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太苦?作業太多?如果孩子厭學怕吃苦,請看看這些照片!

2020-12-13 騰訊網

開學的日子,也是孩子開始叫「苦」的日子。開學摸底考、繁多的作業接踵而來。但是孩子,我知道學習很苦,但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張照片,你就會發現,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寧願欠你一個瘋狂的青春

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這張微笑著抬起頭的照片,來自曾經的「高考零分少年」 徐孟南。

2008年的他,豪言壯語,用0分考卷狠狠地抨擊應試教育;

2018年的他,重回考場,用行動來懺悔年輕時瘋狂的自己。

這10年裡,他組裝過廣告箱、製造過井蓋、甚至還離過婚,經歷了太多生活的艱難和苦頭。

讀書時、高考時,那些所有沒吃過的苦,如今都加倍地還給了他!

千萬別等踏入社會後,才遺憾「書到用時方恨少」;也別等到遭遇挫折時,再懷恨「白首方悔讀書遲」!

請別再該努力的年紀叫囂著青春本該驕傲瘋狂,放任自己的肆意妄為!

只有現在就逼著自己讀書、逼著自己變優秀,才能在成年後過上驕傲的生活!

自律者出眾

不自律者出局

近來,一份「清華學生的計劃表」爆火,還被清華官微點名表揚,正如網友所說,學霸都把24小時用出了兩倍的感覺。

其中一位妹子的日計劃,清晰展示出了清華大神級學霸開掛人生的路線圖

但是發現沒有?這位妹子的計劃表裡,出現頻率高的就是「英語」二字,每天雷打不動堅持聽CNN、練口語...

網友對清華學霸這種打了雞血般的高自律,紛紛表示:我願獻上膝蓋!

這個作息表登上熱搜以後,評論區都炸鍋了!

大家在感嘆學霸努力、勤奮、自律的同時,似乎也傳達出了一個信息:我們之所以比不上學霸,只是因為沒他們努力;只要我們努力了,我也可以一樣的優秀!

透過這張作息時間表,許多父母終於明白,清華學生能夠這麼優秀,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天才,而是他們足夠努力、足夠自律!

相比之下,自家孩子上「網課」是怎樣一種狀態?

愛睡懶覺、家長不盯著就切屏到遊戲、老師提問假裝聽不到、作業一塌糊塗……

「學霸」利用假期努力往前衝,而「學渣」卻在假期裡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差距就這樣無情地被拉開!

不自律的孩子總想著各種辦法偷懶和逃避,時間和精力都被這些「瑣事」所耽擱和消耗。

開學等待他們的,是慘不忍睹的成績;

將來等待他們的,是碌碌無為的人生!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

就是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

去年,延邊大學日前清退136名研究生後,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學生的舉動引發公眾對高校「清退潮」的關注。

2019年已公布研究生退學名單的部分學校

數據來自公開報導

其實,大學生被清退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僅今年以來,至少有26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一流名校。

被重點大學清退,大概就等於親手毀掉自己吧。這樣的滋味不好受,誰嘗過誰知道!

殘酷的生活又一次地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選擇「混日子」會被淘汰!

說到底,天下永遠都沒有免費的午餐,在最好的位置和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不僅辜負了曾經努力的自己,更讓自己成為社會的「廢物」!

我希望你用功讀書

只為了讓你有權利選擇喜歡做的事

與這些被清退的大學生形成鮮明對比的, 大概就是下面這張圖的主人公了吧。

他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14級直博研究生左鵬飛,剛畢業就收到了華為年薪200萬的offer,阿里、騰訊等業界巨頭同樣也向他伸了橄欖枝。

那麼你知道,在左鵬飛年薪百萬offer背後的是什麼嗎?

是他的那句「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打遊戲時間都用在實驗室裡了。」

有的家長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孩子不愛讀書,那就隨它去吧,總會在別的領域發現閃光點。

可左鵬飛用它的親身經歷告訴了這些家長,努力讀書,才是走上成功的最佳捷徑!

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人能做到最佳的解答。

但有位作家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一直都深信不疑:

孩子,我希望你用功讀書,不是想讓你和別人比較成績。

而是我希望,將來你在面對機遇的時候,你不必處於被動的地位,而是你有權利選擇你喜歡的事去做,只因一句「你很值得」。

讀書的人

到底有多「可怕」?

曾兩度進入《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在第二季、第三季以毫釐之差惜敗才女武亦姝和外賣小哥雷海為,而位列亞軍的北大才子彭敏,獲得第五季的總冠軍。

正如主持人龍洋對他的評價「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夢想也許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

彭敏出生于衡南縣泉湖鎮,是個地地道道的小鎮青年。他從小就喜歡閱讀各種詩詞古文,手不釋卷,後來考上了北京大學讀研究生,碩士畢業。畢業後在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雜誌做詩歌編輯。

讀過詩詞流淌在我們血液裡,給我們力量,便是詩詞的魅力。讀詩,能讓人在艱難面前變得堅強豁達,能讓許多看似平凡的人身上有光。

在送外賣間隙讀詩、背詩的雷海為,詮釋了什麼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奪得冠軍之後的他已經成為一名教研老師,成功逆襲人生。

出生於陝西農村的第四季冠軍陳更,從小書不離手,才能一路保送北大工科博士,獲得了「文武全才」的美譽。

努力讀書的人,真的好可怕。

不是可怕在將來賺的錢有多少,而是他們擁有比普通人更長遠的目光,看到了未來和發展。

猛然間想起就在不久前,上海交大甚至公開招聘碩士學歷「保安」的新聞。

不知不覺中,曾經讓人引以為傲的本科學歷,已經逐漸變得「一文不值」了!

有些孩子光是上學

就要用盡全部力氣

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出·路》。

人生軌跡毫無交集的三個主人翁匯聚在這部紀錄片中。《出·路》歷時六年,跟蹤拍攝了三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紀錄了他們在長大成人中,在尋找出路中的血肉掙扎。

馬百娟,12 歲,甘肅省會寧縣野鵲溝小學二年級學生。每天早上,她會把麵餅揪進涼水裡,胡嚕胡嚕吃下去。然後背上書包,齊步走一樣甩著胳膊,即使要走 10 幾公裡趕去學校,她臉上始終是止不住的笑意。

對於他們來說,上學甚至是一件用命換來的奢侈品,所以,他們將上學視若珍寶。

這間學校只有一年級和二年級,總共 5 個學生。老師用摻雜著黃沙味道的方言:「馬百娟你來讀一下」。馬百娟讀著課本,眼睛亮亮的,藏不住的笑意。

課閒時間,兩排土房圍成的黃土地上,孩子們一起玩籃球,一起玩石子兒。玩得再開心,只要老師一句,「馬百娟,來,看一下你的作業」。馬百娟立馬就能停止遊戲,回到教室更正作業。

不用去學校的日子,馬百娟已經是重要的家庭勞力了。餵豬、背穀子、打水、做農活。只要有時間,她就會在山坡上讀課文,在家裡做作業。

圖片來源:紀錄片《出·路》

拽著鄒巴巴的紙鈔,買學習用品——筆芯、數學本等。裝上新買到的自動筆芯,馬百娟和同學們,蹲在山頭畫畫,臉上是憋都憋不住的笑容。

越是出生艱難的孩子,越是不怕在學習上吃苦,因為他們懂得: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努力讀書吧

這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

這張照片攝於疫情期間的河南焦作,一位在昏暗的燈光下奮筆疾書的8歲男孩和在一旁陪伴他的奶奶。

我們都知道疫情期間的教學採取網課的模式,可這位男孩卻沒有足夠的條件進行學習,只有依靠自覺主動讀書。

就算在這樣糟糕的生活環境裡,這名小男孩的成績依舊是班級第一第二,他的成績是否讓你的孩子自愧不如?

心疼,又感動。不僅是他的努力,還有默默陪伴的奶奶。

俞敏洪曾參加過三次的高考,他說,他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擺脫一輩子只能待在農村的恐懼。這位男孩何嘗不是呢?

既然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那就用自己的努力,拼命讀書,考上大學,帶著奶奶一起改變命運!

最後我想說,當孩子不願意讀書時,父母切莫對他大聲責罵,而是對他講述讀書的重要性,並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成為他的榜樣,和他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孩子,我知道你讀書很苦!當你堅持不下去時,看看這些圖片吧
    孩子,我知道你學習很苦,每晚十二點才睡覺,早上五點多又起床讀書。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辛苦。孩子,你每天早起上學,回到學校以後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各科老師輪番上陣,布置下來的作業,一科科作業都」要晚自習下課前完成。雖說有兩節晚自習時間,可是有一節自習課用來完成小測試。只有一節自習課要完成當天所學科目的作業。
  • 「讀書這麼苦,為什麼還讓我讀?」父親的回應讓孩子服了,值得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人為什麼一定要多讀書,而且還要踏實的讀書,因為在讀書或者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走,如果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和學海中吸取更多的知識,那麼勤奮和刻苦都是必不可少的。
  • 孩子,我知道讀書很苦!當你扛不住想放棄時,請看看這10張照片
    孩子,學習很苦嗎?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辛苦。每天早起上學,各科老師輪番上陣,布置下來的作業,一項項都要完成……但是孩子,你要知道,成長的過程多半是伴隨著痛苦的,就像種子衝破外殼、稻穀艱難抽穗,你想要的任何收穫,都需要付出千倍萬倍的努力。
  • 當孩子厭學不愛讀書時,可以常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一味說教管用
    家長明知道孩子學習很辛苦很累,但是沒有辦法,為了孩子的未來,只能硬著頭皮逼孩子去學習,孩子也經常會出現厭學棄學的念頭和行為,這時候家長們該怎麼辦呢?所以小藝也經常跟表哥兩口子抱怨,自己的作業太多,寫也寫不完,自己真是太累了,不想再不上學了,也不想在學習了。表哥兩口子每次都當孩子說的話是氣話,就從來沒多想過。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每天放學回家,作業不做,拿起手機就在沙發上打遊戲,怎麼催他都沒用。早上上學的時候,甚至還賴在被窩裡不起來,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那天把表姐給氣得,一巴掌就呼了過去。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不僅沒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反而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張。
  • 要不要給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吃四種苦,他會感恩你
    你不捨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要讓他更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把手放開,讓孩子獨立。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麼樣的苦呢?這是大有學問的。例如孩子學走路時,不能總是擔心摔倒,習慣扶著孩子練習走路,你會發現學習走路花費的時間要更長,所以各個年齡段都要捨得讓孩子去吃苦,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志,減少對他人的依賴。
  • 開學了,孩子叫「苦」厭學?看過這些故事能激勵孩子整個2020年!
    加上面臨開學小測和更多的知識要吸收,許多孩子剛開始就喊著「撐不住了」「要放棄了」.孩子,我知道學習很苦,但當你覺得很苦,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這些故事,你會發現,你現在所經歷的苦難並不苦,你的努力和付出也一定會得到回報!
  • 趁年輕,努力別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輩子.
    面對這些難題、困境,沒有人可以不流淚流汗就輕輕鬆鬆地跨過去。經歷得越多,越容易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那些心靈真正富足的人,其實都不怕吃苦。人生總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 媽媽給厭學兒子的信看哭無數人:讀書苦,不讀書更苦
    你說他們太牛了,喊出了你們的心聲,說這話時你的眼中閃爍著渴望。我也曾叛逆,我怎能不懂你的言外之意呢?或許,是時候和你談談學習這件事情了。(1)兒子,你還記得航航哥哥嗎?你曾經羨慕他可以在上課時看漫畫,在晚自習時去外面玩耍,可以忤逆大人不做作業。
  • 陳默:孩子為什麼會厭學?以孩子學習為中心的家庭文化是根源
    問家長:如果你覺得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社會精英,你願不願意把他培養成一個社會精英?你肯定說願意。假如我再問,社會精英等不等於幸福呢?你肯定會遲疑。這時候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人生是好的?很多家長都回答不出來。好像是這樣,好像又不是那樣,講不清。在家庭教育裡,有幾個因素一定要考慮,這些東西在學校很難落實,但是它對於孩子過得好不好很重要。
  • 孩子,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關注6-12歲小學階段兒童 安全 學習 娛樂 生活 品行 健康 每日與您分享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些吃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 考前48天,請告訴孩子這件事
    在經歷了漫長慵懶的超級假期,枯燥繁瑣的網課,連蒙帶抄的作業和考試,讓成績平平的學生更加偏離正途。有些孩子在假期裡,刷抖音、追劇、玩遊戲,天天接觸的都是一些主播、網紅,甚至是有過汙點的人,讓孩子們認為:這些人不讀書也能年薪百萬,這些人不上好大學也能出人頭地,我才不要用功,我要去當個網紅。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請陪他看這部片:失去選擇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我們常常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 「媽媽,讀書好辛苦啊!」 「爸爸,我不想去上學了」 即便苦口婆心的勸導,可孩子依舊無動於衷。
  • 「讀書很辛苦,我為什麼要讀書?」爸爸的一番話,讓孩子幡然醒悟
    帆帆是一名高中生,經常抱怨讀書太辛苦功課壓力很大,一天他和爸爸到郊外散步。帆帆問:「爸爸,讀書很辛苦,為什麼您要叫我讀書呢?」爸爸想了一下說:「你看這顆樹太小,現在只能做柴燒,如果再長10年就可以做檁條,長到20年就可以做家具做棟梁了,你是願意做一棵小樹還是做一根棟梁呢?」孩子聽了若有所思。
  • 優秀的孩子需要經歷4種苦,都吃過了才能成為人上人!
    只因苦中苦給了人一種挑戰、歷練,如此的洗禮鍛鍊,會讓人變得更加強大。但是在生活中,無論是富有家庭還是普通家庭,大多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甚至有部分父母在溺愛孩子。為人父母總希望把世間一切美好都給孩子,殊不知,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孩子以後只會更苦。
  • 孩子厭學後媽媽焦慮痛苦:你總看孩子不順眼,卻忘記關注自己
    今天,我就來聊聊《孩子厭學後媽媽焦慮:你總看孩子不順眼,卻忘記關注自己》這個主題,你閱讀此文後如果有感想,歡迎你在評論處無私分享自己教養叛逆期孩子的經驗與感悟。現在類似焦慮這樣的情緒仿佛成為了厭學孩子媽媽的老朋友,它就像惡魔一樣如影隨形地陪伴著她們,其實這些情緒背後的形成根源很簡單:因為你總是忘了關注自己本身,當然也不好奇自己是誰?面對厭學的孩子,僅僅在大腦中想急於求成,想自己不怎麼努力做就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 家長:讀書不苦,未來就苦
    尤其是對於出生寒門家庭的孩子而言,要想改變自身命運,讀書就是最簡單快捷的出路。一、衡水中學學生打飯時背書,瞌睡時站讀如果現實條件允許的話,我想90%的家長都希望孩子進入衡水中學!而且做人最怕的就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二、對于衡水中學的學習模式,家長態度如何1、有人說:「不認同這種模式!我認為該教育模式只是在折騰孩子們,讓孩子被迫屈服於成績,根本不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去學習。試問,世界上哪位諾貝爾獲獎者都是通過背書寫試卷誕生的,人家都是通過思考出來的!
  • 如何改變孩子厭學的問題,家長可以這樣做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孩子厭學似乎也已經成為家長的「頭疼大事」,也會有各個年齡段孩子出現厭學,針對這個問題上,引導的方法很重要。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孩子厭學的表現,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具體的表現如下:1、作業拖拉、敷衍了事或不做作業2、成績較差、討厭學習3、不喜歡討論學習、不願大人過問、對父母的詢問沉默或煩躁或轉移話題4、一看書就犯困
  • 白巖松:有格局的家長,懂得讓孩子吃「3種苦」,不會心軟
    ——白巖松老輩人常說,一個人將來能否享福,要看小時候有沒有吃過苦,因為人生需要福禍相依,一切都是有定數的。可如今再看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父母會盡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再願意讓他們吃苦。就比如一些常見的小事,在多數父母的意識裡都是非常危險的,他們絕對不會讓孩子處於這種危險中,更不會讓孩子去吃生活中的苦。
  •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給他看這部紀實片:沒有選擇的人生一片黑暗
    這些都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一個人,可以通過接受教育,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完成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 我們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也都理解讀書過程中的艱辛與枯燥。但是孩子不清楚,還非常稚嫩的他們無法想像生活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