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癌症大國,每年被確診的癌症患者就超過了300萬人!
曾有數據調查表明,每個人在這一生中,都有20%的患癌可能!
這其中先天基因僅僅佔據了30%左右,而70%和癌症有關的都是後天因素影響,這包括了長期不規律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慢性疾病、免疫力等多方面!
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療,是因為癌症早期十分狡猾,即便是已經在體內生長成癌腫,患者都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如果不通過精密檢查,很難發現器官已經癌變。
而到了晚期後,癌症症狀雖然明顯,但卻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甚至是錯失手術機會!
不過,癌症也並非毫無蹤跡可查,當以下五個症狀找上門時,無論男女都應警惕癌症到來:
1、無痛性腫塊
某些距離體表較近的器官發生癌變且形成癌腫後,患者可能會在體表觸摸到腫塊,比如乳腺癌、甲狀腺癌等。
另外,當癌腫發生淋巴轉移之後,體表淋巴結也可出現腫大,比如腋下、腹股溝、頸部淋巴結異常腫大,都可能與癌腫有關;
這種腫塊不僅形狀不規則,與周圍邊界也不夠清晰。在用手觸摸時,能明顯感覺腫塊相對較硬,且活動性也比較差,與良性結節、增生有明顯區別。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癌症的體表腫塊多是無痛性的,而良性結節在按壓時往往會有痛感,部分良性增生還會有自發性疼痛感,比如乳腺增生就是其中一種。
2、體重下降
對於胖mm們來說,誰不想躺著就能減肥?
然而,如果近期在沒有刻意節食和運動的情況下,體重卻突然迅速下降,這並不是一個好信號,反而可能與癌症有關。
因為癌症本身就是一種高消耗性疾病,越是走到浸潤、轉移階段的癌症,營養消耗也就會越大,所以患者會短時間內迅速消瘦。越是到了晚期後的癌症,消瘦症狀也會越明顯。
3、莫名疼痛
從醫學角度來看,出現在身體的任何痛感都是有跡可循的。癌症在發展期同樣也可出現疼痛症狀,不過部分內臟器官癌變,受到浸潤、轉移與壓迫的影響,疼痛可向著周圍放射,從而出現不典型疼痛表現。
比如肝癌侵犯到右側膈肌和神經叢後,就可出現右肩部放射性疼痛。而當肺癌侵犯臂叢神經後,也會出現肩部疼痛症狀,胰腺發展期可有腰背部疼痛等,都是癌症不典型表現。
4、黑便別忽視
所謂黑便,就是近期突然排出了類似柏油狀態的黑色大便,且大便表面油光發亮、伴隨腥臭味。黑便通常都與消化道出血有關,比如結腸癌、胃癌、肝癌等,都可有出血表現。
而由於血液無法及時隨著大便排出,反而是在腸道內發生了氧化與分解,和硫化物結合在一起,從而改變了大便顏色。
5、發熱
癌症到了中晚期,患者都可能出現發熱表現,且多是以持續性低中熱為主。這是因為免疫系統感知到了癌細胞發出的信號,也就是臨床所說的「發熱因子」。
同時,由於癌腫生長到一定階段後,可能會出現潰爛、壞死等症狀,從而誘發身體感染,這也是發熱出現的原因之一。
如果近期突然有以上五個表現,特別是在身體表面觸摸到無痛性腫塊,無論是否有其他表現,都應第一時間進行檢查。如果能在癌症早期就診斷,且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患者五年內生存機率會有明顯上高,甚至能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