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印邊界地區動用坦克、步戰和美制武裝直升機進行大型軍演

2021-01-19 環球時報

據比利時《陸軍識別》網站7月19日報導,印度在與中國接壤的邊界地區使用T-90S坦克和BMP-2 步兵戰車進行了大型軍事演習。

根據《財經快遞》網站於2020年7月18日發布的信息,印度繼續在於中國接壤的邊界地區部署戰鬥車輛並且進行軍事演習。軍事演習涉及的裝備包括BMP-2「薩拉特」步兵戰車,T-90S主戰坦克以及AH-64武裝直升機,HAL Rudra直升機和米-17V5直升機。

[印度陸軍的T90S主戰坦克]

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Bipin Rawat)將軍和印度陸軍的Manoj Mukund Naravane將軍於2020年7月17日抵達了列城的斯塔克納寺廟地區。印度士兵在斯塔克納進行了跳傘和大規模地面戰鬥演習。印度國防部長在對所謂拉達克,查謨和克什米爾的為期兩天的訪問中走訪了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前沿地區。

報導稱印度在該地區部署士兵和作戰車輛是對中國在與印度接壤的邊界地區部署大炮、坦克的反應。2020年的中印衝突是中印之間持續進行的軍事對峙的一部分。據報導,自2020年5月5日以來,中國和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沿線地區,包括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班公湖,以及西藏自治區和錫金之間的邊界附近,進行了激進的對峙和小規模衝突。

[印度陸軍的BMP-2「薩拉特」步兵戰車]

印度正在修建的道路是達布克-什約克-道拉貝格玉兒地公路(DSDBO)的一個分支,通往加勒萬河谷。

對於印度軍隊來說,達布克-什約克-道拉貝格玉爾地(DSDBO)公路非常重要。什約克和道拉貝格玉爾地之間的220公裡長的路段是由印度邊境公路組織(BRO)在2000年至2019年之間建造的。達布克-什約克-道拉貝格玉爾地公路將從列城到道拉貝格玉爾地之間的旅行時間從2天縮短到了6個小時。

「薩拉特」(Sarath)戰車是在印度按照許可證生產的蘇制BMP-2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該車是印度陸軍機械化步兵部隊的骨幹。「薩拉特」與蘇聯製造的BMP-2相似,除了排氣口由鋼板保護以外。

「薩拉特」步兵戰車擁有雙人炮塔,炮塔裝備有帶穩定的30毫米2A42速射炮和安裝在主武器左側的7.62毫米PKT同軸機槍。炮塔的頂端還裝有圖拉儀表設計局的9K113(北約代碼AT-5「Spandrel」)ATGW反坦克飛彈發射器,最大射程為4,000 米。該飛彈由BDL(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在印度製造。

T-90S是俄羅斯製造的主戰坦克,也是印度按許可生產的。該坦克在印度陸軍中被稱為「毗溼奴」。 T-90S坦克的主要裝備包括一門125毫米2A46M滑膛炮,該炮的自動裝彈機能夠高速裝填炮彈和炮射飛彈(每分鐘高達7至8發炮彈)。T-90S還可以發射9M119(北約代號AT-11狙擊手)反坦克飛彈,射程為100 米至4,400 米。

[中國的15式輕坦擁有優異的高原性能]

但是,據前一陣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國防部已經批准了一批緊急採購的要求,向俄羅斯購買2S25「章魚」自行反坦克炮,以此作為印度陸軍的「高原坦克」,來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15式坦克對抗。中國15式坦克已經顯示了優異的高原性能,給印度陸軍帶來很大壓力。印度之所以在已經裝備了T-90S坦克和BMP-2步兵戰車的情況下仍要採購「章魚」自行反坦克炮,很可能是發現T-90S 和BMP-2在高原地區機動性太差,發動機功率下降太多。

但是,2S25「章魚」自行反坦克的發動機功率也沒有多少餘輛,俄羅斯在研製它時並沒有考慮到在4500米以上的地區作戰。而且它的觀瞄和火控系統也比較過時,根本無法對中國15式坦克造成有效威脅。

(作者:微胖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印度突然在邊境集結T-90,還訂購了一批反坦克炮!
    文/七隻小狼比利時《陸軍識別》網站7月18日發布消息稱,印陸軍正在向與中國接壤的邊境地區派遣大量的T-90S主戰坦克和BMP-2 步兵戰車等地面載具,與此同時印度空軍也出動了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和米-17運輸直升機等裝備,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展開了一場大規模聯合軍演
  • 「太貴沒錢買」菲律賓暫時放棄購買美制武裝直升機,誰有希望?
    圖 1貝爾公司的AH-1Z蝰蛇武裝直升機,和眼鏡蛇系列早期武裝直升機最顯著的區別就是旋翼槳葉從2葉變成了4葉前段時間剛傳出菲律賓(Philippines)打算購買AH-1Z蝰蛇(Viper)和AH-64E守衛者阿帕奇(Apache Guardian
  • 中印後方戰備緊 若開打專家給出時間表
    中印7月6日初步達成了脫離接觸協議,兩軍陸續從一些對峙點撤離,但雙方仍保持警惕。中國專家擔心印度撤兵只是緩兵之計,並對兩軍可能開戰的時間做出預測。媒體7月10日報導,針對雙方脫離接觸的新進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9日披露,中印兩軍在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等地區已經採取有效措施脫離一線接觸。中印邊境局勢總體穩定,趨向緩和。不過,中國軍事專家擔心印度撤兵只是緩兵之計。
  • 巴基斯坦新型武裝直升機正式交付,但不是中國武直10, 原因被揭開
    而T-129武裝直升機也將會是巴基斯坦陸軍裝備的第二款武裝直升機,之前主要裝備的美制AH-1Z「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但是隨著美國和印度關係逐漸升溫之後,美國就開始減少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援助,原本打算在2018年就像巴基斯坦陸軍交付的第三批AH-1Z武裝直升機也暫停了交付計劃,所以為了保證與印度之間的軍事力量平衡,巴基斯坦開始向土耳其採購了一批武裝直升機。
  • 1962中印戰爭:號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得到了此國的大力支持,卻依然慘敗
    之後,美印披露的史料表明,這一錯誤判斷,某種程度上間接地鼓動了尼赫魯政府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軍事冒險政策。在「聯手對付中國」的幌子下,美印關係迅速回暖。1962年3月,美國副國務卿鮑爾斯訪問印度期間,與鼓吹「前進政策」的印軍陸軍參謀局長考爾中將會談。考爾問鮑爾斯,在中國「公開入進」的情況下,美國是否會向印度提供軍事援助?鮑爾斯回答說,他個人認為會這樣做。
  • 中印邊界衝突需要印度創造性的「轉危為機」
    9月24日,印外長蘇傑生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論及中印關係時,他認為中印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局面,雙方都要適應彼此的崛起,邊界問題只是兩國在共同崛起過程中所面臨問題的一部分,從長遠來看雙方只有通過談判尋找解決方案。蘇傑生的觀點符合其在今年8月發布的新書《印度之路:應對不確定性世界的策略》中所闡述的看法,即任何關係都要超越政治和局限,以長遠眼光為重。
  • 武裝直升機40架 火炮380門 戰車2400輛 總兵力5.5萬 印:世界最強...
    號稱南亞霸王的印度,其地理條件非常特殊,喜馬拉雅山、喀喇崑崙山和興都庫什山等山脈使其在地理上形成了一個相對特殊的區域,而這片區域的近70%都屬於印度,因此印度與幾個鄰國接壤的邊境地區,大多都是高原山地,考慮到地理位置與安全形勢等原因,印度山地部隊的建設起步很早。
  • 最大限度接近實戰,蘇聯「西方-81」軍演的核武器今天仍有威懾力
    為了回應咄咄逼人的美國,蘇聯在1981年舉行了代號「西方-81」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在此次演習中,蘇聯以北約為假想敵,全方面地模擬了蘇聯軍隊對歐洲地區的進攻過程。在此次演習中,蘇聯投入了大約50萬兵力和1萬輛坦克、裝甲車,並模擬了核武器的使用,演習一共持續了8天,為了震懾北約,蘇聯大方地邀請美國等北約成員國派遣觀察員全程觀摩「西方-81」軍演。
  • 中印邊境談判需數年?印度積極備戰,美國暗中滲透
    部署在高原地區的印軍部隊    「第八輪中印軍長級會談尚無突破,新一輪會談時間遙遙無期,約5萬名印度士兵駐守在與中國對峙的邊界實控線沿線    報導援引一名印度陸軍消息人士的話說,「(前線)每天都有人病倒,很多士兵病情稍有好轉就重新返回崗位」。不過,官方消息表示,「(氣候造成的)非致命傷亡情況並不令人擔憂,而且在預料之內」,「中方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截至11月初,中印兩軍已就推動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脫離接觸進行了八輪軍長級會談。印度媒體對會談成果和何時舉行第九輪會談非常關注。
  • 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印邊界問題的報導
    摘要:本文以《印度教徒報》為研究對象,運用議程設置的相關理論,採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其近十年間關於中印關係的報導進行梳理,發現《印度教徒報》主要通過子議題的設置和報導角度的選擇來體現對中國的友好立場。本文最後指出了《印度教徒報》的報導缺乏連續性、敘事缺乏系統性等問題。
  • 緊張局勢下,印度和中國一旦開戰,誰的贏面更大?
    儘管當前中印談判有所進展,雙方都有撤軍的舉動,然而印軍最近的活動卻讓人不得不提防,我國不少專家也認為印度此舉很有可能是緩兵之計,所以中印之間很有可能將有一戰!那麼一旦開戰,誰的贏面更大?
  • 美制武裝直升機造價接近F35,耗時21年之後,軍方被迫叫停研發計劃
    直升機作為一款具有低空飛行,起降便捷能力的交通工具,在民用和軍用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畢竟一架直升機不僅可以實施救援和物資運輸,同時也可以對地發動攻擊,對於地面的裝甲部隊而言,直升機可以說是最大的剋星。畢竟在直升機的火力打擊下,即便擁有強大的防護能力,最終也難逃被直升機摧毀的命運。
  • 印媒:直升機降落重型設備,以加快印中邊境戰略公路的建設
    據《印度時報》11日報導,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斯裡瓦斯塔瓦在每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雙方同意按照兩國領導人為確保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指導意見,儘早解決這一問題。不過,對於印度和中國在過去幾天,從加爾萬河谷和拉達克東部溫泉地區的某些摩擦點撤軍的報導,印度外交部沒有做出回應。
  • 邊境傳來重要消息,大量坦克預抵中印邊境,印度百萬軍隊重新部署
    印軍兩線作戰已有很長時間,中印邊境和印巴邊境陷入僵持,加之氣溫下降,列城地區的印軍士兵難以抵擋嚴寒,於是印度政府作出軍隊戰略調整。印軍改變邊境戰略部署據印媒2020年12月10日報導,印度軍隊正在考慮,在所謂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對峙衝突中,將其部分戰鬥部署轉變為雙重任務,這樣軍隊就能同時兼顧到中印和印巴兩條戰線並同時作戰。
  • 多國軍演印度下足本錢出動航母,外媒評論直言不諱
    近日,美、日、澳、印進行了「馬拉巴爾2020」海上聯合軍演,其中,美國和印度雙雙出動航母,對美國來講倒也沒什麼,畢竟人家航母多,不過,印度對此次海上聯合軍演可以說是很重視的,也派出了自己的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
  • 中印邊境傳出重磅風聲!印度130萬部隊集結,兩線戰爭或將打響?
    據環球時報12月13日報導,印度媒體《今日新聞時報》最近明確表示,在所謂「拉達克」東部地區持續進行的對峙衝突中,印度軍隊正在考慮將其部分戰鬥部署轉變為雙重任務,這樣他們就能在中印和印巴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
  • 美國指責中方在中印邊界「對別國領土聲索主權」 中國駐印度使館回應
    (原標題: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批駁美國高官在印美戰略夥伴論壇上的涉華錯誤言論)問:8月31日,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比根在印美戰略夥伴論壇上發表講話,指責中國在中印邊界加勒萬河谷和南太平洋地區「對別國領土領海聲索主權」,實施「掠奪性經濟行為」、進行「技術盜竊」等,並就臺灣、涉港
  • 事關中印邊境,印媒透露印度三軍有重要行動,世界嗅到不尋常信號
    自去年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以來,中印邊境地區局勢持續緊張。儘管中印兩軍11月就邊境問題舉行了第八輪軍長級會談,並達成部分共識,但近段時間,印軍又展開了多項軍事行動。據《環球時報》12月16日報導,印度亞洲通訊社(ANI)13日轉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國防軍目前已獲得授權「為15天的激烈戰爭而增加武器和彈藥庫存」,使印度軍隊能在中印和印巴兩條邊境線上做好戰爭準備。《印度斯坦時報》15日也報導稱,印度海、陸、空三軍獲得了緊急財政授權,可以購買他們認為可能用於戰鬥的、價值30億盧比的設備。
  • 武裝分子又把敘利亞軍包餃子,大批精銳裝甲師軍官陣亡,損失慘重
    來自敘利亞方面報導統計稱,敘利亞政府軍精銳,敘利亞政府軍第4裝甲師近日損失十分巨大,大量的敘利亞叛軍和土耳其軍隊頻繁對敘利亞政府軍精銳-第4裝甲師進行襲擊,導致了敘利亞政府軍精銳部隊損失慘重,包括了敘利亞政府軍第4裝甲大批突擊隊士兵、軍官,在阿勒頗西部出現了重大傷亡。
  • 中印局勢取得重大突破!?印媒:中印同意從「摩擦點」撤軍並公布...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印度官員周五(11月13日)說,為了結束喜馬拉雅山西部危險的軍事對峙,印度和中國正在制定一項計劃,包括設立無巡邏區,撤回坦克和大炮,並使用無人機核實撤離行動。今年6月,中國軍隊用石塊和棍棒襲擊了印度士兵,造成至少20人死亡。自那以來,兩國關係一直高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