患者重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血液淨化中心醫務人員合影
中國醫學論壇報編輯 | 藺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