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琳
你知道人的血型可能會發生變化嗎?在小孩的紅細胞尚未發育成熟、患病者接受輸血和放射性治療、移植骨髓幹細胞等情況下,人的血型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血型檢測並不能一勞永逸。依照法律規定,每次輸血或獻血前都需要重新檢測血型。
據2018年體外診斷試劑行業報告顯示,血型檢測同類產品中國年需求量約為3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大約為15%。血液檢測的市場容量是很可觀的。
目前,市場上盛行的有兩種血型檢測方法,分別是凝膠卡式法和玻片法。凝膠卡式法由於需要大型設備、專業人員才能進行檢測,並不適合第一現場使用;玻片法作為測血最早的技術,需多次加樣,且結果可能出現假陽性、假陰性,不能保證絕對的精準。
有沒有一種更快、更準確、涵蓋血型更全面的檢測方法?答案是有的。
36氪重慶近期接觸到的重慶華百元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專注疾病早診,重視自主技術研發的公司,旗下推出的「超快速血型檢測卡」為業內獨創。產品類似一張卡片,操作簡單且攜帶方便,只需一滴血便能檢測。
與金標準凝膠卡式法對比,超快速血型檢測卡的檢測準確率能達到100%,室溫條件下能保持12個月。檢測時間需30秒-2分鐘,顯著低於臨床檢測10至30分鐘。另外,檢測卡種類齊全,包括ABO正定卡、ABO正反定型卡、ABD卡、多血型同步檢測卡,滿足了醫療機構、藥房和個體不同層次不同場景的檢測。目前,超快速血型檢測卡的單一檢測卡成本控制在0.5元以內,成本大大低於凝膠卡式法,適合規模化生產。
檢測卡種類齊全
新生代的醫療檢測產品,可靠嗎?超快速血型檢測卡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擁有全球首創的ABO血型正反定型同步檢測技術(X合1),曾作為封面論文發表於Science子刊。「目前我們已經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件,第二代產品也在申報新的發明專利,近兩年預期將有5-8件專利。」項目發起人張博士表示,產品本身技術過硬,並受到專利保護。
張博士目前就讀於重慶大學,長期圍繞臨床檢驗診斷學開展研究,目前已發明專利4件。「不想讓很多好的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實驗室,希望能通過努力做一些轉化,雖然這個路很長,也很慢。」談到創業契機時,她說,想把實驗室的技術轉化成實際運用。早期想過以賣專利的方式去做,但是一想到專利本身不會作為主要的項目,張博士和她的團隊就改變了主意,「我們自己有研發的能力,決定去打破國際上一些技術對我們的壁壘。」
目前,張博士團隊正在進行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申報。三類醫療器械是最高級別的醫療器械,也是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一旦拿下註冊證,我們就開始盈利了。」張博士介紹,未來公司的發展模式實行產銷一體化。前期的工作主要是與各醫療機構開展科研合作,建立聯繫,為產品後續的推廣應用奠定基礎。未來的重點還是在於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的申報、臨床試驗、質控評價體系的建設等,「另外我們的二代、三代檢測技術和產品也會陸續成熟。」
據了解,「超快速血型檢測卡」計劃融資1000萬,出讓10%股權,主要是用於新產品的研發及三類醫療器械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