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鄉土作家李曉偉‖從前日色慢

2020-12-15 三晉融媒體中心

從前日色慢

看見幾個孩子蹲在地上,聚精會神地看螞蟻上樹。他們的樣子,很像我小時候的樣子。

螞蟻們來來往往,爬上爬下,一刻不停。幾十年過去了,它們還是那麼勤勞,而我,一如既往地依然那麼疏懶。

晴朗的午後,閒閒地坐在屋子裡。透過窗外,風吹動樹葉,吹動房頂的雜草。此時,天很藍,雲很白。一個人發呆的樣子,很剪影、很耐看。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

那時候的日頭,很慢,從升起到落下,需要整整一天時間。不僅時光慢,而且心態慢,慢的能夠聽到幸福悄臨的腳步聲。

如今,生活的節奏太快了,每天睜開眼,就要上緊發條飛速狂奔,快得讓人根本就無暇思考人生,沒有時間去回憶,沒有心思去懷舊……偶爾翻開老照片,才發現逝去的歲月曾那麼美好,還來不及感悟和回味,就已經走得好遠好遠。

偶爾,放空自己,泡一杯釅茶,搬一張椅子到陽臺上,安靜地曬太陽,在所謂瑣事成堆的時間中,讓那麼一個時刻,專屬自己。

一發呆,天際的藍,就藍成了一片安靜的夢。

上學時,從一條條小街穿行,沿途每家每戶那破舊的屋瓦,夯土牆上自生的花草,到放學時每家每戶依次關上的木排門,到每天落下來的繽紛的陽光,好像一絲一毫都沒有改變,但這個人,卻一下子就從稚嫩的青蔥少年,走到了發須斑白的年邁時光。

幾十年的光景,都不知道是怎樣走過來的,年少時光,就像初升的太陽,慢慢吞吞不肯爬上樹梢,剛一過午,就哧溜一下滑下去了。

走著走著,倦意就來了,總有那麼一些人、或者一些事適時出現,讓人的腦子也清醒了。

在時光裡行走,人與這些蟲子、這些樹、這些屋舍和這藍天大地,終究是不同的。能清楚地意識到這種不同,就是人的自我意識覺醒的開始,一旦自我覺醒了,便總是期待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雖然,這樣的覺醒是淺層次的,但未必不可以延伸開來,將這種覺醒的經驗推而廣之,在更多的光陰裡體驗它。

就像蹲在地上看螞蟻上樹,幾十年前與幾十年後看到的情境,都是一樣一樣的。孩子們看到的是一種樂趣,而成年人看到的,卻是無奈與掙扎,也能領會到其中的妥協。

在這個匆匆的快節奏中,在這個大腦時刻緊繃的時代,何不偶爾放慢腳步?看一朵雲悠悠飄過,淡淡映入眼帘,在花樹的間隙裡去收集陽光,聽小荷素素開,用帶露水的詩句,輕描老去的時光。

慢下來,總能遇到相同的靈魂,尋一份沉澱後的安穩,讓日子舒緩地流淌。

從前的日色很慢,車,馬,郵件都慢,慢的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這句話,調皮卻富含哲理。日頭沒有辜負我們,我們也莫辜負日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無處不在,腳步放慢了,才能感受生活中的點滴之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就像那些上樹的螞蟻一樣,為了家庭,為了幸福,每天奔波著,辛苦著。甚至在時光的隧道中不自量力地穿越著。年輕時的功名利祿,年老時的清茶淡飯,所謂年輕時學儒,中年時學道,年老時學佛,無非是隨著年齡的推移為心靈尋一方淨土,頤養靜心,不負歲月不負己。

讀一本書,品一杯茶,賞一處景,曬一曬午後的陽光。生活需要慢節奏,在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而放慢腳步,會讓我們走得更遠、看得更清晰。

窗外,陽光射在地上,那群看螞蟻上樹的孩子們向牆上射出玻璃的反光,時而呼喊,時而追逐打鬧。我覺得他們像我,或者說,小時候的我像他們。

日頭,還在藍天中照耀著大地。

一位哲人在看螞蟻爬樹,一位農人路過,也在看,看後垂頭喪氣地邊走邊想,這是個傻瓜。

他不知道,這個看螞蟻上樹的人,是在感受螞蟻生命的意義,為了生存無怨無悔不停地奔跑勞作,甚至肩負著重於自己幾十倍的物體。其實農人的理解也不為錯,對生活的熱愛並不差於螞蟻,當他蹲在田裡看著自己的莊稼,拔節和那些綠葉的展拓,心裡的美,也是他人所不能理解的。

看螞蟻上樹的時候,我不確定它們是否也在看我,相互對視,眼神裡需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似乎,也沒有某個具體的準星。

靜看花開花落,閒看螞蟻上樹。感受理解對待每一個生命和物質的存在,體味的是熱愛,不是冷若冰霜。一生這麼長,也不差這點時間來虛度。

天空一望無際的深藍,再到夜晚升起的彎月亮。時光的快與慢,與繁華無關,只一抹柔情和安靜,就輕易地抵達了心底。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逝去的日頭在那頭,未來的日頭在這頭,我們,在時間的這頭看日頭。

相關焦點

  • 「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
    中國作家網公號將陸續推送相關專題,敬請關注。「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2020年11月18日下午兩點,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在京師學堂第七會議室舉辦,主題為「鄉土敘事,城鎮經驗與世界想像——以徐則臣創作為視點」。第一期工作坊榮幸邀請作家莫言出席,與會學者、批評家有叢治辰、梁鴻、孟慶澍、翟文鋮、張曉琴、徐晨亮、李蔚超、程暘、劉詩宇、姜肖。會議伊始,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主任莫言致辭。
  • 木 心|從前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的《從前慢》,喜歡詩的人、喜歡歌的人大概都會喜歡吧。畢竟,誰能抵得住回憶的力量,誰沒個從前呢?哪怕從前不慢、不美、不堪回首,可是只要一句「記得早先少年時」,回憶就開始了。隔著時間的距離,我們會想起很多往事。那些從來沒想記住,卻在心裡生根的往事,就這樣猝不及防被喚起了。  《從前慢》的第一句,就把我們拉進了一個回憶場,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跌進了時空隧道裡。木心不緊不慢,悠悠回想起自己的少年生活。
  • 木心:從前慢 ‖《一首》
    從前慢 ‖ 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 有聲|曾湉朗誦木心: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曾湉-從前慢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音樂:Missa for paris 羅威音頻來源:遇言作者
  • 木心的詩歌《從前慢》賞析
    《從前慢》是木心流傳最廣的一首詩歌,詩中透露詩人對從前慢生活的喜歡與懷念,從前的慢生活不僅僅是節奏慢,也是人與人間那份誠懇熱忱,對待情愛的認真負責,以及生活品味的樸實精緻。《從前慢》之所以被眾人喜愛,傳播,折射的是人們對快節奏當代生活的厭倦,對日益冷漠人際關係的後怕,對虛情假意快餐式情愛的反感,對馬虎敷衍生活的疲憊,人們渴望回歸誠懇、簡單、和諧的人際關係,過一種樸素、精緻有情調的生活,擁有恆久相守的情愛。
  • 唱劉胡軼和《從前慢》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歌
    唱劉胡軼和《從前慢》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歌!這首歌《從前慢》是根據中國當代文學大師和畫家穆欣先生改編的《從前慢》,他是自學的。就像他改編的穆欣先生《從前慢》並沒有破壞他原來的美麗基礎上,從觀眾的角度看,這首歌能走進更多人的心!
  • 莫文蔚春晚唱《當你老了》 劉歡演繹《從前慢》
    繼莫文蔚確定將登臺春晚演唱《中國好歌曲》趙照的作品《當你老了》後,劉歡將在演唱《從前慢
  • 深讀|從前慢------慢不了的節奏 回不去的過往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先生的這首詩,像是一面鏡子,走進去,是那個你心中的舊時光,是你忘不掉的童年樂
  • 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 《從前慢》——木心
    從前慢——木心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詩評:每天鳥兒喚我醒來
  • 從前慢——溫州半閒咖啡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從前慢》無意間點開了《從前慢》,單曲循環一直到現在。溫州街頭的咖啡館越開越多,各種風格各行其道,只是很難找到一家能看到過去的咖啡館。
  • 《從前慢》,那時的我們,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慢》這首歌曲,大家都聽過,這首歌曲已經被很多人都唱過。在央視羊年春晚的舞臺上,劉歡緩緩舉起麥克風,在郎朗的鋼琴和呂思清的小提琴伴奏下,一曲舒緩動人的《從前慢》流瀉而出:「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慢》是劉胡軼根據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畫家木心先生創作詩歌進行改編的歌曲,以悠靜樸實的復古情懷和「慢節奏」,瞬間擊中了眾多觀眾的心,被稱為春晚舞臺「最溫暖、最走心的歌曲」。
  • 從前,那麼慢,那麼美!
    從前的日光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個問候,要等上好多天。從前的月光很慢。
  • 新歌聲葉炫清唱《從前慢》劉歡哭了 《從前慢》視頻完整歌詞
    新歌聲葉炫清唱的是《從前慢》,這是木心創作的一首詩歌,被收錄在《雲雀叫了一整天》裡。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從前慢》開始被人傳頌,從貼吧、微博到微信朋友圈,這首詩被當成了情詩,廣為流傳。這首歌是歌手劉胡軼唱的,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首歌的歌詞吧!
  • 哪有什麼《從前慢》,不過是你心裡的時鐘太快了
    1《從前慢》又一次火了。好像紅得不合時宜,可深想下去,又恰逢其時。《中國新歌聲》第二季開播,主修音樂的大一女生葉炫清用空靈的聲線唱著: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俊秀青澀的面目眉宇,和歌詞裡流露的漫長光陰,構成了意象紛繁的反差。和這首歌曲淵源頗深的導師劉歡,邊聽邊和,唇齒翕動,不覺就紅了眼眶。
  • 從前慢 Slower Days in the Past
    Even one greeting needs days to be passed從前的日光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個問候,要等上好多天The moonlight was slower in the pastWith leisure, being indolentThe whole dawn needs
  • 葉炫清新版《從前慢》首發 清泉系女聲療愈心靈
    網易娛樂1月8日報導 近日,新生代歌手葉炫清的單曲《從前慢》全網首發。這首溫柔動情的曲目以當代文學大師木心的詩歌為詞,由金牌作曲人錢雷進行編曲,葉炫清傾情演唱。在快節奏的時代,人人困居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森林和信息轟炸的虛擬世界中,而懷想舊時光,車馬和郵件都很慢。在葉炫清清澈溫厚的歌聲中,可以感知到一種溫熱的情懷與深切的思索。
  • 寧波作家作品入選「中國好小說·作家系列」
    本報訊(記者陳青)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編選的「中國好小說·作家系列」第一輯日前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推出微型小說個人文集四部,寧波作家謝志強的《江南聊齋》和趙淑萍的《十裡紅妝》入選。謝志強的《江南聊齋》將江南地域數千年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以當代的視角和精神加以表現,塑造出有趣味、有情懷、有溫度的人物群像。魔幻色彩的手法,現實主義的質地,使悠遠的傳統文化似陽光映照當下,有一種獨特的意境氛圍和鮮明的「神話體系」。趙淑萍的《十裡紅妝》有紅塵情緣和人間摯愛,有鄉土記憶和城市故事,也有古典傳奇和當代趣話。
  • 一首清新的小詩《從前慢》:2018,一起回憶從前
    節目音樂:天之痕從前慢木心Time was
  • 年輕的人們,愛著那首得不到的《從前慢》
    《從前慢》 最早,《從前慢》是作為一首情詩而被人傳頌的,從貼吧到微博到成為許多人的籤名收藏,最深入人心的莫過於詩詞中那句:「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慢》也是如此,流淌著緩緩的乾淨與樸素,乍一看通篇好像沒有刻意對仗,默讀幾番後便能察覺,字句間自帶著韻律節奏,這一處玄機被歌手劉胡軼發覺到了,2015年,劉胡軼為《從前慢》作曲並在《中國好歌曲》中演唱,歌詞非但沒有顯得強扭突兀,還讓這首詩在人聲與曲調的配合下,更撥弄人心,之後此作品入選央視春晚,由劉歡演唱,被廣為熟知傳唱。自那之後,《從前慢》成為了一首「能閱讀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