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先生的這首詩,像是一面鏡子,走進去,是那個你心中的舊時光,是你忘不掉的童年樂,回不去的少年憂,放不下的中年愁。這首詩寫到了讀者的心坎裡去,讓人感動。讀著讀著,這首詩似乎活在了讀者的生命裡。
木心曾說:「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地風風火火」,生活本應有單純率真的美好,也不乏清醒透徹的領悟。
這首《從前慢》是木心先生創作的一首詩歌,被收錄在《雲雀叫了一整天》裡。這首詩不長,但卻能吸引現代人,更多是因為它概括了我們的感受。在現代大都市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這首詩便表達出了我們對快節奏下慢生活的嚮往,這慢中有人性的樸素,純真,浪漫……
在《說文解字》中,「慢,從心,曼聲。」只有慢下來了,才能悠悠我心,舒服又自在。
可是,大多數人都不從心。
在父母處的年代也是慢的,出門步行或騎自行車,過年走一趟親戚得花一整天,收到幾毛錢壓歲錢都能歡喜好長時間,有人送一顆糖果能記著好幾年。找小夥伴玩就在他家門口喊上幾聲。那時的愛情,乾淨而純粹,對上眼,不多說,然後過一輩子。
我們不去感慨從前,也不去擔心往後,過好當下,不論快或慢。
漂泊半生的人,再回首的時間,腦海裡映出的畫面全都在慢速回放,透過清晨的火車站,漆黑的長街,我看見豆漿上慢慢騰起的熱氣,和清晨的水霧慢慢融為一體,眼前的一切都很慢,慢到什麼地步呢?
慢到一生只夠我去愛一個人。因為日色,車馬,郵件都很慢,慢到這些情話和承諾我只能對一個人說。
時間是鎖不住的,所以只能把記憶永遠鎖在心底。
這大概就是木心先生對家鄉的懷戀,對愛人的忠誠和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同時或許也是讀到這首詩的每一個讀者在這個生活節奏過快的世界中,內心對這份沉靜深深的渴望。
中國最初就是個農業大國,上數三代,誰不是泥腿子出身。即便你生在城市長在城市,但是你肯定有一個農村的親戚。或是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或是三姨三姨夫,或是大姑大姑夫。
寒假、暑假,你肯定在農村待過。門前小河裡逮魚抓泥鰍,柿子樹上掏鳥蛋,蘋果園裡偷蘋果,西瓜地裡偷西瓜,夏天頭頂荷葉躲在池塘裡涼快,冬天三五成群在雪地上打出溜。
從大火的《嚮往的生活》和李子柒來看,現在的人們,內心都有著一份對過去生活的嚮往,我們一邊吐槽一邊回憶著自己經歷過的那些過往,因為那都是我們曾經的過去。
現在,生活的成本大的無以復加。
一個年輕人想要成家,你得有房子。房子現在多少錢?就我們這個18線的豫西北小城,房價已經飈到1萬了。憑一個月那三四千塊錢的工資,買房,是個遙不可及的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你想等著別人來養活你,門都沒有。你得像老牛一樣埋頭苦幹,不敢休息不敢後退,連生病都不能。因為你是個上有老下有小的頂梁柱。
老了退休了。終於有時間回老家住住,卻發現自己連鋤頭都拿不起來了。
在李子柒的視頻裡,在《嚮往的生活》裡,我們都在為自己的靈魂找到那麼一點點慰藉。看完了,咂咂舌說:有一天,我也這樣生活。
當代社會下,大家都變得很著急,害怕追不上同齡人的腳步,能快則快。但是疲於奔命的生活,生活並不會讓你感到快樂。
人生是一條輕緩的流水,不能著急。《邊城》有一首歌這樣唱:「慢慢吃,慢慢喝,月白風清好過河。」
慢的人生最值得過。
從前慢,我們嚮往的不止有「慢」,而是難以追憶的「從前」。而現在,我們剩下的只是慢不下來的節奏,和回不了的過往。其實誰都明白,所有對過去的嚮往,都只不過是對現在的逃避,爾後,生活該怎樣就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