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大願,便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總歸成一點,萬事以和為貴,常希冀即便坐在院中,風也是和美的,世間萬物都是和美的。但每每耳邊總聆聽抱怨之詞,看新聞總聞結仇之事。
關於怨念憎恨的產生,並非是一個人單方面的糾結,唯有那些不能達成共識、彼此理解的人,才會終日慍懟,以致惶惶不安。
要注意的是,因為憎恨而報仇雪恨,給人帶來的不是爽快和解脫,而是更加深的罪惡感,最後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生活目標,生存規律完全被破壞,倦怠感產生,無法重獲他人的好感,沒辦法與人和平共處,不能給自己幸福感,最終陷入迷茫狀態。
假如有過憎恨別人的經歷,正處於憎恨中者,必定內心壓抑痛苦;報仇雪恨者,必定有和尚上述所說的那般迷惘。那時那刻,你當理解和尚的宏願有多重要。
中國佛學會的創始人之一的慈航法師是位肉身菩薩,身相圓滿,有個如同彌勒佛般的大肚子。慈航法師的肚子大,據他自己說是有原因的。
原本慈航法師也是個瘦小的人,有一次他上廁所時忘記帶手紙,正好茶房頭也在旁邊如廁,於是慈航法師便向他藉手紙。可是這位茶房頭卻將用過的手紙選給了法師,弄得法師滿手汙穢。
有一天,慈航法師搬房間,茶房頭來幫忙時順手拿起了他的六十個銀元,但慈航法師沒有揭穿他。因為他明白,人的名譽一旦壞了,再恢復起來就很難了。
在茶房頭走時,慈航法師又給了茶房頭十五個銀元。後來,寺裡的人見茶房頭一下富了起來便開始起疑,茶房頭推說是慈航法師送他的銀元。慈航法師只是沉默。「從此以後啊,」慈航法師說,「我的肚子就大起來了。這大大的肚子,代表了我的福氣。」
過去的人說「大肚能容天下事」,慈航法師的大肚果然容了一切怨懟。大家看,怨懟的產生都是雙方的,只要其中有一方不提事情,和平相處就不是難事。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懂得為他人留餘地的時候,人際關係就能搞;能做到遇事往好處想,多感念別人的恩德,即使被人冒犯也不介意,別人就算不被我們的誠意感動,也不會再來沒事找事。
假如遇事總往壞處想,以一種敵視的眼光看待別人,即使別人無意冒犯也耿耿於懷,甚至伺機進行報復,那麼即使對方本無敵意,最終也會被推到敵對立場,被此哪有不爭鬥的。
寺廟裡經常會安排一些居士修行,修行的不是佛法,而是佛心、和心,幫助他們理解真正的和心會幫助人通往幸福。和尚願這修行能推廣到世人身上,那麼無論何時何地,人與人間的磕磕碰碰都能化為相互理解,爭鬥至此可以被抵禦,煩惱可以被淨化,走到哪兒都能看到人們歡歡喜喜,唯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