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札記——關於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期望與大家思想碰撞、心靈互動。每周一、三、五 晚上20點發布三篇原創文章,歡迎投稿,敬請閱讀、分享!
幸福是人人嚮往的事情,但未必人人都知道幸福的奧秘。我們只有透徹地分析人不快樂的原因和痛苦的根源,以及影響幸福的要素之後,才能不斷調整自己並踏上幸福的蹊徑。
人不快樂的原因和痛苦的根源主要來自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
(1)身體方面。讓人身體感到不快的原因有勞累、睏倦、疼痛、發癢、炎熱出汗、寒冷發抖等等。身體方面的不適主要和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勞頓程度以及周圍環境有關。
(2)精神方面。來自精神方面的痛苦主要有憂慮、悔恨、恐懼、悲傷、煩躁、慌亂、抑鬱、嫉妒、心理不平衡、心理負擔重等等。精神方面的痛苦主要和人的心態以及壓力相關。
一個人的幸福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
(1)遺傳因素。這與人的性格特質有關,有的人天生樂觀、積極,快樂就會多一些;有些人生性悲觀,痛苦就會多一些。
(2)環境因素。無容置疑,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工作環境都會對人的幸福帶來影響。
(3)後天的培養。這是最關鍵的。人是可塑的,幸福也是可以培養的,只要我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樂觀、豁達,幸福並不遙遠。
幸福受多重因素影響,但最關鍵的是一個人的心態。我們必須認清追尋感官的快樂和幸福是兩碼事,感官的刺激容易消失,無法提供人們永恆的幸福。
在一定意義上,金錢、地位能大大地增進幸福,而一旦超出這種意義,事情就不一樣了。有些人畢其精力累積財富,直到發現擁有過量的財富無法買到少許幸福時,他們才會醒悟並懊悔浪費了生命,但為時已晚。
幸福有三個絆腳石:一是與他人攀比;二是追求完美;三是斤斤計較。
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盲目攀比,比來比去,人的心裡只剩下欲望,沒有了幸福。許多人追求完美,吹毛求疵;有些人只知道獲得,不知道付出。如果總算計著「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做這件事值不值得」,你就會生活得很痛苦。
幸福有幸運的意思,生來殘疾或者不幸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對人的一生的幸福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但人的出身或環境往往是不可改變的,因此,要想踏上幸福的蹊徑,關鍵是要改變自己,從我做起。幸福與身體和精神密不可分,以下諸方面助你踏上幸福的蹊徑。
(1)健康而非疾病:身體健康是構成幸福的重要的因素,整天被病魔纏繞無幸福可言。所以,相比獲得外在的財富和外界的榮譽,我們應該注意提高和維護自身的健康。
(2)積極而非消極:無論你的人生觀是什麼,都應包含這樣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如果你選擇了對幾乎每一件事都去探尋它積極的一面,你就會得到幸福;而如果你選擇了凡事都挑剔它不好的一面,你就會痛苦不堪。
(3)開放而非壓抑:壓抑帶來嫉妒、恐懼、憂慮和悔恨,它是痛苦的根源。而開放的心態帶來包容、友善,它是幸福的源泉。人必須像開闊自己的視野一樣,開闊自己的心胸。
(4)仁愛之心:樂於助人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在生活中多去幫助他人,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但現代社會中,樂於無私奉獻的人越來越少,斤斤計較的人越來越多。
(5)自我接納:自卑之心和恐懼失敗的負面情緒讓我們表現不佳同時無法感受到幸福。只有完全接納自己,掙脫完美主義的桎梏,才能完全釋放我們的潛力,並保有持續的幸福。
(6)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和諧的家庭關係和友情是幸福的重要來源,失衡的人際關係帶來痛苦和悲傷。任何一種關係都會有起有伏,但是通過換位思考、雙贏思維,人際關係是可以改善的,每個人都可以享受與日俱增的情感帶來的幸福。
思想者札記——關於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期望與大家思想碰撞,心靈互動。更多閱讀,請長按識別左圖中的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