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與相愛,都是修行。」
——from大力
2017.5.1
01
也不知道怎麼了,一把年紀了都,可是看《喜歡·你》這種俗氣兮兮又齁甜齁甜的電影,還是會哭。
情節蠻簡單,撥開彎彎繞繞的笑點,看本質呢,不過是一個對「吃」很挑剔的霸道總裁,愛上了一個天馬行空的廚師。
俗吧。但俗得好柔軟,親密微妙,像心尖上撓痒痒。
打動我的地方在哪裡呢,在於男主跟女主鬧嚷嚷地生活一段時間後,離開她,重新回到高壓工作環境,男主突然發現了,他很孤獨。
他吃飯原來是需要人陪的。他不再覺得吃飯是神秘不可侵犯的事情了,因為沒有了心愛的人,連專屬的星級廚師,也無法使他從昂貴的食材裡,咀嚼出一絲一毫的快樂。
其實誰不需要人陪呢。人在吃飯的時候,想拉家常,想找個人聊口味,想有一雙手碰杯,人在吃飯的時候,是最需要陪伴的。
甚至我有時候覺得,什麼是戀愛,戀愛不就是一起吃飯嘛。
我印象很深刻的,曾經喜歡一個人的原因是,跟他朋友關係時,單獨吃過一頓飯過後,覺得那天,非常開心。
就是這麼個簡單的原因。或許我愛上的都不是他,或許只愛上了香氣繚繞時,他乘興抖的一個機靈,又或者一片剛出鍋的肥美的牛肉,淋上了辣汁,滋滋作響,門外等待的食客,投來豔羨的目光。
或許只是那樣的,浸潤在鬧烘烘煙火氣裡的一頓吃食,讓我突然驚覺,人間好美,像每一道用心烹飪出來的菜品一樣,好值得留戀。
戀愛真的就是這麼俗啦,是對人的原始欲望,上演一次又一次不害臊的滿足。
成年世界太複雜了,被野心衝涮著激流勇進,可我談戀愛時,只想跟你守住四四方方的餐桌,紅燒,清蒸,爆炒,一筷接一筷,嘰嘰喳喳,簡簡單單,外面鶯歌燕舞與我們無關,只要你喝到了我花三個小時煲好的魚頭湯,再給幾句笑盈盈的誇獎。
02
吃飯也蠻能體現一個人對你的用情的。
朋友有這麼個男朋友,其實一直不太吃辣,遇到她之前,見到辣椒是繞路走的。
可是追到我朋友過後,陪著無辣不歡的她四處胡吃海塞,原本是微辣就能吃到流汗的他,硬生生鍛鍊出一副重慶人的胃。
後來我聽到這個故事,感動得一塌糊塗,朋友說,你至於麼,我說我至於,因為能在口味上被包容的人,一定是被深深愛著的。
我曾經陪閨蜜一起吃宵夜,閨蜜想吃小龍蝦,我雖然不吃海鮮,但不想掃她的興,只能在好大一盤鋥亮的小龍蝦裡,專程挑出黃瓜吃。那頓飯我很喪氣,我就在想,以後找男朋友哦,要麼找口味一致的,要麼找願意委屈自己,跟我吃成一致的。
戀愛裡面不就是這樣的,要麼兩個人天造地設,要麼就一定是有人,悄悄付出了很多,讓你跟他的相處,更舒適。
我算是自視甚高的獨立女性,心想自己不會去做一段親密關係裡,更委屈的那一方。但當後來我有了非常非常喜歡的人後,才發現,自己有意無意地,還是會照顧他的口味,怕他不盡興。
因為愛他,所以覺得他能坐在餐桌對面,跟我普普通通吃一頓飯,我也是幸福的,是無上幸福的我。
平時是天高任鳥飛,可當你愛上了,你是心甘情願停下來,上交野心和翅膀的。最後愛到深處是,床頭耳鬢廝磨,情話連夢話一起講;灶邊一碗好湯,胃口跟心口,都熱絡得滿噹噹。
03
所以啊,真的很想談一段俗氣兮兮的戀愛,每天只需要在一起發愁「下一頓吃什麼」,偶爾去新的城市,在那裡的小吃街流連忘返,半夜點外賣要一水的高熱量食品,吃到心滿意足咂指頭,一起追劇的時候要薯片配可樂,我像個小孩子一樣把薯片渣漏得到處都是,你一面佯裝生氣,一面又笑著摸我的頭,你會說,你這個笨蛋呀。
我在電影院裡流眼淚的時候,是覺得,已經很久沒有過那種,一頓飯也能吃得特別開心的感受了。
我曾經在吃飯的時候,被自己喜歡的人厲聲數落;我曾經在一頓飯吃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跟對方話鋒不合,開始爭吵;我曾經也有在滿心期待地去往餐廳的路上,被猝不及防放過鴿子。我難受,可是還要挺直腰板走回去,不能在馬路上哭。
所以,如果你現在有一個,願意陪你踏踏實實,吃完一頓又一頓飯的人,請一定好好珍惜。
不管是米其林三星,還是逼仄嘈雜小館子;不管是外灘旋轉餐廳,還是校門外小攤上,最簡單的一頓炒飯。
一筷又一筷,口味與口味之間起落,兩顆心對食物對彼此都虔誠,是凡俗人間的修行。
人生很苦,人生比幾十年餐桌的菜色更複雜,但拋開外面所有的虛榮、暗礁、謊言、森林法則,人最原始、最永恆的功課,不過一個吃字而已。
而願意陪你好好吃飯的人,真的都是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