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京彩好評: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2020-12-15 湘潭在線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9月27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117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中國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第一次執行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任務,機身上醒目的01編號、機身外戰鬥機伴飛和機場「過水門」迎接,無不體現著祖國對烈士們的無限尊崇。這一天,距離他們長眠他鄉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這一天,距離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還有三天;再過四天,我們就將迎來新中國第七十一個華誕。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所在。在光陰之河的衝刷中,英烈們的殊勳光芒依舊奪目;在時代的變遷中,英烈們彰顯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已成為砥礪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9月,美國等國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在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朝鮮半島北方,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著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迫任務,但中共中央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範。美軍在回憶文章中寫道:「中國士兵是頑強的敵人,他們雖然沒有防彈背心,沒有鋼盔,攜帶製造粗劣的手榴彈,爆炸力不及美軍的一半,糧食是用米和雜糧磨成的粉……但是他們永遠向前作戰,奮不顧身……」戰後,美軍對志願軍做出這樣的評價: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圍殲機械化部隊的軍隊,步兵戰術堪稱巔峰,這是只有中國才能做到的奇蹟。

在70年前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197000多名中華優秀兒女英勇犧牲。抗美援朝戰鬥取得偉大勝利,靠的是中華兒女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場戰鬥不僅是武器裝備的對抗,更是鋼鐵意志的對決。抗美援朝烈士用鮮血和生命,為新生的共和國在世界上打出了尊嚴,為和平發展贏得了寶貴的外部環境。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志願軍第七批烈士遺骸歸國,不僅是對英魂最好的告慰,也是對國人記憶的鮮明提醒。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就是要讓萬千英烈以鮮血和生命熔鑄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成為當下攻堅克難的精神坐標,為戮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造前行的燈塔。

志願軍英烈是無數為國為民拋頭灑血的民族精英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共和國歷史上約2000多萬名烈士中,目前有名可考、並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有193萬餘人。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楚辭·國殤》中的名句「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讚頌那些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挺身赴難的先烈。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無不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者、奉獻者,無不是將個人命運前途與民族國家融為一體的奮鬥者、建設者,無不是革命英雄主義的信仰者、踐行者。

在強敵封鎖下用雪水和炒麵充飢,在飛機轟炸中堅守坑道等待大反攻,紮根大漠戈壁研發原子彈,面對未知病毒毅然逆行武漢……無論時代風雲如何變幻,革命英雄主義從未遠離我們這個不屈的民族。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我們同樣需要更多不畏艱險的英雄挺身而出、披荊斬棘,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地評線」京彩好評:感悟勳章背後的「信仰力量」丨時評
    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榜樣的引領;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共和國勳章」、「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背後彰顯的是強大的「信仰力量」。面向未來新徵程的重重考驗,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用「信仰力量」凝聚復興偉力。「信仰力量」源自於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船重千鈞,掌舵一人。
  • 【地評線】京彩好評:「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跑出外貿加速度
    我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人口超過4億,這是任何國家都無法相比的消費力量,也是支持出口轉內銷的巨大潛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需求萎縮,外貿企業訂單下滑,出口轉內銷的積極性和呼聲不斷上升。【地評線】京彩好評:「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跑出外貿加速度,.2020-12-09 16:32:51,.204306,.秦雅楠
  • 「地評線」京彩好評:在《感動中國》的「遠近高低」中汲取前行力量
    作為人類精神的工程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他們把愛國主義情懷深深紮根在心中,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從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增強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和認同感,他們用鮮豔的五星紅旗引導著青年走向偉大復興的未來。「我是中國人,香港是我家」,行萬裡路融中國情,致力於組織香港和內地交流的伍淑清,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讓香港青年認識國家民族歷史文化,增進民族情懷,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匯於學習、參觀、實踐之中,增進了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歸屬感。正是像這樣一批又一批的「遠行」之人,在黨和國家最需要的時候,點燃自己、照亮世界,用智慧和汗水澆灌民族精神,在傳承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不斷從延安精神中汲取知行合一的力量
    <br><br>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陝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價值維度
    在價值維度上,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具有鮮明的國家價值、民族價值、人民價值和世界價值,為國家獨立和富強提供了精神保障,為中華民族覺醒和復興提供了精神引領,為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提供了精神支撐,為人類文明長久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啟發。  一、國家價值維度:為國家獨立和富強提供了精神保障  國家獨立和富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前提和基礎。
  • 「戰「疫」說理」大力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堅決同時打贏疫情防控...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也是堅決同時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大戰役」的強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堅決同時打贏「兩大戰役」,需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和精神面貌的一種體現,是為了國家和廣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 【地評線】北方網評:「志」存高遠跨江海 「願」以馬革裹屍還...
    【地評線】北方網評:「志」存高遠跨江海 「願」以馬革裹屍還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2020-09-30 10:27:22
  • 【地評線】汲取榜樣力量,做新時代的逐夢者
    周永開、張桂梅、李夏、盧永根……每一名優秀黨員都信念堅定,始終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在心中,挺起崇高的精神脊梁,用執著和堅持在平凡中書寫著一個個令人矚目的成績,身上透射出的高貴品格,展現出的光輝形象,傳遞了新時代的精神力量。廣大黨員幹部應當對標先進,汲取榜樣力量,開拓進取,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中追夢、築夢、圓夢。  汲取榜樣力量,追夢新時代。
  • 【地評線】秦平:激活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復興精神動力
    關學所蘊含的重使命、崇道德、求實用、尚氣節、貴兼容的優秀精神,對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人格精神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事實上,從南宋至今,無數仁人志士也都把張載的「橫渠四句」作為遠大理想和政治抱負來追求,甚至作為中華民族的遠大理想和抱負而應用。關學所蘊含的「關學精神」,也已經成為了民族精神命脈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依傍餘光裡,願被風流古至今。」
  • 以生生不息之力量傳承以不屈不撓之精神立世
    疫情終會過去,但抗疫中彰顯的精神品格絕不會煙消雲散,而會為我們留下不可磨滅的民族記憶。我們感嘆生命的寶貴,不忘抗疫中「最可愛的人」,更應銘記在14億多人共同經歷的磨難中民族精神的砥礪與升華。這一精神同此後在革命鬥爭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偉大革命精神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獨特要素,構成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的基本內容。這些精神,既有各自的獨特內涵,又一脈相承、有機統一,貫穿著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敢於鬥爭、勇於奉獻的文化主脈。這一紅色文化基因,在此次抗疫中得到傳承和弘揚。
  • 【地評線】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今天教師當如是
    殷建光  9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教育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新發展階段,各行各業都應該有自己的嶄新奮鬥使命,作為教師,當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奮鬥。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奮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的00後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長江後浪推前浪,今天的「後浪」將要衝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關鍵徵程,今天的後浪必須茁壯,必須強大。今天的教師,重任在肩,使命呼喊,必須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不懈奮鬥。
  •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復興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設文化強國,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 【地評線】紫金e評: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裡,我們深切悼念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英烈,在追憶中守望和平,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昭昭前事,惕惕後人。83年前的今日,侵華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永難磨滅的集體記憶。
  • 彪炳千秋的英雄讚歌 流芳萬古的精神豐碑
    這一重要論述,對於我們科學認識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決戰決勝的使命擔當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
  • 「地評線」秦平:激活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復興精神動力
    關學所蘊含的重使命、崇道德、求實用、尚氣節、貴兼容的優秀精神,對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人格精神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事實上,從南宋至今,無數仁人志士也都把張載的「橫渠四句」作為遠大理想和政治抱負來追求,甚至作為中華民族的遠大理想和抱負而應用。關學所蘊含的「關學精神」,也已經成為了民族精神命脈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依傍餘光裡,願被風流古至今。」
  • 【地評線】南方網評:點亮「築夢」空間,託起民族希望和未來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用更優的環境,更好的保障,為1600多萬名教師點亮「築夢」的空間,讓他們心無旁騖接續奮鬥、無怨無悔砥礪前行,匯聚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磅礴力量,堅定託起民族的希望和未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評論|英雄精神挺立民族脊梁
    華夏文明滾滾的歷史長河中,映射出一個又一個英雄的時代、一個又一個英雄的故事、一張又一張英勇的臉龐……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華夏兒女崇尚英雄、關愛英雄、學習英雄。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革命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住了外來民族的堅船利炮、抵禦住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保衛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
  • 反響〡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激揚奮進新時代的巾幗力量
    英雄不朽,精神永存。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激勵後人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繼續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袁秋芳是甘肅省張掖市民族小學的退休教師,她的哥哥袁克武是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當年出徵時只有19歲,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袁秋芳滿懷深情地說:「哥哥是我們全家的驕傲。哥哥和他的戰友們用鮮血和生命為祖國贏得了和平與榮光。
  • 革命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之作——《憶秦娥婁山關》
    1935年2月,中國工農革命在經歷了重要轉折點——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重新出發,意圖在在四川的瀘州和宜賓之間渡過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進而北上開闢根據地。行進途中,由於國民黨軍隊重兵集結防守,不得不折返遵義。途中遭遇貴州軍閥王家烈在婁山關的堵截。紅軍在婁山關與王家烈部隊進行激戰,最終奪下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婁山關。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用青春「三原色」譜寫時代新篇章
    作為青年一代,要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並把個人的追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不斷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社會共進步。無論遇到怎樣的國際風雲變幻,無論遇到怎樣的改革發展難題,都要始終篤定初心使命,始終堅持理想信念,做到永遠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矢志前行。用奮鬥書寫砥礪新時代的青春篇章。無奮鬥,不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