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
抱怨:心中不滿,數說別人不對;埋怨:做錯事只怪自己,不能抱怨別人。
語出《晉書·劉毅傳》:「諸受枉者,抱怨積直,獨不蒙天地無私之德,而長壅蔽於邪人之銓。」
生活中有那麼一些人,習慣性喜歡抱怨工作,抱怨同事,抱怨生活,像是身體裡裝有無盡的垃圾,需要隨時傾倒。他們從來不會正視問題的根本性,不去根源解決問題,甚至只是一直說,卻根本沒行動。很多女孩子嫌棄自己胖,卻從來不戒口,嫌棄自己皮膚不好,卻從來不護膚。很多男孩子嫌棄自己窮,卻從來不努力,嫌棄自己沒文化,卻從來不學習。
這樣的人,一身負能量,活得很累。他們的人生註定是廉價的,就算掙扎也是無法逆襲,本身就是一條鹹魚,哪怕鹹魚翻身,還是一條鹹魚。
也有這樣的人,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愛發脾氣。把不好意思給了外人,而把辜負給了最親的人。記得一位中學老師的感嘆,「以前那麼貧窮的年代,一對父母能夠養活十幾個孩子,而現在十幾個富裕的孩子卻養不好自己的父母?」
這位中學老師,有兩個辛苦恣睢、辛苦輾轉、辛苦麻木的哥嫂,生活艱辛,為了孩子為了自己的小家一年到頭忙忙碌碌;另外還有一位嗜賭的兄弟,還有一位兄弟大學畢業時誤入傳銷,幾年青春都擔誤了,後來娶了一位農村的打工妹,十年過去了,事業平平,勉強生活。以前哥嫂們認為父母對待孩子偏心。其實,家能有什麼?一窮二白,幾畝薄田,苦苦掙扎。父母的偏心不過是分家時給了老大兩棵樹,給了老二一棵樹;給了老二兩床棉被,老大一床棉被。以致於他們對年邁多病的父母不管不問。他們的母親,不可謂不善良,辛辛苦苦一手拉扯大幾個孩子,她沒享過子女的福,在重病中去世。此後兄弟們對老父親的態度,並沒有改善。那位嗜賭的兒子,還把要錢的手伸向老父親的生活費。
電視劇《歡樂頌》、《都挺好》裡面都有渣兒子,作為女兒的樊勝美和蘇明玉,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一個值得同情,一個讓人佩服,她們借著自己的能力,最終和原生家庭和解。原生家庭往往讓那個最懂事的孩子犧牲最多,不能求任何回報。歸根結底,物質基礎是一個人改變環境的最重要因素。否則,就是貧困家庭不和睦,剩下的就只有疲倦和心寒。
我認識一位類似蘇明玉那樣獨立上進的姑娘,當然,她的原生家庭不糟糕,她大齡未婚。在她的父母看來:既然女兒是獨立的個體,結不結婚取決於她自己,結不結婚,作為父母都尊重和支持。
有了父母的尊重和支持,她活得足夠從容。她說,嫁對人,會成就你,嫁錯人,會埋葬你。一切隨緣。
聽過一句戳心的話:「他說要為你遮風避雨,但後來所有的風雨都是他給的。」這句話用在婚姻上同樣適用,婚姻並不絕對是 「避風雨的驛站」。愛才是。許多人在選擇婚姻時,看重物質等條件,往往忽略了對方的人品,卻不知,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底子,最貴的不動產。
在網上看過一個關於產婦抑鬱症的帖子,發帖者講述一位抑鬱中的產婦殺死孩子後又絕望自殺的悲劇。看的時候,心情十分沉重。一幫人在下面跟帖,夾雜了各種無意義的指責。
有人說,不就是生個孩子嗎,哪來的那麼多事兒?我當初不知不覺就生了。
有人說自殺的產婦心理變態,生孩子並沒有多大痛苦。
面對這些人的言論,首先,不能武斷地說這些人不是好人,只是有可能這些人無法完全明白別人的感受。於是,他們會評論說:「那些事情我也經歷過的啊,沒有那麼難啊」「我們也感受過的啊,沒有那麼痛啊」。他們只願相信自己經歷時的感受,如果別人的感受與他們的不同,表達強烈了,便認為人家有病;表現得軟弱了,便認為是人家矯情。
果然,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不要逢人就說你的痛苦,只會給他人添麻煩,還會讓自己變得矯情。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在這個世上,就會有難事,多去做事,少去抱怨。
一味抱怨的人只能原地踏步。當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也許親人們和朋友們能給我們一些幫助,但這樣的幫助都是外在的,暫時的,而我們的一生是要靠自己去努力。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一出生就生在了羅馬。父母是孩子的起點,越是優秀和有錢的父母,越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有時間陪伴。
命運就是這麼不公平。也許你沒有殷實的家底,但是上帝給了你一個聰明的頭腦,和一雙勤奮的雙手,你可以靠自己去創造自己的一切。心態,決定一切。心態平和,眼裡能看到美好,心裡能感受幸福。人這一生,要學會接納所有的不完美,要看淡所有的不如意,要放下所有的不順心。
有人曾經問我,這個世界太過於殘酷,我們是不是應該溫柔一點? 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真的很殘酷。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要考慮生存的問題。相對於大自然,人類又是多麼渺小。大自然發威的時候: 地震,海嘯,龍捲風……每一次當這些災難發生的時候,人類是多麼無助。
然而,生活,不會因為抱怨而改變;人生,也不會因惆悵而變化。怨或不怨,生活都是一樣的;愁或不愁,人生都是不變的。
古人云: 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古人果然聰慧至極,三言兩語就道出了人生的終極智慧。
我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生命是一場慈悲的行走。修得柔軟心,海納百川。
人生無處不修行,人生是不斷成長的過程,又是一個羽化成蝶,重獲新生的過程。時光匆匆如流水,生命中的每一天呀,快樂是一天,憂愁是一天,也許,除了堅強,我們別無選擇。在這些起起落落的日子裡,就讓我們修一顆海納百川的心吧。
不一樣的人生,不要抱怨自己的出身,不要抱怨社會的不公,也不要抱怨生活的艱辛。比你不幸的大有人在,他們的人生充滿著坎坷和荊棘,可能比你苦一千倍。抱怨是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抱怨就是口臭,你自己聞不到臭,負面情緒已經臭了,臭不可聞。
人活一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學會不抱怨。不要抱怨,想一想,我們的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想一想,我們的兄弟姐妹們給過我們多少關愛?想一想,我們對待朋友,是雪中送過炭,還是錦上添了花?
這世上總有你在乎的人,也有在乎你的人。所以你要好好活著。生命太短,人生是有期限的。一片葉子落在哪裡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到哪裡都要芬芳,若不執著於快樂,快樂會自然而來,若不逃避於痛苦,痛苦會自然遠離,正如豐子愷所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感謝每一次磨練,讓你走向成熟。
揚手是春,落手是秋。驀然回首,時間,改變了一直執著的東西,有些事,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這世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挫折不是永恆的,所以不要太糾結,快樂不是永恆的,所以不要太沉迷,生命不是永恆的,所以你要懂得珍惜。
看盡繁華紅塵,我們總是認為時間會等我們,容許我們從頭再來,彌補人生缺憾,豈不知時光一去不再復返。人活到一定的年齡,一個「悟」字,濃縮了人生的千言萬語,隨遇而安,順其自然,學會感恩,大美無言, 情至深處已無言。
自古以來,很多名人墨客歸隱山林、幽居田野,他們絕不是自甘墮落,或是消極頹廢,那是他們閱盡滄桑後的一種了悟,也是對世事名利的一種釋然。
人生,風雨兼程,我們在荒蕪的夢想中徘徊,不知疲憊的前行。如詩的文字,給人賞心悅目的享受;如歌的意境,讓人夢幻般的沉醉;如花的芬芳,給人魂牽夢繞的眷戀。詩人海子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情懷,卻偏偏選擇「關了一盞燈,滅了一座城」的憂傷與寂寞,也許他太累了,沒有仰望風雨之後的彩虹,沒有心動蝴蝶在花田上空輕盈的翩翩飛舞,就在鐵軌上,匆匆寫下他疼痛的憂傷。
紅塵漫漫,滴水穿石,積跬步致千裡。把舊的一頁翻過去,走出人生迷局,不去隨波逐流,風骨凜然,淡然面世。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紅塵紛擾,需要心靜。佛說:「人生如處荊棘叢中,心不動,則身不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動則傷其身痛其骨。」心靜,是繁複後的至簡,波瀾起伏中的淡定,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是非成敗,轉頭即空。讓我們做一個簡單善良的人,擁有一顆寧靜的心,安之若素,在流年的來去中,優雅地老去。
不抱怨的世界。若歲月靜好,那就頤養身心;若時光陰暗,那就感謝歷練。有能力成長,才能擁有無悔的青春。有能力原諒別人,就能釋放自己的靈魂。有能力相信,就能為未知的前途設定方向。
高山不語,自是巍峨;月亮無言,自是高潔。風雨人生,禍福相依,笑淚交織,讓我們撐一支歲月的長篙,將身心安放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思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
喜歡請分享到朋友圈,想看更多文章,請關注
請戳新聞視頻
文化學者張嵐下部散文集,新書預定,正文鳴謝,書中有你名字的書值得珍藏。答謝支持,免費植入廣告,刊發原創文章,量身定製「高端人物訪談「,聯繫微信30920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