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回鍋油」,致癌風險高!

2020-12-12 藥師木木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常吃煎炸食物對健康不好,但作為一種常見的烹飪方式,日常生活中仍難以避免。很多人煎炸使用過的油捨不得扔掉,會繼續用來炒菜或者煎炸,這種「回鍋油」雖說是避免了浪費,但卻有很高的致癌風險。日前,發表於《癌症預防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給小鼠吃煎炸油會加劇結腸炎症,促進腫瘤生長。

論文作者特別提醒,患有結腸炎症或結腸癌的人應重視這項研究。實際上,關於煎炸油致癌的消息屢屢見諸於報端,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曾針對煎炸油做過檢測,結果顯示,隨著煎炸次數的增加,每一種食用油的丙二醛(一種常見的致癌物)的含量曲線都是呈增加趨勢。在反覆使用了三次之後,食用調和油中丙二醛含量最高,數值達到14.6,升高了2.8倍。花生油、橄欖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這五種油的丙二醛含量也均升高約十倍。在反覆使用7次之後,多數食用油中丙二醛含量升高了約30倍。

如果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煎炸食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1)煎炸用油不可連續使用,應及時換添新油,煎炸超過兩次不宜再食用。

(2)煎炸食物時要嚴格控制油溫,煎炸食品時油溫最好控制在150℃以下,火不要燒得過旺。

(3)如果要煎炸魚、肉,外面要掛上一層澱粉糊再煎炸,能有效預防雜環胺等致癌物的形成。

(4)油炸食品後的食用油要馬上過濾,以除去分解物質,延長油脂使用壽命。

(5)選擇合適的煎炸用油。一般來說,由於油脂的所含的脂肪酸不同,氧化速度差別比較大,飽和脂肪(如動物油)穩定性最高,最不容易氧化。根據產生脂質過氧化物由少到多,棕櫚油>動物油>橄欖油、野茶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蘇籽油、胡麻油等。

但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雖然酸價很低,難氧化,炸出來的食物也很香,但會導致動脈硬化和血脂高。在植物油當中,應該選擇油煙濃度較低、酸價較小的油脂,比如花生油相對穩定,油炸最不易變性或分解形成有害物質,可以優先選擇。

我們平時常吃的方便麵主要是用棕櫚油油炸的,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很多,不容易變質,油溫煙點也高,但日常生活中用得較少。椰子油也是一種比較好的煎炸油,其是從椰子白色果肉中提取而來,是一種健康的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會變成固體,由於其煙點高,因此是理想的煎炸用油。

大豆油、菜籽油不適宜用於煎炸,原因就在於它們含有一定量的亞麻酸。富含亞油酸的植物油也不適宜作煎炸用油,如紅花油、葵花籽油富含亞油酸,在高溫下同樣會加速氧化反應,產生對身體健康有害的過氧化物和反式脂肪酸。

相關焦點

  • 小心身邊的「回鍋油」
    其實,很多街頭小店的油炸食品,比如炸油條、炸魷魚、炸雞翅等等,裡面的油經常是一天反覆加熱、使用和油炸很多次,幾乎很少看到更換,那麼這種「回鍋油」究竟有哪些危害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規避風險呢?回鍋油的危害1.食物本身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油炸的過程中,食物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和導致衰老物質,比如說丙烯醯胺、晚期糖基化末端產物,這種有毒有害物質不僅會加速人體的衰老,而且還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回鍋油中,殘留了大量的類似丙烯醯胺這類的有毒有害物質,更是增大了風險。
  • 炸過肉類的回鍋油怎麼處理?大廚教你幾招,回鍋油香味更濃不發黑
    炸過肉類的回鍋油怎麼處理?大廚教你幾招,回鍋油香味更濃不發黑。所謂「回鍋油」,顧名思義,就是用過的食用油還要再次回鍋使用的油。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回鍋油,並非那種經過反覆多次油炸食品過後的食用油,比如:炸油條、炸豆腐所剩下的油,這種油不需要處理,直接扔掉便是。
  • 味精、雞精,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解釋來了
    但是一直存在一些關於味精雞精吃多了致癌的傳言,是真的嗎?味精和雞精是一些家庭必備的調料,增加鮮味,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的解釋來了。味精、雞精有致癌風險?謠言!人們認為味精、雞精有致癌風險大多是因為其中的成分會在進入人體後轉化為穀氨酸,穀氨醯胺,穀氨酸鈉等物質,而這其中穀氨酸鈉可能在加熱到120度之後產生焦穀氨酸鈉,存在致癌風險。但事實上,焦穀氨酸鈉並沒有致癌性。
  • 一次性餐具致癌風險有多大?
    目前已發現200餘種黴菌,黃麴黴素為其中之一,在等量的情況下,它的毒性是化學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比眼鏡蛇、金環蛇毒汁還要毒,致癌作用要比二甲基硝胺強7.5倍,比致肝癌化合物「奶油黃」強900倍。  質量堪憂的「一次性」筷致癌風險更高  除了發黴,一次性筷子還存在多種健康風險因素。
  • 吃隔夜菜有哪些危害?5種隔夜菜有致癌風險
    每次吃完飯後,炒的菜總會剩下一些,這些剩菜之前小編都會直接倒掉的,但現在小編母親會覺得浪費,剩的一點菜湯都會留下,小編認為經常吃剩菜是非常不好的,那麼,經常吃隔夜菜有哪些危害?哪些隔夜菜會致癌?經常吃隔夜菜有哪些危害?1、有毒。
  • 你最愛吃的烤串,其實有致癌的風險!注意5點能降低危害
    不過,燒烤對火候的要求特別高,火太小,烤不熟;火太大的話,食物會烤焦,影響口感。而燒烤本身就是小買賣,即使燒焦,老闆還會照常給顧客食用。近年來又有很多「吃燒焦的食物會致癌」的傳聞,所以很多人就擔心,燒焦的食物吃了到底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
  • 癌症是吃出來?5種容易致癌的做菜行為,不知你家中踩了多少坑?
    其中,這些致癌因素,癌症和飲食之間有一定關聯,比如長期攝入含致癌物的食物,就是促發細胞癌變的因素之一。 第四,反覆使用「回鍋油」 很多人在油炸食物後,不捨得將油扔掉,而是用油炸食物後的油收集起來,再次用於炒菜
  • 這5種家常菜,每吃一口增加患病、致癌風險!家常菜如何吃得健康
    我們常說下飯館、吃外賣不夠健康,自己在家做飯,吃起來更放心。但每天吃家常菜,等於吃得健康嗎?如果食物經過不合理的烹飪,吃家常菜也會對健康不利。下面這幾類家常菜是「高油、高鹽、高糖」的代表,如果經常吃,不僅會引發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甚至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 這種常吃的菜竟是致癌菜?別怪我告訴你晚了……
    一起來看吃蕨菜一定會致癌?網上很多視頻和文章都說「別再買蕨菜了,吃了一定致癌」。此言論一出,讓眾多吃貨界的小夥伴驚恐萬分。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蕨菜的確具有「致癌性」,其內含有原蕨苷、蕨內醯胺、苯草酸、黃鹼醇類化合物等致癌物,起主導作用的是原蕨苷。
  • 明知「致癌」還想吃的「臘肉臘魚」,這樣吃風險低點
    說明有充足的研究證據支持,臘魚臘肉對人體有致癌作用。雖然不是吃了就一定會得癌症的意思,但已有大量研究記錄,鹹魚吃得越多、越頻繁的人群鼻咽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越高。而且對不到十歲的小朋友來說,吃鹹魚和以後患鼻咽癌的關係更明顯。[1]  而至於香腸、臘肉這類加工肉,一天內每吃50g就會讓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18%。
  • 回鍋油讓人好頭痛?大廚教你加味妙招,料理更方便!
    婆婆媽媽們炸魚或炸豬排、雞塊之後,都會剩下很多油,講到這「回鍋油」就讓你皺眉頭嗎?別急!
  • 長期吃泡麵易致癌會中毒?說的重了,其實常吃的危害是這幾點
    但是關於泡麵,負面的說法還是比較多的,很多人嘴裡說著沒啥事,可是聽著別人說著長期吃泡麵致癌,泡麵含有毒素吃了容易中毒,心中不免還是有點忐忑的,真有那麼可怕嗎?那這些說法是不是正確呢?在決定吃不吃之前,不妨跟隨小編了解一下。
  • 快自查,你吃的「每日堅果」可能是假的!致癌風險…
    快自查,你吃的「每日堅果」可能是假的!致癌風險… 2020-07-19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蕨菜會致癌?3種常吃的「致癌」蔬菜,可能很多人都誤會了
    特別是有三種蔬菜會致癌,這種說法更是讓無數人感到恐慌。那這三種蔬菜真的會讓癌細胞找上門來嗎?這就需要每一個人有足夠的重視和了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一、無根豆芽市面上的無根豆芽主要都是依託無根水的,而這種水是以6-苄基腺嘌呤為主的,其毒性很低,還有自限性。
  • 米飯二次加熱後會致癌?醫生再次告知4種食物加熱不要吃
    生活節儉的人,每次都會把吃不完的食物保留,然後再繼續加熱再吃。但前段時間曝光,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這是真的嗎?其實只要大米飯保存好就可以,因為米飯不宜在常溫下保存,因為最容易滋生細菌,如果把米飯放在冰箱冷藏,完全可以再次加熱吃的。但是醫生再次提醒,這4種食物不要加熱再吃,常吃確實會有致癌的風險。
  • 怎麼辨別回鍋油?告訴你餐廳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如果魚在下鍋前就已經死了,這樣的魚肉做出來的菜,吃起來木,沒有彈性,而且入口有渣。二、怎樣判斷自助餐的飯菜是不是剩下的?嘗味道:如果還不能分辨真假,就只能親口嘗一嘗了,假羊肉吃到嘴裡發硬,真羊肉卷雖然有羶味但嚼起來卻很香。五、川菜如何辨別「回鍋油」?拿水煮魚舉例:優質油做出的水煮魚的油水清澈透明,顏色明亮,沒有任何雜質,魚片上也很乾淨。
  • 我們常吃的味精會致癌?其實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闢謠|我們常吃的味精會致癌?其實我們一直都被騙了!如今生活壓力,加上環境汙染嚴重!每個人都在努力的賺錢,這時候很多不良的商家就會鑽一些洞子,在某些商品中添加色素、添加劑等物質!我們都知道這種物質對身體的傷害很大!
  • 提醒:不少農村人喜歡吃的1類油,或會損傷肝功能,還有致癌風險
    在農村很多家裡都喜歡種油菜花或者花生,等到作物成熟了之後,就會拿到街上去加工,把這些作物壓榨成植物油,這樣做出來的油,炒菜特別的香,很多人都當成寶貝,而且大家都會覺得原料是自己種的,更安全放心,其實這種油是有很多安全隱患的,如果沒有操作好,還會給肝臟帶來損傷,甚至會有致癌風險
  • 65℃以上的熱茶有致癌風險,為此我們檢測了100種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曾發布過一項報告警告: 長期飲用65℃以上的熱飲(茶) 有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