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110個年頭,突破「富不過三代」魔咒,誰言「金湯匙」餵大的不行?

2021-01-17 潮商

提示:點擊上方"潮商"關注我們


  

霜降時節已過,天氣漸趨寒涼,人們開始購買羽絨衣、羽絨被。眾所周知,羽絨衣、羽絨被是近2、30年開始流行,可有一個家族企業叫「合隆毛廠」,已走過110個年頭,在民國4年,當人們尚不知羽絨產業為何物,就從收購鴨毛的商販開始經營羽絨產業,如今已是全亞洲歷史最悠久、布局最廣的羽絨製造廠。

  

更使人驚奇,這一家羽絨製造百年企業,歷經四代傳承,110年裡,專注「羽毛」單一產業,突破「富不過三代」魔咒,以活生生的經典傳承案例告訴世人:誰言「金湯匙」餵大的就不行!?

  

交遞印信:向爺爺報告,第5代掌門人出來了

  

110年企業合隆毛廠第5代掌門人、合隆董事長陳彥誠

 

不久前,擁有110年歷史的臺灣羽絨供應商合隆毛廠旗下自有品牌——合隆羽藏,推出再創新、有科學大數據的羽絨被,這是可依據消費者需求通過不同重量、暖皮與表布「個性定製」的羽絨寢具,該設計獲得2018年德國iF Design Award設計獎,獲「品牌設計」類別肯定。

 

拿到德國iF設計獎,正是110年企業合隆毛廠第5代掌門人、合隆羽藏董事長陳彥誠接班的第三個年頭。這位年輕的百年企業第五代接班人,曾獲得臺灣金商獎優良商人的榮譽,多年來也活躍於國際舞臺,他擔任全球首屈一指的羽絨協會(簡稱IDFB)技術委員會和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致力於推動全球羽絨標準一體化。 

 

合隆毛廠,是臺灣羽絨自動化先驅,是臺灣第一家使用六箱分毛機的企業。目前,合隆毛廠在臺灣、深圳、江西、山東、黑龍江等地擁有生產基地,並在海外的美國、德國、日本投資相關產業,擁有10餘個海外生產基地,產品行銷臺灣、大陸、歐美日韓、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羽絨業,是個「靠天吃飯」行業,在新一代掌門人陳彥誠看來,企業不強調爆發性增長,所追求的是一個「合理」成長,期望能力與市場銷售量同時並進。更重要的是,以誠信為最重要經營準則,並希望員工快樂的發展企業目標,就像羽絨帶給人舒適溫暖一樣。

  

陳焜耀(左)、陳彥誠(右)在合隆代際交棒儀式——交遞印信

  

當下,很多知名家族企業已完成代際傳承,交棒予下一代,上市公司常常以一紙董事會公告,再添加幾張圖片、一二篇新聞稿了事。傳承是家族企業最大事,接班是一個「作業系統」,單憑「廣而告之」,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眾所周知,百年李錦記有個特別之處,特別注重「儀式感」。比如,家族成員一見面打招呼,是用擊掌的方式;問候時不是說「吃了嗎」、「今天天氣不錯」,而是「你爽了嗎?」儀式感的重要,不在於儀式本身,而是要通過儀式來表達一種隱含義。例如,談戀愛的青年男女,真心實意送一束玫瑰,就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儀式。 

  

代際交棒,也須有「儀式感」,通過某種合理的儀式,讓接力者與家族、企業有深刻的情感交接,更充分展示傳承內涵,讓接班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更好的做好家族高的傳承事業。 

 

2015年10月9日,長子也就是合隆毛廠第五代接班人陳彥誠,接過父親手上的印信,接替時年61歲的父親陳焜耀,出任合隆董事長。交棒後的第一個上班日,父親陳焜耀帶著兒子陳彥誠搭高鐵來到高雄佛光山。在佛光山爺爺的塔位前,讓兒子陳彥誠向爺爺報告傳承大事。陳焜耀眼眶泛光:「這一刻,第五代掌門人出來了,我要跟天上的爸爸媽媽講,我對得起合隆、對得起家族!」

     

第四代接班人陳焜耀(左)與父親陳雲溪的早年合影

 

到第五代接班人陳彥誠成為掌門人,合隆陳氏家族歷經四代傳承,穿越100餘年時光。為什麼選在10月9日這一天交棒呢?這裡還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傳奇故事。 

 

往前推25年,也就是1990年的10月9日這一天,在父親、也就是合隆第三代掌門人陳雲溪病榻前,第四代接班人陳焜耀接棒,出任合隆董事長。

  

陳焜耀後來說,父親是自己的恩人,自己母親是「細姨」(註:閩南話,即「二房太太」),自己有三個兄弟。當時,陳焜耀是陪在父親身邊最久,住在一起。陳雲溪生前有交代合隆不能分家,可老人家也有先見之明,為了保護家族,他囑咐兒子陳焜耀:「輩分比人小,有分到就好。」至今,陳焜耀仍牢牢記住父親陳雲溪那句話:「世上絕無公平之事,不要計較,將來努力還有機會!

 

陳焜耀與太太及二個兒子一家人合影

  

陳焜耀,生於1954年,現為國際羽絨羽毛局主席、美國合隆國際股份公司董事,也是臺灣區羽絨工會理事長。

  

在合隆第四代掌門人陳焜耀接棒3個月後,父親陳雲溪病逝,家族也走向分裂。上世紀90年代,正是全球化風潮湧動,臺灣正面臨產業外移、勞工等諸多問題,島內製造業生存困難。合隆原始股東葉家興與陳家的堂兄「萌生退意」,他們要現金,不要工廠。當時,陳焜耀是「細姨」的兒子,分產本來就少,手上僅持有7.6%股權。

  

為了撐住家族企業「合隆」,收回「退場」股東手上的股份,最後,陳焜耀連自己辦公室加上住家都賣掉求得現金,這一撐,才撐起「合隆」跨過百年歲月。

   

誰言「金湯匙」餵大的就不行呢?

 

合隆第四代接班人陳焜耀幼年時

  

當今,「富二代」被外人稱為「金湯匙」餵大的一代,社會上對「富二代」負面情緒頗多,不少「富二代」甚至與「敗家子」、「坑爹」等詞彙聯繫在一塊。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這些「金湯匙」餵大的一代,他們肯承受那份沉沉的傳承重壓嗎?能承受起更多的基業長青的責任嗎?他們能突破「富不過三代」魔咒嗎?

 

即便母親陳寶珠是二房太太的特殊身份,出身富家的陳焜耀,也是「金湯匙」餵大的,從小到大生活優渥,學識也高。那麼,如何讓「金湯匙」餵大的一代來傳承家族企業呢?合隆陳氏家族的成功做法,就是接班訓練。

 

陳焜耀結婚照

 

被瞧不起,是訓練強者最好的禮物!」陳焜耀如是說。母親陳寶珠的身份,是「細姨」,在過去傳統社會,二房太太的子女時常會讓人說閒話,瞧不起,可陳焜耀卻從不諱忌自己是「細姨仔」,相反,是他在逆境中撐起百年家族企業。 

 

司徒達賢,臺灣政大講座教授,也是陳焜耀讀大學時的老師。他出席了三年前陳焜耀、陳彥誠父子二代人的交棒儀式,他說:「很多家族第一代、第二代創業時,兢兢業業,但第三代心想曾祖父與阿公這麼辛苦,三輩子用不完,我就先吃一輩子好了,但先人創業不是為了給子孫後代享福的。」司徒達賢教授讚許:「臺灣的百年企業有二三十個,但要專注於單一產業上,合隆算是鳳毛麟角。」 

 

第五代接班人陳彥誠,14歲就被送出國,直到2003年才從紐西蘭留學歸來。可他一回來,就被父親「丟」到冰天雪地的黑龍江蓋工廠。在董事長交接典禮上,陳彥誠坦承,25年前父親陳焜耀接班時,面臨祖父逝世、兄弟分家、客戶質疑等多重壓力;可他自己接棒事,身邊是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各地來的合作夥伴及客戶,不少還是看著他長大的伯叔輩,還有精神奕奕隨時可協助他的父親。 

  

參加馬拉松跑的陳焜耀、陳彥誠父子

 

傳承從來非易事!為了訓練接班人,當年,陳焜耀與父親陳雲溪「父子共治」13年,同樣,為了歷練接棒人,陳焜耀也讓兒子陳彥誠在身邊鍛鍊了12年才於2015年10月交棒。

 

對於家族企業傳承者而言,「傳」是一個層面,「承」才是更具挑戰的層面。接任「合隆國際」董事長後,陳彥誠也接手了父親的那間董座辦公室。若按傳統接班「開眼頭」理論,陳彥誠應該坐在父親原先的董事長位置;可陳彥誠卻不坐在那裡,反而是在開會時用的長桌上辦公。很多人不解其意,陳彥誠指著那個皮質「老闆椅」說:坐在那裡跟人溝通比較辛苦,講話要講得特別大聲。

 

十年前的2008年,恰是合隆100歲,也是合隆創立一百年來最痛苦的一年。金融危機下,日本客戶「跳票」1600多萬美元,陳焜耀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臨陣倒戈」,工廠和數億資產被強取豪奪。一場漫長官司後,工廠不僅沒回到合隆,幾個億人民幣的資產僅追回4000萬元。百年慶典那天,陳焜耀痛心地對長子陳彥誠說:「對不起,工廠原本是要留給你的。」

  

為了給父親紓壓,父親跑了三年「富邦」馬拉松,後來又到大陸的戈壁沙漠裡跑,強者都是在不斷挑戰中產生的。

  

陳焜耀青年從軍時的照片

  

桂冠食品董事長王正一,與陳焜耀相交結識30多年。他說一次與陳焜耀聚餐時,正好在大陸工廠歷練的陳彥誠打電話過來,陳彥誠跟父親匯報說「工人『拿喬』(註:故意為難的意思),工事受阻,怎麼辦呀?」陳焜耀回:「你自己想辦法呀!」啪,掛斷電話繼續吃飯。

  

家族企業傳承中,誰更適合當繼承者,常被作為最「燒腦」的事情;不少掌門人擔憂、企業內部及外部客戶也會質疑,那些「金湯匙」餵大的家族後代能行嗎?

 

可問題是,對於自己心目中選定的未來接班人,你是否放平心態,讓他到基層接受摸爬滾打,甚至讓他到外部社會和市場上去歷練。此外,當「扶上馬」後,你又是否有周詳安排和計劃,怎麼來好好地「送一程」,協助接班人去接受傳承與轉型挑戰。磨鍊,是培養「金湯匙」世代高抗壓的最好辦法。


來源:一波說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財富的智慧


長按二維碼關注「潮商」

相關焦點

  • 走過110個年頭,「金湯匙」餵大的就不行?第5代掌門人不服!
    眾所周知,羽絨衣、羽絨被是近2、30年開始流行,可有一個家族企業叫「合隆毛廠」,已走過110個年頭,在民國4年,當人們尚不知羽絨產業為何物,就從收購鴨毛的商販開始經營羽絨產業,如今已是全亞洲歷史最悠久、布局最廣的羽絨製造廠。
  • 保險+信託,竟是破解「富不過三代」魔咒的不二之選
    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我家小兩口》熱播中,在節目中郭碧婷與向佐就婚後經濟與財產分配問題起了爭執,郭碧婷閨蜜也接連替其對向太發問「婚後的錢歸誰管?」「郭碧婷與向佐父母起爭議,該如何處理?」宗旨就是希望向佐、郭碧婷能夠靠自己,不喜歡他們完全依靠家庭,防止出現「富不過三代」的現象。不過不為大眾所知的是,保險也有一樣的功能。在大部分人的基本認知中,保險是一種保障。其實除此之外,保險還是一種財富傳承的工具。
  • 河北何家大院:大院仍在後人難尋,有錢人難逃「富不過三代」魔咒?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往事越千年,五百年商路漫漫,何家依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適度地聚財,奮發開拓創業,從默默無聞,偏居一隅的小商逐漸發展成為海內知名"非數十萬無不稱富"的豪商巨賈,創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商業奇蹟。
  •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歷代王侯將相也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難以打破的魔咒。第三代人大部分過著奢侈的生活,花錢如流水,假如不上進,只能坐吃山空,註定第四代人回歸第一代人的生活模式。自古奮鬥出英雄,從來紈絝少偉男。清貧,常能激勵人去追求向上;過多的金錢,反而誘惑人走向墮落。
  • 知乎高贊:為什麼「窮不過3代,富不過3代」?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可能只是個願望有一部很著名的英國BBC紀錄片叫富不過三代可能是個警示我在B站上關注了一個視頻up主,她在美國長大,然後回到北京做主持人。家境不錯的她從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從外表到思想都非常出眾,遇到從事金融行業、同樣優秀的老公後,順理成章地建立家庭。
  • 為什麼很多家庭富不過三代?財富命脈的規律不可不知!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一般情況下,一個家庭很難連續三代保持非常富有的狀態,這句話也說明了歷史規律中很難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常言道「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事不過三」等等這些說法在道理上其實是相通的,因為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的時候,往往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但其實從命理上來講,「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並不是絕對的。對此,我們的資深命理師從綜合全面的形式來進行剖析,願與有緣之人一同分享!
  • 換6顆心臟的億萬富豪,其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富了六代
    從第一代老約翰·洛克菲勒到第三代的戴維·洛克菲勒,家裡個個都是賺錢能手。今天我們就簡單說說洛克菲勒家族的老三代。老洛克菲勒是白手起家,靠石油打下的江山,創立標準石油公司,壟斷了美國90%的煉油業。老洛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獨生子小約翰·洛克菲勒繼承了家業,他負責把父親賺的錢回饋社會,所以他做慈善。他把錢捐贈給很多大學、醫院,還在紐約建立了洛克菲勒中心。
  • 超級富三代引起人質事件,電影《逃離德黑蘭》就是根據這個拍攝的
    這個事件的引起者是當時美國的超級富三代大衛·洛克菲勒,當時就是他聯合好友基辛格成功說服當時的總統卡特,邀請已下臺的伊朗國王巴列維到美國治病。在廢王抵達紐約時,霍梅尼的追隨者被激怒了,才造成了伊朗人質危機。大衛·洛克菲勒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老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很多人都會把這句話理解為一個家族財富的傳承,父親一代創業,兒子一代守業,到孫子這一代快揮霍完了其實是有一定道理,並且我們可以感受到,第一代在創業時間,往往自己的父母親帶著第二代的人,所以自己感受體會父母摸爬滾打的不容易與艱辛,所以對待家業比較重視
  • 「富不過三代」的原因是?
    劉豐教授:為什麼說「富不過三代」?
  • 6位「金湯匙」偶像:鍾辰樂、EXO金俊勉、金相佑,你還知道誰?
    6位本來就是富二代的韓國男子偶像,真正意義上的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男人們!所謂含著「金湯匙」,在韓國是指在富裕環境中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的子女的新造詞。在競爭激烈的韓國娛樂圈中活躍的,也有含著這種「金湯匙」出生的偶像。
  • 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
    《易經》中有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過了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不可謂不經典!那麼它們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豪不過三 何為「豪」?這個「豪」不是指什麼地主小紳,也不是指一般的富人,而是指古代的大家族、大豪門,祖上官至宰輔,有機會史上留名的那種。 但這樣勢力龐大的家族,為什麼會「不過三」呢?而不是「不過四,不過五呢」?這就要聯繫到《易經》了。
  • 韓劇《鬼怪》:富三代柳德華是個鐵憨憨
    這個妥妥的富三代是個鐵憨憨,貢獻了這部浪漫愛情奇幻劇作中不少的笑點。雖然由於年齡差鬼怪是德華名義上的叔叔,德華卻一直口無遮攔也不用敬語,經常被爺爺教育。德華花錢大手大腳刷卡無度,典型的富三代作風。卡被爺爺停掉以後,德華打起了鬼怪叔叔房子出租的主意,還找到了房客陰間使者,被爺爺叔叔發現以後一通批評,差點被趕出了家門。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後一句是精華,如果你早知道,你會受益的
    下面的諺語「富不過三代」及其後半部分,是對古人對家族興衰的深入分析和後人的教誨。只有三代富財富是所有人嚮往和一生對生活的追求,很多人通過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最終實現了經濟自由,卻忘記了初衷,有了錢就滿足了物質生活,從繁榮走向衰落。
  • 籤約作家|俗話俗說(99):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隨筆 /河北·青山依舊)
    俗話俗說(99)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文/青山依舊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五服」最早的意思是指五種喪服。自古以來,老人過世,親屬都要服喪掛孝,血緣關係親疏遠近不同,服制也不相同,按工料粗細和服喪時限大致可分為五等,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
  • 富不過三?看看拉菲背後富了八代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商業帝國發展史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羅斯柴爾德家族! 歷史上沒幾個王朝是超過300年的,往小的來說一代榮華、二代興衰、三代而亡的現象比比皆是。
  • 擁有近千套上海的房子,後代都要去哈佛讀書,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
    很多人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不少人心目中,時代在不斷的變化,饒是家境非常貧寒的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也有「翻身」的機會;哪怕再富有的家族,後代若是不努力,也可能會將家業敗光。當然,也有諸多富二代非但未曾被父輩的光環所「淹沒」,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眾所熟知,王思聰曾憑藉著5個億的啟動資金賺回了60多億、楊惠妍在將碧桂園接手後數次登頂中國女首富寶座、宗慶後之女宗馥莉更是被很多人稱為「娃哈哈公主」等。
  •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金湯匙」可不是「Gold Spoon」!
    形容一個人家室非常好的時候我們總聽到別人說:「這個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那「金湯匙」的英語該怎麼說呢?
  • 「千言」流年太快,我們匆匆走過,不過是將熟悉,帶到陌生的地方
    #千言碎碎念流年太快,我們匆匆走過,不過是將熟悉,帶到了陌生的地方,將陌生拓印,成了記憶裡,最初的模樣……A familiar place will blow a strange wind; a strange place will smell a familiar smell.
  • 豐田能否突破三缸「魔咒」?豐田1.5L三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已實現量產
    打開APP 豐田能否突破三缸「魔咒」?從2016年開始,大量一線品牌在國內布局三缸發動機。 但從目前市場反應來看,國內消費者對於三缸發動機的接受程度依舊不高,因此三缸發動機也對部分車型的銷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儘管如此,依舊有新的汽車品牌選擇加入了三缸發動機的陣營,這個品牌就是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