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耗資2.6億建成,現今鏽跡斑斑雜草叢生

2020-12-26 李三三說歷史

天文是研究宇宙中天體、宇宙結構與發展的科學,其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運動規律等。自人類文明史產生以來,天文學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門古老的科學。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天文學也迎來了一個高端,人們不由自主地突破了在空中觀測天體的束縛。20世紀60年代早期,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天文四大發現,即: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脈衝星、類星體和星際有機分子。

在宇宙學中,微波背景輻射是一種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熱輻射,是一種充滿了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脈衝星是旋轉的中子星,因連續發出電磁脈衝信號而得名,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揭開宇宙誕生與演化的神秘面紗。到目前為止,類星體讓人類感到困惑,它是離地球最遠、能量最高的一類活動星系核,以類似恆星的名字命名。

恆星間有機體分子即存在於星際空間中的有機體,是星際化學的基礎,它增加了外星生物生存的可能性。上述四種成就可謂是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它們都與射電望遠鏡這一基本設備的出現有關。無線電望遠鏡是從天體中觀測和研究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它能探測到天體設點的強度、頻譜和極化等量。

第一次出現是1931年,當時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卡爾央斯基偶然發現了無線電輻射。從而開啟了利用射電波研究天體的一個新時代,從此,射電望遠鏡也不斷提高其解析度和靈敏度。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稱為球面射電望遠鏡,直徑500米。縮寫為 FAST,在中國還有另外一種常用詞,即天眼。

這一設想是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在1994年首次提出的,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溝的喀斯特凹坑中,最終成為現實。建造期22年,至2016年9月25日完工,自該項目完工之日起,它就取代了前世界上最大天眼的位置。有30個足球場那麼大的中國天眼,在竣工後的第二年就發現了兩顆新脈衝星,預計在未來20-30年它還會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被其取代的前任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于波多黎各。中國天眼是世界上第二大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直徑達305米,其靈敏度是其10倍左右。事實上,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的幾年裡,阿雷西博也曾出過風頭,得到過無數科學家的青睞。讓人驚嘆的造型,很受影視作品的歡迎,很多電影的部分場景都在這裡拍攝。

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成就要多得多,比如1974年首次發現的脈衝雙星系統PSR191316,它再次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1991年,另有天文學家通過阿雷西博發現了一顆毫秒脈衝星PSR125712的行星系統,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在太陽系外發現該系統。阿雷西博裝備有強大的無線電發射器,卻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雷達,可惜它也漸漸走向落幕。

一年修一年,早已沒有當年的活力,再加上中國天眼的出現。Aresibo已經沒有了蹤影,現在它已經和一個垃圾場一模一樣,雜草叢生,生鏽。據最新消息,今年11月8日,阿雷西博的鋼纜又一次被破壞。在它身上出現了一個30米長的裂縫,科學觀測工作被迫停止,在12月1日,又發現了因接收設備墜落而砸壞地面的事件。

官方於12月3日正式確認,阿雷西博在一夜之間倒塌,觀察生命完全終結。為了讓它恢復當年的活力,維護是做不到的,只有重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也只能被歷史所拋棄,阿雷西博風光幾十年後,終究還是沉寂。

相關焦點

  • 曾是世界第一「天眼」,花2.6億建成,現今卻雜草叢生如同垃圾場
    在1955年時又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可旋轉拋物面射電望遠鏡,直徑已經達到了76米。1946年時,又有固定式拋物面射電望遠鏡,自此固定射電望遠鏡與可動射電望遠鏡就都誕生了。伺候,射電望遠鏡就只是往加大規模、增大解析度以及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其他「黑科技」而已。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曾是全球最大「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無人打理寸草不生!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天眼」。天眼是射電望遠鏡的別稱,射電望遠鏡是用來研究和觀測來自遙遠天體的射電波的一種望遠鏡,是人類對於天文望遠鏡來說的一種進化。它接收的是比較短的電磁波,這類電磁波不會受到天氣等的影響,不受星際和小行星帶的影響,可以全天候工作,大大擴展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觀測範圍。
  •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大家提到天眼肯定就會想到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架望遠鏡,這是中國所創造出來的,位於貴州這一帶,作為國人自然會感到很驕傲,但是大家知道曾經最大的望遠鏡嗎?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它的出現幫助了我國科學家解決了很多探索宇宙時,面臨的困境和麻煩
  • 中國天眼如果不排水,暴雨後或變成堰塞湖?
    作者/吳一千中國天眼全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在中國天眼之前,稱為世界之最的是美國的300米口徑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在1974年建成後的50年裡,一直無人超越,直到中國天眼出現。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1、意義價值   (1)具有中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精密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國的天眼。早在1994年,就已經開始被南仁東先生規劃打造了。雖說中國天眼自投入運營以來也遭到了諸多的爭議,但是也不得不說中國天眼成功的幫助人類找到了近90顆的脈衝新星。然而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呢?還記得中國天眼面世之前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嗎?它就是來自於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了。
  • 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有多牛?終於知道霍金生前,為何極力反對
    為了尋找地外生命,中國建造了一個世界最大的望遠鏡FAST,又稱為中國天眼。但是,就在我們投用使用之時,霍金卻多次警告讓停止使用,中國天眼到底看到了什麼,讓霍金一再警告呢?霍金為什麼警告,其實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天眼太強了。「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坐落在貴州,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 奶瓶吸管配重球內竟如此鏽跡斑斑!
    剝開配重球露出了鏽跡斑斑的螺帽名詞解釋奶瓶吸管配重球:當孩子逐漸長大,想要自己抓著奶瓶喝的時候一般都是正拿
  • 全球海拔最低的酒店,耗資20億建成,入選世界十大奇蹟建築之一
    全球海拔最低的酒店,耗資20億建成,入選世界十大奇蹟建築之一如今我國很多城市都在強調由第一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型發展,隨著各個地區服務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旅遊行業的帶動下,各個城市的酒店競爭也相對激烈
  • 我國耗資900多億,建世界最大發電站,發電容量達2250萬千瓦
    今天的世界越來越發達,人民的生活離不開電, 縱觀世界,我們中國現在的電力還非常發達, 只不過是幾十年的時間, 現在,全國各個角落都覆蓋了電, 這對我們國家來說真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因為幾十年前家家戶戶都打開了煤油燈, 現在我們的國家很發達,我們在路上到處都能看到電纜和光纖,很多貧困的偏僻山村也通電了
  • 亞洲最大的小區,常住人口超40萬,耗資千億建成
    在我國就有一個亞洲最大的小區,常住人口超過40萬人,耗資千億建成。說到亞洲最大的小區,有很多人會想到北京的天通宛小區,不過並不是天通宛。天通宛小區佔地面積約為8平方公裡,建築面積為600多萬平方米,常住人口高達50萬人。
  • 世界第一的「天眼」,花2.6億建成,曾是美國驕傲,現如同垃圾場
    二戰時德國滅亡,美國更是大量的吸收了德國的先進科學家,一躍成為世界上科技最先進的國家,因此美國在天文方面的科技也逐漸趕超到了世界的最前沿。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美國決定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 戶外環網櫃內部潮溼,鏽跡斑斑怎麼辦?
    特別是南方雨季爆發之時,空氣溼度甚至接近於飽和狀態,潮氣就會從戶外環網櫃櫃體縫隙處滲入,在戶外環網櫃內部形成小水珠,繼而形成凝露,時間長了鏽跡斑斑,影響美觀度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可能會造成異常放電、誤發信號、保護誤動、直流接地的現象,給電力電氣的生產帶來安全隱患!
  • 花2400元購來不鏽鋼門,2個月鏽跡斑斑
    51微信正文「安裝兩個月不到的不鏽鋼車庫門,竟鏽跡斑斑,這算咋回事?」
  • 上海被稱「國內第一」的大樓,耗資148億建成,但卻只能用50年?
    上海被稱「國內第一」的大樓,耗資148億建成,但卻只能用50年? 說到國內一些標誌性的建築,現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吧!而且很多建築不僅造型奇特,看起來也非常有趣,甚至很多建築早都已經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地標」和「名片」。一些人想要最快速度記住這些城市,也是從這些標誌性建築記起的。
  • 南京新建亞洲「最大」遊樂園,耗資88億,這一區有望崛起
    說到南京,相信大家在這裡也不會覺得陌生,作為中國「六朝古都」,雖然是江蘇省會城市,但給人一種獨特的江南小城感和強烈的歷史傳承感,正因為如此,這裡的經濟總量一直遠不如中國的蘇州,然而,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南京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其發展備受期待,今天說的是南京新建亞洲「最大」遊樂園
  •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很多人應該都用過望遠鏡,那麼你見過射電望遠鏡嗎,最大的有多大?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曾被重用的射電望遠鏡已經憔悴不堪,變成了一個廢棄的垃圾場。
  • 東北第一露天大佛,耗資4億歷時3年建成,藏在吉林敦化大山上
    上世紀90年代時,從美國歸來的佛性法師回到國內,選址於此重建正覺寺,如今的正覺寺已是全球最大的尼眾道場。 金鼎大佛始建於2009年,歷時近三年時間建成,建成後的釋迦牟尼佛坐像佛身高達38.4米,坐著的蓮花直徑達到了32米,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釋迦牟尼坐像,在建成後有108位大德高僧主持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