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如果不排水,暴雨後或變成堰塞湖?

2020-12-11 腦動力TV頻道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作者/吳一千

中國天眼全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在中國天眼之前,稱為世界之最的是美國的300米口徑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在1974年建成後的50年裡,一直無人超越,直到中國天眼出現。

中國天眼的建設耗資耗時,自1994年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提出設想以來,經歷了22年風雨才建成,共耗資近6.67億元人民幣,建設面積28000平方米,直到2020年1月份才通過國家驗收,正式使用。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工程。

從高空俯瞰中國最大射電望遠鏡"天眼",它的形狀如同一口湯鍋,放幾個餃子也毫不違和,因此不少人可能都會問:假如遇上大暴雨,會不會填滿?中國天眼如何排水?

中國天眼的地勢和結構決定了它無法存水

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一處喀斯特窪坑中,因為中國天眼是球形的,並且直徑有半公裡,形似一個大碗,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碗形"地貌,就是為了減少開挖的土方量,省錢。

經過相關團隊考察,大窩凼地形主要為喀斯特地形,以可溶性巖石為主,經過長期的雨水或地下水衝刷,早已經形成了大量地下河以及溶洞,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中國天眼被雨水淹沒,甚至形成堰塞湖。這種地形的缺點是地表存不住水,所以無法種糧食,但沒想到"變廢為寶",特別適合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即使海平面上升也不會淹沒,因為其最低點大概就1200米,這意味著高出海平面1200米,而海平面上升1200米是不可能的,假如真的到了那一天,人類能否繼續生存都成了問題,哪裡還有心思探索太空呢?

中國天眼最主要的部分,即"大鍋"部分,是由4450塊反射單元拼接的,如果靠近看,反射單元並非實心,而是在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有規律的小孔,小孔的大小是經過專門設計的,有排水的作用,其他作用是減輕重量,透光,通風。

中國天眼有什麼用?為什麼這麼大?

使用過衛星鍋或者天線都知道,如果把電視調到沒有信號的頻道,屏幕上就會出現雪花加嗡嗡的噪音,這些信號大約有1%是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信號,是宇宙大爆炸後的殘留信號。跟衛星鍋類似,中國天眼用於探索宇宙深處的信號。

大鍋能比小鍋接收到更多臺,信號質量也更好,射電望遠鏡與此類似。自1931年美國天文學家在自家後院搭起第一架9.5米的射電望遠鏡算起,全世界所有的射電望遠鏡所採集的能量,連一張紙都翻不動。中國天眼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有利於捕捉宇宙中微弱的信號。

中國天眼主要有兩大目標,分別是巡視中性氫和探索脈衝星。中性氫就是不帶電的氫原子,但是只有原子躍遷才會發出能量,但中性氫沒有電磁波發出,怎麼檢測呢?其實處於基態的中性氫會有一定機率產生自發躍遷現象,此時會散發能量被我們捕捉到。

因為氫原子結構簡單,只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宇宙形成之初質子電子相互結合,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氫原子,氫原子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物質。通過探索中性氫的分布,我們可以摸清宇宙的質量和結構。

中性氫能看到普通光學望遠鏡難以看到的部分

脈衝星的產生是因為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從磁極不斷放射出高能輻射,類似燈塔一樣,每轉一圈就是一個周期,脈衝星也有這樣的周期,我們對此主要有兩種應用。

對多個脈衝星進行觀測,可以建立脈衝星計時陣,這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非常準確的時鐘,在毫秒級可以媲美原子鐘。

可以這樣說,在地球靠衛星定位,在太空靠脈衝星定位。脈衝星因為能被不斷觀測到,且具有規律性,所以很容易在天空確定其位置,這樣多個脈衝星就如同大海中的燈塔,可以指引深空探索飛行器,中國天眼可以幫我們建立脈衝星自主導航系統,因為人類未來極大可能會向外太空發展。

美國"天眼"的現狀怎樣了?

在中國天眼建成之前,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射電望遠鏡,口徑大小為305米。和中國天眼類似,考慮到防水和工程量,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在溶洞地形的一處凹坑內修建,那麼它的現狀如何?

因為在2017年遭受颶風"瑪麗亞"破壞,而且在2019至2020年間又被地震影響,最終望遠鏡的"大鍋"完全損壞,而且早在200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就不資助了,於是阿雷西博望遠鏡在2020年11月19日宣布退役,如今鏽跡斑斑,如同一堆破爛。

中國天眼跟它相比,綜合性能提升了大約10倍,並且在未來20到30年內會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相關焦點

  • 如果中國天眼遇到暴雨會怎麼樣?會變成水鍋嗎?
    但這卻引來了另一批網友的擔憂,他們擔憂如果哪天來一場暴雨,直接將天眼灌滿了怎麼辦?還要人專門去排水嗎? 這個問題初看之下有點像「皇帝使用金鋤頭耕地「一樣,但實際是很多人不了解天眼的結構所導致。 中國天眼遭遇暴雨會怎麼辦?
  • 中國天眼有什麼發現?如果遇到暴雨,天眼會變成「水鍋」嗎?
    如果天眼遇到暴雨會怎樣? 從天眼的造型來看,就像是一口大鍋,其實這是射電望遠鏡的共同之處之一。這是因為來自宇宙深處的射電波信號到達地球時強度非常弱,一般是沒法接收的。射電望遠鏡就是用反射鏡面將這些微弱信號集中起來收集。當電磁波到達射電望遠鏡後,反射面就會將這些微弱的射電波反射到一個共同的焦點,這時候射電波的強度就比較強了,接收機就可以識別接收到。
  • 中國天眼像不鏽鋼碗,為啥暴雨後不會變「湯鍋」?技術含量很亮眼
    中國近些年來的科學發展已經越來越先進了,尤其是我國對於宇宙空間的探尋,不僅越來越深刻,甚至於還建造了非常大型的天眼望遠鏡,這種用於觀測外部太空的射電望遠鏡,長得就像一個不鏽鋼碗一樣,被很多人戲稱為天眼火鍋。
  • 天眼遇暴雨會變「湯鍋」嗎?沒想像中那麼簡單,光選址就用了12年
    天眼遇暴雨會變「湯鍋」嗎 雖然很多朋友都沒有親眼看到天眼的樣子,但是從公布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眼非常大,這麼大的一口「鍋」,如果出現暴雨
  • 湖北有個美麗的山城連降暴雨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潘偉說,由於監測發現報告及時,先期處置得當,群眾撤離轉移迅速,並未發生人員傷亡。這是7月21日拍攝的因恩施州屯堡鄉馬者村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湖(無人機照片)。
  • 遲到12個小時的暴雨靜悄悄地來 北京城市排水系統再受考驗
    暴雨對這座近年來多次出現內澇的特大城市來說,意味著北京城市排水系統再次面臨考驗。據北京新聞廣播消息,12日23時30分左右,玉泉路地鐵站附近因道路積水沒過半個車輪,車輛已無法通行。此前,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暉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曾評價,北京排水系統設計標準並不適應當前超過2000萬的人口,存在「積重難返」的問題。由於城市規劃等原因,北京排水系統的設計只是1到3年一遇,能夠適應每小時36到45毫米的降雨,僅天安門廣場和奧林匹克公園附近的排水管線能達到5年一遇標準。
  • 關注丹巴泥石流災情|八丹路已搶通 梅龍堰塞湖開始潰壩漫流
    進出丹巴最新路況:梅龍溝發生泥石流,造成小金河流域堵塞,形成堰塞湖,國道350線小丹路K1095+000(爛水灣)道路中斷無法通行,恢復通行時間尚無法預計。瓦丹路季家河壩隧道口出發生泥石流暫無法通行,正在搶修,預計下午通車。八丹路跨方路段已搶通,可以通行。刷丹路暢通。
  • 美國天眼「瞎了」,繼嫦娥五號後,他們又盯上了中國天眼
    然而美國卻高興不起來,美國曾經的驕傲天眼瞎了。 目前全球僅有的兩個天眼望遠鏡,美國有一個,我國有一個。 然而美國的天眼最近卻瞎眼了,全世界只剩下中國一隻眼。
  • 【三湘文藝】盧從正/FAST:中國「天眼」,人類之傲!
    這意味著,全世界太空探秘領域,將只能依靠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我讀罷新聞,回想我夏天的中國「天眼」之行,心潮澎湃,感慨良多!今年8月12日傍晚,我和家人及朋友一行自駕約1000公裡,慕名來到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天文小鎮」。這是個新建的現代化城鎮,柏油馬路四通八達,移民樓棟井然有序,造型時尚的酒店陽臺配置了天文望遠鏡。
  • 堰塞湖變水電站 世界首座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工程投產發電
    災情就是命令,中國電建所屬昆明院、水電十四局等單位火速行動,積極參與到搶險救援第一線。在情況危急、條件艱險、時間緊迫等不利條件下,不畏艱險、團結協作、晝夜奮戰,建立堰塞壩應急搶險指揮平臺,採取開挖洩流槽、拆除調壓井施工支洞檢修門等措施,僅用9天就完成紅石巖應急搶險處置,讓堰塞湖內的水開始下洩。
  • 國內首套城市道路真空高速排水系統在中國北車誕生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嚴冰)在北京「7·21」特大暴雨一月之際,國內首套城市道路真空高速排水系統在中國北車誕生。 2.5分鐘就能將300立方的積水排淨,排水水流速度可達到3—6米/秒,至少是普通排水系統水流速度的3—6倍;管道擁堵和系統癱瘓幾乎不會發生;僅需要對道路進行「微創」手術即可完成系統的安裝建設。
  • 廈門首試「設計暴雨」方法 城市變身強力海綿
    「80後老堵汙」變身「10後小清新」 未來一周廈門都有雨?局部地區可能有暴雨?現在,聽到這樣的天氣預報,家住廈門思明區玉荷裡小區的林女士再也不擔心了。在融合「海綿城市」理念的老舊小區改造中,她所在的玉荷裡小區成功變身為「海綿小區」,一改從前「逢雨必澇」的面貌。
  • 暴雨紅色預警!罕見暴雨突襲新疆最大沙漠,分析:這不一定是好事
    但實際上,天氣不平靜的地方還有西北——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我國西北的新疆多地有降水雲系出現,特別是一貫晴朗乾燥的塔裡木盆地,塔克拉瑪幹沙漠上空竟然也有不少的雲層覆蓋著。雖然說這些雲層的範圍並不算特別大,但帶來的降雨還不弱!
  • 中國古代排水系統彰顯工匠精神,何為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中國古代排水系統的卓越歷史先秦時期,淮陽縣平糧臺古城就出現了用陶器做成排水的管道,它是至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排水系統,距離現在已經有四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排水系統在秦漢時期,排水系統的建設日益先進起來。杜牧,曾經在《阿房宮賦》中寫道「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 中國「天眼」中的十堰元素
    位於貴州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由十堰市中鐵十一局集團二公司參與建設,並且獲得了國家大獎。在施工過程中,中鐵十一局集團二公司面對地質結構複雜、技術難度高、工期緊張、安全風險大等困難,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優化施工方案,克服了危巖分部範圍廣、高邊坡開挖和支護危險、排水隧道複雜等困難,安全順利地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
  • 「中國天眼」意味著什麼
    阿雷西博的反射面固定不動,「中國天眼」的反射面稱「主動反射面」,能根據需要瞬時變形——由球面變為拋物面,並立刻進入聚焦——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變形的射電望遠鏡。 想像一下,一個相當於 30 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傢伙,讓它瞬間變形,那又是什麼概念。
  • 美國「天眼」退役前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門德斯在11月NSF決定放棄阿雷西博望遠鏡後,表示:「當我知道這一消息後,我崩潰了。這真讓人難以接受,就像失去了生命中一個重要的人。」 他介紹說,阿雷西博和來自中國貴州的FAST望遠鏡,被譽為地球射電天文學上的「兩隻大眼睛」。
  • 暴雨預警的四種信號 暴雨預警級別信號顏色含義
    暴雨預警的四種信號暴雨預警如何分級?暴雨來臨之前,氣象部門會向社會發布預警信號,按照由弱到強的順序,暴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這四級預警信號有各自的具體標準。
  • 暴雨造成城郊部分蔬菜基地受淹
    暴雨造成城郊部分蔬菜基地受淹農技師提醒雨後暴晴蔬菜要遮陰補水圖:城郊蔬菜基地受淹。林顯軍 攝陽江日報訊(記者/林顯軍)暴雨驟降,菜農受殃。24日,記者在城郊蔬菜種植基地了解到,部分處於低洼地帶的蔬菜基地被淹、葉菜受損,菜農紛紛排澇搶收。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時間:2021-01-04 20:0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到底是什麼情況,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