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作品一直深受著大家喜愛,所以在金庸之後一直流傳著「金庸之後再無武俠」的說法,金庸的許多作品都被拍成了電視劇或者電影,《倚天屠龍記》便是其中的一部,這部作品已經被翻拍了多次,在這部作品中明教四大法王大家一定有深刻印象,但是你知道四大法王中最弱的紫衫龍王為何能成為四大法王之首嗎?
在原著作品中,四大法王分別是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和青翼蝠王韋一笑,他們在明教中一直都是有排名的,分別按照「紫白金青」的順序排名,所以紫衫龍王便成了四大法王之首,而青翼蝠王韋一笑則排在了最後,但是這個排名並不是由武功高低排出來的而是由於他們在明教中的地位來決定的,紫衫龍王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大法王之首,因為她是明教的聖女,在教中的地位比較尊崇,而另一方就和教主陽頂天有著巨大的關係了。
紫衫龍王能成為四大護教法王之一和她做出的貢獻也有著巨大關係,主要是因為在韓千葉的事情中她出了很大的一份力,當初韓千葉為了給父親報仇,獨自一人上了光陰頂挑戰教主陽頂天,我們都知道陽頂天修煉了乾坤大挪移,在劇中張無忌施展的時候就知道有多厲害了,按理說陽頂天是不怕韓千葉的挑戰的,但是陽頂天曾和韓千葉的父親有過約定,比武的規矩和條件都要聽韓千葉的,而正因為這一點韓千葉就把比武場地選在了光明頂的碧水寒潭中。
光明頂的碧水寒潭可以說是寒氣逼人,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了,而且潭水深不見底,基本上武功稍差一點的人落入寒潭中都是必死無疑,陽頂天的武功雖高,但是水性卻是非常的差,基本上是不懂水性的,選擇這樣的比武場地會讓陽頂天空有一身高超武藝而施展不出來,就算是韓千葉不出手,或許在寒潭中用內力可以支撐一會,但是時間稍微一長肯定必死無疑,更別說要和韓千葉在碧水寒潭中決鬥了。於是,陽頂天在權衡了利弊之後,最終選擇了認輸,畢竟只要活著比什麼都強。
陽頂天想認輸韓千葉肯定是不同意的,畢竟韓千葉是來報仇來的,並不是真的比武切磋,所以報仇心切的韓千葉開始對陽頂天步步緊逼,陽頂天對此也是沒有辦法,正是在這個時候,黛綺絲站了出來,她提出了代陽頂天出戰,向韓千葉自稱自己是陽頂天的女兒,對於這一請求韓千葉也接受了,最終黛綺絲在碧水寒潭中擊敗了韓千葉。
黛綺絲為陽頂天贏得了面子,也同時維護了明教的面子,所以被陽頂天封為紫衫龍王,位列明教四大法王之一,而在對四大法王排序之時,黛綺絲作為唯一的一個女子,且又立了大功,其他三個法王也不好計較,所以就讓紫衫龍王成為了四大法王之首。這就是紫衫龍王黛綺絲成為明教四大法王之首的原因了,雖然按武功上來說,她應該是最弱的,在水裡面應該能勝她也不多,但是在武功上還是以內力為高低來分勝負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在陸地上戰鬥,所以離了水,這個紫衫龍王在高手林立的武林中就化龍為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