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
點下方綠標即可收聽第二百四十二期電臺
主播:瘦肉 | 策劃:瘦肉 | 作者 : 剪刀手
-電臺日記-
你與食物的故事說給世界聽,晚上好,這裡是深夜談吃,我是瘦肉。
十一長假過後的綜合症就是:靈魂還在放假,肉體機械式工作,今年的小長假碰巧中秋、十一雙節連在一起,很多朋友拼上周末,美美的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而我呢也終於踏上了心心念念的東北之旅,去東北之前就做好了胖五斤的準備,被安利了地道的東北菜、齊齊哈爾烤肉、手拉麵 、哈爾濱的烤紅腸、馬迭爾;在哈爾濱的最後一晚,還去了當地的小吃街,吃到了非常好吃的網紅面,這家麵館兒大眾點評必吃榜,幾乎承包了整層樓的客源,拿到面之後跟老闆聊了聊疫情後的生意,老闆講起了生意經。
在東北的時候,因為天天吃正宗東北菜實在是只能飽眼福,胃裡的空間告急,總想找點湯湯水水的東西來舒緩胃動力,於是男朋友極力向我推薦當地的手拉麵,聽到拉麵兩個字,身為蘭州人潛意識就會覺得根本不正宗,但沒想到試過之後別說還真的有那麼點蘭州牛肉麵的意思,不知道離家的你們會不會特意找時間去吃家鄉菜?我總是這樣,還記得很小的時候跟爸媽出門玩,大晚上找著吃油鍋盔,直到現在也會常常沒來由地想吃家鄉菜。
即便路途遙遠,只為一道菜,吃了就滿足了。就像《舌尖上的中國》裡說的:「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這就是家鄉菜的味道。
今夜為你帶來一篇關於客家釀豆腐的文章,看看客家人的故鄉情懷。
-電臺主播-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深夜談吃是覆蓋千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