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價值活力城市內地排名公布,鄭州和長沙竟然未進前二十

2020-12-26 蒙媒

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排名,估計很多人看到這個指數名稱就會以為是國外公布的榜單,其實這是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中提及到的,它是從全球創新網絡、全球生產和服務網絡、全球聯通設施網絡三個維度進行排名的。

由上表可以看到,我國內地排名前20的城市按照高低排名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成都、杭州、青島、南京、大連、廈門、西安、寧波、重慶、武漢、蘇州、合肥、瀋陽、福州、濟南。

這份榜單也有幾處讓人驚訝的地方,比如經濟表現一般的東北大連和瀋陽都光榮上榜,而經濟發展相當不錯的鄭州和長沙卻均未上榜。

鄭州

另外,福建廈門的經濟實力相較於其他超萬億以及即將過萬億的城市而言,經濟規模只有5000多億,差距實在很大,但廈門的排名竟然在重慶、武漢、蘇州這些經濟超強的城市之上,很難理解。

相關焦點

  • 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排名:上北深廣位列中國內地前四 青島、大連躋身...
    原標題: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排名:上北深廣位列中國內地前四,青島、大連躋身前十   在價值活力城市的全球榜單中,上海由上一年的第8躍升至第3,位列東京和倫敦之後。
  • 最新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北京首次進前五,紐約倫敦巴黎仍領跑
    北京首次進前五, 紐約倫敦巴黎東京仍領銜2020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前十名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這也是自2008年第一期報告發布以來,前五位城市首次排名更迭。報告認為,北京的排名上升重要原因是其在創業創新領域的突出表現,是社會穩定性、人力資本投入和創新創業水平提高的共同作用。除北京外,在我國其他內地一線城市中,上海躍升至全球第12名,排名上升7名;深圳上升4名;廣州上升8名,主要在人力資本和文化體驗維度有所提升。
  • 最新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北京首次進前五 紐約倫敦巴黎仍領跑
    同時,今年的報告優化引入了部分新的指標,包括對城市企業家精神以及城市公共衛生水平的衡量維度。北京首次進前五, 紐約倫敦巴黎東京仍領銜2020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前十名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
    本報告是《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系列的第六部,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報告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   在這一指標維度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   科技新貴闖進前十,多個發達的中小都市區闖入前二十。
  • 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全球TOP10;國際聯繫度,廣州排名全球第12
    斯圖加特、漢堡、西雅圖位列前二十。國內城市只有深圳進入前十,排名世界第9,超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可見報告對深圳的評價之高。此外,香港、上海進入前二十。由於榜單內容太多,這裡只選取幾個指標看看。杭州(102)、成都(107)、寧波(113)、佛山(120)、澳門(124)、長沙(128)、青島(137)、常州(139)、東莞(147)、鄭州(154)、合肥(156)、廈門(158)、高雄(165)、珠海(170)、南通(173)、福州(175)、泉州(180)、西安(188)、濟南(193)、重慶(196)中國十強城市,排名變化,見下圖:
  • 大學生城市爭奪戰:廣州武漢進前3,反而上海、南京排名比較靠後
    ,取決於城市自身的發展能力,最成功的是深圳、杭州、武漢、西安、鄭州、成都每年都吸引很多大學生落戶,今天我要說的是大學生城市爭奪戰:廣州武漢進前3,反而上海、南京排名比較靠後。根據兩個統計數據,一個是大學生數據,一個是新增人口數據,從中可以大致估算出新增大學生人數,如果以自己培養的大學生人數佔優勢,無疑會有更多的學生可以留下來,目前,中國有24個城市的大學生超過30萬,前三名分別是廣州(127.5萬)、武漢(115.6萬)和鄭州(107.9萬),此後,成、京、渝、寧、西安的大學生人數也保持在87萬左右,濟南、合肥、哈爾濱、長沙、南昌
  • 上海被評為中國最有價值活力城市;上海一手房銷售已出現12次千人搖號
    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排名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構建了全球城市指數的三大基石——創新、生產和服務、聯通設施,基於這一評價體系,報告中包含了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中國內地前
  • 2020中國337個城市最新排名出爐!你所在的城市潛力如何?
    這份排行榜主要評估標準是: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對中國內地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商業魅力指數排名, 圖源/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其中,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和佛山成為了2020年的新一線城市。
  • 《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廣州大幅上升8名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了《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廣州市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  廣州這座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正煥發無限的新活力,滋養著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每一個人。廣州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在這裡,我們從四個方面解鎖廣州的幸福密碼。
  • 我國內地金融競爭力哪家強?京滬深三足鼎立,第二梯隊城市競爭白熱化
    在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時代背景下,綜合評估內地各省市的金融競爭力,為引導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之本源,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顯示,近年來內地各省市在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增強資本市場活力等方面成績斐然。
  • 長沙高收入城市?剛剛,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出爐,長沙榜上有名
    其中,江蘇有三座城市上榜,廣東、浙江分別有兩城上榜。人均GDP在1.5-2萬美元區間的高收入城市第二梯隊,包括長沙、佛山、南通、青島、福州、合肥、泉州、東莞、鄭州和濟南10座城市,也集中在中東部。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印象中低收入的長沙排名全國第11位,為人均GDP在1.5-2萬美元區間城市中的第一位。福建和廣東兩省分別有兩座城市上榜。人均GDP在1.25-1.5萬美元區間的城市有3座,分別是成都、西安、天津,為第三梯隊。
  • 鄭州2019年重新趕上長沙,21世紀來中部省會GDP排名發生4次變化
    目前,全國各省會城市2019年的GDP數據已經全部對外公布。鄭州在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589.7億元,比長沙高出15億元,奪得中部第二的席位。這是鄭州落後十年之後,再次趕上長沙。我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主要城市年度數據」搜集了21世紀以來中部省會城市GDP數據。
  • 這個全球城市排名沒區分大陸臺灣,臺媒始料不及
    Kearney)發布《2018全球城市報告》(2018 Global Cities report)。今年的報告題為《向東方學習:從中國城市的成功中汲取靈感》,重點了關注十年來中國城市高速發展的態勢。在「全球城市指數」綜合實力榜中,中國共有27個城市進榜,4個城市進入前五十,分別為香港第5,北京第9,上海第19,臺北第45。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全球中心城市是全球發展的「火車頭」,引領著全球城市乃至世界的發展,不僅能創造核心價值,還決定著價值全球分配。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公布。
  • 20年間中國城市排名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一線城市變成四線城市
    我們來看一下近二十年有哪些城市崛起哪些城市沒落。2000年中國前二十強城市排名:第一上海經濟總量4551億元。第二北京經濟總量2479億元。第三廣州經濟總量2376億元。前十強城市排名基本沒有與2020年十強城市排名基本一致並無太大變化。唯一變化是20年後重慶超過廣州經濟排名位居第四,十強城市變化最大莫過於天津(四大直轄市之一)2020年天津經濟跌出十強被南京超越下滑至十一位。
  • 誰是中國城市的人氣之王?
    文:城市戰爭 深悅君整理推薦 昨天小魚寫了一篇《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全球TOP10。國際聯繫度,廣州排名全球第12》,數據來自中國社科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
  • 中部地區僅有的兩個國家中心城市,一個是武漢,長沙竟意外落選
    我國中部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口密集、資源聚集的地方,現在該地區許多城市更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綜合影響力日益增強,整個中部地區充滿活力, 但是,有發展就有競爭, 近年來,中部各省集中全省力量建設省城, 六個省在最新的城市排行榜中三個成為了新的一線城市, 其餘三個也進入了新的二線城市行列
  • 鄭州位居黃河流域城市第一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文/圖)12月15日,映象網記者從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上獲得的消息,鄭州創新創業環境在黃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國名列前茅,排名第十、十一位。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重磅出爐!霸氣蘇州!上榜多個榜單,排名為……
    2020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為: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 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為:杭州、成都、寧波、佛山、澳門、長沙、青島、常州、東莞、鄭州。
  • 2019GDP前30強城市公布:上北領先 深圳人均最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19GDP前30強城市21世紀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李燚2019年全國GDP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前十名中,除了武漢,均屬四大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佔據3席,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均佔2席。隨著地方經濟數據陸續公布,中國城市競爭格局再次刷新。2019年全國GDP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