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2020-12-14 騰訊網

關注6-12歲小學階段兒童

安全 學習 娛樂 生活 品行 健康

每日與您分享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些吃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為了這個使命,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從我們身邊的榜樣可以看出,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

作為十幾歲的學生,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

其實在國外,優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比如新加坡的教育,教學領域非常廣泛,除了一些專門的課程之外,還有藝術、語言方面等領域,充分開拓學生的天賦。

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學教室後面不也經常懸掛著一把戒尺嗎?據說,學生表現不好,老師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兩個老師在場才能執行。

所以,快樂成長、快樂學習是正確的,但是學習過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並不意味著課外不需要複習,不需要刻苦學習。

沒有經過無聊和辛苦的學習過程

就不可能有快樂的學習成績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要做一個學霸,需要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

當然,有的人心智比較早熟,從小便有自己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並為此而努力;也有的人沒有樹立遠大的目標,但至少有一個像考上好中學或好大學這樣的短期目標。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有一個目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努力付出,這個過程是談不上快樂的。

當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回報時,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出來。

但是也不排除極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備極強的天賦,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這只是個例,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

你必須知道

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

在上學階段,努力學習就是責任。

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在該讀書的時候不努力學習,沒有目標,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樂,長大後在工作過程中會變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所以與其說上學讀書是在學知識,不如說是在培養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具備勤奮拼搏的精神,樹立起積極向上,有責任感的優秀品質,長大後踏入社會後具備積極向上,努力付出的責任感!

這才是我們在努力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的最重要目標!

我們會吃苦

為了考試,不惜一切代價的努力

現在很多人都在詬病中國的應試教育,呼聲最高的就是學生的負擔重、扼殺青少年的天性等。

不能否認,有些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不是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甚至很多學習的內容對以後的成長並沒有什麼用。

我們關心的是,在目前中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變這種體制,那如何去適應它。

比如高考,如果是按照所謂的素質來招生,中國有多少寒門學子能進入清華、北大這些高等學府?

高考制度不能改,是因為我們暫時找不到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同樣現在面臨的應試教育,誰都知道它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我們並不可能很快就能改變它。

在這種體制下,作為學生能做的,就是去適應它,必須要學會努力,勇於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這種體制下生存。

為什麼現在美國不希望招收太多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學生,是因為中國的學生太會考試了,美國許多重點大學每年招收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學生,所以美國反過來研究為什麼中國的學生如此「優秀」。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應試教育反而培養了中國學生在千軍萬馬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能力,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肯努力,會吃苦,為了考試我們不惜一切代價的努力。

不要以為有興趣就會喜歡學習

興趣也許是最好的老師,是孜孜不倦學習的動力,但這只是學習的啟始動力,許多人對很多方面都有興趣,但是並沒有成為他們以後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簡單,他們並沒有為這個興趣而努力。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樣優秀的人也是要通過不斷努力,辛勞地付出才能成功。

因為有了興趣,所以對某件事更加努力學習,更加有目標去學習,甚至為此做出很多犧牲,這才是他以後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要以為有了興趣就會喜歡學習,這只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假象。

學習中注重個人能力培養

否則長大都很難有成就

在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下,一些學生在高度的學習壓力下,學習很努力,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學習,成為大家熟知的書呆子。

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學習到知識,還要培養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團隊精神,情商逆商等。

單純為了考試而考試,這絕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也只是成為會考試的機器。但是如果因此就極力排斥學校的教育,也只是走上另一個極端而已。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寶貴品質是會伴隨學生一生的,這些都能讓他們在今後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更好地工作生活,而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不知道學習是辛苦的,

怎麼可能主動努力學習?

做學生的一定要知道,做家長的也一定要讓子女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是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責任。

學生要去體會努力學習而取得好成績的快樂,去培養一種不付出就沒有收穫的價值觀。

我們也必須知道,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為了這個使命,我們一定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如果在學習階段,每天都想著玩,想著快樂的生活,而沒有去體驗人生這種為目標而努力付出的過程,長大後就不可能為了工作,為了人生的目標而去拼搏努力,這恰恰是現在許多同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現在零零後的孩子,生活基本上沒有負擔,他們從小生活中一種沒有壓力的環境下,他們感受到的更多是快樂,他們從小就沒有為生活而擔憂的必要,所以快樂對他們而言是理所當然,而辛苦付出就是一種不必要的想法。

沒有目標,沒有壓力,強調快樂,這是當前大部分零零後孩子的生活狀態。如何培養孩子努力付出,幫他們樹立長遠的目標,為目標而努力,這是家長和老師們的一種責任,也是同學們通過學習要培養的一種能力。

END

以上文章及圖片來自網絡綜合。,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小學生放學後

更多學習資料,

相關焦點

  • 媽媽給厭學兒子的信看哭無數人:讀書苦,不讀書更苦
    真正的生活就是這樣殘酷的,在這個人人拼搏的世界裡,沒有競爭力,註定是要被社會淘汰的。再給你看一張圖片吧。這個男孩叫徐孟南,是2008年高考交白卷0分的考生,當年很多孩子心裡的英雄。十多年過去了,提及當年自己的「壯舉」,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後悔了。」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可以遇見更好的世界
    早上浩浩做暑假作業時碰到了一道難題,想不出來就跟我我抱怨:「媽媽,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這樣的問題孩子還是第一次問我,而讓他懂得上學讀書的意義,卻是我不可不講的道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會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認真寫作業,可是孩子連為什麼讀書都沒有弄清楚,你覺得他會全力以赴的對待學習嗎?巧了,最近剛好看到這樣一組漫畫,我想可以很好的用來引導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後看到的世界千差萬別:要想孩子長大後體面,受人尊重,有選擇,有自由地生活,就要捨得小時候逼孩子不要偷懶,變得優秀。
  • 孩子,我知道讀書很苦!當你扛不住想放棄時,請看看這10張照片
    孩子,我知道學習很苦,當你埋怨你學習苦,撐不下去時,就看看這10張照片,要相信苦盡甘來!哪有不痛苦的生活,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孩子,你總說自己好累啊,好苦啊,總是被父母和老師逼著學習。你以為你是全世界最倒黴的那個人,但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活得極不容易。
  • 正能量情感語錄,別抱怨生活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你的青春用來做這些事,那還要青春幹嘛?Ge you is always lying on the sofa and bed, brushing his cell phone and watching TV every day. This is what 60-year-old and 70-year-old people can do.
  • 孩子,我知道你讀書很苦!當你堅持不下去時,看看這些圖片吧
    孩子,我知道你學習很苦,每晚十二點才睡覺,早上五點多又起床讀書。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辛苦。孩子,你每天早起上學,回到學校以後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各科老師輪番上陣,布置下來的作業,一科科作業都」要晚自習下課前完成。雖說有兩節晚自習時間,可是有一節自習課用來完成小測試。只有一節自習課要完成當天所學科目的作業。
  • 「讀書很辛苦,我為什麼要讀書?」爸爸的一番話,讓孩子幡然醒悟
    爸爸想了一下說:「你看這顆樹太小,現在只能做柴燒,如果再長10年就可以做檁條,長到20年就可以做家具做棟梁了,你是願意做一棵小樹還是做一根棟梁呢?」孩子聽了若有所思。建議父母在孩子不想讀書時,分別帶孩子去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和汽車客運中心看看。讓他們去觀察在這些場合中,來往人員的衣著、談吐和消費情況,從中得出自己內心的體驗,再問孩子將來想成為哪一種類型的人,相信讓孩子進行選擇後能有自己的答案。
  • 眾生皆苦的世界,不妨問一下自己:你為何選擇抱怨,而不是努力?
    當年那一張林爸爸嚎啕大哭的照片牽動了多少的心,一場大火,讓林爸爸失去了溫柔的妻子和3個可愛的孩子,迎接他的是無邊無際的痛苦與黑暗。你難以想像,或者只能說一句,這世上比你更苦的人多的是。眾生皆苦的世界裡,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所有人的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每個人經歷苦的時機都不同,先後順序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無須看到了別人的好就去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苦。
  • 「寧願嫁人被家暴,也不要讀書」
    每年,升學率都在節節攀升,最新的2020年戰績顯示,女高共有159人參加高考,其中150人達到本科線,本科上線率為94.3%。在《時代楷模》的節目裡,張桂梅的部分學生送來了祝福,她們有的是教師,有的是警察、實習律師、軍人……她們都生在大山,也都無一例外地通過讀書,走出了大山。
  • 俞敏洪對話衡水中學校長:只有嘗過生活的苦,方知讀書的甜!
    因為外界鮮少有人真正了解這所中學,大多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但事實上,當你真正了解這所中學後,你會發現他並非如外界所傳的那樣。此前,衡中校長郗會鎖與俞敏洪進行了一次對談。這句話通俗點來說就是激發孩子的內動力,激勵孩子,讓孩子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讓孩子主動學習。三、要吃得學習的苦學習是刻苦的,但是不痛苦如果在你最應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你將來肯定會後悔!
  • 「讀書這麼苦,為什麼還讓我讀?」父親的回應讓孩子服了,值得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人為什麼一定要多讀書,而且還要踏實的讀書,因為在讀書或者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走,如果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和學海中吸取更多的知識,那麼勤奮和刻苦都是必不可少的。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不僅沒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反而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張。其實,在我看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遠比逼著孩子去讀書更重要。我建議她,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到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
  •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所以,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別在該學習的時候放棄讀書。多年後你會發現,比起生活的磨難,那些苦讀的歲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輕的苦。只有吃過讀書的苦,熬過讀書的難,你才會擁抱更加遼闊的人生。
  • 2020高考狀元出爐,三張圖揭露真相:讀書很苦,但沒有更容易的路
    而這裡面任意一個人,如果沒有用功讀書,都不會有機會出席這個飯局,更不會有今天的成功。所以,別拿落第秀才更優秀這樣極端故事騙人了,也別拿隔壁孩子沒上大學卻賺了大錢的故事當路標了,那都是偶然,是特例,跟中彩票差不多。你必須承認,最好的路徑還是讀書。讀書有用。
  • 心中再苦,也不必逢人就說;路再難走,也不必一直抱怨
    當滿腹的心事襲來的時候,學會習慣一個人靜靜地呆著,輕輕地閉眼,淺淺地呼吸,默默地回味,自己的累,自己的苦,自己的傷,自己的淚,統統一個人咽下。即便心中再苦,也不必言說;路再難走,也不必抱怨,要知道,你訴說的是苦難,是傷痛,也許別人看的只是熱鬧,聽的只是故事,疼的是自己,於別人無關!
  • 要不要給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吃四種苦,他會感恩你
    你不捨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要讓他更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把手放開,讓孩子獨立。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麼樣的苦呢?這是大有學問的。例如孩子學走路時,不能總是擔心摔倒,習慣扶著孩子練習走路,你會發現學習走路花費的時間要更長,所以各個年齡段都要捨得讓孩子去吃苦,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志,減少對他人的依賴。
  •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凡事不要總是抱怨,沒人會真正理解你
    大多數的人在生活當中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但其實大家都忘了一句話,那就是萬般皆苦,唯有自渡,我們常常在抱怨的同時,都是希望別人能夠真正的理解我們自己,也是希望別人能夠知道我們內心的痛苦。很多人認為如果把自己心中的苦和心中的怨氣說出來,心裡會舒服很多,確實如此,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對方不理解你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
  • 不抱怨的世界
    果然,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不要逢人就說你的痛苦,只會給他人添麻煩,還會讓自己變得矯情。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在這個世上,就會有難事,多去做事,少去抱怨。一味抱怨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 讀書太苦?作業太多?如果孩子厭學怕吃苦,請看看這些照片!
    開學的日子,也是孩子開始叫「苦」的日子。開學摸底考、繁多的作業接踵而來。但是孩子,我知道學習很苦,但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張照片,你就會發現,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 畢業典禮上,石室中學校長寄語學生:吃過的苦會變成一條去看世界的路
    未來還有更多的苦等待著大家,同學們不要抱怨學習苦,那些吃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的路,那是去看世界的路走向遠方,需要大家擁有胸懷家國、勤勉奮進的志向。同學們,未來的求學生涯和漫漫人生路上,只有把個人抱負融入偉大事業,人生才會開啟一個新的高度,也才能更有條件完成人生價值的進階。走向遠方,需要同學們擁有愛校榮校、堅守傳承的精神。
  • 「讀書無用,不如賣煎餅」: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生,絕對是不一樣的!
    來源:育才家園(ID:YuCai_JiaYuan)讀書,是回報最高的投入,是世上最光明最好走的路!孩子你必須要堅信:讀書有用!1讀書無用論是世界上最大的騙局「我月收入三萬,還差你一個雞蛋!」一個賣煎餅的大媽和顧客發生爭執,因為這句話頓時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