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過苦的孩子,性格會更堅強
湖南衛視一檔親子綜藝節目《放學後》,採訪過一位「摔跤爸爸」。他曾經是國家隊的摔跤運動員。可兒子糖寶卻是個好哭包,因為被家裡人寵愛著,糖寶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哭。
威嚴的爸爸覺得這樣下去,擔心糖寶沒有男子漢氣概,就讓兒子跟著自己後面練習摔跤。爸爸認為只有吃了苦,孩子才會更加堅強,面對困難勇敢面對而不是用眼淚解決問題。
糖寶到了訓練場,先要繞場跑50圈做熱身,接著還要練習前滾翻和後滾翻,才四、五歲的孩子每天都要經歷這樣的「苦」。
一開始他聽到訓練就會哭,和往常一樣哭得撕心裂肺,很多家長認為一個孩子沒必要這麼大量地做體能訓練,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是經過循序漸進的指導和日復一日的練習,慢慢地,體能跟上了,他也能有模有樣地做出摔跤的動作來,漸漸露出笑臉,生活中也像個小男子漢了。
李亞鵬說:
「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不那麼容易被將來人生道路中所碰到的各種困難,阻力所打倒,我希望她有一個堅韌的神經,一個堅強的生命力,這是作為一個家長我更願意訴求和培養的。」
李亞鵬、王菲的女兒李嫣從小就跟著爸爸媽媽一起爬山、下鄉。一歲半的時候就可以和爸爸一起去爬雪山。
直到李嫣五歲,她已經可以獨自走完從靈山山腳到山頂往返17公裡的路,不需要爸爸攙扶,總共用時七八個小時,下山一路沒有水喝,她學會自己分配體力。
這些平時受過的苦,融進了她的氣質,成為她堅韌性格的基礎。
無論是自己的面部缺陷導致社會流言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還是媽媽是王菲的感情生活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她都能一笑置之,去過的地方,吃過的苦,都告訴自己要堅強,自己沒有什麼不足!
2. 吃過苦的孩子,未來會更輕鬆
《少年說》裡一位女孩走上高臺,對父親說的不是感謝,而是「爸爸,你真的太狠心了!」
原來,女孩子才上初一,前陣子剛接受了爸爸的一份大禮——為期三個月的魔鬼軍訓:每天五點半起床,晨跑兩千米、跳繩、投球等體能訓練,還要學著做飯、學習等。
聽完女孩說的,其他同學都有些責備地看著這位父親。
但是接下來面對新學期超高壓的學習時,女孩卻覺得「不苦、不累、很快樂」,完全達不到軍訓的強度。
這位爸爸說「看似是簡單的軍訓,卻是對人生更好的磨礪。你能堅持三個月,就能堅持初中三年,人生的30年。」
這時她才明白父親的用心良苦——吃過苦的孩子,在面對難度較低的困難時,會更有自信,也更能從中獲得樂趣,這樣的心理狀態能幫助她有更好的未來。
3. 吃過苦的孩子,會走得更遠
節目《神奇的孩子》裡,一名叫王子的小孩3歲半起開始學習鋼琴,每天練習4-6小時,手都磨破出水泡,媽媽沒有心疼到讓他立刻停下來,而是耐心幫他扎掉水泡裹上膠帶,仍然繼續彈琴。
小小年紀的他就已經拿到了全國的蕭邦獎,還獲得了與偶像李雲迪共彈鋼琴的機會,成了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紀念。
他練琴時所吃的苦,都成了他通往夢想的道路,並且在夢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對孩子狠一點,雖然辛苦的付出,眼下可能看不到成效,如果不願意付出,肯定就沒有收穫。沒有白吃的苦,沒有白受的累。
你不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