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媽媽問我:寶寶9個多月,每天奶量不足500ml,會不會鈣攝入不足?實際上如果寶寶每天奶量不足,的確影響孩子對鈣的缺乏。
正常來講,寶寶9~12個月每天的奶量不少於600ml,再加上添加富含鈣的輔食,那麼寶寶每天鈣的攝入量基本上能夠滿足。
怎麼計算寶寶是否缺鈣?
給寶寶補鈣,首先是考慮鈣的來源,其次是含鈣量,三是要計算鈣的吸收率。
鈣的最佳來源是奶,包括母乳和配方奶。母乳的鈣含量弱低,但吸收率比較高。配方奶的含鈣量雖然高,但鈣的吸收率比較低。
100克配方奶含鈣量約110毫克,吸收率35%左右。7~12個月的寶寶每天鈣需求量為500毫克左右,這樣600ml奶能提供660×35%=231毫克的鈣。那麼另外的269mg的鈣就需要從輔食中獲得。
反過來講,如果寶寶每天只能吃500ml奶,那麼就只能提供193毫克的鈣,另外307毫克的鈣就需要額外從輔食中補充。307-269=38毫克,其實相差並不大,也就是一勺子芝麻醬就能補回來。
輔食中鈣的來源:
鈣含量最高的食物是芝麻醬。每100克芝麻醬含鈣量為1057毫克。之後還有蝦皮(991mg)、豆腐乾(308mg)、紫菜(264mg)、黑木耳、河蝦、酸奶、小油菜等等,這裡就不一一列舉,詳見下圖。
正常寶寶4~6個月就可以加輔食了,所以如果寶寶每天奶量不足,就要加強含鈣輔食的攝入。比如說蝦皮雞蛋羹、油菜沫米糊或者菜粥、芝麻醬拌爛麵條,紫菜末蛋羹,這些都是可以的。
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除了從食物中補鈣,寶寶還需要堅持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沒有Vd的幫助,補再多的鈣效果也比較差!
維生素D,從寶寶出生數天開始就要補充(老建議是寶寶出生2周後補),每天大約補400國際單位。早產兒和多胞胎要翻倍補充,補夠3個月之後再恢復到每天400iu。平均日照不足的地區,建議補到孩子12歲。
補充Vd的另一個方法,是多曬太陽。
但是,月齡小的孩子不適用。因為陽光紫外線與皮膚接觸後,經皮下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3,再經肝臟系統的代謝才能生成活性的維生素D。月齡小的孩子曬太陽容易灼傷皮膚,而且孩子月齡小,肝臟系統又發育不完善,所以1歲以下的孩子曬太陽補Vd並不靠譜。等到寶寶1歲以後,效果就要好一些。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請留言。喜歡請點讚,不喜歡也請你手下留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