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裡,我守候的,只有那一刻,第一塊輕盈的流雲籠罩珠穆朗瑪 ,第一縷聖潔的陽光灑滿第三極。璀璨銀河在雪域的夜空旋轉離散。時間離我很近。
這幾天關注新聞的朋友,也許已經關注到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在登頂珠峰測量這世界最高峰的高程。
我想沒有人不想領略珠穆朗瑪之巔,這世界最高的風景。這源自人類骨子裡,對徵服自然的追逐之心。這自傲的徵服心給人類帶來了不屈探索的動力,不過也給這片淨土帶來了生態災難。絡繹不絕的登山者給這裡帶來了帶來了太多的汙染和垃圾。
莎莎是2018年自駕抵達珠峰大本營的,而那之後的2019年1月,珠峰管理局就宣布之前的珠峰大本營所在位置以上區域,無限期的對遊客關閉。這也讓莎莎當時的珠峰大本營之行,成為不可複製的行程。
我的珠峰之行從離開日喀則說起(藏戲,廟宇,美食,日喀則不一樣的高原風情)。從日喀則出發沿著中尼公路一路向西南,抵達珠峰大本營大約400公裡左右需要七八個小時。考慮到限行和排隊登記,我們早晨六點多就出發。高原反應睡眠不深,早起非常辛苦。玩戶外的,確實和玩旅行的不是一個圈子。
從日喀則的海拔4000米到大本營的海拔5300米,一路需要爬山。雖然旅程極其辛苦,但沿途的風景卻也極其之美。
沿中尼公路,翻過嘉措拉山口埡口,就正式進入了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可以眺望遠處的雪山。輕盈的流雲從山間飄過,雖然不是珠峰,不過依舊讓我們覺得很興奮。
晨光剛上,天空就恢復了碧璽般透藍。荒蕪的草原上成年的積雪未化,和雄偉的雪山相映成趣。高原的色彩總是這麼的純粹,這麼的寥廓寬寂,直刺人心。
8月依舊處在雨季,能遇到這樣晴朗的好天也是我們的幸運。高原的風很大,嗚嗚地吹得耳朵生疼,所有人都不由得戴上衝鋒衣的帽子,拉上圍脖遮住臉。這裡高反感冒可不得了。
第二個重要的埡口就是加烏拉山口,這裡藏區非常重要的埡口。站在高高的觀景臺上,天氣好的時候,在這裡可以看到珠穆朗姆峰、瑪卡魯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卓奧友峰、希夏邦瑪峰五座高山。在世界上唯一可以觀賞5座8000米級雪峰的觀景平臺。
當我們抵達時,這裡的珠穆朗瑪地質公園的標誌石碑還在修建中,到了這裡怎麼能不打個卡。請忽略我被高原的紫外線和大風破壞的形象。當時都不想留念,現在想想還真是能拍先拍了,以後還不知道會不會都不能去了呢。
先是讓我們興奮的是,這些拐來拐去的公路,和川藏線上的72道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好在路上並沒有其他車輛,所以也不覺得驚險。
到達珠峰大本營腳下,所有人都必須要下車換景區交通車。這裡是有武警官兵守衛的,一下車就會告訴我們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說不能拿旗子拍照。當時我還有些不理解。直到後來看到新聞:有幾位某港毒人士把所謂的XX旗,拉到珠峰頂上秀,並在自媒體上大肆宣傳,才覺得這麼管理真有很必要。
下車點到海拔最高處,大概需要翻一個100多米的小山丘。可是在這海拔5500米的地方,任何運動都無比費勁,本來一點高反都沒有的我,也是中途休息,調節呼吸後才過去。
不過珠峰的天氣也是陰晴不定,最好的觀賞時間是早上和傍晚,雖然看到珠峰一是需要緣分,二是需要運氣,最最重要的還是需要耐心。
除了南北極,這橫亙在亞歐大陸中心的青藏高原被稱作世界的第三極,大陸的屋脊,而喜馬拉雅山脈就是這世界屋脊的屋脊。主峰珠穆朗瑪峰是地表最高點,藏地又名聖母峰,是藏語「第三女神」的意思。無數登山愛好者,夢想在這裡留下了腳印,讓人類能抵達的最高之巔證明自己,獻給心中最神聖的地方。我們等了很久很久……
很多人到這裡會失望。因為傳說中的最高峰卻只能這麼遠的看。但你要知道,從大本營的5200米,到峰頂的8848米,中間還有無數次的接力營地(如下表)。大本營最初不過是專業登山運動員的物資集散點,後勤車輛可以到達的最高點而已。
對旅行者來說,大本營是你的終點,而對於專業登頂者,這裡不過是出發的起點。遠眺珠穆朗瑪,世界之巔就在眼前。煙雲中的神山,用巍峨震撼著世間的俗子。「高山仰止」從未如此貼切。
1、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2、中間營地:海拔5800米3、前進營地:海拔6500米4、北坳營地:海拔7028米5、7790營地:海拔7790米6、突擊營地:海拔8300米7、頂峰營地:海拔8848米
瞻仰聖峰的最好照片也就只能這樣了,頂尖的部分還是沒有看到。看來我們和緣分還不夠。也許這是再去一次的召喚?我不知道。
在珠峰前山谷,有眾多遊客在大地上堆石子留下的石子「繪畫」,也有藏民堆的尼瑪石堆,在雄偉雪峰之下,獻上一份祈禱和信仰。面對世界最高峰,誰不想合個影呢?
這裡曾經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郵政局,來自世界最高點的祝福,一定很有意思。希望環境的改善能讓這裡重新開放。
遊客在西藏有一句話經常被提及:眼在天堂,身在地獄。
住在珠峰大本營就不是一個舒適的事。除了極高的海拔讓人很難入睡,這臨時的的帳篷,在高原的獵獵風中,條件的艱苦也是顯而易見的。
但也只有在這最靠近天的地方,才能拍到最華美的夜空。整個銀河就似夜晚的彩虹,懸於九天之上,又深入每個人的心底。仰臥蒼茫大地,凝視著這深邃夜空,任何人都會感慨自然之偉力,人類之渺小。
而看著這同一片星空,每個人看到的不過自己的內心吧?
(受器材的限制,拍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離珠峰最近的絨布寺,是一處神奇的存在。它既是離珠峰最近的寺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過去,這裡是唯一能夠提供登山者住宿的地方。雖然條件艱苦,但是觀賞拍攝珠峰的絕佳地點。
絨布寺屬於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寧瑪」在藏語意為「舊』,它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教派。以傳承弘揚吐蕃時期譯傳的舊密咒為宗派特徵。
我們去的時候有絨布寺的外部牆體部分還在整修中,寺廟外有一堆雕刻著六字真言的瑪尼石堆。
絨布寺很小,也很簡陋。但僧人信眾並不以為意。在這也的天高海闊之地,修的是本心和精神,本就和這俗世欲望無關。
估計很少有遊客到訪,所在在這裡是可以任意拍照的。這是遵守佛門的規定就好。
央視拍攝的大型記錄片《第三極》曾在此取景。也曾想和劇中在蓮花生洞中修行的阿旺桑傑喇嘛有個不期而遇。然而,我們並沒有這個緣分。
經過一樓的佛堂,再上一個木梯,我們遇到了一個年輕的喇嘛,已經在這裡修行了十六年。他告訴我們珠峰就是他心中的佛。
年輕的主持給我們寫他的名字,雖然他的漢語不是很好,但溝通起來並沒有很多障礙。
寺外的山頂還很多舊時的城牆,如今變成了遺址。如此高的海拔,居然曾經有過如此大的城郭,也很是令人驚嘆。這裡雖已沒有了居住價值,依然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值得專家去研究和發現。
當珠峰大本營對遊客關閉的時候,曾有朋友問,不能再去了你遺憾嗎?
我說:當然遺憾,但我支持!
當人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行為加之於自然的破壞,我相信和這一份自然的再次親近指日可待。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你身邊熱火朝天的垃圾分類開始,帶給這片自然,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這份曠世的遼闊和壯美,一直都在。
特別說明:因為對遊客限制的區域是「絨布寺以上區域」,所以遊客去珠峰自然保護區還是可以的,只是只能在絨布寺以下的區域活動。
我是莎莎愛旅行。
快上車,十年駕齡女司機,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