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搭載同事出車禍,被索賠110萬……《民法典》實施後,法院這樣做!

2021-01-20 澎湃新聞
好意搭載同事出車禍,被索賠110萬……《民法典》實施後,法院這樣做!

2021-01-14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關村科學城總工會

服務職工 傳播工會聲音

好心開車免費搭載他人發生事故,司機因此背上巨額賠償冤不冤?《民法典》首次對「好意同乘」作出了明確規定,為善意的供乘人減輕責任。2021年1月4日,《民法典》實施後,南京首例「好意同乘」案調解結案。

案件經過

2019年初夏,50多歲的江某(化名)開越野車,帶著劉某(化名)等三名同事去安徽遊玩。途中江某駕駛的越野車偏離了路線,衝向了一旁的樹林,翻車後墜入水庫。除副駕駛位置上一名同事倖免於難外,江某和劉某及另外一名同事全部身亡。

當地的交警部門認定:江某在駕駛過程中存在超速行為,承擔這起事故的全部責任。2020年,劉某的家屬向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江某家人承擔死亡賠償金等在內共計110萬元。

庭審中,江某家人的代理人提出,江某是出於好意帶同事外出遊玩,這是一起意外事故。「被告四人原本是多年的朋友,其中另外三人以江某買了新車為由,勸說江某開車自駕。江某礙於情面無法拒絕大家,所以開車帶大家出去遊玩。」

SIMPLE

調解結案

法院經審理查明,江某沒有購買車上人員險,所以這些費用保險公司不承擔。江某家人提出願意承擔一定的補償,但是無力承擔如此高額的賠償。這起案件在2020年曾兩次開庭,雙方爭議都較大。法官做了大量工作,原被告也考慮到兩位死者生前是好友,同意進行調解。

根據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民法典》中的『好意同乘』規定,對非營運機動車在同乘中發生事故的,除非駕駛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否則駕駛人是可以免責的。

法官向雙方釋明了《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經過協商,被告支付給原告部分補償,順利調解結案。

法官提醒

法官表示,「好意同乘」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無償性,之前的《侵權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民法典》這麼規定是為了倡導助人為樂、好意施惠的價值觀。

《民法典》的這個規定就是為了,在好心做好事的過程中,有一些意外或者非個人重大過失的損失情況下,作為提供幫助的人可以免除責任。從核心價值觀上來講,就是提倡大家在社會生活中能互相提供幫助,而不是讓做好事的人承擔責任,寒了做好事人的心。」

法官也提醒,作為駕駛人員來說,始終要將遵守交通法規放在首位,搭乘人也要有足夠的安全意識,搭乘符合安全標準的車輛,儘可能做到謹慎注意義務。

來源:江蘇新聞、湖南高院

【公益】中關村科學城非公科技企業扶貧對接【公益】中關村科學城企業職工暖心捐贈

原標題:《好意搭載同事出車禍,被索賠110萬……《民法典》實施後,法院這樣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好意同乘」出事故,既講法理又講情
    死者黃某的家屬、宋某等幾位受傷的同事向法院提起訴訟,分別要求範某賠償死亡賠償金、住院夥食補助費、護理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交通費、營養費、鑑定費等各項損失。 案件在法院審理當時,《民法典》尚未施行,當時的法律對於「好意同乘」發生交通事故如何賠償並無明確的法律規定。
  • 大慶中院法官解讀《民法典》中的「好意同乘」:為善意供乘人減責...
    民法典的頒布備受社會各界矚目。近日,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聯合市委宣傳部、《大慶日報》(理論研究專版)策劃開設民法典普法專欄,邀請市內法學專家學者、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解讀民法典。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三級高級法官張潤柏,受邀為大家解讀《民法典》中好意同乘的民事責任問題。
  • 深度解析|《民法典》實施後,這些最新案例判決與你我都有關……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作為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實施關係到市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婚姻、貸款、買房、遺產繼承……對於這些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民法典》都有著明確規定,多家法院均引用《民法典》判決了多起案例。本期新聞CT,記者結合最新案例和判決,邀請法官、律師,對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 【沛法動態】與「典」同行 | 沛縣法院《民法典》宣講進銀行 為...
    【沛法動態】與「典」同行 | 沛縣法院《民法典》宣講進銀行 為金融機構保駕護航 2020-12-18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民法典》來了丨網上被人匿名詆毀 平臺責任幾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從7月1日起,咱們的《法哥來啦》以情景劇的方式,推出我們《民法典》來了系列節目,來為大家解讀《民法典》裡的條款……《法哥來啦》其實,明年生效施行的《民法典》對規範平臺責任的「避風港」規則新增了規定。今天,我們的《法哥來啦》情景劇就要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個案例。萬陽在公司上班了十幾年,一直很受同事們的尊重。可就在最近,萬陽發現大家看他的眼神變了。同事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疏遠了。突如其來的變化,讓萬陽百思不得其解。
  • 問典〡「高空拋物」「自甘風險」「好意同乘」責任具體化,民法典...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正式亮相後,引發熱議,立法者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以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和制裁侵權行為為宗旨,力求在司法實踐中,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其中對高空拋物、自甘風險、好意同乘等社會癥結對症下藥,探尋化解良方。
  • 石龍區法院「線上線下」積極學習宣傳《民法典》
    石龍區法院「線上線下」積極學習宣傳《民法典》 2020-11-17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嘉祥】走進民法典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充分認識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講清楚實施好民法典,本報約請省內外法學界部分專家學者撰寫一組解讀文章,予以刊發。
  • 普法| 民法典學習(16)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附送...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 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
  • 浙江一男子好意載同事回家卻出意外,被判百萬賠償,爛好人不能當
    近日,杭州濱江法院判決了一起訴訟案,一男子好意載同事回家卻出意外,導致對方身亡,結果被判賠百萬。此事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並非法律不近人情,關鍵在於,爛好人絕對不能當。事情發生在今年6月。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一直在公司加班到晚上十點多的小楊見天氣不好,打車也很困難,於是向也在加班的小陳提出,想要搭他的電動自行車回家。
  • 民法典今起實施 廣東法治探索契合民法典精神
    南方日報訊 (記者/尚黎陽)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多年來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的法治環境,廣東曾辦理的大量案件,都與民法典的精神相契合。
  • 有「典」不一樣 學「典」進行時——隨縣法院《民法典》講堂第三講
    有「典」不一樣 學「典」進行時——隨縣法院《民法典》講堂第三講 2020-12-18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裁判背後體現了什麼?
    連日來,《民法典》及其配套的司法解釋正式施行後,北京、上海、廣東、江西等地人民法院陸續審結了《民法典》實施後的「第一案」,案件裁判不僅對原告、被告的生活產生實際影響,而且對民眾在類似民事活動中如何行事樹立了行為規則,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
  • 《民法典》你不得不知道的50個問題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 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
  • 看《民法典》這幾條款
    其中一名未飲酒者餐後提出送蔡某回家,可蔡某覺得自己沒事,未用護送,騎上電動車就走了。蔡某騎電動車返家途中,撞上了路邊的橋欄杆,不幸意外死亡。事後,蔡某親屬覺得同餐的6人都有責任,於是將他們全部訴至溧水法院,索賠158萬元。法官:鬧酒的少了,護送意識還有待加強;請把醉酒者交到家屬手中!
  • 2021年元旦《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法將廢止,準備離婚的注意了
    《民法典》將於2021年的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我國即將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正式實施的同時,包括現行《婚姻法》在內的九部法律將同時廢止。比如,大家最為關注的《婚姻家庭編》,就新增和修改了一些條款,尤其是關於離婚和財產分割的,準備離婚的人要注意了!
  • 通城法院:優化營商環境 法官帶著《民法典》進企業
    通城法院:優化營商環境 法官帶著《民法典》進企業 2020-09-2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後《離婚協議》這樣寫!(2021離婚協議範本)
    《民法典》將勞務報酬和投資收益明確列為夫妻共同財產。以往《婚姻法》想主張離婚損害賠償,僅限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這四種情況。但是《民法典》新增加了一項兜底條款:「有其他重大過錯的」。也就是說,將自由裁量權交給法院,像出軌、一夜情、與他人非婚生子等情形,在請求離婚損害賠償時,都有可能作為考慮的範疇。6、全職太太離婚補償得到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