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刊載大量有關原子彈發展史、核社會史、和平研究、反核武器和平運動、核裁軍、核談判及其他世界性事物的重要文章而著稱於世的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發布報告—《2020中方核力量》,對中方核武庫現狀及發展給出評估。報告稱,截止2020年,中方核武庫由大約350枚核彈頭組成,其中包括240枚陸基飛彈、20枚核重力炸彈和48枚潛射彈道飛彈。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9月,美國國防部發布了《2020中方軍事力量報告》,稱中方將「其核武庫至少將增加一倍」,達到約400枚核彈頭,並加強其核威懾力。有行動表明,中方打算通過採取預發射方式提升發射井發射能力,加強和平時期核武庫的戰備能力。除了洲際彈道飛彈,中方還在追求包括空射彈道飛彈能力在內的三位一體核威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西方對中方核力量的預測是250枚核彈頭左右。據外媒此前報導,2013年6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表年度報告,稱中方目前擁有250枚左右核武器,而該機構在2005年的報告稱當時中方有40枚核武器。事實上,該研究所關於中方的核武器數量的數據,從80年代到21世紀初期長期停留在「20枚核彈頭」水平上。而在21世紀初,該組織又將這個數字修正為「40枚」,2005年的年度報告稱中方有40枚左右的核武器。但這份報告中同時稱,「中方已經擁有『非戰略』核武器。」從常識角度說,中方奉行的「最低限度戰略核反擊戰略」要求中方有足夠的核武器摧毀敵國的主要城市,中方面臨的主要潛在對手至少有幾十個城市會在核反擊名單上。此外,中方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戰略要求必須有一定「冗餘度」避免遭到敵國的第一次打擊而喪失還擊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從那之後,中方的核武器數量在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年度報告中迅速膨脹。而就目前來看,顯然這個數字幾乎猛漲了一倍多。
另據軍事專家指出,事實上在《2020中方核力量》這篇報告中,20枚核重力炸彈是一個亮點。而在目前中方的核力量架構裡面,最薄弱的就是空基核打擊力量,中方還在依靠轟-6戰略轟炸機這種老機型來充當骨幹力量。因此,如果沒有制空權保障,那麼其實際攻擊能力就十分值得懷疑。專家表示,轟-6的缺點主要是由於其射程和載彈能力較低,因此實際上很難達到戰略轟炸機的標準。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2020中方核力量》提到的「20枚核重力炸彈」,恰恰又預示著轟-20真的要來了。有專家表示,經過幾十年發展,中方研製的轟-20全新轟炸機將首次賦予其「真正的洲際力量投射能力」。據信,轟-20在氣動外觀設計上與美國B-2轟炸機很相似。在滿載45噸炸彈的情況下,其航程能達到半個太平洋的跨度,預計至少超過8000千米。而在未來,轟-20將補充並最終取代中方目前現役的轟-6轟炸機。
當然,隨著中方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尤其是空基這個短板被彌補,估計最感到非常不安的無疑就是美國。分析指出,轟-20採用隱身飛翼布局設計,以犧牲飛行速度來換取隱身性和航程。其最大航程達到12000千米,這一航程令人非常吃驚,足以延伸至夏威夷。相比之下,B-52H的不加油作戰航程為14160千米,而B-2不加油作戰射程為11110千米。此外,轟-20將裝備核武器,成為中方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中的空基部分,其他兩部分分別是潛射彈道飛彈和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與此同時,英國媒體也表示,中方的新型轟-20隱形轟炸機能讓美國軍事基地和艦隊遭受突襲,讓夏威夷重新感受到二戰時的慘痛記憶,從而改變美中之間的戰略平衡。因此,就五角大樓而言,面對中方軍事力量的快速增長,美國的規劃者們現在必須重新審視美中軍事對抗的整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