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話估計大家都快聽爛了。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來自於英文原句「A diamond is forever」。沒錯,這句話在一開始就僅僅是一句廣告詞罷了。但使用這句廣告的公司,卻是世界最大的鑽石開採公司「戴比爾斯」。
是的,戴比爾斯不是一家珠寶銷售商,而是獲利更高的鑽石開採商。自打1888年公司創立開始,它便一步步發展壯大,直至將鑽石開採變成一個合法的壟斷行業。戴比爾斯有能力穩定鑽石市場的價格,並能以鑽石作為貨幣來為國際借貸背書、償還債務甚至是貿易支付。幾乎全球的鑽石毛坯都是由大比爾斯來進行交易。我們甚至可以說:鑽石就是戴比爾斯,而戴比爾斯就是鑽石。
但是現在,鑽石恆久遠的這一「魔咒」或許就要被打破了,而促成這一切的,則是鑽石界的「新生兒」合成鑽石。
合成鑽石又稱人造鑽石。事實上,早在18世紀中葉合成鑽石就已經誕生了。而鑽石其實就是加工後的金剛石。自從人們知道了鑽石是在高壓高溫下壓縮碳元素產生的,便開始通過使用相同的方式人工製造鑽石。時至今日,若果說戴比爾斯是鑽石界的霸主,那麼中國,則就是合成鑽石界的英雄。
目前,中國已經連續10多年穩佔工業用鑽石生產量世界第一的寶座,僅是我國合成鑽石的產量,就佔到了全球總產量的90%。但由於在早年當中,商家與消費者均不認同合成鑽石,因此它才一直沒有進入到珠寶領域的機會。
根據數據來看,中國一年生產的合成鑽石總量約為100億克拉,而珠寶用合成鑽石的年供應量僅為幾百萬克拉。這就意味著,僅靠中國生產的合成鑽石就能滿足全世界對珠寶用鑽石的需求量。雖然直到現在,合成鑽石的消費市場還只有3%-5%,但通過行業內部的預測顯示,到了2020年,世界合成鑽石的珠寶市場有望佔市場總量的15%,到2026年,這個需求量甚至將上漲至2000萬克拉,相當於現有市場需求量的好幾倍。
而在已經過去的2018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又發布了一條有關合成鑽石的利好消息。在聯邦貿易委最新發布的珠寶指南中,「自然」這一詞語已經從其對鑽石的定義當中被剔除,而指南當中也不再建議各方通過「合成」一次來稱呼工業和實驗室中產出的鑽石。這種鑽石方面的「消除歧視」就使得合成鑽石在國際間的地位得到了非凡的提升。
對於這一消息,最應感到高興的便是我們中國。它標誌著中國的工業鑽石在未來將有望朝著珠寶領域拓展。來自鑽石及採礦業的獨立分析師就曾表示,只要中國將自家生產的合成鑽石進行進一步的升級,並投入國際珠寶市場,哪怕僅是投入了一小部分,就能對國際的鑽石供應產生巨大的影響。
至此,讓我們稍微暫停一下,來為合成鑽石「正名」。合成鑽石雖然是「合成」的,但其本身也並不是假鑽石。它是通過完全模擬天然鑽石的形成,通過培育來達到的貨真價實的鑽石。打個比方,這就像是分別用平底鍋和太陽底下滾燙的地板煎一個雞蛋一樣,並無實質上的區別。
反觀天然鑽石的國際市場。在2019年1月月底,戴比爾斯就公布數據稱,其19年第一銷售期內的銷售收入比2018年同期下滑了25%。不要覺得這只是鑽石銷售進入了每年的淡季。事實上,每年的一月正是鑽石銷售表現最好的一個月。而戴比爾斯也不是第一次碰上鑽石銷售的寒冬了,在去年7月,它就曾經歷過一次鑽石原石5.5%銷售額的下跌。
在目前,1克拉人造鑽石的售價約在4000美元左右,而1克拉天然鑽石的價格則達到了8000美元。在目前,由於受到鑽石市場衝擊的影響,戴比爾斯正逐步改變其自身的銷售理念。業界不乏傳出擔心鑽石價格下跌的聲音。但是,面對市場和輿論的雙重壓力,戴比爾斯對2019年的鑽石市場仍然十分看好。有數據稱,天然鑽石的開採量預計會在今年達到頂峰,並從2020年開始逐年下降。對合成鑽石而言,這倒又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只有合成鑽石的需求量真正上來了,商家和消費者才會真正去正視合成鑽石的「身份」。而天然鑽石開採量的下降,也會令合成鑽石的市場需求增多。面對或將到來的鑽石國際市場變動,合成鑽石或許就是那一位「在危難中站出來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