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寧靜以致遠,比失敗更可怕的是輕浮

2020-12-18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孔子的學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長,他來向孔子問政,孔子告訴他為政的原則:「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他的意思是:孔子的學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長,他來向孔子問政。

孔子告訴他:為政的原則就是要有遠大的眼光,百年大計,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來表現,也不要為一些小利益花費太多心力,一定要顧全到整體大局。

這就告誡人們做事情不能一味主觀地求急圖快,違背了客觀規律,後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一個人只有擺脫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積極努力,步步為營,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有了量變才會有質變,萬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結果反而會離目標更遠。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會好,甚至大失所望,萬不可急於求成。

01

覺得田地裡禾苗長得太慢,便將禾苗用力往上拔,結果禾苗枯萎了;早產的嬰兒身體虛弱需要吸氧,家人擔心便讓嬰兒整日吸氧,結果吸氧過多導致氧中毒;家裡養的盆栽嬌嫩,擔心長不好,便每天澆水施肥,蓋上最肥沃的土壤,結果營養太旺盛把根莖燒壞了。

《菜根譚》中說:事事留個有餘不盡,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召外憂,為人不必追尋圓滿,做事不必苛求完美。

有的時候你不需要再加把勁兒,反而應該停下腳步,懂得適可而止才是最好。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好的人生懂得適可而止就好。

沒耐心是輕浮者的一個共同特點。因為沒耐心,所以不肯等慢工來出細活,滿腦子只想著:速度!速度!速度!做事追求速度當然沒錯,多快好省嘛,但是浮躁的人抹掉了好和省,只記得多與快。所以才會老想著三個月賺到五百萬,或者三年五年成就大事。

因為沒耐心,才熱中於佔小便宜,也不管會不會吃大虧,滿腦子只想著眼前的小魚小蝦米,殊不知放長線才能釣大魚。所以才會有人涸澤而漁——把池子抽乾了,把魚都撈走。只求今年吃個肚兒圓,不管明年餓不餓肚子。

一味主觀地求急圖快,違背了客觀規律,造成的後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一個人只有擺脫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積極努力,步步為營,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有一個小朋友,很喜歡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繭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叢中玩耍時看見一隻蛹,便取回了家,日日觀察。幾天以後,蛹出現了一條裂痕,裡面的蝴蝶開始掙扎,想抓破蛹殼飛出。艱辛的過程達數小時之久,蝴蝶在蛹裡辛苦地拼命掙扎,卻無濟於事。小朋友看著有些不忍,想要幫幫它,便隨手拿起剪刀將蛹剪開,蝴蝶破繭而出。但沒想到,蝴蝶掙脫以後,因為翅膀不夠力,根本飛不起來。

破繭成蝶的過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與艱辛,但只有付出這種辛勞才能換來日後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幫助,卻讓愛變成了害,違背了自然的規律。自然界中這一微小的現象放大至人生,意義深遠。

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只會導致最終的失敗,所以做人做事都應放遠眼光,注重自身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達成自己的目標。今時今日許多事業,都必須有一個痛苦掙扎、奮鬥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將你鍛鍊得堅強,使你成長、使你有力的過程。

急於求成,恨不能一日千裡,「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人時常會「欲速則不達」,放眼社會,大多數人知道這個道理,卻總是背道而馳。事實上,很多歷史上的名人是在犯過此類錯誤之後才懂得成功的真諦。宋朝的朱夫子是個絕頂聰明之人,他十五六歲就開始研究禪學,然而到了中年之時,才感覺到,速成不是創作良方,之後經過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有一句十六字真言將「欲速則不達」作了一番精彩的詮釋:「寧詳毋略,寧近毋遠,寧下毋高,寧拙毋巧。」

02

人,行走於江湖,最忌諱心浮氣躁,唯有沉得住氣,方能成就自己。

只有沉得住氣,命運才會被有序的引導前行,沿著美好的願望軌跡,不斷改變前行,生命之舟才能持久地乘風破浪而揚帆遠行,才能守得雲開日出,苦盡甘來,柳暗花明……

反之,如果沉不住氣,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圖一時之快,往往會產生各種不堪的後果。

人生就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是一場持久的拉鋸戰,真正的高手,都有無與倫比的底氣,懂得積累和沉澱自己。

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沉得住氣。而急於求成的人往往性格浮躁,做一件事情總恨不能馬上做好。追求效率原本沒錯,然而,一旦過分追求便會喪失做事的目的性,最終一無所成。

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農夫在地裡種下了兩粒種子,很快就長成了兩棵樹苗。兩棵樹苗都有一個宏偉的志向,那就是能為農夫結出又甜又大的果子。

為了這個目標,兩棵樹苗都拼命地從地下吸收營養。

不同的是,第一棵樹苗將吸收來的營養全部用來向下紮根、向上滋潤樹幹。

第二棵樹苗將吸收來的營養一股腦的都用在了開花上。

在它看來,開花結果是樹的使命,與其將營養用在紮根、滋潤樹幹上,倒不如現在就把這些養分用來開花結果。

因為早早的就開始開花,第二棵樹苗受到了農夫的喜愛,澆水施肥更加殷勤。

隨著時光的流轉,第一棵樹苗由於身強體壯、養分充足,最終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

第二棵樹,卻因為過早地承擔起了開花結果的任務,養分不足漸漸枯萎了。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是故事中的第二棵樹苗,為了到達目的,一味求快,看似走在了前面,成功在望。但最終,卻輸在了快。

03

我們可經常發現一些孩子讀題時拿眼睛一掃就過,看了個差不多就開始做題。做計算題時連數都看不完就抬筆做,根本不觀察有沒有算法的優化、運算順序上需要注意什麼;做選擇題時沒耐心去分析每一個選項,而是憑感覺或去猜;做填空題時,演算本上根本不出現算式,全在腦子裡口算。做應用題時,讀不太懂的,也靜不下心來找關鍵詞,更懶得畫圖幫助分析。

其實,浮躁心理是當前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現為行動盲目、缺乏思考和計劃、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恆心和毅力、急於求成、不能腳踏實地等,表現在數學學習上就是審題不認真、計算不仔細、漏題、稍複雜問題沒耐心分析等。

如果覺得孩子浮躁、心不靜了,家長或教師應仔細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放下自己的姿態,設身處地替孩子想想,學會換位思考,制定目標計劃,跟孩子一起戒驕戒躁,不斷進步。

而對於家長輔導孩子作業來說,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做錯題目,有奇怪的思維而抓狂。一些視頻平臺也專門出了一個「家長輔導作業」的話題,看家長和孩子各種的鬥智鬥勇。「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提起「陪娃寫作業」,大概每個家長都有很多話想說。

比如最常見的,因為孩子做錯題,或者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一些錯得離譜的腦迴路,經常有家長被氣得的抓狂。然後,就有很多人說,輔導孩子做作業,是影響家庭和睦的重要原因。

其實,本質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追求快的體現。

孩子的認知需要一個過渡的階段,不可能馬上就能解出相對複雜的題目,即使那些題目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但對於那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磨練。但是,僅僅因為他們做不出題目就雞飛狗跳,是不是也是因為過度追求速度而忘記了本來應有的循序漸進呢?

孩子的進步,是要在理解題目的前因後果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想讓孩子更快的成長,而忽視了這些基礎因素,再怎麼著急,都有些拔苗助長。這並不利於孩子的長久發展。

04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馬不停蹄,生怕落下一步。人們不再追求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而是追求快節奏的生活。當然,快節奏帶來的,是焦慮。

雖然看起來,這樣的生活節奏是高效率的,但是對於內心的破壞性也是巨大的。人們的焦慮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急功近利,一不小心就會踏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到那時,悔之晚矣。可是,依然有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甚至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快節奏的生活。

最典型的,就是我們不再等待,不再關注過程,只是看重最終的結果。

學會腳踏實地才能創造幸福。上天不會平白無故地把一份成功送給任何人,輕浮的人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每一個擁有舒適安逸生活的人都經歷過生活的磨鍊,都是一步步從磨難中走過來的。只有腳踏實地地奮鬥,才是人們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必備素質。

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有些人難免患上躁進的心理疾病,而躁進便是「機動」的一種表現。因為心靈「機動「,使人失去了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使人漫無目的地努力,自食「弓影疑為蛇蠍,寢石視為伏虎」的惡果,最終事與願違,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實,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實際行動中卻總是背道而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讓自己的意念平息,讓心靈沉靜,這樣「石虎可作海鷗,蛙聲可當鼓吹,觸處俱見真機」。

時時擦拭心靈深處的浮躁,時時提醒自己「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及時地給自己的心靈洗個澡,去除掉那些躁進的因子,恢復一顆淡泊、寧靜的心,人生才會擁有更大的幸福。

相關焦點

  •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欲速則不達並不經典,經典的是下一句:安駛萬年船。智遠算是比較保守,我認為古人說的:換工作窮3年,換行業窮10年,欲速則不達,安使萬年船,應該會有一定的道理吧。」,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如何理解「欲速則不達」
    「欲速則不達」是一個成語典故,有著積極的思想意義。對於這一思想,我們應如何理解呢?《論語·子路》說,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就是「欲速則不達」一詞的由來。
  • 京東,欲速則不達!
    孔子在《論語·子路篇》曾經告誡當莒宰的子夏說:「無欲速,勿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其實,為政如此,經意企業何嘗不如此呢?因為「欲速」,在這個廣告中,我個人認為京東犯了如下幾個錯誤。首先,缺乏對老人的尊重和關懷。老人暈機,按生活常識,應屬於正常現象,不該招致「白富美」和「黃金鍊」的鄙夷,更不能讓空姐直接說出升艙的解決方案。
  • 深刻體會欲速則不達
    粗暴地限號、限行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其次是原來貨車行走的東鄭線在封閉施工,所以途徑東鄭線這條路的貨車不得不繞行工農路,這就讓原本就交通壓力巨大的工農路更加的不堪重負,於是在今天,周一的一大早徹底罷工,把所有途徑此處的車輛死死得堵在了這裡。而我原本早去早回的計劃基本上泡湯一半了。最後是國民的素質還有待提高,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想見縫插針地變道、搶行,再怎麼著,一個信號燈正常工作的十字路口也不會堵成一鍋粥。
  • 期貨交易:堅持長期主義,欲速則不達!
    交易是一場持久戰,而非速決戰,不要看重一兩次的交易結果,那並不代表什麼,而要從長期的視角看待當下的交易,嘗試從十年後的視角看待當下的交易模式能否在未來給你帶來長期可持續的盈利。即務必堅持長期主義,打下堅實的交易基礎,才會迎來後面的爆發時刻!財不入急門,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欲速則不達,下一句是啥?
    你若把「快」僅僅當成是一種速度,而不講質量的話,那越快越糟糕。正如有句話說的:欲速則不達。 01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論語》上說: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意思是說,子夏在一個叫莒父的地方當官,他來向孔子問政。 孔子告訴他為政要有遠大的眼光,百年大計,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來表現,也不要為一些小利益花費太多心力,要顧全到整體大局。 子夏聽完孔子教導後,不再一味的貪圖求快,而是慢下來把事情做好。
  • 孔子講「欲速則不達」,後半句僅僅8個字才是關鍵,不妨引以為戒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欲速則不達」,但真正知道出處的人卻特別少,實際上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是孔子對學生子夏的一段訓誡。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做事情如果過於急功近利,不僅達不到最初想要的效果,並且還很可能適得其反。事實上「欲速則不達」,另外一層深意為,如果一心只想要求速度,而忽視了結果的重要性,那麼就根本達不到目的。
  • 「孔子箴言故事」中庸哲理——欲速則不達
    《論語·子路》中記孔子的弟子子夏當莒父宰,向孔子問如何從政時,孔子回答「無欲,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而大事不成。」「欲速則不達」成為日後人們常說的成語。是說辦起事來不要慌慌張張圖快。有些事看來快了,實際上並達不到目的。《孟子》書中「偃苗助長」的故事正說明此事。
  • 數易旗爾陸 | 欲速則不達,其實下句才是精華!
    正如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做事不能只盲目追求速度,不可急功近利,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積累,以少為多,以慢為快。「欲速則不達」出自《論語》,是孔子對子夏說的一句話。子夏曾是一位地方官員,他對自己的工作和未來感到迷茫,便去拜訪孔子,希望能得到幫助。
  • 哲思 | 欲速則不達,下半句才是精華
    你若把「快」僅僅當成是一種速度,而不講質量的話,那越快越糟糕。正如有句話說的:欲速則不達。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論語》上說: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好句積累   「無欲速,欲速則不達。」
  • 《菜根譚》應酬之六:捨本逐末,欲速則不達
    而不是只著眼於細節之處,更不是整日糾纏於瑣碎之事,如此這般只能是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往大了說,一個國家的改革,那就應當是大刀闊斧地進行,如果太專注於瑣碎之事,勢必無法前行;往小了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論是找對象也好,找工作也罷,總是沒有盡善盡美的,如果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只關注於自己所不喜的細節上,那麼將一事無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就是這道理。
  • 欲速則不達:洋務運動「彎道超車」的失誤
    不過從價值倫理上有一點必須注意,中國人的理念中,從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至少自孔子以來,中國人並不擔心財富不足,而是擔心分配不均;不是擔心貧窮,而是擔心動蕩;安貧樂道,自足常樂,成為傳統中國最主要的價值理念。或許正是這種原因,與西方社會並不缺少交流的中國社會一方面營造自己的十八世紀盛世,另一方面完全無視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沒有跟進,更沒有共振。
  • 欲速則不達,下一句才是精華,你與成功差一份耐心
    那時尚未成家立業,父母都忙於各自的工作,為了使自己不那麼無聊,便報名學車。18年前的道路沒有現在這麼平整,路上也沒有現在車水馬龍,男人普遍騎著大梁摩託車,女人則喜歡踏板摩託。那時的駕照相對比較好考,主要是人少的緣故,不到一個月順利到手。2008年,趕在首本駕照到期前,筆者終於買上人生頭一輛車。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做人要能吃虧,人生一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反而會捨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許更多。塵世繁華,不被所惑,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每個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一步步艱難前行。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修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為了走得更遠,生活得更美滿,生活的更灑脫、更自在。
  • 京劇貓之腳踏實地:黯又提「欲速則不達」,谷主也說過這句神臺詞
    然而,很多貓民看完第一集之後,除了發現精修版與先行版的區別之外,對黯的那句臺詞肯定印象深刻:「欲速則不達」。其實,京劇貓從第一季到第四季,一直都在詮釋著「欲速則不達」這句話。做宗天才白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只可惜白糖有開掛神器念珠,不然白糖就不是開掛天才,而是早就掛了。
  • 佛教:「欲速則不達」,做好這兩個字,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佛教:「欲速則不達」,做好這兩個字,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燻修」對一個學佛人來說,學習佛法是一個需要長期薰習、漸漸淨罪集資、培福養慧的過程,如《 (八十卷)華嚴經》說:「 具十自在觀世間,以此而升善慧地,以微妙智觀眾生,心行業惑等稠林。
  • 欲速則不達,你覺得呢?
    明天能到貨不?採購說:聯繫了商家,大部分要到周一才能看庫存,庫管下班了,財務下班了,生產下班了。周一才能給看。老闆說:不行,我們這兩天就要用,你無論如何要讓他給發貨。可是,老闆忘了,您的員工可以加班加點,人家不行啊。您可以不讓自己的員工休息,但您不能左右別人的工作節奏啊。有個男生和女生約會,第一次見面,吃了頓飯,就問:你看我行不?我們能結婚不?能結婚,就繼續談,不能就拉倒。
  • 為什麼說:品質 「 欲速則不達 」?看過就了解了!
    這款汽車的功能非常與眾不同:車門關不上;引擎蓋打不開;喇叭要不是不會響,要不就是響個不停;兩刷會卡住;烤漆會脫落;剎車不靈,以及按鈕按不下去。該車之所以能夠推出上市,是因為當時美國人民普遍想買一款經濟的車型,而艾迪索正符合他們的心意。但是,沒隔多久,大家就發現了艾迪索的毛病。
  • 欲速則不達,世人大多尋求快的技巧,高手卻在苦練慢的心性
    011年前,我報了講師培訓班,當時內心狂喜不已,以為報了課程就是離講師的路上更近一步,夢想著有一天自己琢磨課件,穿上西裝給學員上課,可以飛往不同的城市出差。每個人的年齡和情況不同,自然獲得的資源也不同,能力更強,獲得傾斜資源更多。想通了以後,我開始調整原先焦慮的狀態。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才有機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太想要結果,大多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