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說話:在線教育競爭大戰下,學而思的競爭優勢在哪

2021-01-09 藍鯨財經

臨近年終歲尾,諸如支付寶、美團、網易雲音樂等國民級App紛紛發布2020年度用戶數據報告,對用戶一年來的數據加以回顧總結。

作為教培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好未來旗下學而思也在2020年12月末,發布了「學而思2020學習大數據報告」,對一年來學生的各項學習數據詳細披露。報告從區域覆蓋、滲透率、名校生源佔比、學習時長等多個維度綜合分析了學而思的課程內容、教學成果等。

從教學成果來看,2020年高考,清華、北大錄取新生中,每13個新生就有一個是學而思學員;在北京,這一比例升高至3:1。高中奧賽方面,2020年有近500名學員斬獲奧賽全國獎牌,超1000名學而思學員獲得奧賽省一等獎。

地域覆蓋方面,報告顯示,學而思網校的用戶已覆蓋了全國331個地級市以及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員在國內最北、最南、最東、最西的分布分別在黑龍江漠河市、海南三沙市、黑龍江雙鴨山市和新疆喀什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範圍內,報名學而思人數最多的市轄區前五名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北京海澱區、北京朝陽區、深圳龍崗區、西安雁塔區。

換句話說,學而思不僅在全國獲得了廣泛的用戶覆蓋,在一二線城市,其品牌認知度、滲透率更高。從報告的另一組數據也可對此結論加以證明,「在上海浦東新區,平均每2.4個17歲以下居民中,就有1個2020年在學而思學習。

同時,在海外地區,用戶覆蓋了歐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東亞、南亞、中東的20餘個國家和地區。

面對亮眼的成績,不免讓人思考,這樣的成績,學而思是如何做到的?

教學突出的「深」與「全」

教學的深度,是各家機構教研水平的最直接體現。從本質上來說,各家比拼的核心永遠是教研與師資。教研是保證優質教學內容供給的核心。

據學而思網校方面指出,學而思網校的每一堂課均由行業內十年以上的經驗的老師討論後,構建出相應教學方法論。每一堂課均有超過5位教研老師參與編寫。每堂課的打磨參考資料均超過10萬字。

同時,再經過一輪磨課、一輪內測、一輪集體備課的方式,反覆對課程進行打磨矯正,用以保證課程的交付效果。

師資方面,據介紹,學而思網校的所有主講老師,均經過多輪篩選和培訓,有超過200位主講老師畢業於清華、北大、哈佛等名校。

教學的「全」則體現在,能夠在更多的場景中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這一方面承載在產品維度上,目前學而思出品的各類教學軟體,從縱向來看,以專為學前兒童打造的小猴AI課布局低幼年齡段,以學而思網校、免費答題APP題拍拍等產品布局K12年齡段,以家長幫覆蓋家長用戶群。學而思的產品縱向覆蓋了教育用戶的全生命周期。

而橫向來看,以K12學段為重點教學區間,以學而思網校、題拍拍、題拍拍口算等產品橫向覆蓋了教、學、測、練等全教學場景,讓孩子在任何年齡段、任何學習場景下都能得到有效的幫助與輔導。

眾所周知,以往在線教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面臨一系列的困難,例如教師對課堂的把控能力、監管能力較線下場景仍有待加強等等。

而對於此類行業性問題,學而思網校則創造了「主講+輔導」的雙師模式,將名師規模化教學與課堂針對性輔導的矛盾進行了有效地平衡調和。「教」的工作留給主講老師,「育」的工作留給班主任老師(即輔導老師),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老師足夠的關注。

大數據背後,折射出哪些優勢?

面向全國性的教育機構,其所提供的課程需要根據教學本地的教學大綱,做出精細的本地化適配,用以匹配當地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進度。

而根據此次大數據報告顯示,從地域分布上,可以看出學而思的教學內容擁有足夠的地域適應性,這背後折射出學而思在本地化教研上所付出的努力。

另外,從學生的學習市場可以看出,學而思的課程對學生擁有較強的吸引力,這背後,不僅反映學而思的教研能力,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產品內容的標準化交付能力。

據學而思網校方面介紹,除了教研的精心準備外,目前老師也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例如語音彈幕、連麥互動、戰隊PK等偏輕鬆的內容。通過遊戲化教學的形式,還能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完成孩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另外,從技術手段上來看,學而思網校在整個教學周期內運用大量的技術加以輔助。例如語音技術,OCR圖像處理技術,還有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融合技術等大量的技術運用,在教學周期內,解決學生、家長與教師遇到的各類型問題。

據介紹,教學系統可以有效地統計出勤率、完課率、參與率、正確率等內容,每節課結束後自動生成學情報告,班主任老師可以對孩子的情況針對性地了解並作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學而思的未來,將向何方?

2020年,受疫情衝擊下,在線教育以超市場預期的速度發展。據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體量將會達到4800億元。

而從資本市場來看,今年資本向頭部聚集效應更加明顯,一方面是小機構難以融資無以為繼,另一方面是頭部機構頻繁完成大額融資,在線教育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而在這樣的市場、資本環境刺激下,多位教育行業人士均表示,在線教育競爭格局將加速完成。

在此背景之下,作為行業的代表機構,學而思背靠好未來教育集團,擁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人力支持,競爭的硬指標相對突出。同時,在教研、教學、品牌認知等軟實力上,也可從大數據報告中得見,學而思擁有充分的競爭力。

報告顯示,在今年停課不停學期間,在高峰期,學而思網校免費直播課的單日觀看人次超過6000萬;而2019年僅報名學而思線下課程的用戶中,在2020年續課過程中,有42%的學員至少報名了一門學而思線上課程,其中72%的用戶選擇線上+線下的模式。換句話說,學而思的線上線下用戶交替互補,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生源。

學而思方面指出,企業願景是「成為受尊敬的教育機構」。對教育培訓行業而言,2020年是充滿變化和考驗的一年。學而思的年度學習大數據報告,則讓外界看到這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企業,是怎樣在應對變局的同時,持續擴大自身優勢,從而得到用戶的歡迎和認可。

相關焦點

  • 面臨同質化競爭 教育巨頭的突破點在哪裡?
    在網際網路加速催化下,教育行業從線下到線上得到了迅猛發展,從在線大班直播課到一對一甚至是小班課、從K12學齡段到啟蒙再到早教,從清北名師到AI老師,在線教育培訓市場競爭開始日趨激烈,其中不難發現,從授課形式到授課內容已經開始同質化。
  • 「獨家」好未來推出拍照搜題App,在線中小學輔導競爭加劇
    一款名為「海邊搜題」的App顯示,其開發者為北京學而思教育科技公司,並於3月完成升級上線。海邊搜題App介紹顯示,其面向6至18歲學生提供課後學習服務,包括小學、初中、高中題庫,涵蓋數學、語文、物理等學科。學生拍下題目照片後,海邊搜題將提供答案,對搜不到的題目,它還提供人工答題功能。除搜題外,該App還提供在線練習、真題試卷、小升初考點分析等。
  • 十張圖了解2020年在線少兒英語市場競爭格局 1對1模式仍佔主導
    從授課模式的競爭格局來看,1對1的授課方式仍然是市場的主流,超過小班課和大班課佔據在線少兒英語市場超過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1對1授課中主要的授課外教來源分為北美籍外教和菲律賓籍外教,其中北美外教由於發音等優勢佔據主導地位,佔據在線少兒英語市場47%的市場份額;菲律賓籍外教1對1授課僅佔
  • 在線教育行業競爭激烈,VIPKID在線英語用實力爭當行業先鋒!
    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滲透率預計超22%, K12在線教育成藍海市場自疫情爆發以來,全國線下培訓機構不得不全面停課,線下少兒英語市場也受到較大衝擊。2020年2月,相關企業註冊量驟降至11家。而相對應的,在線教育需求火爆,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在線教育迎來了發展新契機。
  • 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對於教育行業而言,雙11狂歡並非傳統的銷售時點,但在今年,藉助著淘寶加大教育板塊的運營,很多機構在淘寶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
  • 2020這一年,在線教育走入時代頂點
    從數以「千」記到「萬」記,在線教育在今年迎來了一場徹底的爆發式增長,這也導致目前行業內部的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十年前的團購大戰。與此同時,不斷湧現的創業者也鼓譟著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其中線下轉線上後新設的在線教育業務、新創業入場的在線教育機構和在線教育老兵們開拓的業務新版圖構成了市場供給的主要增量。
  • 7月中小學教育APP榜:「學而思網校」「好分數」重新回歸TOP 10
    市場對高質量在線教育的需求顯著增長,品質與服務將是APP接下來的著力點。易觀千帆網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20年7月末中小學教育APP共140家,活躍用戶20,529萬,佔教育全網用戶比例48%,與6月末持平(3月份高峰時期佔比是55%)。與6月末相比,用戶規模數減少594萬,小幅下跌3%。
  • 7月中小學教育APP榜:「學而思網校」「好分數」重新回歸TOP10
    藍鯨教育智庫團隊,專注教育領域排行榜,會及時跟進教育領域各賽道排行榜,每月月末市值排行榜,以及外語學習APP、中小學教育APP、職業教育APP等領域榜單,為大家梳理不同賽道的用戶數據走向,過往月份排行榜可查看《藍鯨商學院》公眾號。歡迎更多教育領域數據分析機構與我們交流合作。
  • 在線大班課競爭白熱化,品牌投放高潮來襲
    導語2020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線教育再次站上風口,其中,在線大班課滲透率提高尤其明顯。行業發展被迫加速的同時,在線大班課機構間的投放大戰也越來越激烈。電梯、地鐵、公交站的大屏廣告,綜藝冠名,電視電影植入……在線大班課的品牌投放遍布每一個顯眼的地方。品牌戰持續升級之際,在線大班課機構也不斷爭取資本的助力。
  • 在線教育巨頭們的暑期營銷大戰落下了帷幕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在線教育企業們瞄準了今年暑期的黃金招生期,靠著課程模式上的天然優勢和此前線上教育觀念在家長學生中的普及,入局暑期生源爭搶大戰,並收穫了亮眼的成績單。  以有道為例,根據其最新發布的暑期業績顯示,在202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有道精品課的K12正價課付費人次超過46萬,同比增長超500%。
  • 在線教育「剩者為王」 作業幫堅守「長期主義」
    圍繞在線教育的戰役正愈演愈烈。12月28日,在線教育巨頭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方源資本等。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在線教育先後公布巨額融資,給2020年留下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休止符。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超過千億元資金在這一年湧入教育賽道。
  • 中金:教培行業競爭深化,OMO模式帶來新增量
    1)在線教育行業競爭白熱化,OMO模式下加強本地化教學和精細化服務,築造在線機構競爭壁壘。由於缺乏線下背書以及具有需求呈散點化的網際網路屬性,在線教育行業營銷費用和獲客成本不斷提高;同時缺乏本地化教研、學員互動體驗不佳、提分效果不明顯所導致的低轉化率和續課率限制了企業盈利的增長。
  • 一起教育流血上市背後,在線教育走不出集體困境
    虧損,在線教育的集體困境在疫情影響下,今年在線教育行業的確迎來了豐收之年。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Q1&2020Q2e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約為4003.8億元,同比增長24.1%,疫情對剛需性的線上K12教培市場產生一定正向影響。
  • 在線教育行業現「搶錢大戰」 會引發下一個樂視嗎?
    「搶錢大戰」是為了支持「獲客大戰」《商業數據派》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11月末,在線教育領域共披露融資事件89起,比2019年同期的136起減少了34.56%。但融資總額共計約388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108.75億元,增長了256.78%。
  • 學而思網校成為《朗讀者》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共同宣布,《朗讀者》第三季即將全新回歸,學而思網校成為節目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雙方將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合作形式,與全國觀眾開展互動。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一起朗讀,讀天地人心。
  • 學為貴訴小站教育不正當競爭,法院二審判決侵權成立
    這邊,豆神大語文用「學而來思」碰瓷學而思一事甚囂塵上;那邊,學為貴教育起訴小站教育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塵埃落定。近日,北京學為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學為貴)訴星飛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易而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業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被告,系小站教育網站的共同經營者)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二審有果。
  • 購買競品公司關鍵詞,小站教育被訴不正當競爭
    圖片來源:學為貴官網芥末堆訊 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近日發布消息,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近日駁回星飛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易而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業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被告,系小站教育網站的共同經營者)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的上訴,三被告需在小站教育網站首頁公開刊登聲明,為北京學為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豆神山寨學而思?道歉還不忘宣傳...
    冒用學而思名義招生?豆神大語文致歉:對渠道、合作方約束不夠近日,一張海報圖引發了業內關注。海報上出現了「學而來思迎新班」等宣傳字樣,除了名字和學而思高度神似外,「學而來思」還使用了和學而思極其接近的Logo,只是換了顏色搭配。從海報視覺呈現來看,「學而來思迎新班」的海報極易被誤認為學而思海報。但掃描「學而來思」的海報二維碼後,直接出現的是中文未來,其品牌為豆神教育。
  • 「深讀」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有能力的,向新東方在線學習,向網際網路教育轉型,如精銳教育就全面轉型在線教育平臺。另外一部分,則毫不猶豫地接受有著強大線下基因的網際網路教育巨頭,如好未來收編,依託「學而思」的品牌及好未來的資金資源做區域化線上線下複合經營。
  • 「在線教育如何「擁抱」未來」在線教育不是權宜之計 更要「擁抱...
    內容提要疫情期間突然火起來的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為了吸引更多流量,紛紛推出低價課包,行業競爭加劇,甚至有的家長也為了提成,加入代理網課的群體。然而,在此背景下,線上課程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孩子的視力保護受到挑戰、線上培訓機構經營不規範等問題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