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餅裡的人生哲學——觀電視劇《澳門人家》有感

2020-12-21 自由撰稿人zyzgr

澳門三灣斜街建築群中西風格融合,燈火闌珊,人流熙熙攘攘,梁家餅屋的阿文正在翻抓杏仁餅面並精心挑選合格的杏仁作為原料生產手信食品杏仁餅,挑選杏仁要求粒粒無缺陷……

這是在為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在央視一套播出的電視劇《澳門人家》第一集開頭的情景。

梁家餅屋是梁氏祖傳數百年的傳統老字號店鋪,以手工生產、經營杏仁餅為業,每天開張出爐的第一爐杏仁餅都要用來酬謝過往街坊、賓客,並始終堅持如此。

從阿文的父親梁父在小女梁瀟考上嶺南中學的慶祝宴上宣讀的祝詞得知,梁家祖先自古從廣東中山遷往澳門為官,到梁父這一代至今已繁衍70代有餘,祖傳下來的祖產除了古色古香的梁家大屋,還有就是祖業梁家餅屋。而梁家大屋被為富不仁的大澳集團商人蘇耀庭垂涎已久,圍繞著梁家大屋失而復得,從而拉開了梁家人與蘇家人恩怨糾葛的情感序幕。

1987年,澳門經濟嚴重的不景氣,世道艱難,加之梁父中風、梁家幼孫家棟得了危及生命的過敏性紫癜,家裡無錢為老小治病,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阿文妻子阿琴與阿文的弟弟阿武萬般無奈、迫不得已把梁家人安身立命的梁家大屋賣給了蘇耀庭,梁蘇兩家就此結下了仇怨,阿文也因此將賢良的妻子趕出家門。阿琴悲傷欲絕投海自盡,幸得蘇耀庭之子蘇林救起,蘇林對阿琴愛慕已久,後蘇林帶阿琴去了葡萄牙,這一去就是十年。

故事情節從1987年經濟蕭條開始,至2018年梁家人乘坐大巴車觀光港珠澳大橋結束,稱得上是一部澳門人回歸前後的情感史詩。三十餘年間,梁家餅屋生意起起落落,遭遇過1998年金融危機的寒冬,也享受到了2003年以來中央政府鼓勵內地居民赴澳旅遊及商業間合作的利好政策帶來的欣欣向榮,進退維谷間梁家人始終不忘的是祖訓——「有信、有心、有信心」的做人做事之信條。「做餅就像做人一樣,要把良心做進去」,這是餅屋繼承人阿文吐露的心聲。面對嚴酷的市場競爭,最終由於梁家人的對餅屋的堅守與開拓,以及對杏仁餅品質的毫不讓步,困境中求變通,餅屋得以與港商投資合作,成就了品牌經營戰略,牢牢的站穩了市場,從一家老字號店鋪發展成為連鎖經營模式,杏仁餅深得食客的喜愛,梁家餅屋成功了!

劇作呈現了澳門人對1997年香港回歸的觀禮,梁父觀看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電視轉播時流下熱淚,也呈現了1999年澳門回歸澳門人舞獅舞龍歡欣慶祝的熱鬧場面。也從一定側面展現了國家對澳門的經濟政策——鼓勵協助中國與葡萄牙語國家經濟領域合作的內容。多視角反應澳門社會的時代變遷以及澳門人的愛國愛澳、自強不息、融匯傳統與現代的精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年代劇。

劇中兩輩人的感情歷程也是一大看點,阿文離異後多年獨自養育子女,鄰居大冠的表妹阿祺從廣東佛山來到澳門投靠表哥,多年的相處,阿祺對阿文漸生情愫,阿文以自己配不上阿祺為由,總是迴避感情問題。在阿文一次重病中,阿祺向昏迷中的阿文表露了真情並悉心照料,終於在陪同阿文去北京就醫的過程中,阿文為阿祺買了定情手鐲表達愛意,有情人終成眷屬。

阿文的女兒梁舒與清華學子文揚、阿文兒子家棟與羅馬尼亞籍女子艾莎、阿祺的兒子小帥與阿琴蘇林的女兒小文,幾對年輕人之間的愛情經歷也是該劇的重頭戲,年輕人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與專一為人稱道,其中梁舒與文揚十年的愛情長跑更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不過最終在文揚的全力幫助下,梁舒終於突破繼承家業與嫁意中人的矛盾衝突,二人終於功德圓滿,為愛情馬拉松畫上句號。

劇中的喜劇人物要數阿文弟弟阿武了,他生性樂觀、玩世不恭、總是那樣的不諳世故,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會兒打架鬥毆,一會兒蹭吃蹭喝,一會兒扮貨郎沿街叫賣被侄女梁舒撞見,一會兒小打小鬧不著家。自稱三灣斜街第一大靚仔,詠春拳第一,卻終了未娶,有一點三腳貓的功夫,為劇作平添了一份喜劇色彩。

由於在歐洲投資失誤,蘇林的公司大澳集團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合作者紛紛撤資撤股,債主紛紛找上門來,大澳集團危在旦夕,沒有人願意幫助蘇林,他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就在這個時候蘇林妻子阿琴找到海外博士畢業、在澳門政府擔任要職的梁瀟幫忙,經過梁瀟的搭橋,為大澳集團找到投資商,解決了燃眉之急,挽救了大澳集團。就此,一向有些自負看不起梁家人的蘇林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知與淺薄,並最終將原本屬於梁家的大屋返還給梁家,完璧歸趙。

播放這部劇的時候正值嚴冬,對電視劇挑剔的我卻每晚準時地坐在電視機前守候著,看這部戲的時候我忘卻了嚴寒,每當周末不播我還有些失望。《澳門人家》娓娓道來的講故事的表現手法以及劇情的吸引力讓我沒有錯過任何一集的觀看,在此推介給大家,讓我們一起領略這部具有濃濃的嶺南文化色彩風格的佳作,一起暢遊好劇帶來的視覺體驗。

相關焦點

  • 《澳門人家》總編劇:澳門人真的覺得和內地人是同胞之情
    《澳門人家》總編劇:澳門人真的覺得和內地人是同胞之情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19-12-12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中聯辦聯合出品的35集電視劇《澳門人家》於11月29日登陸央視一套,開播首周...
  •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 電視劇《澳門人家》熱播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電視劇《澳門人家》央視綜合頻道熱播  梁記餅店這一家,憑啥叫人念念不忘  ■本報記者 張禎希  在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電視劇《澳門人家》正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澳門人家》雲集了任達華、董潔、柯藍、江珊、李立群等演技派。
  • 《澳門人家》:普通人視角下的家國情懷
    作為紀念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一部重磅主題性創作,電視劇《澳門人家》從澳門一個普通家庭的視角出發,反映了澳門回歸祖國前後的時代變遷。該劇對於澳門平民的「生活態」和故事中人物的滄桑命運講述,為當前螢屏端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主題性創作的水準提供了諸多寶貴啟示。同時,該劇也是「愛國愛澳」「一國兩制」題材的破局,呼應著祖國統一、和平穩定的鮮明時代主題。  《澳門人家》是一部有筋骨的電視劇。該劇集選材於「人家」而非官家,似乎是在詮釋一聲吶喊:無論有過多少漂泊,最終還要歸家。這個「家」既是家庭,也是國家。
  • 除了杏仁餅,去澳門記得帶這10款手信
    去之前某巨作還一副「不就是牛油曲奇嘛,到哪裡都能買到的咯」、一步都不想多走的懶態,哪知只在店裡試吃了一口新鮮出爐的蟲仔餅,呵,他就帶頭把人家貨架都搬空了...澳門最吃香的特產之一就是杏仁餅,基本上所有的餅店、手信店都有賣。因為各有各的特色,食客的口味也各不相同,喏,你們看,即便這次我們只挑了咀香園和最香餅家兩家店的杏仁餅回來試吃,都已是難分高下了。
  • 帶你實地探訪《澳門人家》拍攝地
    點擊「CCTV電視劇」訂閱哦! 今天,我們就一起 實地打卡《澳門人家》拍攝地 出發咯!
  • 吃貨控丨澳門最香餅家杏仁餅
    在澳門夜呣街,繞過逼仄的老巷,躲過四面埋伏的晾衣杆,一塊黃底紅字的招牌就在黑灰主打的居民區裡撞進人的眼中,享受著來來往往的人們不遮不掩的注視。在遍嘗最地道澳門本味的市井陋巷,還敢這樣自稱的餅家沒有兩把刷子是斷不能在世上最挑剔的食客嘴下站住腳的,而最香出品的杏仁餅也的確是沒有辜負「最香」的名號。
  • 年經國緯家為梭,《澳門人家》的兩個「三位一體」編織歲月如歌
    作為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的「門臉」作品,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澳門人家》,從決定澳門回歸命運的《中葡聯合聲明》籤訂之年1987寫起,到象徵兩岸暢通的港珠澳大橋開通年2018收筆,用梁記餅鋪和梁家三代人30餘年的風風雨雨,勾連了「媽港」的回歸變遷。表面看,為重大歷史節點磨墨濡毫、揮筆成文,《澳門人家》是命題而書的「面子」。
  • 『Ruby烘焙』自製別具風格的澳門特產~杏仁餅
    關注可點擊上面的藍色字「rubysbakery」說起杏仁餅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澳門特產
  • 任達華擊敗陳寶國王凱,憑《澳門人家》首次拿下金鷹視帝卻遭...
    如果說孔笙憑藉《大江大河》拿下「最佳導演」實至名歸,那麼任達華擊敗陳寶國、王凱等一起入圍「最佳男演員」的對手,憑藉《澳門人家》這部電視劇拿下本屆金鷹視帝,實屬爆冷。
  • 不止有豬肉脯和杏仁餅!這9款好物,才是澳門手信的正確打開方式!
    但好像每次來澳門買來買去都是豬肉脯,杏仁餅這幾樣其實澳門手信絕對才不止局限於大街小巷上的隨處可見還有深藏在澳門深巷裡的手信店!澳門的杏仁餅在手信街上隨處可見,而要數開在深巷子裡的最香餅家的杏仁餅最牽動人心。酒香不怕巷子深,來覓食的小夥伴總是絡繹不絕!為什麼一塊杏仁餅能如此有魅力?原來,這裡的杏仁餅是用炭爐烤出來的啊!最香餅家是澳門僅存的炭燒杏仁餅的老字號店家。
  • 杏仁餅,悠久歲月的讚歌
    食物一旦被打上了有關家鄉情感的烙印,立刻就變得動人起來,杏仁餅因此名聲遠揚,除了中山之外,在澳門儼然也成為當地的特產和必買的手信之一。       好吃的杏仁餅一定不能用打餅機製作,那樣會生硬難吃,一定要用手工敲打出來,口感才會酥化,一些餅乾也將手工製作的杏仁餅作為店裡的特色招牌。
  • 《澳門人家》熱播,64歲任達華挑大梁,香港風月片裡歷練出的戲骨
    文\娛鋪子《澳門人家》熱播,64歲任達華挑大梁,香港風月片裡歷練出的戲骨央視《澳門人家》開播,這是一部反應澳門回歸前後普通澳門人生活變遷的電視劇,展示了二十年來澳門最樸素逼真的倫常生活。《澳門人家》的英文譯名是「one dream one home」,很好地點明了主旨。《澳門人家》首播後獲得了不錯的收視率,劇情很紮實,時代感很濃厚,老街街頭巷尾的各種吆喝、澳門獨有的中西方交融下的建築……每一個鏡頭都是滿滿生活氣息。演員陣容實力不凡,兩岸三地的實力派演員齊加盟,群英薈萃。沒有奢華的包裝和濾鏡,演員狀態自然呈現。
  • 【澳門的一天】漫步,尋最!
    這次走到了澳門  澳門,讓你在腦海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博彩業?杏仁餅?還是拖奶粉(請原諒我這個到了哪都不忘娃的媽) 走走逛逛吃吃拍拍,便是潼媽出遊最大的樂趣!澳門美食除了葡國菜系,大部份均以小食居多。>講起澳門的手信,必入的當數杏仁餅,可能大家都會衝口而出:買【鉅記】啦!
  • 觀抗疫新聞有感
    觀抗疫新聞有感 2020年01月30日 19:18:03
  • 去澳門買什麼?給你一些澳門本地人常去的手信店!
    去澳門買給親朋好友的伴手禮最出名的就是杏仁餅、綠豆糕、雞仔餅、還有永遠都吃不膩的豬肉乾、花生糖、腰果糖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大家都知道澳門的鉅記手信非常的有名作為澳門最家喻戶曉的手信餅店鉅記手信蟬聯十幾年澳門伴手禮第一名的寶座也是大多數來港旅客買手信的首選
  • 書評影評 丨讀《哲學與人生》有感
    一道光,透過薄薄的一層紗窗,柔軟地灑在書臺上,風拂書動,扉頁間,它似乎在向我們招手,指引我們人生前進的方向。哲學,意為「愛好智慧」,是一種溫和、持久而理性的追求,人需要不斷追求智慧,在追求的過程中,保持心靈的開放,對一切有益於自己心靈的事物抱持歡迎的態度,雙目所極具是風景。
  • 澳門|現代的【煙火氣】與歷史裡得【精緻感】
    1961年,澳葡政府規定博彩業須通過專營制度實施,何鴻燊看準時機,與霍英東等人合作,一舉拿下賭場獨家專營權,就此邁出了他「賭王」傳奇人生的第一步。 4/行走 時光倒流福隆新街 時光在滄海桑田裡兜兜轉轉地朝前走,如果你想尋覓 澳門 那些角落裡的變遷,福隆新街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去處。在清朝同治年間,妓院、煙館和娛樂城在這裡興盛,福隆新街就是「風花雪月之地」的代名詞。
  • 除了鉅記,澳門還有哪些手信值得買?
    在澳門,當地人都認準「最香餅家」。這個藏在市井老巷子裡的杏仁餅店,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儘管大隱於市,但卻藏不住它的香,難怪連著名美食評論家蔡瀾也力薦它!這其中,最出名的是蛋黃杏仁餅和夾肉杏仁餅,酥軟的餅裡夾著杏仁小顆粒,吃起來非常有嚼勁,認識的澳門朋友都說它家是全澳門最好食的杏仁餅。
  • 和朱夫子一起讀書感悟人生哲學
    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觀書有感二首》《觀書有感 其一》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詩,詩題目叫觀書有感《觀書有感 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這也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表面上看是說:經過一夜的春雨,本來擱淺在江邊巨大的船此時也隨著漲水而漂浮在水面
  • 胡適:哲學與人生
    講到「哲學與人生」,我們必先研究它的定義:什麼叫哲學?什麼叫人生?然後才知道他們的關係。我們先說人生。這六月來,國內思想界,不是有玄學與科學的筆戰麼?國內思想界的老將吳稚暉先生,就在《太平洋雜誌》上發表一篇《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其中下了一個人生定義。他說:「人是哺乳動物中的有二手二足用腦的動物。」人生即是這種動物所演的戲劇,這種動物在演時,就有人生;停演時就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