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庫文選」從自行車復甦到電動交通夢:英國綠色經濟在疫情下蓬勃...

2020-12-26 參考消息

From Dusted-off Bikes to Electric Dreams:UK Green Economy Booms on Back of Covid-19 從自行車復甦到電動交通夢:英國綠色經濟在疫情下蓬勃發展

Jillian Ambrose 吉莉恩·安布羅斯

The queues were 「absolutely crazy」, says Gavin Hudson, the owner of the cycle repair startup Butternut Bikes. As lockdown descended he began fixing old bikes in the parking lot of a Methodist church in north London, before moving his services to a furloughed pub in Crouch End. However, the surge in demand for cycle repairs meant the pop-up was soon able to afford a permanent address.

「Some people come in and tell us they haven't been on a bike in 10 years,」 Hudson says. 「They are dragging all kinds of bikes, covered in cobwebs, out from the shed to get back on the roads. It's great. I think it's really true that there are few problems in society today that can't be made better by getting people walking and cycling more.」

Butternut Bikes is one of countless British businesses poised to profit from a green economic boom in the wake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While the government faces growing pressure to unveil a post-pandemic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that is climate friendly, Britain's economic green shoots are already in evidence.

Steven Jennings, a partner at the global advisory firm PwC, says the lockdown has triggered a paradigm shift for consumers and companies that is already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s in sustainability – even without prompts from the government.

Those without a banged-up bike in the shed will struggle to buy a new one because of the huge demand. For many, the answer may be shared-cycle schemes, electric scooter rentals or even the purchas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Lime is one of the e-mobility firms booming in lockdown. The company expects to have attracted 20,000 new riders to its shared electric bike rental scheme by the time lockdown lifts and plans to offer e-scooters in the UK soon, too.

Alan Clarke, a director of the firm, says the number of new Lime users has grown every week since lockdown restrictions started to be eased and that riders are taking longer journeys than before. The growth comes despite a surge in competition from rivals at Mobike, Freebike and Uber's cycle offering, Jump.

「Ultimately, the biggest reason people don't cycle, walk or e-scoot is because most of the time, city infrastructure doesn't prioritise these modes of transport,」 Clarke says. 「As governments are now being forced to rethink how they approach urban travel, and organisations like TfL deliver bold and transformative improvements, we do anticipate an influx of new riders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as people search out alternative travel options.」

The number of people considering the purchas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is rising, too; in part becaus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vid-19 deaths and air pollution has underlined the importance of clean transport. PwC estimates that government incentives could help the sector support 220,000 jobs.

Ian Johnston,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vehicle-charging firm Engenie, says there has been a huge uplift in the number of retail parks preparing to install charging points. The company fits rapid chargers on behalf of retail landlords and councils at no upfront cost, in exchange for a 50∶50 split on the charge-point revenues.

「Landlords are looking for new streams of revenues and retail tenants need new ways to drive footfall back to their stores,」 he says. 「The economic pressure on both means people are taking another look at vehicle charging.」

A boom in electric transport hold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ritain's energy system, offe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green tech companies. The demand slump during the lockdown combined with record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has helped to provide 「a window into the future net zero carbon world」, according to Jennings.

排隊的人「多得離譜」,自行車修理初創企業「灰胡桃樹自行車行」的老闆加文·赫德森說道。在封鎖令頒布後,他就開始在倫敦北部一座衛理公會教堂的停車場內修理舊自行車,後來他又將修車行搬進了克勞奇恩德一家停業的酒吧。不過,對自行車修理需求激增意味著,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修車行不久就能租得起固定的營業場所了。

赫德森說:「一些來修車的人告訴我們,他們有10年沒騎過自行車了。」他說:「他們從倉庫裡拖出來各種各樣掛著蜘蛛網的自行車,讓它們重新上路。這太棒了。我認為,當今社會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能通過讓人們多走路、多騎自行車得到改善的,這千真萬確。」

灰胡桃樹自行車行是無數將在疫情後從綠色經濟繁榮中獲利的英國企業之一。當前,政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都是要求其出臺一攬子對環境友好的疫後經濟刺激計劃,與此同時,英國綠色經濟已初見端倪。

國際諮詢公司普華永道的合伙人史蒂文·詹寧斯說,封鎖令引發了消費者和企業思維方式的巨大轉變,這種轉變在政府還沒有給予鼓勵的情況下就已經在推動可持續性加速發展。

由於需求強勁,那些倉庫裡沒有舊自行車的人很難買到一輛新自行車。對許多人來說,解決辦法也許是共享自行車,租賃電動滑板車,或者乾脆購買一輛電動汽車。

「酸橙」共享單車就是在疫情下蓬勃發展的電動出行企業之一。該公司預計到解封時將吸引兩萬名新用戶加入其共享電動自行車服務,還計劃不久後在英國推出共享電動滑板車服務。

「酸橙」共享單車公司的董事艾倫·克拉克說,自封鎖措施開始放寬以來,新用戶的數量每周都在增加,而且用戶騎行的距離也比以往增加了。儘管有來自對手摩拜單車、自由單車和優步旗下「跳躍」共享單車的激烈競爭,但該公司還是實現了增長。

克拉克說:「歸根結底,人們不騎自行車、不步行或不騎電動滑板車的最大原因就是,大多數時候,城市基礎設施不重視這些交通方式。由於現在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對待城市交通,而且倫敦交通局等機構也通過大膽改革作出改進,我們的確預計,未來幾個月,隨著人們紛紛尋找另外的交通方式,選擇騎行的人數將猛增。」

正在考慮購買電動汽車的人數也在增加,部分原因是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與空氣汙染之間的關係凸顯清潔交通方式的重要性。據普華永道估計,政府的激勵措施可能會為這一產業提供22萬個就業崗位。

電動車充電企業Engenie的執行長伊恩·約翰斯頓說,準備安裝充電樁的零售商業區的數量大幅攀升。該公司以零預付費的方式為零售商業區的業主和市政服務機構安裝快速充電樁,作為回報,它獲得充電樁50%的分帳收入。

他說:「業主們正在尋找新的收入來源,零售租戶們也需要新的方式推動客源回流。兩者承受的經濟壓力意味著,人們將重新審視電動車充電業務。」

電動交通的蓬勃發展對英國能源系統意義重大,為綠色科技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詹寧斯說,封鎖期間(對傳統交通方式的)需求大幅下滑加上創紀錄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幫助提供了「一個通往未來淨零碳世界的契機」。(劉白雲譯自英國《衛報》網站7月6日文章)

相關焦點

  • 綠色和平:綠色復甦,交通領域革新轉型至關重要
    後疫情時代,綠色復甦已成為全球多國應對經濟社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交通,作為體現社會經濟恢復、環境治理水平的關鍵維度,對綠色復甦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就氣候變化而言,交通領域既是排放大戶,也是刺激經濟、促進人民福祉潛力最大的領域之一。可以說, 沒有更綠色、更加可持續的交通體系,氣候行動和綠色復甦都難以取得顯著進展。
  • 《人民日報》評:電動自行車行業為何表現亮眼!
    其中,6月當月,電動自行車完成產量307.3萬輛,同比增長48.4%。其中,電動自行車營業收入377.4億元,同比增長13.4%,實現利潤總額16.7億元,同比增長31.6%。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上半年,電動自行車產銷量、營業收入、利潤,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6月份增長更明顯。中國作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國內電動車產業鏈十分成熟、完善。
  • 江蘇發布《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2020年電動自行車市場現狀及發展...
    為了更好的推動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國家陸續發布產業政策:2011年2月,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中國自行車行業「十二五」規劃》,指出要積極倡導騎行文化,促進產業升級,積極開展自行車騎行環保公益活動,大力宣傳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低碳、綠色、健康、休閒、時尚的豐富優勢,更好地發揮自行車行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作用,促進產品品質提升,擴大自有品牌知名度
  • 英國凱旋摩託車公司推出首款電動自行車
    本文轉自【cnBeta.COM】;最受詹姆斯-邦德青睞的英國高端摩託車品牌凱旋(Triumph),又推出了一款與眾不同的兩輪車。Trekker GT是這家著名摩託車製造商推出的第一款電動自行車,乍一看,它似乎是一款性能很強的通勤車型。
  • 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月來了!我市嚴查外賣快遞業交通違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王鬥天 通訊員 劉明 12月16日,深圳交警在羅湖區東門文化廣場舉行全市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月暨外賣、快遞行業集中整治行動啟動儀式。
  • 對話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偉書傑:進博會對疫情下的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第三屆進博會)對話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偉書傑:進博會對疫情下的經濟復甦至關重要中新網上海11月5日電 題:對話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偉書傑:進博會對疫情下的經濟復甦至關重要作者 鄭瑩瑩「進博會對疫情下的經濟復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執行長偉書傑(Kamran Vossoughi)表示,
  • 「電摩·未來形態」預測:與電動自行車會是兩種車型
    【新國標·電動自行車】開始逐步實行,對於用戶而言需要對三個等級的兩輪電車的區別有所掌握,否則選錯車型會帶來很多麻煩。1:時速≤25km/h且標準符合下圖所示內容的車輛,車型屬於「電動自行車」(非機動車標準)。
  • 歐洲各國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等「綠色復甦計劃」 清潔交通、可再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挑戰,歐洲各國將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復甦計劃的重要考量,在清潔交通、可再生能源、老舊建築翻新改造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行動。建築翻新也是歐盟推動疫情後經濟綠色復甦的重要領域。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勒梅爾日前宣布,法國政府計劃撥款300億歐元用於推動法國生態轉型和經濟去碳化。建築節能改造、可持續交通和可再生能源是三大主打領域,節能翻新補助是該綠色復甦計劃的首發措施。法國政府還將撥款40億至50億歐元翻新學校、養老機構等公共建築。
  • ClassPass疫情下的全球健身報告,因疫情增長的騎行生意,以及萊美...
    TOPIC 話題ClassPass發布全球健身報告ClassPass疫情下的全球健身報告,「健身運動線上化」是報告中的最大趨勢。疫情讓全球健身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迪卡儂售罄的自行車自行車行業發展火熱的背後,反映了疫情刺激下日益增長的戶外運動和安全出行需求。
  • @電動自行車車主,「小黃人」正在嚴查這類交通違法!
    點擊播放 GIF 4.2M伴隨著有序復工,出行的市民及車輛日益增多,蜀黍發現,經歷了疫情期間的蟄伏,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不佩戴頭盔的現象有所抬頭。不少網友反映:在一些路口,發現有電動自行車的駕駛人,存在交通違法行為,例如:逆向行駛、騎車帶人、騎機動車道等。寧波交通廣播FM939記者姚佳、羅晶來到路面,實地探訪電動自行車的違法情況。實地觀察在3月30日上午十點左右,寧波交通廣播FM939記者跟隨鄞州交警大隊鍾公廟中隊的執法人員去到四明西路寧南路口,對電動自行車的違法情況進行實地的了解。
  • 多地鼓勵電動自行車買保險,到底該怎樣挑選?
    自「頭盔熱」後,電動車上路安全越來越被重視,如今多地開始出臺文件提倡購買保險。工信、公安部鼓勵購買保險早在去年3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公安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到「鼓勵電動自行車所有人購買保險產品」。
  • 把握新機遇,構建新格局——《2021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流行趨勢報告...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末,中國自行車年產量800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年均產量超3000萬輛,年產值過千億元,中國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近4億輛、電動自行車近3億輛,自行車產量居全球第一。疫情防控期間,在上遊斷供、下遊停產、需求乏力的多重夾擊之下,我國自行車企業產量2300多萬輛,同比增長近10%;電動自行車企業產量近1600萬輛,同比增長近19%,實現由負轉正,行業逆勢增長。
  • 公安部交管局: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最多...
    中國公安部交管局: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最多的車輛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張子揚)記者20日從中國公安部交管局獲悉,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旨在進一步提升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和汽車駕乘人員安全防護水平
  • 「媒庫文選」悲傷無二致
    15年來,美籍華裔作家李翊雲讀了不下12遍《戰爭與和平》。她手裡這部列夫·託爾斯泰的鴻篇巨著是一本1200頁的精裝書,裡面密密麻麻地標註著不同顏色的筆記,仿佛某種奇異蜥蜴的脊背。李翊雲覺得,這部小說不僅是由大師授課的文學創作講習班,還是治療憂傷苦痛的良藥。她說,在人生中那些最艱難的時期,她曾一次又一次地埋首這部著作,用書中傳遞的「堅強」安撫自己對未知的焦慮。
  • 「借鑑」天津:騎電動自行車不準玩手機!
    12月21日14時30分,李女士駕車沿成都道由東向西行至與桂林路交口時,恰巧一輛電動自行車沿桂林路右拐成都道。原本兩車各行其道,誰知電動自行車卻好像失控一樣,衝著李女士的車就撞了過來。所幸李女士及時剎車,才未與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電動車騎車人也嚇了一跳。此時,李女士才發現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手中還舉著手機,正放著小視頻。
  • 英國首個電動汽車充電站開業 司機可騎自行車為車輛充電
    開放,現場有健身自行車提供給司機,以便他們有機會為自己的電動汽車充電。收費標準是每千瓦時24便士(約人民幣2.1元),給電動汽車加滿電費(即從20%的電池容量到80%)用不到10英鎊(約人民幣86.5元),但充電需要20-30分鐘,這期間駕駛員騎自行車為充電站努力實現碳中和。可實現碳中和的健身自行車被安裝在價值1000萬英鎊的發電站電網裡,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健身房和供遊客練習瑜伽的健身區。
  • 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4日電題: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新華社記者許緣 高攀2020年即將結束。回首這一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未來,經濟復甦之路艱難坎坷。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或呈「K型」曲線,財富分化和社會割裂加劇。疫情阻斷了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勢頭。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5%,第二季度更大幅萎縮31.4%,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季度降幅。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認定,美國經濟自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
  • 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傷亡人數逆勢增長 專家:立法強制騎乘者佩戴...
    電動自行車因經濟、便捷,正在成為我國的「國民交通工具」。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年銷量超過3000萬輛,社會保有量接近3億輛。不過在電動自行車被廣泛使用的同時,其交通違法頻繁出現,帶來不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 把握新機遇 構建新格局 ——「綠色出行 智慧交通」2020中國自行車...
    [摘要]11月19日至22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自行車協會主辦的「綠色出行智慧交通」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下簡稱為產業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今年產業大會以「把握新機遇構建新格局」為主題,中國自行車協會藉助這一思想平臺,匯聚集體之智,深度解析當前形勢,探索產業發展新思路、轉型升級新路徑。
  • 疫情下品牌如何連接用戶?耐克用「簡陋」短片給出優質示範 | 廣告...
    「體育夢工場」是ECO氪體的合作媒體品牌,專注於觀察體育營銷領域的新聞動態,為品牌贊助及合作提供優質內容與深度服務。文 / 殷豪男隨著疫情的蔓延,眾多廣告品牌特別是體育品牌,不得不大幅改變了常規狀態下的經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