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吃四種苦,他會感恩你

2020-12-21 二胎常識

如今社會各方面競爭激烈,就連孩子也不能倖免,孩子會的技能越多,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未來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不少家長想要給孩子創造好的未來,想要讓孩子適應未來的生活,就想著讓孩子小的時候吃點苦,俗話說「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你不捨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要讓他更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把手放開,讓孩子獨立。

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麼樣的苦呢?這是大有學問的。例如孩子學走路時,不能總是擔心摔倒,習慣扶著孩子練習走路,你會發現學習走路花費的時間要更長,所以各個年齡段都要捨得讓孩子去吃苦,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志,減少對他人的依賴。

一、吃讀書的苦

俗話說「今天你不吃讀書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由此可見,讀書的苦是有盡頭的,生活的苦卻是無盡的。不少人認為讀書無用,其實是錯誤的,讀書雖說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能改變你的思維,也是通向成功最容易的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付出了不一定有收穫,可讀書這件事,你只要踏踏實實地做就會有一份收穫,裝進腦子裡的知識,是任何事物都不能抹殺掉的。

作為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肚子裡有墨水,終能成為孩子的底氣,為走下成功打下基礎。

二、吃缺錢的苦

很多父母生活中都是遵循「再苦不能苦孩子」,家裡明明經濟條件一般,自己捨不得吃、自己捨不得喝,省下來的錢給孩子買品牌、買進口食品、上貴族學校等。這樣養出來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艱辛,不知人間的疾苦,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認為父母給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不懂得感恩。

作為父母要清楚地明白,你幫不了孩子一世,讓孩子吃點缺錢的苦,不要給他匹配超出範圍的生活條件,才能讓他懂得自己去奮鬥,懂得金錢和收穫的關係,懂得父母的艱辛,懂得感恩,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三、吃失敗的苦

任何事情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輸大於成功的概率更大。父母要教孩子如何走向成功,要教孩子如何面對失敗,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追求贏,輸贏是人生常態,我們要輸得起,贏得了。只有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失敗,他能從一次次輸中爬起來,最終笑到最後。

四、一起吃苦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和孩子一起吃苦,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孩子,通過一件件的小事,使他明白父母與自己同在,鍛鍊磨練孩子的意志。比如無論颳風下雨,都不能遷就孩子不去上學,陪同他一起;晚上睡覺前,無論多累嗎,都要像平時一樣洗漱;陪同孩子一起晨跑,眼看到達終點,孩子喘氣不想跑,要鼓勵孩子一起跑到終點……

雖說吃苦能磨練孩子的意志,但有三種苦千萬別讓孩子吃,當心他會記恨你。

1、孤獨之苦

生活壓力如此大,很多父母都選擇外出打工賺錢,把孩子留給老人照料,但孩子內心是渴望父母的關愛、陪伴的。如果父母長時間缺席孩子的童年生活,孩子很可能變得內向、自卑,孤僻。

2、皮肉之苦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犯錯、不懂事,遵循「棍棒教育」這種方式,孩子受此影響,容易出現自卑心理,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成長,成年後會變得反叛、暴躁。

3、委屈之苦

孩子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向父母傾訴,很多父母會說「算了,你就受點委屈吧!」這樣只會讓孩子壓抑自己的內心,長此下去容易影響身心健康,也不會再向父母傾訴,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當然了,對孩子的「吃苦」教育,父母要講究方式方法,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今日話題】你認為哪些苦孩子能吃?哪些不能吃?

ps: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家裡再富有,也要捨得給孩子吃兩種東西,以後孩子會感謝你的
    隨著國家的發達,社會的進步,很多家庭基本都步入小康生活,然而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當成寶一樣疼愛,從來不捨得讓孩子做事情,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把孩子捧在手心裡。當父母一直溺愛著孩子時,都不捨得讓孩子吃一點苦,孩子在出社會稍微吃點苦,就會覺得委屈,就會把責任怪在父母的身上,甚至還會有一些人會啃老。從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會認為父母的做法是理所當然的。
  • 優秀的孩子需要經歷4種苦,都吃過了才能成為人上人!
    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因苦中苦給了人一種挑戰、歷練,如此的洗禮鍛鍊,會讓人變得更加強大。但是在生活中,無論是富有家庭還是普通家庭,大多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甚至有部分父母在溺愛孩子。為人父母總希望把世間一切美好都給孩子,殊不知,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孩子以後只會更苦。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必須經歷以下這四種苦,將來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
  • 白巖松:想養出優秀的孩子,就要狠心讓孩子吃苦,不能心軟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白巖松的兒子非常好當,因為白巖松自身就很優秀,他的兒子就算是不努力也沒有關係。但是,白巖松的兒子是一個非常出色且不靠父親的人,平時很是低調。而之所以會這樣,都是因為白巖松教育得好,所以說,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表姐從小生活在農村,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城裡安了家。上海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的學霸,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他安心在家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晝夜顛倒,生活十分頹廢。他的母親患有尿毒症,每周要做透析,兒子不但沒有照顧母親,反而從母親每月3500塊退休金拿錢做自己的生活費。
  • 白巖松:有格局的家長,懂得讓孩子吃「3種苦」,不會心軟
    ——白巖松老輩人常說,一個人將來能否享福,要看小時候有沒有吃過苦,因為人生需要福禍相依,一切都是有定數的。可如今再看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父母會盡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再願意讓他們吃苦。就比如一些常見的小事,在多數父母的意識裡都是非常危險的,他們絕對不會讓孩子處於這種危險中,更不會讓孩子去吃生活中的苦。
  • 為什麼孩子吃苦要趁早?家長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吃過苦的孩子,性格會更堅強湖南衛視一檔親子綜藝節目《放學後》,採訪過一位「摔跤爸爸」。他曾經是國家隊的摔跤運動員。可兒子糖寶卻是個好哭包,因為被家裡人寵愛著,糖寶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哭。威嚴的爸爸覺得這樣下去,擔心糖寶沒有男子漢氣概,就讓兒子跟著自己後面練習摔跤。爸爸認為只有吃了苦,孩子才會更加堅強,面對困難勇敢面對而不是用眼淚解決問題。
  • 過來人提醒:婚姻中捨不得讓你的男人吃苦,最終吃苦的就是你
    作家張德芬曾經有本書叫《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乍一看這書名好奇怪,什麼叫作讓你愛的人受苦。結了婚以後才明白,女人想要在婚姻中獲得幸福,想要維持婚姻長久,就得捨得你的男人吃苦。什麼叫捨得男人吃苦,說白了,就是讓男人承擔起責任,將他當丈夫對待,而不是用對待兒子的方式對待他。
  • 你會給孩子買多貴的衣服?不同答案,成就不同價值觀的孩子
    都說現在的小孩子是「吞金獸」,從懷孕到生產再到把孩子養大,每個階段都要花很多錢。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們也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基礎,從吃、穿到用再到上學,也會竭盡所能地位孩子付出。有些家庭條件優越,給孩子花錢會特別大方,但是有的父母經濟條件有限,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過上「富二代」的生活。
  • 都是父母帶孩子出去吃飯,一個被罵一個被誇,孩子最需要啥教育?
    這也不能怪網友多管閒事,第一條新聞裡的家長看似愛孩子,實則是在溺愛,一味的犧牲自己滿足孩子,只會養出自私、不知感恩的孩子。現在這個社會,溺愛出來的孩子出社會後很快就會被淘汰。想要讓孩子優秀獨立、懂得感恩,家長就必須給孩子這幾種教育:一、吃苦教育上一代人過得太苦,於是就在下一代人身上彌補回來,恨不得把孩子當作「小皇帝」養,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做。結果呢,就導致這一代孩子特別脆弱,生活上不獨立,精神上還承受不了一點壓力,終究只是溫室裡的花朵。
  • 趁年輕,努力別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輩子.
    人生總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你要知道,現在吃的苦,其實是以後享的福。孔子也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眼光要放長遠,不能只貪一時的安逸,讓內心的懶惰控制你的生活。努力的苦,是暫時的。現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要放棄。
  • 吃不得苦,拒服兵役,難堪大用——談談當兵的利與弊!
    如果都像你一樣拒服兵役,誰來保家衛國,誰來保護你的家人、你的親人!  當兵雖然吃了苦,但強壯了體魄,鍛鍊了意志力!  軍營是一個大熔爐,能錘鍊出錚錚鐵骨的好男兒!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在孩子升學無望,管不住孩子時,怕孩子步入歪門邪道,誤入歧途,就把孩子送到部隊進行鍛鍊,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和可行性。  有的人,吃不得苦,不能堅持下來,就會畏之如虎!
  • 霍啟剛郭晶晶帶兒子插秧: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詳細]4月25日 06:45辯論爭辯家庭教育評論(8)|分享孩子也有心理障礙 教你如何讀懂TA孩子也有心理障礙 教你如何讀懂TA編者的話:不吃飯、說謊、動不動就發脾氣……你會不會對孩子的這些行為束手無策、怒火中燒?其實,這些都可能是孩子心理壓抑的信號。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遠見的父母會讓孩子這些事上吃苦
    軒軒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可很顯然,他的聰明並沒有用到正地方。每天晚上在家裡,都能聽到趙嬸催促軒軒寫作業的聲音,可那孩子很皮實,時不時的頂幾句,說的趙嬸沒有一點辦法。趙嬸曾說過,其實主要還是她捨不得,以前家裡窮,軒軒小時候沒少吃苦,現在條件好了,就希望他能快快樂樂的。
  • 熬過了這四種苦的夫妻,才能相伴一生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人可以吃多少苦,就可以享多少福。主動吃苦的人,苦一陣子,幸福一輩子;不想吃苦的人,懶一輩子,苦一輩子。夫妻相處,其實是兩個「苦命人」,找到了依靠,再苦再難,一起熬,熬出頭了,人生就贏了,愛情就贏了;熬不過,夫妻就離了,家庭就散了。
  • 讀書太苦?作業太多?如果孩子厭學怕吃苦,請看看這些照片!
    開學的日子,也是孩子開始叫「苦」的日子。開學摸底考、繁多的作業接踵而來。但是孩子,我知道學習很苦,但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張照片,你就會發現,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 李玫瑾:上大學之前,培養孩子這兩樣「能力」,增強孩子心理韌性
    她認為:現在的一些大學生之所以那麼脆弱,是因為一直以來都太順利了,沒經歷過什麼挫折,缺乏意志力的培養,說白了就是得吃點苦頭。現在家庭生活條件都提高了,孩子們要什麼有什麼,常常是父母打點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然而孩子在離開家和父母之後,遇到一丁點打擊就受不了。
  • 要不要給孩子吃巧克力
    ↑↑↑點擊綠標可聽語音哦    鵬鵬今年四歲了,平時活潑好動,每當他仰起臉來看著你的時候
  • 關注| 家裡人有幽門螺桿菌,孩子會不會有?要不要查?要不要殺?
    關注 | 家裡人有幽門螺桿菌,孩子會不會有?要不要查?要不要殺?如果直接把飯嚼爛了餵給小孩子吃,這個傳染的機會是最大的。那如果不做這些事,是不是就不會傳染給孩子了?答案是:可能會的。因為你無法保證別人不傳染給孩子,所以無需自責或責怪家人。
  • 「讀書這麼苦,為什麼還讓我讀?」父親的回應讓孩子服了,值得學習
    隨著現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非常的溺愛自己的孩子,都不捨得讓孩子吃苦,有些家長還會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所以很多孩子在叛逆時期就會特別厭學。有一天,小韋去他兒子的房間看兒子學習情況,於是發現兒子哭著,小韋問兒子怎麼了,兒子突然發怒對小韋說:「讀書這麼苦,為什麼還要我讀?」
  • 我不會陪你吃苦,也不稀罕享你的福,因為我一個人就很好
    凡是有過陪愛人吃苦經歷的人,哪個不能體會吃苦背後的辛酸,哪個不懂得吃苦的概念?又有多少人一起吃了苦,卻不能一起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