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6顆心臟的億萬富豪,其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富了六代

2020-12-21 旭日達達

2020年5月,美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家族現任族長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去世了,享年101歲(厲害了...)。

身為洛克菲勒家族的一員,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大衛把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從資金二十億美元發展到資產淨值三十四億美元,遍布美國,成為世界第六大銀行。

大衛生前是世界上最高齡的億萬富豪,在99歲的時候成功移植了第六顆心臟...有錢真的可以長(續)壽(命)嗎...

要說賺錢能力,最讓人佩服的還是美國洛克菲勒家族。

從第一代老約翰·洛克菲勒到第三代的戴維·洛克菲勒,家裡個個都是賺錢能手。

今天我們就簡單說說洛克菲勒家族的老三代。

老洛克菲勒是白手起家,靠石油打下的江山,創立標準石油公司,壟斷了美國90%的煉油業。

假如老洛活到今天,他的財富將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總資產還多10%。

老洛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獨生子小約翰·洛克菲勒繼承了家業,他負責把父親賺的錢回饋社會,所以他做慈善。

他把錢捐贈給很多大學、醫院,還在紐約建立了洛克菲勒中心。

如果沒有小洛,洛克菲勒家族就不會有今天的名聲,軟實力靠賺錢並不能實現,只有將財富適時的回報社會,才能收穫認同。

小洛生了一個女兒和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長大後就是有名的洛克菲勒五兄弟。

這五兄弟裡有華爾街風險投資之父勞倫斯·洛克菲勒,有美國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還有最小的兄弟戴維·洛克菲勒。

戴維的事業不在石油上,而是在金融行業上。

他是大通銀行的董事長,身家33億美元,還熱衷於結交各國領袖,在政界的影響力也是很了得的。

老三代家族裡都那麼優秀,雖然有句俗語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能讓財富一直延續,那一定是有不同尋常的教育方法。

財富傳承6代,百年不衰

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孫之所以能獲得日後非凡的成就,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

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環寵坯,不管是老約翰·洛克菲勒還是小約輸·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當花心思,並有著一套祖傳教育計劃。

比如,抓住閣樓裡的一隻耗子,5分錢;拍死100隻蒼蠅,可以換一毛錢;給全家人擦皮鞋,一雙兩分錢,而且所有的花費都必須記帳。

小洛克菲勒稍大一點時,洛克菲勒就把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一封信一封信地教導他。這些信件後來被人整理成了一本書叫做——《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在商界相當有名,一度被稱為「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

那這些信裡都寫了啥呢?——絕不是空洞乏味的商業教條,而是洛克菲勒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處事信條。他從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在學識、品格、社交、事業、生活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寶貴的人生忠告。

幾乎每一位拜讀過的人,都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而且金句多到你恨不得把整本書都抄下來,比如下面幾句(有些你可能聽過):

我相信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誼,遠勝過建立在友誼上的生意。一個人沒有不幸的體驗,反而是他的不幸。往上爬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你走下坡路的時候會碰到他們。我不靠天賜的運氣活著,但一定是靠策劃運氣發達。我們之所以遭受侮辱,是因為我們能力欠佳,這種能力可能與做人有關,也可能與做事有關,總之不構成他人的尊重。

看了這些金句,你可能覺得有點雞湯,但其實,這些真的是洛克菲勒基於自己人生經驗的有感而發,絕不是評論家的無病呻吟。他通常在講述自己的經歷後,傳授給兒子一些道理

通篇讀完,我們可以感受到洛克菲勒希望兒子能夠在自己鋪好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同時他也為不僅僅是約翰的後代們,甚至包括我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指導和建議。

一本書38元就可以買到38封珍貴的家書,一封只要一塊錢,就能讓在投資自己的同時,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卡去看看:

相關焦點

  • 洛克菲勒花上億換6顆心臟,活到101歲,為何能富過6代?
    洛克菲勒,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後來也被後人稱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晚年的時候,他的身體不好,因為自己的心臟會經常不舒服。每當自己心臟不舒服的時候,他就會讓醫生給他換心臟,等到洛克菲勒到100歲的時候,他已經換了整整6顆心臟。
  • 一生換6顆心臟,101歲仍不願離世,「石油大王」憑什麼富過六代?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傳奇的商業家族其實在洛克菲勒的爺爺時代就開啟了。大衛·洛克菲勒的爺爺,也就是「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約翰·D·洛克菲勒,在19世紀下半葉開啟了家族傳奇。「初代富豪」約翰出身貧寒,性格嚴肅,總是沉默寡言神秘莫測,極度自律,不煙不酒,不賭不色。約翰的人生中有兩個「小目標」:賺到10萬美金,活到100歲。
  • 超級富三代引起人質事件,電影《逃離德黑蘭》就是根據這個拍攝的
    這個事件的引起者是當時美國的超級富三代大衛·洛克菲勒,當時就是他聯合好友基辛格成功說服當時的總統卡特,邀請已下臺的伊朗國王巴列維到美國治病。在廢王抵達紐約時,霍梅尼的追隨者被激怒了,才造成了伊朗人質危機。大衛·洛克菲勒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 保險+信託,竟是破解「富不過三代」魔咒的不二之選
    宗旨就是希望向佐、郭碧婷能夠靠自己,不喜歡他們完全依靠家庭,防止出現「富不過三代」的現象。不過不為大眾所知的是,保險也有一樣的功能。在大部分人的基本認知中,保險是一種保障。其實除此之外,保險還是一種財富傳承的工具。
  • 洛克菲勒:十四年換6顆心臟2次腎臟,活到101實現爺爺未完成目標
    中國有民諺:富不過三代、壽不過百歲。是說,人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一百歲,而富裕的家族一般不會繁盛超過三代。然而,他的孫子戴維·洛克菲勒,2017年3月20日去世,享年101歲,不僅超過了百歲,還打敗了"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歷代王侯將相也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難以打破的魔咒。第三代人大部分過著奢侈的生活,花錢如流水,假如不上進,只能坐吃山空,註定第四代人回歸第一代人的生活模式。自古奮鬥出英雄,從來紈絝少偉男。清貧,常能激勵人去追求向上;過多的金錢,反而誘惑人走向墮落。
  • 河北何家大院:大院仍在後人難尋,有錢人難逃「富不過三代」魔咒?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往事越千年,五百年商路漫漫,何家依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適度地聚財,奮發開拓創業,從默默無聞,偏居一隅的小商逐漸發展成為海內知名"非數十萬無不稱富"的豪商巨賈,創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商業奇蹟。
  • 美國億萬富豪不願離世,換6顆心臟強行「續命」,如今還活著嗎?
    譬如今天筆者要說的這位美國億萬富豪,他原本應該定格在90多歲的年紀,但因為6次心臟移植,成功讓他活到了101歲。 這名美國億萬富豪叫大衛·洛克菲勒,看到洛克菲勒這4個大字,想必國人都不會陌生,其便是美國大名鼎鼎的財團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
  • 擁有近千套上海的房子,後代都要去哈佛讀書,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
    此外,突破父輩的「光環」富三代也已有很多,就好比有著澳門賭王稱號的何鴻燊、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榮氏的榮智健等,不過,除了何鴻燊,與王思聰、楊惠妍等諸多富二代相比,很多富三代的名聲大都不比前者。對此,很多網友不禁表示,這便是應了「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的這一句話,能夠富到了三代的家族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畢竟有些富養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花錢大手大腳、好吃懶做的習慣,如此一來,富四代、富五代便幾乎很難繼續存在。
  • 為什麼很多家庭富不過三代?財富命脈的規律不可不知!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一般情況下,一個家庭很難連續三代保持非常富有的狀態,這句話也說明了歷史規律中很難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常言道「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事不過三」等等這些說法在道理上其實是相通的,因為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的時候,往往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但其實從命理上來講,「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並不是絕對的。對此,我們的資深命理師從綜合全面的形式來進行剖析,願與有緣之人一同分享!
  • 中國「最富」家族:祖孫三代曾都是首富,資產10萬億,遠超李嘉誠
    文/周周 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有錢人也越來越多,在各種富豪榜上面,都湧現出了大量的億萬富翁。有些富豪不僅自己很富有,而且整個家族也很富裕。而每當我們說到中國最富有的家族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是李嘉誠家族,但實際上卻不是。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老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很多人都會把這句話理解為一個家族財富的傳承,父親一代創業,兒子一代守業,到孫子這一代快揮霍完了其實是有一定道理,並且我們可以感受到,第一代在創業時間,往往自己的父母親帶著第二代的人,所以自己感受體會父母摸爬滾打的不容易與艱辛,所以對待家業比較重視
  • 富不過三代,「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家族起落與衰微之謎
    胡文虎及虎豹家族的坎坷史,有著深刻的時代印痕,對於他們也不必作過多的超時代要求;不過,解開胡文虎虎豹家族起落與衰微之謎,仍可以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胡文虎以行善之名來打廣告之實?萬金油、立止頭痛粉、八卦丹等產品,是虎豹家族藥廠的主要品種,最初開的是仰光藥廠,1926年胡文虎在新加坡另設工廠。當時,星洲藥材鋪是梅州「大埔客」控制,他們不願意經銷胡文虎的虎標藥。後來,為打破局面,急中生智的胡文虎將私家豪車改頭換面,裝上了老虎頭,車身塗噴老虎斑紋,又裝上大喇叭,行走新加坡街頭打廣告。
  • 世界五大富豪家族,資產富可敵國,其中還有一個中國家族!
    羅斯柴爾德家族巔峰時期,每年賺的錢比兩個落後國家相加的總和還要多。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然而這句話並不適用於已經富裕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也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家族第一代掌門人約翰·洛克,也是世界首位億萬富翁,是大名鼎鼎的美國石油大王,他對於美國石油行業的壟斷已經足足有85年之久。
  • 知乎高贊:為什麼「窮不過3代,富不過3代」?
    ,富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可能是個警示我在B站上關注了一個視頻up主,她在美國長大,然後回到北京做主持人。家境不錯的她從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從外表到思想都非常出眾,遇到從事金融行業、同樣優秀的老公後,順理成章地建立家庭。
  • 走過110個年頭,突破「富不過三代」魔咒,誰言「金湯匙」餵大的不行?
    更使人驚奇,這一家羽絨製造百年企業,歷經四代傳承,110年裡,專注「羽毛」單一產業,突破「富不過三代」魔咒,以活生生的經典傳承案例告訴世人:誰言「金湯匙」餵大的就不行!?  交遞印信:向爺爺報告,第5代掌門人出來了
  • 「富不過三代」的原因是?
    劉豐教授:為什麼說「富不過三代」?
  • 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 富不過六 其實我們平常聽得最多的是「富不過三」,這裡說「富不過六」都算是比較仁慈的說法,因為相比於大富大貴、權勢滔天的豪門,普通老百姓成為富人相對容易些
  • 富不過三?看看拉菲背後富了八代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商業帝國發展史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羅斯柴爾德家族! 歷史上沒幾個王朝是超過300年的,往小的來說一代榮華、二代興衰、三代而亡的現象比比皆是。
  • 富了17代的家族:上海擁千套房屋,子孫後代都要進哈佛讀書!
    有人說富不過三代,但事實證明,也有很多例外。例如,香港最富有的人李嘉誠有兩個非常能幹的兒子。即使沒有父親的幫助,他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能力開創自己的事業。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現在是長和系的領頭人。李嘉誠也對李澤鉅接任以來取得的成就非常滿意。然而,中國有一個家族可以說比李嘉誠家族更強大。它不僅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而且達到了世界罕見的第17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