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南京攻城的日軍有很多,但敢於說出真相的,卻寥寥無幾。
三谷翔,是其中之一。
1919年,三谷翔生於日本愛媛縣,幼時受軍國主義洗腦,對戰爭狂熱。
1937年,18歲的他作為一名日本海軍,乘「海風」號軍艦侵入南京外圍。
他是艦上的一名信號兵,負責傳遞軍艦射擊等軍令。
12月13日,南京淪陷的那天,他所在的軍艦,和其他3艘一起,對中山碼頭進攻。
江面上,他看到不斷有小竹筏從南京方向飄過來,上面全是屍體,當時他就想,怎麼全是屍體,是不是裡面混的有中國兵,於是就朝竹筏開槍掃射,發現沒有任何反應。
他這才知道,屍體全是城內的日軍幹的。
12月16日晚,他登陸上岸,在挹江門附近的小公園空地上,他看到有成堆的屍體,屍體高度達2米,每堆有五六十具。
「仔細看,不是中國軍人,有老人、有女人,甚至小孩,也有壯年。」2014年,三谷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
「當時我覺得非常吃驚,沒想到是這個景象。」
12月18日,他在艦上站崗時,突然聽到機關槍的聲音,循聲望去,原來是中山碼頭岸邊,日本軍人正拿著機關槍,對中國人掃射。
「真是難以置信,」他用望遠鏡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像看電影慢鏡頭一樣,隨著機關槍的聲音、中國人的慘叫聲,一個個被掃射的中國人倒下了。」
19日、20日,他在值班時都看到了這一幕,「」中國人被用卡車運來,在中山碼頭的岸邊,被日軍用機關槍殺死。」
他離開南京時,是12月25日,「在那之前,下關的岸上每天都是這樣。不僅中山北路是這樣,南京整體應該是地獄。陸軍不知廉恥,做過頭了。」
三谷翔是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進城的是日本陸軍,兩者雖然都是日軍,但分屬不同機構領導,互相獨立,且相互競爭,甚至為爭風頭常常在天皇面前相互揭短。
不過,三谷翔說出南京大屠殺的真相,不是派閥之爭,而是出於晚年良心的譴責,讓他難以忍受。
「因為戰爭,我沒有完成學業,老家愛媛縣也遭到轟炸,失去了家園,我開始討厭戰爭。」
戰後,他看到日本有人發起侵華老兵證言活動,就報名參加,冒著被右翼攻擊的危險,勇敢站出來說出當年大屠殺的真相。
他說,否認南京大屠殺,是睜眼說瞎話。為天皇效命的日軍成了魔鬼,屠殺俘虜和老百姓,強 姦婦女,太無恥!是軍國主義教育把他和同齡人送上了戰場。
「日本必須承認歷史,真正反省,才能獲得諒解,才有永久和平。」
為侵華作證,為大屠殺出證言,成了三谷翔晚年的主要活動。
2007年,他還來到中國南京,親自參加大屠殺遇難同胞悼念儀式,為當年的侵略道歉,向世人證明大屠殺的真相。
當時他已經88歲,已經做好被中國人罵的心理準備,但沒想到,許多學生在聽了他的證言和演講後,與他握了手。
「和平的時代真好。」他感慨道,他想活到100歲,讓世人都知道那段歷史的真相。
然而,百歲之約還是沒有實現。2017年,他因患癌住進了醫院。
8月17日,他腹部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高燒不止。
知道自己來日不多,他躺在病床上,非常虛弱,但仍然清晰地記著大屠殺的情景。「我看到了堆積如山的死屍,太悲慘了……」他捂著臉,老淚縱橫。
為了把這段歷史保留下來,他忍病痛講述了1個多小時。
彌留之際,三谷翔已經2周沒有吃任何東西,卻仍然費力地向人說著軍國主義對他少年的毒害……
9月9日凌晨,三谷翔離開了人世。
他的後人為他製作了一部專題片,永遠記錄了大屠殺真相,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而他本人,由於在晚年的一次次的挺身而出,與否認歷史者鬥爭,勇敢道出證言,也贏得了中國人的尊敬,稱他為「日本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