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珠寶公司相繼入局,人造鑽石迎來發展新機遇

2021-01-11 環球網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上世紀,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 De Beers(戴比爾斯)用一句經典廣告語,在提升消費者對鑽石的需求上獲得極大成功,讓人們相信鑽石是愛情和社會地位的偉大象徵。

可就在近期,戴爾比斯宣布入局人造鑽石行業,推出合成鑽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供應價格不等的合成鑽石飾品,且每一顆0.2克拉以上的合成鑽石都會擁有特殊的識別標誌。

一直專注於天然鑽石的戴爾比斯為何推出合成鑽石品牌?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哪些不同?合成鑽石能否受到消費者青睞?

據了解,合成鑽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造鑽石」,它的製造原料主要是合成二氧化鋯石和合成碳矽石,實驗室中採用高壓高溫法 (HPHT)或化學蒸氣沉澱法 (CVD),僅需幾周即可培育而成。

自上世紀 50 年代起,人造鑽石被廣泛應用於電信、雷射光學、醫療保健半導體、雷射等工業領域。1970 年,通用電氣的研究員製成第一顆非常小的寶石級合成鑽石,可以像寶石一樣進行刻面處理。1980年中期,其他製造商已能夠生產合成鑽石,不過由於人造鑽石合成技術難度大、成本極高,從商業角度來說沒有太大的操作空間。

經過數十年的實驗研究,人造鑽石的製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為合成高質量、低成本的人造鑽石提供途徑,並打開潛在市場的大門。最近十年,合成鑽石價格下降了60~90%,預計到2020年價格還將更大幅度下降。僅在2016年,1克拉人造鑽石寶石的價格就降低約30%,明顯低於開採鑽石的價格。

與此同時,可用於珠寶製作的人造鑽石成品品質大幅提升。人造成品鑽石的尺寸可分為大尺寸(5 - 10 克拉或更大)、商用尺寸( 0.25 -2.5 克拉)以及小尺寸或米粒尺寸( 0.10 克拉或更小)三類,大顆粒、顏色白、雜質少是對用於珠寶首飾合成的人造鑽石的基本要求。據悉,商業化生產用於珠寶首飾的合成鑽石的國家包括中國、烏克蘭、俄羅斯、日本和美國等。

從全球角度看,由於人造鑽石製作過程中沒有傳統開採鑽石所帶來的環境影響,而且價格低廉,生產成本更低,被視為「鑽石的未來」,早已吸引了來自矽谷和好萊塢的投資者。好萊塢影星Leonardo DiCaprio 致力於推廣人造鑽石,是加州人造鑽石初創公司 Diamond Foundry 背後的投資方之一。

除此戴比爾斯、 Diamond Foundry外,包括 Swarovski、Ada Diamonds 等也都在加大對人造鑽石的投資,特別是Swarovski ,將旗下人造鑽石珠寶品牌 Diama 從寶石部門轉移至奢侈品部門 Atelier Swarovski,足以證明對人造鑽石珠寶市場的重視程度。據預測,人造鑽石珠寶市場價值每年將增長22%,到2023年將達到52億美元,2035年將達到149億美元。人造鑽石珠寶市場價值約佔總值870億美元鑽石珠寶市場的2%,到2035年市場份額將增加到5%。

在大力發展材料科學的背景下,中國合成鑽石加工工廠內,排列著數千臺製造設備,一臺設備一次就可以出產100個單位的鑽石。以豫金剛石(SZ300064)為例,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最大的人造金剛石生產企業,現已形成涵蓋石墨礦、人造金剛石及原輔材料、大單晶金剛石及飾品、微米鑽石線、超硬磨具(砂輪)等產品系列,產品作為工程材料和功能材料廣泛應用於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製造、電子電器、醫療等多個領域。經過多年研發創新,豫金剛石工業級人造金剛石可以大面積應用於消費級別,「消費+工業」成為公司重要的發展戰略。

豫金剛石董事長郭留希表示,豫金剛石是在自主研發生產華晶金剛石、擁有鑽石礦的基礎上,不斷研發製造適合用於珠寶首飾的人造鑽石。人類歷史上依賴天然鑽石的心理已有上百年,但是天然鑽石如何開採?血鑽之說是怎麼來的?作為國產高新技術製造業企業,豫金剛石的技術保障,可以終結天然鑽石在珠寶首飾領域的壟斷地位,人造鑽石終於可以與天然鑽石媲美。另據透露,豫金剛石還將與國內外多家奢侈品珠寶品牌合作,讓更多消費者可以低廉的價格,可以享受到與天然鑽石同樣高品質的首飾。

相關焦點

  • 日本知名飾品珠寶品牌GRANDMATIC發力人造鑽石市場
    日本知名飾品珠寶品牌GRANDMATIC發力人造鑽石市場繼美國鑽石巨頭戴比爾斯(De Beers)和國際知名時尚珠寶廠商潘多拉(Pandora)和施華洛世奇
  • 星巴克、肯德基相繼入局人造肉市場,人造肉成為餐飲行業新風口?
    人造肉市場火爆資本相繼入局人造肉市場4月20日,肯德基正式在中國限時開啟植物肉雞塊產品公測,據肯德基介紹,此款新產品的主要成分為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不含膽固醇,但其口感媲美真肉。健康飲食、環境保護等因素下人造肉迎來發展機會近段時間,隨著餐飲、企業的相繼入駐,人造肉再一次成為食品、食材界「風口浪尖」上的話題,同時,也成為肉製品廠商關注的重點,人造肉行業興起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換句話說,人造肉究竟是如何吸引資本挑剔的目光的?
  • 河南人造鑽石進軍珠寶市場
    人造金剛石除了可以做成媲美天然鑽石的首飾,利用其聲、光、電、熱等方面的特性,還可以在半導體、醫藥、化妝品等方面大展身手,對人造金剛石產能大省河南來說,新技術、新工藝的轉換升級將為這些企業打開下遊應用的空間。  璀璨的「實驗室培育鑽石」原石產自河南  一顆一克拉的天然裸鑽,如果顏色、淨度、切工都還不錯,價格在10萬元以上。
  • De Beers 旗下人造珠寶公司 Lightbox 新廠投產,人造鑽石產能提高10倍
    全球最大鑽石供應商 De Beers(戴比爾斯)旗下的人造珠寶技術公司 Lightbox 目前正在積極擴大產能。
  • 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人造鑽石,改變了世界鑽石行業的格局
    2018年9月,作為全球鑽石珠寶行業的龍頭老大—戴.比爾斯公司,宣布旗下新成立的人造鑽石品牌「Lightbox」正是在美國官網售賣。這個消息一出瞬間轟動了珠寶屆,戴.比爾斯公司不是一直強調鑽石的天然性嗎?怎麼賣起了人造鑽石?其實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也是迫於無奈,具體來說是被中國人造鑽石逼的。
  • 空氣鑽石問世?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Vince表示,「從天空、從我們呼吸的空氣中製造鑽石是一個神奇的、令人回味的想法——這是現代鍊金術,我們不需要開採土地才能得到鑽石,我們可以開採天空」,並且新公司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天空鑽石」( Sky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而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但最關鍵的是還是消費者的認知。 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
  • 國內一半以上人工培育鑽石為河南造,「人造鑽石」錢景漸顯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吳春波5·20前夕,關於人造鑽石的一則消息引起外界關注。來自南陽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豫西工業集團中南鑽石公司推出大顆粒「首飾用鑽石」,表明該產品在生產技術上獲得重大技術突破。人工培育鑽石是否受到消費者青睞,河南人工培育鑽石產業實力如何?記者對河南主要珠寶市場和培育鑽石生產企業進行了走訪調查。
  • 現代鍊金術造出空氣鑽石,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叄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根據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WDC)和貝恩諮詢公司(Bain&Company)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球鑽石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人造鑽石市場再次增長15~20%,中國和印度的生產商是主要推動力。2019年,人造鑽石的產量也增加了15~20%,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中國。美國是當前最大的人造鑽石消費市場,約佔全球市場的80%。
  • 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究竟是「博弈」還是「共存」 ?鑽石巨頭De Beers終於妥協了
    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而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但最關鍵的是還是消費者的認知。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
  • 人造鑽石即將進入珠寶市場?原石價格比天然鑽石便宜一倍!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話估計大家都快聽爛了。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來自於英文原句「A diamond is forever」。沒錯,這句話在一開始就僅僅是一句廣告詞罷了。但使用這句廣告的公司,卻是世界最大的鑽石開採公司「戴比爾斯」。
  • 如果鑽石是營銷騙局,那麼人造鑽石也沒好到哪裡去
    比天然鑽石更「純」的人造鑽石其實人造鑽石也並非什麼新技術,只不過去過幾十年超過 90% 的人造鑽石都用在了工業領域。早在 1955 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就採用靜壓熔煤法成功合成了小顆粒鑽石,人造鑽石擁有金剛石的高硬度等物理特性,於是在電信、雷射光學、半導體、航空航天等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中國人造鑽石產量世界第一 它還能代表愛與忠誠嗎?
    面對全球800億美元的鑽石市場,戴比爾斯也終於放下此前對人工合成鑽石的抨擊態度,在2018年9月推出了自己的人工合成鑽石品牌「Lightbox Jewelery」,這標誌著鑽石市場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隨著人工合成鑽石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向這片藍海。
  • 中國國際珠寶展暨世界珠寶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
    2019中國國際珠寶展暨首屆世界珠寶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昨天在北京環球貿易中心舉辦。宣布中國國際珠寶展暨首屆世界珠寶發展大會於11月15-16日在北京舉行。這40年來,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對外交流力度不斷加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珠寶首飾行業迎來新的機遇。中國珠寶首飾是率先向國際開放的產業之一,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從手工藝製造蛻變成世界珠寶加工、製造及消費大國。 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貿易壁壘逐步取消,同時中國珠寶業政策調整的信號正越來越強。證明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珠寶首飾產業對於整體經濟的帶動發展。
  • 世界知名珠寶品牌
    喜愛珠寶的您,肯定對國內外出名的珠寶品牌有了解,小編本人入行不久,也希望了解一下世界知名的珠寶品牌,以下就是小編的學習後的一些了解
  • 價格更低、年產更高,人造鑽石正在改變珠寶行業!
    在珠寶業的所有珠寶中,鑽石是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寶石。過去幾年,全球鑽石業經歷了一段高度波動的時期,2019年,鑽石業也經歷了一些短期挑戰,影響到礦業收入和中期收入,後者分別下降了25%和10%。在2019年年初,毛坯鑽石開採的產量幾乎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主要是低質量的礦場),但隨後在同一時期對鑽石的需求低於預期。造成需求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世界各地的宏觀經濟疲軟。
  • 深度 | 人造鑽石 VS 天然鑽石,象徵價值和真金白銀之間,哪個更適合為永恆代言?
    人造鑽石的興起已經對傳統鑽石開採商構成了強烈威脅。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 De Beers 每年公布 10 次銷售數據,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一個銷售周期鑽石原石銷售額為 2.5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 53% ,創 2015 年第 10 個銷售周期以來的新低。在巔峰時期,該公司共經營全球 19 個鑽石礦,生產全球超過 80% 的鑽石。
  • 人造鑽石批量面世!一周就能種1克拉,鑽石還是愛情象徵嗎?
    實際上,人造鑽石早就研製成功,只是過去的人造鑽石存在缺陷,無法商業化。1954年,人造鑽石首次成功合成,當時,一批通用電器公司的研究員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一顆鑽石,他們仿造鑽石在自然界形成的環境,給碳加以極度的高溫和高壓。
  • 曾經宣稱絕不出售人造鑽石的De Beers推出人造鑽石品牌
    大家都知道那句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天然鑽石非常稀有珍貴,世界最大鑽石珠寶商戴比爾斯(De Beers)曾發誓永遠不會出售人造寶石,但如今卻在做自己過去所不齒的事情:製造並出售人造鑽石。該公司表示:雖然人造鑽石不能恆久遠,但是此時此刻完美就夠了。
  • 鑽石恆久遠,人造也燦爛
    這個產業現在正在對全球鑽石市場構成威脅。壟斷全球鑽石市場的戴比爾斯集團已經投入數千萬美元用於尋找分辨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的方法。事實上,即使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鑽石商也無法使用肉眼分辨真假。隨著技術的進步,價格只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這已經顯示了購物者會更傾向於人造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