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金牌教師團帶你認識不一樣的草間彌生

2021-02-28 ACG國際藝術教育

誰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

誰在用藝術作品不斷的影響時尚?

誰又能用獨特的繪畫語言

持續地走在當代藝術的前沿?

圓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話題女王

精神病患者、怪婆婆

都是她的標籤

草間彌生,這位和荒木經惟一起被批評為「日本壞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 歲,用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來不斷證明自己,並和安迪·沃霍爾、小野洋子等先鋒藝術家見證了當代藝術史。

  當代藝術  

她的作品魅力有多大?裝置作品「無限鏡屋」,每人的觀看時間只有45秒,仍還有16萬人在展館門口排隊。

縱觀近十年,草間彌生的藝術品在市場上總拍賣價值從2004年的93萬多美元增長到了2014年的3545萬美元,無疑,她是當代最值錢的藝術家。草間彌生無疑是當代最影響力的藝術家,沒有之一。

草間彌生的出道本身就是個傳奇,1966年,她帶著作品《自戀庭園》在未受官方邀請下「自行參加」了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在展館的戶外草坪上,草間彌生穿著金色和服端坐在1500個不鏽鋼球上,每顆球以兩美元的價格向觀眾出售。

草間彌生的迷人之處在於,她用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豔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

草間彌生堪稱藝術界的「波點太后」,紅白波點藝術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草間彌生從10歲開始就被大量幻覺困擾,常企圖自殺,而她追尋這些幻象所找到的正是這些標誌性的波點圖案,而後她將其運用到布料、樹木、房間、雕塑、服裝設計上,製造出一系列視覺感強烈波點藝術品。

FU HAO

ACG插畫 動畫教師

倫敦藝術學院


「精神病藝術家」的代表性人物草間彌生,終其一生都致力於挖掘自我、呈現自我,她將世間萬物用雙眼納入腦中,再用其獨特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可以說她對藝術的追求全部以本我為出發點,探究自我個性、找尋對世界的情感認知,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現著這個世界。談到草間彌生就避不開她的波點,她就像一個製造波點的機器,吸收著世界,消化著世界,最後又用波點產出了世界。而她自己本身就是波點的一部分。

她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 (Art Brut)、波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 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 (obsessive artist)。從草間彌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


NING LU

插畫 動畫教師

英國考文垂大學

回看草間彌生畢生創作的所有繪畫語言與元素,這些作品是藝術家對所追求的藝術本質的還原。也通過畫面中具象與抽象元素的任意轉換,以及繪畫元素的多樣組合,讓世人了解藝術家無窮無盡的靈感與永恆的藝術靈魂。她用畫筆的聲音來向世人傳達她眼中的Neverland。

無可置疑,她成功點燃了人們視覺感官的享受與激情。正如她所說 「我們埋沒在無限的網之中,並無限地發展下去,我們就住在網的一端。」 「地球也不過是百萬圓點的其中一個。」 「而我,草間彌生,是漫遊奇境的現代愛麗絲。」 在她的世界。圓點代表對永無止境的生命力的感動,被圓點所覆蓋的花朵意味著永不熄滅的愛的光輝。在這無止盡的世界中找尋自己的位置 綻放自己的靈魂。

草間所用的創作手法有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等。她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品。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她曾說這些視覺特色都來自於她的幻覺,她認為這些點組成了一面無限大的捕捉網 (Infinity nets),代表了她的生命。


草間彌生的裝置藝術展示


草間彌生的行為藝術展示

FU YIJIA

ACG工業設計教師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

蔡康永說過 草間彌生不知是在哪面牆上鑽了一個洞 窺知了造物者的某個手勢或背影 她從此寄居於這面牆上 在兩個世間來回顧盼。她的展覽中的感官體驗是無可比擬的。幼年時期的幻覺一點點影響著其成年後的作品。也許她所謂的精神疾病正如蔡康永所說,只是開通了和造物者對話的牆。




草間彌生的「波點南瓜」雕塑作品

  時尚跨界  

早在1990年,草間彌生就與時裝設計界合作,推出了帶有濃厚圓點草間風格的服飾。2005 年,Chanel 就在其秋冬高級定製中推出以草間彌生繪畫作品為靈感的設計,蘭蔻也曾推出極具草間個人風格的綴滿金色圓點的化妝包。這種超越真實的迷人氣質,刺激到了路易威登的藝術總監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促成了這次跨界合作。

馬克·雅可布是草間彌生的一位老粉絲了,2006年他赴日本之行中,還特意到草間彌生的工作室拜訪了這位老太太。當時「波點太后」特意贈送了一隻繪有她代表性波點圖案的LV 包包給這位忠實粉絲。

馬克·雅可布作為路易威登的藝術總監一直都和當代藝術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包括以情色作品見長的理察·普林斯 (Richard Prince) 、街頭塗鴉大師史蒂芬·斯普勞斯 (Stephen Sprouse) 及村上隆 (Takashi Murakami) 。

LV與村上隆 (Takashi Murakami)合作系列


LV與理察·普林斯 (Richard Prince) 合作系列


史蒂芬·斯普勞斯 (Stephen Sprouse) 合作系列

在LV的塗鴉系列紅遍全世界之後,與草間彌生的合作更是將LV產品線的設計與當代藝術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作為家喻戶曉的奢侈品牌,再一次將波點推向當代藝術與時尚的風口浪尖。

當代藝術中,波普藝術倡導真實與幻覺的混淆與交融,讓同一元素不斷重複、蔓延,而波點便被視為波普藝術的代表符號與重要元素。

CAO XUE

ACG平面設計教師

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

「我的一生,我活著的每一個日子,都必須與藝術相關。要是人可以有來世,我還想再做藝術家。無論生與死,藝術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切。」 相較於「波點女王」的稱號,相較於極高的身價...相較於這些外在客觀所加持的「冠名」,草間彌生對於藝術的內在精神更讓人動容。藝術之於她是一種再生。「波點」不是止於表象的視覺語言,而是之於她的對於內在生命的表達和釋放。

而在倫敦Selfridges百貨公司亮相的路易威登草間彌生概念店,無論是衣服、包包、燈具、牆壁、地板、展示櫃等等,所有你能看見的一切都被亮麗繁密的大波點覆蓋,相當耀眼。


甚至連好萊塢型男喬治•克魯尼都被草間彌生等五位女性藝術家選為靈感男神,登上《W》雜誌」The Art Issue」。

 

 身著草間彌生特別設計定製版的Giorgio Armani黑白波點西服

除了這些知名大牌以外,草間彌生的影響已經滲透進了時尚圈的各個角落。


2009 年的 House of Holland 倫敦時裝秀上,設計師聯合牛仔褲品牌 Levi’s 推出波點加牛仔褲的搭配。整場秀以波點圖案為主打,這是近年大牌時裝秀的第一次。

2011 春夏時裝周,Miu Miu 推出波點 Cruise 系列,從衣服裙子到鞋子都加入波點元素。該系列對傳統的圓形波點進行創新,使其呈桃心或水果狀。在當年的秋冬系列中, Marni、Lavin、Stella McCartney 等品牌也推出大量波點單品。

2013 年Supreme推出以紅、白、黑三色條紋與波點為主打的春夏聯名系列,同年,加拿大 NATIVE 推出波點圖案的鞋款等等。這些波點單品紛紛受到各國潮人的歡迎,在街拍中出現頻率頗高。

2015 春夏,波點圖案再次成為許多時尚品牌服裝的主打元素。Dolce&Gabbana 2015 春夏系列用帶有繁花與波點圖案的連衣裙突顯女性魅力,Kenzo 2015 早春度假系列選擇了70 年代的復古風,波點被大量運用。

鍾愛波點幾何的藝術家與時尚界的頻繁合作使波點在近些年裡熱度不減。據統計,在日本年輕人穿著的服飾中,帶有波點圖案的就佔 30%。而在國內外娛樂圈活動中,亦常看到名人身著波點服裝。

可見,「波點奶奶」的威力有多大!


ACG服裝設計教師

芝加哥藝術學院

草間彌生視自己的生命為「迷失在無數圓點之中的一個」,而她的「波點」藝術語言充滿了抽象表現主義和 「無限網絡」的符號與象徵。她的波點世界充滿無數的圓點,沒有盡頭,仿佛用一個巨大的波點網絡將自己的大腦圍困,忘記現實世界,迷失在自我世界中,直至最後,忘卻了自我。

  建築設計  

無論是在美術館裡,還是作為奢侈品圖案,這些神秘而狂熱的圓點都顯得那麼有表現力,草間彌生的作品甚至影響到了建築設計。

公寓樓345meatpacking


草間彌生的著名代表作《黃樹》覆蓋紐約Meatpacking區奢華公寓樓345meatpacking,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

紐約LV旗艦店


I.T BEIJING MARKET

2010年, I.T 推出波點單品,還為其在北京的門店 I.T BEIJING MARKET 打造了「波點外觀」,吸引到許多品牌粉絲或熱衷時尚的年輕消費者。

GINZA SIX



號稱銀座史上最大的旗艦百貨GINZA SIX,logo等VI系列都由原研哉打造,草間彌生為其在百貨中央設計12個白底紅點的南瓜吊燈。

XIANG YUNJIA

ACG室內設計教師

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

剛正好跟一個平面的學生說到了草間彌生,草間彌生的這種點是出發於自身對於世界的認知和體驗的,這種方法算是一種探索藝術設計最直觀的方法,她對於點的複製又有一種無限性,包括展覽這些波點圖案的場地又充滿了很多的反射/折射,因此又加強了這種無限性,所以可以認為這是一種自我—外部(世界)—(其他)自我的循環。

品質酒店之友



坐落於瑞典的品質酒店之友,上面有上千個孔,使人產生一種錯覺,從遠處看就像北立面中間的波點。它使堅硬的牆體變得柔軟,甚至溼潤了。

金澤海未來圖書館

金澤海未來圖書館多次獲得日本和海外的建築設計獎,還被美國的旅遊雜誌評選為「世界最具魅力的圖書館TOP20」之一。

圖書館的牆面上全是圓形的小窗,陽光投進窗孔,給室內灌進了無數的「透明感」。

WU XUYI

ACG建築 城市設計 景觀 空間教師

曼徹斯特大學

草間彌生的作品給觀眾帶來最新潮和前沿的感覺。同時用這種特殊的形式感表達,在城市環境中可以營造一種無限延伸,置身其中的人們無法確定的真實世界與幻境之間的邊界,既是一種張揚,也是一種發洩。

草間彌生的感染力太強大了

她用非常簡單的繪畫語言

利用不斷的重複和變形

使自己的個人風格越來越強烈

儘管患有精神分裂症、整天想輕生

但她沒有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

相反,她選擇徵服世界

對於藝術的熱愛

讓她在用一個小紅點

就在藝術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YANG LAOSHI

ACG集團教學經理

草間彌生已經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藝術家」了,她的作品在當今社會中充當著流行商業藝術品的角色。眾多作品中,要說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算是無限鏡屋系列了從早年的《無限鏡屋:陽具原野》對性話題的頻繁探討,嘗試克服自身對男性生殖器的厭惡與恐懼,那種青年藝術家作品裡常有的荷爾蒙元素,再到《無限鏡屋:靈魂閃耀》,通過無限空間的視覺效果,讓觀者體驗自我消融、萬物融合的自我思考。同樣圍繞著無限展開,卻也經過歲月洗禮發展著不同層面的話題。

這些作品拿到今天來看,像極了現在大熱話題「平行宇宙」,也許草間彌生的裝置藝術就是為了通過鏡面效果讓我們在某一個時間點接觸到不同空間的自己呢?不信你去試試看嘍,也許你和你的1,2,3,4,5還會相互交換禮物呢。

2018年ACG的學員們同樣因為熱愛和堅持

斬獲無數名校offer


  ACG純藝offer  


 ACG服裝設計offer  


 ACG建築設計offer 

  2018年申請季已經過半  

  小夥伴們的捷報還在不斷傳來  

願熱愛藝術的你們

都能進入自己的Dream School!

2018!

我們名校見!

名校申請攻略等問題 

 歡迎隨時諮詢 


 回復【姓名+電話】到後臺 

 免費獲得測評 

更多詳情諮詢小A

相關焦點

  • 帶你認識她 |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 1939年,草間彌生約10歲時,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時常有自殺企圖。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
  • 你不知道的草間彌生 年輕時很美
    了解她你會愛上她去年在比利時的書店買了一本關於草間彌生的書,雖然是日文版本,但因為裡面的照片實在是太迷人了,我從來都沒想到草間彌生的早期生活、在紐約的照片是這麼精彩,便想分享給大家。▲草間著作的作者介紹對於她我實在不是很熟悉,雖然草間彌生是世界公認最棒的藝術家之一,但我心裡頭總是有一道牆阻隔她;可能是我本來就對「大家都喜歡」的人事物有點排拒,一種想要保護自己不被這些強大的信息淹沒。
  • 【走進不一樣的變體LV】草間彌生
    2012年路易威登宣布它與草間彌生合作的作品將在全球精選的路易威登旗艦店中出售。這個系列包括大量標誌性的手袋,他們將草間彌生的色彩呈現在1896年的Monogram上。路易威登的手袋特別昂貴,但沒有任何人真正對此有什麼怨言。因此他就像瘟疫一樣流行,像黑洞一樣神秘,它是每個女孩都夢寐以求的時尚品牌。
  • 從草間彌生的眼裡重新認識圖形——圓
    15分鐘後,警察來了,為了配合這一事件,草間彌生還給尼克森發公開信寫道:「我們的地球就像一個小圓點,在數以百萬計的其他天體中,一個充滿仇恨和衝突的球體,在和平,無聲的領域中。讓我們改變這一切……你不能通過使用更多暴力來消除暴力。」
  •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但是草間彌生的裝置藝術卻是這其中最適合自拍的地方,因為有著無限延伸的反光鏡面和能夠引起幻覺的美學體驗。在這個空間裡面,一個人很難抗拒讓自己和空間一樣成為永恆的欲望。蘇珊·麥可(Susan Michals)針對草間彌生的展出寫了評論文章,裡面說到:「幫自己個忙吧。」不要帶手機。因為當你想要來一張完美自拍的時候,時間可能就快要截止了,你可能就只是給自己幫了個倒忙。
  • 「裸露」「非法」「被驅逐」——瘋狂的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的父親放蕩離家出走,母親患有歇斯底裡症,且專心於生意的經營,對女兒的精神疾病一無所知,並認為「富家女不應該畫畫」,於是毀掉了她的畫布,懲罰她與工人一起幹活,甚至拳腳相向,使草間彌生感到極度恐懼而精神崩潰。
  • 教程|草間彌生
    她呀,是一位很特別的「怪婆婆」,她喜歡戴著顏色鮮豔的紅色假髮,不愛微笑,喜歡以冷漠的姿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對比起她的「怪婆婆」的特點,她的藝術風格更值得我們去揣摩和思考。她是誰呢?她就是日本著名的藝術家——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本土的草間是一個孤獨的孩子,在幼年時代她就對現實生活視域中的圓點充滿興趣。
  •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鏡子,圓點花紋,生物的觸角和尖端物體都是草間彌生後來作品中重複出現的母題他的妻子訴說了草間彌生對某些作品的影響「 很抱歉我們採納了您的創意。」如果草間彌生不是因為精神疾病離開紐約她會是安迪·沃霍爾藝術地位的最有力競爭者但精神疾病恰恰又是草間彌生幾十年創作的主導
  • 草間彌生 世間萬物,皆是圓點
    1941年,積年累月的戰爭擴大演變至太平洋戰爭階段,大約這時候,草間彌生患上了神經性視聽障礙,她經常出現幻覺,看到的世界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身邊出現薄紗一樣的灰色帳幕將我蓋住」。強烈的恐怖感讓她的精神接近崩潰,於是她開始畫這些斑點,自那以後,圓點成了她作品中的標誌性圖案,她把它們看成來自宇宙和自然的信號,「地球也不過只是百萬個圓點中的一個。」
  • 【亞洲美術】潘力 │ 我所認識的草間彌生
    《ART藝術》編者按:3月到6月,『波點女王』草間彌生時隔6年再次在上海開展。這場題為「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的展覽,囊括了草間彌生40多件重要作品,包括戶外《南瓜》雕塑、『無限鏡屋』系列、2009年至今一直在創作的繪畫作品《我的永恆靈魂》系列等。作為一名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身上同時印著先鋒和流行的標籤。
  • 雲映薈 | 草間彌生紀錄片放映《草間∞彌生》
    打破空間的限制,讓作品不再一覽而盡——正是在這樣的吶喊聲中,草間創造了鏡屋,讓星星點點的燈光如同微縮的宇宙包圍觀者。這是堅韌的生命的能量,在草間的筆下轉換成宇宙的圓點,浮動於我們所處的世界。這種意象的重複在空間中無限延展,直到進入觀者的內心,讓每個人聽到草間的語言。
  • 草間彌生の珍藏作品合集
    某一天,一朵朵槿花像人一樣擺出不同表情開始和我說話,它們的聲音越來越大,大到我的耳朵開始痛。」1939年,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約10歲時,因神經性視聽障礙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
  • 草間彌生,被叫了一輩子精神病的國寶級大師
    被標以「怪婆婆」標籤的草間彌生早早悟出了這個理,並用一生踐行。母親毀掉草間彌生的畫布,罰她和工人們一起幹活,經常把她關起來,強烈的恐怖感讓草間彌生的精神接近崩潰。「雖然我在遠方,雖然我在藝術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我還是懇請你為我指路……」深受感動的女畫家回信給草間彌生,表示願意在美國推薦她的作品。 1957年,草間彌生拿到了去美國的籤證,離開之前,母親給了草間彌生100萬日元,告訴她永遠不要踏入家門。臨走時,她在家外的河堤上毀掉了數千件作品,表達對母親的憤怒。
  • 草間彌生| 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
    她的這個使命不為人們理解,甚至她一度被宣布為精神病,而她犧牲了交友談婚論嫁的時間,沒有一天不為她這個使命而勇猛精進。這兩天我們關注山東人顏寧(顏寧:真正有意義的成就;顏寧:遵從內心,勇敢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一如草間彌生,顏寧也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而來的人。跟草間彌生一樣,她也洞悉了這個世界的無窮性原理。
  • 草間彌生專屬美術館在東京開放!
    錯過的人別沮喪,草間彌生計畫在10月1日將在日本東京新宿開設個人全球第一間美術館了喔!家族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草間彌生的精神疾病卻被家人一無所知。草間彌生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已充滿了小圓點。這些小圓點被當作是她與世界溝通的途徑。
  • 草間彌生 * LV = ?
    同屬彼此領域的佼佼者2012年兩者碰撞倫敦 LV 草間彌生 概念店誕生Louis Vuitton概念店成為了一片波點的海洋。店內的Wonder Room已經轉化成一個紅白相間的Seussian展示區,草間彌生的籤名巨型南瓜則作為枝形吊燈和臺面,上面展示了繽紛波點的高級成衣、手袋、鞋和她的Louis Vuitton收藏品配件。自1854年創立伊始,時尚先鋒路易威登始終對藝術充滿熱情並與藝術保持緊密聯繫。直到Marc Jacobs出任藝術總監,這一傳統更加得以強化。
  • 你知道年輕時的草間彌生像貓女郎一樣美麗嗎?
  • No.5【草間彌生】——波點女王
    但有一位婆婆的南瓜恐怕沒有那麼便宜,那就是草間彌生的南瓜,你眼前的這隻就需要四百九十萬人民幣。       草間彌生對南瓜情有獨鍾,南瓜是她作品裡常見的要素。她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南瓜,南瓜都是非常完美、有趣和可愛的,每次看它時都會有新發現。
  • 草間彌生的永恆靈魂
    本次草間彌生個展「草間彌生:近作」展出十五幅來自其「我的永恆靈魂」系列的單色畫作和一件由數塊鏡面不鏽鋼組成的立體雲狀雕塑裝置。在草間彌生不斷拓展她的創作語言的同時,本次展覽詮釋了她通過不斷創新、毫不妥協的視野和令人折服的魅力使世界各地人們的心為之傾倒、著迷。
  • 草間彌生 | 將幻覺畫出來的「精神病藝術家」
    ➤她在自己身上、在許多人身上塗抹出一個個拳頭大的圓點;在人群的追逐和警察的驅趕中,穿著帶圓點的服裝奔跑在紐約中央公園裡,所有人都嘲笑她只不過是個譁眾取寵的小丑罷了。➤後來,她和大她25歲的藝術家Joseph Cornell相愛,Joseph Cornell的出現給草間彌生的人生帶來了浪漫的色彩。兩人互相陪伴,直到Joseph Cornell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