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摩·未來形態」預測:與電動自行車會是兩種車型

2020-12-13 汽車科學島

內容概述:新標準兩輪電動車車型區分,電摩的技術升級方向解析。【新國標·電動自行車】開始逐步實行,對於用戶而言需要對三個等級的兩輪電車的區別有所掌握,否則選錯車型會帶來很多麻煩。

1:時速≤25km/h且標準符合下圖所示內容的車輛,車型屬於「電動自行車」(非機動車標準)。區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標準有所改變,從單純的有沒有發動機助力,升級為發動機性能與車輛行駛安全風險係數的等級區分。車速較低的電動車因風險係數低被定位自行車,騎行此類車輛必須要持有駕駛證,也無需辦理車險。

2:時速≤50km/h的電動兩輪車屬於「輕便摩託車」,在燃油動力摩託中也是相同的標準。而時速超過50km則為普通摩託車,駕駛這兩種車輛需要分別持有「F/E等級駕駛證」,三輪電動摩託車則需要持有D證。D證涵蓋EF準駕車型,E證涵蓋F輕便摩託車駕駛資質,車輛需要按照燃油摩託一樣登記上牌並投保。

01知識點

engine(音譯引擎)釋義為發動機。很多人認為發動機特指燃油動力汽摩裝備的「內燃式熱機」,這是絕對錯誤的理解。引擎的概念是指能將某一種能源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消耗燃油的內燃機、消耗電能的電動機、以蒸汽推動的蒸汽輪機,以及航空使用的渦扇機都屬於發動機的範疇。

所以區分車輛是否屬於機動車的參考絕對不是發動機類型,而是裝備機器能夠達到的性能指標。這就是汽車使用內燃機驅動屬於機動車,電驅的汽車同樣需要接受相同規則管理的原因;而且電動機遠比內燃機強大的多,兩輪車使用電機不代表性能弱(風險係數低)。

高鐵動車、地鐵雲軌、建築機械、礦山用車以及部分船舶艦艇,其動力元還真的都是電動機。

這種機器有【恆扭矩】發力的特點,指起步瞬間即可爆發最大扭矩,這是內燃機遠遠做不到的;且電動機能以1.5~2.0萬轉的高轉速運行,同時能實現理想的NVH,所以這種機器的功率也可以非常高。

現階段性能足夠強的汽車基本都是電機驅動,或者是並聯式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由此可見電驅摩託也是不弱的,這點可以參考「MOTO·GP」的電動賽車組的高性能車輛。

02電摩升級方向

在電動兩輪車區分出電動自行車之後,撇開輕便電動摩託車不談,普通的電摩應當走向高端了。產品分級應該為三個標準,分別如下。

電動自行車·城市代步輕便電摩·客貨兩用普通電摩·高端性能實現高性能的同時還需要兼顧續航裡程,所以電摩第一個升級點應當是「動力電池」類型。

【鉛酸電瓶】是所有動力電池中綜合品質最低的選項,同時也是最容易造成鉛汙染的類型。這種電瓶在過渡期內更適合輕便電摩,因其體積與性能仍適合這種電瓶。而電動自行車與高端電摩更適合LFP·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有什麼特點呢?

LFP電池的能量密度是鉛酸電瓶的好幾倍,也就是說相同體積的電池可以帶來續航裡程的倍數級提升。同時以「26-鐵元素」為核心的電池也會非常非常的安全,因為宇宙中最穩定的物質就是鐵;而且這種電池的使用壽命會是鉛酸電池的十數倍,至此電動自行車的續航與換電成本問題解決了。

重點:磷酸鐵鋰電池的製造成本其實是可以很低的,行業內的部分供應商給出了答覆;只要產銷量能夠理想的匹配,LFP電池的最低成本可以低至≤300元一度。

普通的鉛酸電瓶更換一組也要大幾百元,甚至有些要超過1k;然而這些笨重且耐用性很差的電瓶也只有1度多一點點的容量,那麼為什麼不選擇鐵電池呢?所以電摩製造企業應當開始轉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補償可以緩解供應商的壓力,這篇藍海真的非常非常深。

【性能升級】迫在眉睫!中高端電摩需要的不僅是長續航,同時需要強勁的性能帶來的駕駛樂趣(電動汽車就是這樣逐漸獲得認可的)。

分級後的電摩並不在限制電池組電壓與電機的功率,而鐵電池可以更理想的串聯升壓、並聯擴容。汽車的鐵電池組可以有600伏特左右的高壓電,匹配數百千瓦的電機可以輕鬆的達到超跑級別的性能;摩託車自帶輕量化優勢,電池電壓不需要如此之高,電機功率也可以大幅下降,但實現的性能卻會相當,這種車必然會很有些吸引力。

至於充電效率也是不用擔心的,日常代步駕駛使用滿足同樣是「一夜」;長途駕駛容量有70~100kwh(度)的汽車,快充也只要半小時即可充滿80%。那麼容量小太多的電摩充電能要幾分鐘?

總結:一旦電摩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續航裡程與通勤效率也沒有了障礙,這種車會比燃油摩託車更有可玩性, 因為真的會非常非常安靜。所以電摩是大有可為的一塊市場,國內部分汽車主機廠已經在研發這種中高端電摩,其中還有帶有陀螺儀的「不倒翁」。

關於電動自行車和電摩就聊這麼多,分類後不要在用超標踏板的視角看待未來的電摩,三級車輛將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電動汽車可追求高性能大空間,電動兩輪為什麼會被限制性能尺寸?
    電動汽車追求高性能、高配置與大空間,電動兩輪車確實嚴格限制性能與尺寸?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存在的疑惑的問題,然而也是對「新國標」的錯誤解讀。其60公裡的賽道有200個彎位,涵蓋街道、山路等多種地形;賽事以全稱六圈為標準,由此可見優秀電摩的續航能力與充電速度也是很理想的。參考「MANX7」,這臺電摩用25分鐘即可充電到85%,百公裡加速2.8秒,在曼島TT賽道中可以達到180km標準的平均時速。
  • 電動摩託車行業:高端電摩或成行業下一個「爭奪高地」
    在電動化背景下,積極布局電摩的企業主要分為三類:1)以新日股份、雅迪為代表的電動自行車廠商;2)以春風動力、錢江摩託為代表的摩企;3)以小牛電動為代表的新興網際網路品牌。新國標下,電動摩託車有望更加強調高端化、智能化、科技感、操控性,摩託車企業相比其他兩類參與者在技術積累和工業實力上具有先天優勢,建議關注率先布局此方面的龍頭摩託車企業春風動力。
  • 小牛電動閃耀CES!全球首款自動駕駛5G電摩來了
    你們沒見過的全球首款自動駕駛三輪電摩&小牛電動首款5G跨騎電摩,他們來了!相信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會三連問:兩輪電動車去美國CES了?電摩可以自動駕駛嗎?2016年,小牛電動發布M1,進一步與科技結合,在用戶駕駛時可任選節能,動力兩種模式,支持定速巡航。同時智能燈光系統提高安全性,並在車輛防盜方面增加智能報警,智能定位等功能。雖然創立只有五年多時間,但是小牛電動的核心思路一直未變——通過科技和設計改變未來城市出行。
  • CES 2020小牛電動形態再「進化」!首款5G電摩,160km/h時速傍身
    昨天1月7日,小牛電動在CES 2020國際消費展上,首次帶來了全新的電動產品,分別為RQi和TQi,RQi可以說是賺足了眼球,這是小牛首款電動5G跨騎式摩託車,未來將會成為極客電摩愛好者的追捧對象!而此次的亮相可以說是小牛電動的形態完成了再次進化!而其大道至簡的理念再次貫徹得淋漓盡致,整體設計採用輕量化基調,搖籃編織車架使得RQi車身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同時也增加了其操控性,而且方便拆裝,更是讓極客玩家愛不釋手!整個車身的造型完全符合空氣動力學,在風阻降低方面效果很好,也使得RQi擁有160Km/h時速的技能傍身!
  • 為什麼小牛電動成立6年後才拿到電摩生產資質?
    2020年1月14日,成立6年的小牛電動終於拿到了工信部頒布的摩託車生產資質,小牛終於可以「合規」的生產電動摩託車了。為什麼說小牛拿到的是摩託車生產資質,可以生產電摩?這是因為2019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將原有的四類摩託車全部簡化為一類,也就是原來的兩輪摩託車、三輪摩託車、輕便兩輪摩託車、輕便三輪摩託車全部歸為「摩託車」,而電動摩託車自然也是屬於新型動力驅動摩託車類別,企業只要有摩企資質,理論上來說以上五類車型都可以生產。
  • 從雅迪召回,再看「腳蹬子」,電動自行車這個部件是不是有需要!
    為什麼會有「腳蹬子」通俗地說,根據國家制定並發布的電動自行車標準其中一條——電動自行車必須是帶有腳踏裝置的,以電能為驅動能源的個人代步交通工具。基於此,凡是沒有腳踏(腳蹬子)裝置的電動類個人交通工具就不能叫電動自行車。
  • 國產電動摩託極速能到160KM/h?這樣的電摩你會喜歡嗎
    近日小牛電動在北美的國際電子消費展上亮相了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電動摩託車RQi,在配置上也超過了我們對於普通電動車的認知。小牛電動旗下電摩RQi他來了,最終還是來了。國內高端電動車扛把子小牛電動最終還是要進軍電摩界!
  • 你願意為這樣的「未來」買單嗎?|電動摩託車|gogoro|電動車|電池|...
    最近你會發現,「新能源」的風潮已經開始從四輪蔓延到兩輪。前不久在 BMW 的 NEXTGen 未來峰會上,發布了一款純電踏板摩託車 Definition CE 04。雖說是一臺概念車,但也向我們充分展示了未來人們出行工具的另一種可能。
  • 江蘇發布《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2020年電動自行車市場現狀及發展...
    電動自行車的生產需要上百種原材料,部分核心原材料的競爭及供給情況如下:電裝部件的電機、蓄電池、控制器為核心原材料。目前,該部分的上遊企業生產技術已趨於成熟,蓄電池、電機、控制器已經出現較多知名生產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和行業影響力,行業完全競爭並供給充足。受政策影響,電機、蓄電池會偶發性出現價格及供給波動的情形,例如國家對鉛酸蓄電池行業進行規範整頓。
  • 汽車改裝「自行車架」會違章嗎?標準答案盡在此
    「自行車架」對於騎行愛好者而言幾乎是汽車必改項目,利用車頂行李架或背掛式自行式車運載自行車是很常見的出行方式。不過這兩種改裝結構都有可能涉及違章駕駛,關鍵詞為:超高&遮擋牌照,首先來了解一下車頂自行車架存在的問題與「正確」使用方式。
  • 一文了解中國頭盔企業布局及電動自行車市場現狀(附圖表)
    根據預測,未來隨著各省市陸續實施「頭盔」新政,相應的處罰和新聞宣傳將加強,將有更多人重視和使用頭盔,預計還將有一波需求高峰。頭盔可謂是一夜爆紅,如此大的需求量背後同樣是龐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電動自行車便捷、快速,對於普通市民來說是性價比高的出行工具。同時,我國快遞行業、外賣行業快速發展,對於電動自行車的需求量也龐大。
  • 關注|改裝電動自行車,速度有了,隱患大了!
    改裝電動自行車的電池只需要3分鐘,可以「瞬間」讓電動自行車「提速」「續航」,這是蘭州雁灘一家電摩修配中心的老闆給出的「承諾」。然而,蘭州消防提醒,電動自行車改裝電池更容易引發火災,起火奪命只需要30秒!蘭州公安交警也提示,電動自行車超標車事故頻發,一起車禍僅需要3秒!這樣的改裝,還值得嗎?
  • 電動車和電摩傻傻分不清?專家回應區分方法,車主可以了解一下
    不過,隨著電動車使用用戶越來越多,相關部門發現不能讓其隨意騎行,就制定了新國標,把部分風險比較大的電動車劃成電動摩託車,這類車上路需要掛牌、考駕照,並且享受的權益也不一樣, 而且交警的處罰力度也不相同,根據新國標規定,電動車被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電動自行車,另一類是電動摩託車,但是很多車主對於電動車和電摩傻傻分不清,專家給出區分方法,我們來看看吧。
  • 小米發布「米家」電動滑板車,看點在……
    直到今天上午 10 點,謎底終於揭曉,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正式登陸小米商城。這也是米家繼九號平衡車、米家騎記電助力摺疊自行車之後,米家生態鏈第三款出行工具。解決「最後一公裡」的新嘗試本次米家電動滑板車的輪胎尺寸為 8.5 寸,車上搭配帶有 E-ABS 的雙重剎車系統,制動距離可以控制在 4 米以內(來自納恩博實驗室數據),根據《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電動自行車以最高速度騎行時,其幹態制動距離不應大於 4 米,所以官方的距離控制達到了安全規定。
  • 買不起電動車的你或許可以考慮這款「電動自行車」
    中國臺灣電動摩託製造商 Gogoro 最近以新子品牌 Eeyo 的名義在美國推出了旗下首款電動自行車 Eeyo 1 和 Eeyo 1s,主打的是簡約的車身設計和內置的智能輔助技術所帶來的城市騎行體驗。
  • Gogoro進軍電動自行車領域 首款車型Eeyo確認5月登陸美國
    電動踏板車製造商Gogoro正式進軍電動自行車領域,並承諾將會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新車型--Gogoro Eeyo。據悉Eeyo是Gogoro公司首次涉足非電動踏板車領域,並嘗試通過可更換電池系統來實現差異化。
  • 新買的電摩可以掛白牌(過渡期牌)嗎?電動車上牌這3點不要碰
    3月份,雖然疫情高峰期已經過去,但大家對於公共運輸還是有所忌憚,而對於電動自行車和電摩等私乘工具需求急劇增加。上牌是大家買車後遇到第一個難題,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電動車上牌時要注意什麼? 電動自行車上牌必須要符合新國標。2018年出臺《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俗稱電動車新國標)是現在電動自行車上牌的唯一依據,也是鑑定是否是非機動車重要標準,不符合這個標準的電動車不予登記,非法掛電動自行車牌照將會面臨處罰!
  • 買電動自行車,線上還是線下?什麼品牌好?
    昨天剛寫了電動自行車的購買指南,想著健康證還有3天才能拿,先去看看附近有什麼品牌的實體店,發現我這裡是真的多,可能是跑的外賣小哥多,加上上下班買菜的人,需求量大。從家走出來15分鐘左右,附近有4家!!進店問了外賣車型,給我推薦了3款,分別是325、小飛俠、酷K。就聽名字都覺得每款差異好大,因為我是只買新國標電動自行車的,電輕摩和電摩不考慮。三款車型都是48V350W。25是很小的車型,不記得是10A還是12A了,續航裡程30~40KM,2500元左右。
  • 什麼樣的電摩值得買?看完不花冤枉錢
    對於選購電摩,你了解多少?作為大家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如何挑選一款美觀、高效、安全、舒適的電動摩託車至關重要。可能有人會說選電摩,有什麼難的!看看續航、看看外觀、再看看價格完事。性能對於一款電摩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會影響我們的騎行體驗,還關乎著我們的騎行安全。
  • 2020最具設計感的電摩,我選這5款
    相較於燃油摩託車,電摩的設計似乎能給人帶來更多的驚喜。畢竟在沒有了離合、變速、排氣以及多種油車常用部件之後,設計師們有了更多自由的發揮空間。所以我們經常能在某些電摩上看到一些違反物理原理的設計,這些超前的設計常常會讓我們有種跨越時空,窺探到了未來年代摩託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