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棉布冰河,穿過拉澤,遇見了318國道和219國道,219線在西北阿里,一直去新疆,318線向西南進入喜馬拉雅高地。
過了紗布往南走,到聶拉木前318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中嘉錯拉山口海拔5220米,一進入日本國內就有左轉的道路,直通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去珠穆朗瑪峰的話一定要經過吾拉山口,從山口的海拔5000米處,聳立在東面的高臺上,順序是高峰,世界第五高峰的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第四高峰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第六高峰的桌奧友峰(海拔8210米)。
越過達吾拉山口,向珠穆朗瑪峰的肚子走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珠穆朗瑪峰山腳下的世界最高的寺廟——棉布寺,棉布的冰河,至今仍讓我想起冷酷的名字,不僅是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前奏,還有高達30米的冰塔林,他對我來說,是我人生中最危險、最困難的過程。
蘇伊德冰川的尖端達到了今天珠穆朗瑪峰大本營以外的約8公裡,據了解,除了冰川以外,還有8公裡的記錄,但是,幾十年前,蘇伊德冰川至少在現在之前延伸了5公裡,也就是說,幾十年前你來過這裡,現在天氣溫暖,冰雪融化,山體崩塌,大量的沙石覆蓋著冰川,有5公斤,看了幾百米寬的冰塔林,被沙石和灰塵覆蓋著繼續融化。
我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感慨著,世界上有什麼變化嗎?珠穆朗瑪峰每年都在增長,冰河每天都在融化,事物的細微變化都是用一筆改寫歷史的,在我多次入藏的經驗中,別人說了棉布冰河的困難,放棄了它的探索,但是,一切都無法改變嗎?冰河都在變化,我也會。
進入棉布冰河的夜晚,我住在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晚上在海拔5500米的高地帳篷裡醒來,每次醒來都會從帳篷裡出來去看珠穆朗瑪峰,我相信這對誰來說都是奢侈的經歷,夜晚的珠穆朗瑪峰和白天完全不同,在清澈的星空下她仿佛坐在佛上,頭頂上有圓月,寧靜而神聖、純潔的力量震撼著心靈,那一瞬間我覺得一切都很危險,我需要帶著照相機進入棉布的冰河,戰鬥到死。
第二天早上很早就出發了,走這條路,我發現比傳聞的還要嚴峻,因為沒有路,所以從大石頭的縫隙裡尋找登山者的足跡,一邊進行著這樣的攀援和搜索,一邊從5500米提高著6000米的海拔,稍一疏忽,就會受到打擊,在這種沒有醫療相關人員和急救措施的環境下,休剋死亡。
但是,我還不想放棄,結束約1/3的路程的時候,看到了透明的冰塔林,急流的溝擋住了路,溝寬約100米,溝的兩側是由喜馬拉雅砂石構成的10米懸崖絕壁,在溝底的卵石之間踢開道路逃走的是冰山剛融化的冰水。
首先,我沿著絕壁摔倒到了溝底,這個不難,然後沿著流程找了過去的地方,幾個小時多少公裡?,最難的是攀登對岸的絕壁,要說爬巖石還是很難的,好幾次都想登上山頂,但是又有一塊抓著的石頭鬆了下來,6000米以上,不管爬多少次都背著設備。
千難萬難,終於到了冰河,冰川有背叛我一行人的辛苦嗎?透明,最遺憾的是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沒有人可以作為參考,站在更漂亮的前面,站在更漂亮的紅色衣服上,得到了這個壯麗的景色,我已經是這一生了,我結束了棉布冰河的拍攝,越過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峽谷回到大本營的時候已經過了13個小時了,走了近30公裡的路,去了帳篷就完全累了,但是,我還是吃了幹肉,喝了黃油茶,開車徹夜下山,我到拉澤縣城已經是半夜三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